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2005-03-27 (全文版)

 
視聽嚮宴 [大地之音]俄羅斯素描
奇文快遞 [自然書寫]春寒
專  欄 [專欄作家-企鵝]模糊的界線
寓教於樂 [開懷篇]密碼
[猜一猜] 一隻小白加一隻小白,等於什麼?
編輯報報 尋月記
本會訊息 徵求台灣地球日網站更新與翻譯志工
徵求電子報暨網站短期編輯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攝影賞析邀稿自然書寫邀稿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大地之音]俄羅斯素描 --﹥

引介:張明薰

Svetlana Chansons Russes專輯,上揚音樂發行  俄羅斯,一望無垠的廣袤大地,寬廣河流靜靜流過,美麗而嚴酷的環境孕育了眾多民族,以及奇蹟般的俄羅斯文學,那些氣勢磅礡的大河小說描述的士兵、地主、農民、罪犯、牧師等人物,生活在讓他們顯得渺小的大地上,他們胸廓中的情感卻又那麼厚實而充滿精神能量。

  獨特的地理環境塑造了俄羅斯的民族、宗教與歷史傳統。沒有天然屏障的大草原,激發出俄羅斯人的冒險精神與豪邁的氣概,飲酒無度,歌舞震天;但是嚴寒而漫長的冬季卻又讓人面臨生存的重擔與精神的壓抑。肥沃的土地讓俄羅斯的人們依靠農業維生,嚴酷的氣候條件讓他們磨練出吃苦耐勞的本領。俄國處於歐亞大陸的中心,讓它在歐亞之間擴張與退卻交替更迭,在東方與西方的文化之間徘徊,也同時吸納了兩種文明的巨大激盪。

  從西元9世紀開始,北歐的佛拉金人駕船來此,統一了草原上的民族,建立俄羅斯史上第一個王朝。就在同一個世紀,來自拜占庭教會的一對兄弟也將東正教和書寫字母傳入俄羅斯。甚至在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後,僧侶集團聲稱莫斯科是「新的上帝之城」,造就俄羅斯人的歷史使命感和救世主義理念。在蒙古的金帳汗國兩百多年統治之後,進入帝俄時期,也開始了西方啟蒙思想的洗禮。1917年的十月革命後,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共產革命成功的地方,唯物論信仰和根深柢固的宗教傳統並存。蘇聯早已解體,但是俄羅斯的龐大精神、時代的磨難、堅定的宗教信仰依然留在人們心中,也存在他們的生活中。

  有這般壯闊的土地與歷史,因此俄羅斯民謠一般都是給人雄壯激昂的印象,像「屋頂上的提琴手」中那段歌薩克舞一樣讓人熱血沸騰。然而「俄羅斯素描」這張專輯卻輕柔無比,顛覆我們對俄羅斯民謠的聽覺刻板印象。歌手史薇拉娜是俄裔法國人,從小聽父親用吉他彈唱家鄉的歌曲,她也情不自禁跟著唱。音樂成了她一生的志業,在學業結束後,就在巴黎的俄羅斯餐館演唱。

俄羅斯三絃琴(Chris Marshall攝)  史薇拉娜認為民謠是活生生的,在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氣質流傳。她將傳統民謠重新編曲,也為一些著名詩人的作品譜曲,如萊蒙托夫、葉塞寧等。歌詞描述少男少女純純的愛、輕佻的挑逗、瘋狂的愛、悲傷的別離、生死的詠嘆等,許多主題都藉由柳樹、夜鶯、楓樹、溪流、森林等自然意象點出,可以看出這是與土地關係緊密的人民所唱的歌。史薇拉娜選擇以傳統樂器作簡單的搭配,如三角形的俄羅斯三絃琴(balalaika)、手風琴、吉他,呈現民謠的樸素感,也襯托旋律本身的迷人和歌聲的透明感。

