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地之音]十年「狼」跡
經典重現! 我們再聽馬修連恩的「飛鼠溪」 引介:紫秋千 「無法遺忘的深刻凝望!音樂,不僅需要感情和理由,更需要探險和氣魄,跨界音樂史上首張狂銷20萬張的環保音樂專輯。 1996~2005十年狼跡.撼動20萬顆心靈.創造音樂不朽傳奇1996年,一雙震撼人心的雙眼,從加拿大的原野岀發,之後的十年,這雙狼眼,震撼了20萬顆自然的人心。 十年,終成經典,為北美狼群請命的音樂概念,牽起了人與自然之間,那縷永恆不斷的懸命之線。」 風潮的電子報這樣寫著,看著這樣的介紹,這一轉眼,十年過了,換句話說,馬修連恩的音樂已經打入台灣唱片市場十年了。 十年,我想在台灣整個樂壇的影響,絕對不只20萬人。 老實說,有時候我們還蠻慶幸唱片市場有風潮這家,在一片凋零的情況下,他們一直堅持自己的理想來出版音樂,像一股清流,緩緩的淨化人心,也慢慢的有得到正面的銷售回應。 最近,風潮爲紀念十年來賣了20萬張,把【狼】這張專輯重新改版發行,運用最新5.1環繞音場,置入更多混音來達到絕佳寬闊音場、環繞聲效,比96的「狼」初版更逼近寫實現場。 當然,如果你的音響具有一定的水準以上,那麼聽起來的感覺更棒! 或許十年賣20萬張沒什麼,隨便哪個天王天后發片都有這樣的實力,但是我們不能把馬修的環保心靈音樂拿來與流行音樂相比。 這張【狼】專輯是在講,1992年加拿大育空地方政府施行了一項名為「馴鹿增量」的計劃,以變相撲殺狼群的方式,來讓因人類過度獵捕而數量銳減的馴鹿、麋鹿得以繁殖,好再吸引人們來從事獵鹿等娛樂活動。馬修透過音樂來喚醒人性,記錄這則原野上被大量屠殺的狼群故事。 專輯裡面,有首不可不提的曲子叫【飛鼠溪】,那是馬修連恩的成名經典之作,也是迄今在他多場演奏會上的指定安可曲。 蘇格蘭的樂風,開始的德西瑪琴前奏一下,隱約聽見溪水緩緩的,就像爬山一樣一步一步的往上走的感覺,最棒的就是長笛與法國號的運用,然後轉成激昂澎湃的,像浪潮般的收尾,一氣呵成,又好像置身於狼群的加拿大荒野間。 真的,我不是在蓋你! 這裡可以試聽,點選最新發行 http://www.wind-records.com.tw/shop/stores_app/store.asp?Store_id=103&page_id=5 早期我在看台灣全紀錄時,有集中央山脈大縱走,那片頭播放的配樂就是這首,也因為這樣的感動才去買這張專輯,進而在每次重裝往山裡去的時候,都會不經意的想到【飛鼠溪】的旋律。 另外第三首的【布列瑟農】,大概是這張專輯的最具抒情之作,也是相當棒的一首歌,馬修連恩吟唱著離別時的無奈與不捨,而且他的歌聲又相當的感性,爵士味。 悲傷的薩克斯風、低音長笛的哀沉,帶領著進入荒野之地,就像在聆聽狼群將被撲殺時的無助哀嚎,陣陣的旋律敲擊著人們潛在的惻隱之心。 第四首的【戰前】,運用手風琴、曼陀林和大提琴的伴奏,帶有歐洲民謠風,象徵著狼群即將被屠殺的風雨前寧靜。 還有第五首同名的【狼】,如果你再比較安靜的環境下仔細聆聽,低音長笛與高音薩克斯風的交互運用,尤其長笛吹著相當的棒,簡單又直接的,營造岀狼群受害時的悲戚。 就像內頁文案寫著… 「狼群目睹著 同伴斷氣在人類槍下的 身影 隨風而去吧 狼群,他們一生只有一個伴,彼此深愛,尊敬著對方 很多人都是因為「狼」而進入馬修連恩的自然音樂世界,我也不例外,這一聽就好多年了。 其實馬修連恩的音樂。