  專輯最後一首「俄羅斯,深埋雪中」似乎超越時空,直接進入俄羅斯的精神深處,表達了堅毅不屈的意志和深具神秘色彩的東正教信仰。東正教中,最重要的節日是復活節,復活節禮拜對他們而言不僅僅是儀式,更是信徒重新「體驗」基督受難與復活的過程。在歌詞中,漫長冬季的風暴也象徵歷史的風暴,以快節奏的三絃琴彈奏出風雪橫掃的意象。接下來的寧靜歌聲與雪花飄落般的單音彈奏則直接向我們的心訴說,不論如何,春天已經不遠。

俄羅斯,深埋雪中(Russia, buried in Snow

俄羅斯,風暴包圍著你,將你埋入雪中
大草原的冷風唱著你的安魂彌撒
風暴掩埋了所有珍貴與神聖的事物
風暴啊,你的力量盲目而殘酷
你的雪像死亡般了無生機

但我相信春天並不遙遠
橫掃俄羅斯的風暴將會遞減
溫暖的復活節陽光將會讓雪融化
以它明亮的光

俄羅斯素描

小檔案

非常遺憾,因為版權上的限制,本次介紹的專輯無法提供視聽服務。有興趣的讀者,請直接洽詢上揚國際公司。

[自然書寫]春寒 --﹥

作者:阿藍

春寒

  親愛的L,今天醒得很早,睜開眼時窗外還是灰濛濛的,隱約可以聽見風聲呼呼,以及行車壓過路面滯黏的水聲,我知道,今天又是個雨天了。

  前幾天,教室外面的欖仁忽地紅了滿身,似若著了無名火,學生趕緊叫我看,深怕火著得快,滅也快,晚了,就見不到美景。我們站在樹下,11歲的孩子眼神晶亮,他告訴妳:「好美!」,有時連風都妒忌,不肯讓它專美,一過去,非得滅了幾點不行。是啊,美!三月,春天無聲地走到我的跟前,帶著南方的溫暖。

  初春的氣候難以捉摸,一下子晴空高照,暖意酣暢,適合騎著單車沿著海岸吹風。天空藍得發亮時,街頭的植物紛紛吐露春信,苦楝樹的粉紫、木棉的亮橘,還有那些迫不及待褪去冬衣一貫的焦黃沈重的樹木,也都吐出嫩綠新芽。

  這兩天又冷了,前幾晚聽著風聲入睡,縱然沒有東北季風的冷峻,濕冷的溫度乍覺冬天還沒結束。寒冷的氣候為我所鍾,只有那種冰冷才足夠精準表現心中的孤絕。親愛的L,我常想著有一天,獨自一人踏上一塊冰冷的土地,捧著從綿白天際緩緩落下的雪花,在鄂霍次克海邊飲著來自北方的冷風,看著遊走的流冰。

  睡前我反覆聽著郭德堡變奏曲,顧爾德1955年的版本,任憑寒風從縫隙鑽入。親愛的L,常常在這種一個人擁抱孤獨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活生生的存在。

[專欄作家]模糊的界線 --﹥

作者:企鵝

  馬路上的界線畫得再清楚也不過了,卻常常可以看到橫跨著開的車子,而在沒有辦法畫出界線的地方或事情呢?是不是一切都要推給心中那支其實連自己都覺得莫名奇妙的尺?更何況每個人的尺不見得長得一模一樣。

  生動的鳥類照片與影片讓人咋舌不已,只是背後的拍攝過程往往不得而知;精采的論文讓人讀了茅塞頓開,而背後的實驗過程卻一樣讓不為外人所知。背後的故事,往往勾起人們的注意,往往也是造成論戰的燃火點。這些實地與野生動植物相處的人們,在開始按下第一次快門或者進行第一次實驗調查前,需要的並不單只是攝影技巧的知識或生物學的研讀,將對生命的基本尊重隱化成為行動的內含物,反而是更需要補足的地方。

  不擇手段的手法與不計代價的採集當然可以擁有精采的結果,但在照片或文章背後所犧牲的生靈,牠們所付出的代價常常遠大於所被呈現出來的部分。

  經常性的論戰卻往往是持著相同立場的人們在對抗,私底下做些見不得人的事的人,當然不會在論戰中出現。只有笨蛋才會在這個時候出來自首曝光!而論戰的結果,往往讓這些擁有相同立場的人彼此看不對眼,甚至在訂出與野外生命之間的應有距離前,卻彼此劃出了「清楚的界線」,得益的會是誰?大概沒有。而受損的會是誰?應該很多。

  捕鳥人仍然在捕鳥,而用著不當拍照手法的人仍然繼續他的惡行,過當的採集行為亦同樣不會停歇,反正他只消在文章中輕描淡寫敷衍了事,也沒有誰能夠真正拿他們有什麼辦法。如果他們狠下心甩掉了罪惡感,而心鎖又該如何能夠上得了呢?

  持著錯誤態度進而對動植物產生傷害的拍攝者與研究者,他們往往是在踏出第一步時缺少有人善意的帶領。進行論戰的人們,何不妨收拾浪費在論戰的時間,在發現他們錯誤行為時,前往糾正,並給予善意的建議呢?而咄咄逼人的言辭,即使再怎麼有理,卻往往很難讓人接受,又為何不多花點時間修飾一下自己言辭,同一個意思可以有許多種的表達方式,不是嗎?

  有時回過頭來想,對於罕見的候鳥、稀有的昆蟲與植物們,我們是否極愛前往觀看拍照?此舉人們或許認為無傷大雅,而對那些族群數量已經幾近危險的生命來說,許多「無傷大雅」的無意干擾重複累積之後,往往攸關了牠們的性命。又何不壓抑住自己的好奇心,少一分現地的干擾,多一份對實質保育上的關心,或許對牠們來說,才是真正需要的「關注」呀!

【後註】

  藉著網路天涯若比鄰的便利,自然生態的相關論壇吸引了眾多志同道合的人們在一起分享彼此所好,分享的門檻不再只局限得彼此碰面或靠著書信往來。由於科技的進步,在數位相機問市後,自然攝影的門檻一再的降低,不再如以往般遙不可及,鳥類生動的身影藉由許多巧手敏思浮現在螢幕這端。

  看過那些鳥,慢慢轉變成曾經拍過那些鳥;在紀錄本上紀錄的鳥種名,慢慢變成硬碟裡的一張張鳥圖。只是對於鳥類或者其他生物的尊重,卻未因為可及的距離縮短而變得更加的珍惜,偶爾仍會在一些論壇中出現一些「特意」造就的「精采照片」,斧鑿的痕跡有時明眼人在照片上便能看出,或許是突兀的背景,不該出現的植物,有時卻是被人揭穿照片背後的拍攝過程是怎麼樣子的矯揉做作,或許是放音,或許是怎樣怎樣不該明說的行為,接下來的便是一連串的論戰、批評。

  拍攝那些照片的人們有時可能只是無心,有時卻是故意,在論戰開端之後,他們往往便消失了身影,這是網路極易脫身的好處,而留下來討論的人們,往往會因為文字運用上口氣的差異,而產生對彼此的誤解,即使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卻會展演出意外的結果。  最末的結果,往往不是我們原本預想的結果,卻總是發生。多麼可惜,不是嗎?

[開懷篇]密碼 --﹥

  在美國人多次表示「不確定賓拉登是否還活著」之後,賓拉登決定寫封親筆信給美國總統布希,以表明自己還活得好好的,沒有那麼早善罷干休。

  當布希打開信封,看到信裡似乎寫了一組密碼:370HSSV 0773H

  布希心頭震動,於是把這組密碼以電子郵件傳給國務卿萊斯。萊斯跟她的助手想了半天,也沒辦法解開密碼的含意,於是要求FBI幫忙。但是FBI也沒人能參透其中含意,只好請求CIA,然後NASA,最後連國家安全局也沒輒。

  在束手無策之下,他們只好轉向英國的軍情六處(MI6)請求協助。Q和007看了之後,便打了通熱線電話到白宮去。Q說:麻煩轉告總統先生,他把信拿反了,應該是……

  HELLO ASSHOLE!