根本不需要我多加介紹,相信只要有在接觸唱片市場的,或多或少都聽過他的大名。 自然、生態、環保的概念音樂。 不可不提的是,他長期以來對台灣的關懷與取景,透過音樂把台灣自然的美推上世界國際的舞台,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美麗的福爾摩沙。 更何況他與台灣還是非親非故的,比起那些口口聲聲愛台灣的政治人物,你就知道馬修多麼讓人感到尊敬了。 就像他說的:「與其說我愛上台灣,不如說是台灣擁抱了我!」 音樂是無國界的,他的音樂是舒服的,是憾動人心的,尤其【狼】這張專輯,如果你還未曾接觸過他的音樂。 這張會是入門的最佳選擇,有一種身處大自然,曠野的感動。 (2005-05-22) 【後記】 【專輯曲目】 作者:藍月 「面對孕育生命的土地,我們必得謙卑;因為與土地的連結,我們得以安然、有尊嚴。」 這是我看完《無米樂》時,心中湧出的嘆息。 在中山堂的小小播放廳裡觀看這部紀錄片時,外頭傳來「台北建城120週年」相關活動的高分貝音樂聲,但這嘈雜竟完全不影響我觀看影片的專注程度。因為,片中的景色、人物,如此熠耀生輝:崑濱伯的率真笑容在發光,田中結實累累的稻穗、稻埕上金黃的穀粒在發光,烈日下的文林伯的汗水在發光、泥塘中打滾的老牛身軀在發光、嫩青的秧苗在田中驕傲挺立,稚嫩中透著無窮希望……這一幕幕,如此鮮明真實、光彩奪目,令我無法(也不捨)移轉分毫注意力。 明明是一部完全不煽情、讓影像樸實說話的影片,卻在我心中引起強烈的震動,以致於我觀影後必須暫時離場平撫心緒,才能繼續參與座談。我常覺得,紀錄片,是以真實存在的事件與人物,直接與觀眾對話,召喚出觀影者的內心觀照。如果,吳乙峰的《生命》,召喚出人性面對土地不仁、生命苦難時的悲憫與韌性;那麼,《無米樂》所召喚出的,則是那份與土地的連結,以及,在人生際遇中的安然與尊嚴。 「若對土地無感情,你就死了。」 崑濱伯的純樸鄉語,至今縈繞耳際。 相較於至今仍位於新聞焦點上的九二一震災與部落議題,台灣的農村與農業,早已退出浪潮之外,隱身於夕陽中。而無論我們要不要(或願不願意)與它們揮手告別,至少,在這個時候,在觀看《無米樂》時,我們都還有機會,向他們行一次,最慎重、最真誠的注目禮,也讓這份來自土地的溫暖記憶,在生命中,傳承下去。(2005-05-22) ●[自然書寫]11:58分的夜車 大冠鷲 一個人的東海岸! --﹥ 作者:阿藍 昨天學校補假,昨晚搭11:58分的夜車到花蓮,西馬龍颱風剛過,出發時八里的風還大的很,可是車子一到花蓮,颱風過後的平靜,伴著花蓮的夜! 到花蓮正好凌晨四點,在火車上一夜沒睡,一下車,聞到花蓮空氣的味道,心情突然興奮起來,疲倦一掃而空!這趟旅程沒什麼計畫,單純享受假期的悠,以慰勞自己這些天來的辛勞!四點,天未亮,火車站卻有不少旅客,大多是準備搭早晨火車到台東的旅客。一個人繞到外頭瞧瞧天空,沒看見星星,開始擔心早上天氣不知如何呢? 後來等待無聊,拿出隨身攜帶的『生態中心』雜誌,讀兩篇關於竹科的毒物污染,眼皮便重了起來!索性撐著頭,就在火車站上睡起來了! 再次醒來,清晨六點,天空露出一片淡藍,走出車站,吸一口清晨花蓮的空氣,有雨水的味道,大概兩天風雨作祟,濕氣一下子散不去吧!但是天氣有放晴的希望,心就跟著雀躍起來了!在火車站附近問了租車的價格,然後在火車站簡單梳洗一下,騎車到花師的美而美吃早餐,老板娘一看見我,問我怎麼有空來,我說學校補假,所以到花蓮走走! 結束早餐,便往目的地東海岸前進了!