[猜一猜]一隻小白加一隻小白,等於什麼? --﹥

1.一隻小白加一隻小白,等於什麼?
答案:小白兔 (two)

2.一隻小牛、一隻小羊、一隻小豬和一隻小狗一起走進7-11,為什麼小牛、小豬和小狗都被7-11店員打了出來,只有小羊沒事?
答案:因為7-11「全年不打烊(羊)」

[編輯報報]尋月記   --﹥

值日生:小編

  截稿前夕,小編的同事吃罷晚餐,興奮飛奔告知:「今晚是春分後第一個月圓,月亮好圓好美!」

  回家的路上,特別繞道而行,向東「找月亮」,但在重重樓宇間,卻始終只見清輝,不見皎瑕的容顏。離開市區才發現原來,月娘早已升上中天。

  如同「自然書寫」阿藍所描述:「初春的氣候難以捉摸,一下子晴空高照,暖意酣暢……這兩天又冷了,前幾晚聽著風聲入睡,縱然沒有東北季風的冷峻,濕冷的溫度乍覺冬天還沒結束……」立春以來,大地寒氣漸放,忽晴忽寒已久,北部陰翳的天空總算清朗;微暖的晚風,傳送來晶剔的月光,格外難得,格外可喜!

  忙碌的生活、不定的天氣加上空污,有多久未曾抬頭看看月亮了呢?看看新月,看看弦月,看看滿月;看著月的陰晴圓缺,想到悲歡離合,想到生命無常,也想到「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歷史更迭、人世滄桑。

  本週張明薰小姐所介紹的「俄羅斯素描」,是一張老專輯,出版於1991年。無巧不巧的,也是蘇聯瓦解的同一年。做為世上第一個服膺馬克思思想而成立的共產政權,有人形容俄國人為相信「烏托邦」的浪漫份子(儘管其中是以整肅殺害數千萬人為維繫手段)。然而再大的浪漫,遇上政治傾輒和經濟衰退等現實,老大哥一夕崩頹之速,讓許多小老弟和暗中較勁已久的敵人也目瞪口呆。

  俄國正史有1100年,曾經是世界版圖最大的國家,礦產資源豐盛,名留世界文化史的音樂家、小說家、劇作家不勝枚舉。終年的風雪,讓人們對堅困環境習以為常;即使在「帝國」倒塌之後,民生經濟困頓,博物館、戲劇院中,依然隨時可見一群群孩童,由父母或師長帶著、或同學互相作陪,專注在一幅畫前或芭蕾旋律中。

  這個國家近日被譽為「金磚四國」之一,預言50年內將再展雄風,成為世界經濟強體。近來人民對民選總統普欽的表現滿意度升高,國民自尊也一掃蘇聯解體後的低潮,日漸回復了民族自信。儘管政治經濟尚有重重問題,人民對未來並不悲觀。就如同「大地之音」中所介紹的「俄羅斯,深埋雪中」所寫:

我相信春天並不遙遠
橫掃俄羅斯的風暴將會遞減
溫暖的陽光將會讓雪融化
以它明亮的光

  一個80年的政權,在1100年的歷史洪流中,顯得微不足道。如果歷史注定如同月有陰晴圓缺、四季有變化更替,一個有文化紮根的民族,在顛仆當中,總能快速的重新站起,繼續昂首向前。

[本會訊息]徵求台灣地球日網站更新與翻譯志工 --﹥

  422世界地球日即將來臨,本會徵求熟悉網站更新操作、以及對地球日活動訊息譯介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加入地球日網站更新專案的行列,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sharlin@e-info.org.tw

[本會訊息]徵求電子報暨網站短期編輯 --﹥

  熟悉Front Page、Photoshop等網頁製作軟體,以及HTML語法,將負責製作環境資訊電子報與網站維護 。本分工作屬短期支援性質,需至辦公室服務,作業時間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1時。意者請將履歷寄至 sharlin@e-info.org.tw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