一大早七點多,經過花蓮溪口時不禁想起以前修鳥類學的情景,常要野外實察,當時要七點起床簡直就是要我的命,但此時,我卻一人騎著車,奔馳於花蓮溪床上! 陽光燦爛的露出臉來,溫度還不到毒辣的程度,晨風帶點涼意,很適合出遊的一個早晨。繞過海岸山脈,海的顏色稍嫌混濁,大概跟颱風有關吧,攪亂一片湛藍海水;浪很大,拍打著台11線公路! 現在的台11線擴建得有點誇張,四線道的大馬路,平常根本沒什麼車,往往要騎個十幾分鐘,才突然出現一台小發財車!不懂花蓮縣政府怎樣想的,要在這裡開這條大馬路,原本美麗的海岸線被消波塊填滿,說好聽是避免海岸侵蝕,可是今天我卻看到不少路基均被海浪侵蝕掏空,心裡挺難過的! 那也就算了,鹽寮附近竟然蓋起海洋館和大飯店,預計2001年開幕,我已經可以預見花蓮悲慘的未來了! 東海岸要過了水漣後,它的美才會顯現出來!今天的台11線簡直就是我一人的,一路上除了烏頭翁、麻雀很放肆的在公路兩旁奔馳外,有的就是在天空盤旋的大冠鷲,竟然連續瞧見三隻,我真是有夠給他幸運的!可是,更令人驚奇的是,我終於找到傳說中的牛山海灘! 是巧合吧!只是不經意瞥見那片美麗沙灘,又瞧見旁邊小路,便決心一人下山探險。 一路上是典型的海岸熱帶林,青帶鳳蝶、青斑蝶到處流串;姑婆芋的佛焰花苞正開,兩隻深山竹雞就從我眼前竄過,越往下走,浪的聲音越大,心也越期待!等到我瞧見那片海洋時,心裡真有夠震撼,這只能用美的無限大來形容! 一人在那片海灘坐了許久,要不是因為太陽越來越辣,也許我就躺在那上頭睡覺,直到享受夠了才回家! 回到台11線上,又瞧見大冠鷲盤旋!繼續騎,反正就是要享受、要浪費生命,我就決定走到我高興才回花蓮市! 這次走一趟東海岸,才覺得東海岸的寶真不少,光鳥類就有不少可以欣賞,夏天一到,鱗翅目、蜻蛉目的昆蟲多的很(現在很後悔當初昆蟲學沒好好修), 早上就遇見一隻烏鴉鳳碟跟我打招呼,到磯碕時,竟然在一片濕地上發現黃頭鷺、中白鷺、小白鷺,數量加起來約上百隻的鷺鷥群!我簡直要跳起來歡呼了,可是很遺憾,沒帶相機、望遠鏡,只好飲恨回來!回程在東管處休息一下,瞧見白腹秧雞一隻,這傢伙很大方,一點都不怕生哦! 中午和以前在附小實習的輔導老師吃飯,聊了很多,包括花蓮的教師缺!連續兩週回花蓮,也許我會很適合這片縱谷吧!我大概生下來就注定要吃自然觀察這道甜點的! 16:30的火車回台北,一個早上的晴天,在下午突然下起陣雨,花蓮特有的,天空作美,時間算的剛好!回台北已經晚上八點半了,再轉捷運、公車,到家已經十點多了,還好明天公假研習,下午可以補眠! 作者:賈福相 我們剛在加拿大西海岸的鹽泉島購得三畝山田。年老力衰,跑在山野,不再是當年的健步,而是走走停停,氣喘吁吁。這樣的年紀,這樣的體力,還在野心勃勃的去山地建一小築,是不是糊塗?是不是自討苦吃?但每當坐在一塊大石上,看出看海,極目海天之際,把思念延伸至太平洋彼岸時,就覺得在山地裡住一天比在城市中住一週還有意思。 我的山田盡是林木:杉樹、楓樹、橡樹、柏樹、檬多娜樹和簇簇的海沫灌木。山溝裡還有棵道格拉斯古杉,臨風獨立,大約有一百七十尺高,也應該有兩百高齡了,樹皮粗糙,有層層黑炭,不知是哪一年森林大火留下來的傷痕,樹幹上上下下枝椏橫生,最頂端十公尺左右禿著,不像擠在森林中的杉木,只有樹頂才有傘蓋一樣的枝葉。很久以前,印地安部落多住在林邊,到了晚秋,他們常常放火燒林,當野獸逃火外出,增加了他們打獵的方便,杉樹因為皮厚,林火只燒掉雜草和小樹,大樹免去火災,這樣主幹上下枝椏橫生,而樹皮有黑炭的杉木叫狼樹。 我告訴了妻子這個故事,指著那棵杉樹說:「這是我的狼樹。」她很不以為然的說:「島上沒有狼,為什麼叫狼樹?倒是有很多鷹,應該叫鷹樹才對。」就在這時,剛巧一隻渡鴉飛來,落在樹巔,大叫三聲,洪亮的鴉鳴,三里之外也可以聽得見,是與牠的同伴通話,還是警告我們侵犯了牠的地盤?我與妻子同聲說:「這棵樹應該叫渡鴉樹。」 除了看上看海,有古樹有巨石外,這塊山地還有一片峭壁,高一百尺,長三百尺,下一半屬於我們,上一半屬於鄰居,壁上青苔斑斑,夾縫中也有許多羊齒植物和小樹(年齡應該也不小了)。 幾次走來山田,最耐我尋思的不是山,不是海,不是樹,不是石,反而是那片莫明其妙的峭壁,看來看去,突然想到我要買一隻綱鑿,買一柄鐵鎚,花三年時間也許可以鑿出一口山洞,洞中要有石桌石椅,桌上放盞油燈,完成時說不定會練就一套鑿洞功,之後,我就入洞面壁悟道,試著找尋一些答案。第一個問題是:我為什麼這樣自大、自貪?明明知道再過若干年我會變為黃土一坏或一盤鈣沙,今天卻大言不慚說這是我的狼樹,這是我的峭壁。第二個問題是:我為什麼這樣苦惱著人類的前途?明天的事都不能預卜,何況百年之後,千年之後?地球上的物種生生死死,來來去去,許多化石物種早已絕跡,人只是新來的過客,還要住好久? 夠了,還是走出山洞,到狼樹下,練一套太極拳吧,把思想交給東風,空空洞洞,甚麼也不想。 多倫多的女兒帶了兩個孫兒(八歲、五歲)來家小住,與當地的女兒和兩個雙胞胎孫女(六歲)形影不離,本來清靜的家,突然弄得翻天覆地,笑聲、鬧聲、哭聲不斷,一天下午我把四個孫子叫到一起,告訴了他們我的山洞之夢,一個孫兒間:「住在山洞怎麼吃飯?」一個孫女馬上回答:「我給爺爺送飯。」另一個孫兒問:「住在山洞怎麼撒尿?」另一個孫女把頭一歪慢吞吞的說:「爺爺不撒尿!」一個不撒尿的老人,多麼滑稽!四個孫子同時大笑,在笑聲中跑開了,跑到涼台吃西瓜去了。 孩子們問問答答是現實生活,我講山洞悟道是癡人說夢,夢和現實加在一起是不是人生? ◆[猜一猜]哪種動物最愛打電話? --﹥
請問哪種動物最愛打電話? 因為「厚!!(虎的台語)…你麥擱卡阿…」
哪個數比熊的大便還厲害? 因為「四十勝於熊便」(事實勝於雄辯) 小編在前幾日前往綠島出差,綠島正舉辦綠島人權音樂祭,也因此在機場巧遇馬修連恩。人權的確是應該重視的,在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我到音樂祭的現場,看到許多受難者及家屬,他們的臉龐,帶著淡淡的憂傷,那一段回憶,是無論如何無法抹滅的… 然而小編的年紀與經驗不夠,只能帶著旁觀者的心態,默默哀思。引發我的關注的,除了那些被打壓的人權外,更是無法為自己發聲的環境權與生物權!在機場,我懇求馬修,在他簡短的發言中,能提及對綠島生物權的關懷,將綠島的旅遊轉化為更深度、更具品質的生態旅遊,而非其機車呼嘯、走馬看花的大眾旅遊。 馬修婉拒得很委婉,我想也是,在這樣的場合,受難者齊聚ㄧ堂,我要如何強求他們跳脫自身的痛苦,關注到整個大環境呢? 只能默默的期盼,在不久的未來,除了人權音樂祭外,也許也能出現環境音樂祭?生物音樂祭?希望,不論以任何形式,大家能逐步的投注對其他生命的關懷…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dalier@e-info.org.tw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