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全球變遷]因應京都議定書 論壇暨展覽登場 --﹥ 本報訊 與國際同步慶祝2005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環保署於6月1日、2日在台灣科技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京都議定書因應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就京都議定書生效後之能源科技發展、氣候變遷與台灣的因應之道、以及如何達到產業排碳減量等議題進行討論。會場四周也配合議程安排「氣候變遷與環境展」,展覽涵蓋生態保育、氣候變遷、環境標章體系、生質能、沼氣發電與資源再利用製品展示等議題,並安排相關主題影片播放,藉此讓參觀者了解氣候變遷與環境的關係。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5/ta05060201.htm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東南亞國協連手對抗野生動物非法交易 --﹥ 謝芳怡 編譯/莫聞 審校 東南亞地區非法和不永續的野生動物交易行為,已使得該區域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為此,東南亞國協發起了前所未見的對抗行動,十個成員國代表通過一項5年行動計劃,用以根絕這些非法行為。 東南亞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 Southeast Asia)主任康普頓(James Compton)表示:「這是一項企圖宏大的行動計劃,如果東南亞國協各國的統御力能和東亞、歐洲、北美地區的重要消費夥伴相互配合,那麼建立大規模的夥伴關係來影響亞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和永續發展,可行性將會十分高。」 亞洲地區非法和不永續的野生動植物交易行為,對許多瀕危物種的存活造成嚴重威脅。當大部分的亞洲地區經濟情況持續成長時,用來作為寵物的鳥類和爬蟲類、象牙和玳瑁製成的奢侈品,以及像麝香、虎骨、人參這類的高價藥材需求量也都很大。 聯合國華盛頓公約組織近來列出的走私物種扣押國家名單中,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都榜上有名,這不只說明了這些國家的執行成果,也說明了東南亞地區大量的非法野生物交易。 而最近通過的「東南亞國協野生動植物區域行動計劃」,為十個會員國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合作架構協定,計劃中明確地提出幾項共同問題,例如加強法律執行網絡、機構間合作、強化國家立法,以及透過華盛頓公約組織來提昇野生物交易管理資訊的可得性。 【參考資料】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重新回復商業捕鯨 遊說團體蓄勢待發 --﹥ 謝芳怡 編譯/莫聞 審校
先前由各國所簽署的一項國際協定中,規定各國暫時中止捕鯨行為,但為了科學研究目的所進行的捕殺行為不在此限。而過去19年來的捕殺禁令,是否已讓某些物種復育到可以永續獵捕的程度,挪威、冰島、日本三個捕鯨國家和其他反對捕鯨的國家的看法相當分歧。 在南韓蔚山所召開的會議,也會針對限制配額捕殺的計劃進行討論。鯨豚保育學會(The Whale and Dolphin Conservation Society)是反對允許配額限制捕殺的眾多保育團體之一,該學會的捕鯨專家費雪(Sue Fisher)表示,國際捕鯨委員會應將焦點放在延長中止捕鯨期限上面,而不是建立一套捕鯨國家根本沒有意願遵守的管理模式。 自1986年捕鯨禁令實施以來,捕鯨國家就不斷爭取,希望能將其予以廢除。挪威自1993年以來,透過對商業捕鯨禁令提出法律抗議的方式,在北大西洋持續捕殺小鬚鯨;日本和冰島也以所謂的「科學目的」為由,繼續從事捕鯨行為。 國際捕鯨委員會在去年義大利召開的會議上通過,將開始制訂一套配額系統的管理法規。而蔚山會議中所要討論的重點就是,在不危及鯨魚數量的情況下,各國能捕殺多少的鯨魚,這套模型又稱之為修訂管理系統(Revised Management System)。 但是一些海洋生物學家表示,鯨魚的數量仍然過少,而人類對於前工業時期鯨魚數量所知有限,以致於無法降低捕鯨行為的風險。他們擔心,一旦配額系統通過後,將可能再次引發鯨魚過度捕撈的現象。 【參考資料】 ◆[國際新聞-生活環境]鄰苯二甲酸恐有損男嬰生殖器 --﹥ 謝芳怡 編譯/莫聞 審校 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研究小組近來發現,暴露在含有鄰苯二甲酸的製品中,會使男嬰生殖器異常的風險更高。鄰苯二甲酸除了被用來製造塑膠、潤滑劑和溶劑,在化妝品、醫療設備、玩具、顏料和包裝材料中也發現含有鄰苯二甲酸的成分。 過去動物實驗的結果已指出,鄰苯二甲酸可能會改變荷爾蒙濃度,進而破壞生殖發展。羅徹斯特小組對134位男孩進行研究後也發現,血中鄰苯二甲酸有關的化學成分濃度較高的女性,生出的男嬰容易罹患隱睪症、陰莖較小,或是生殖器到肛門間的距離比一般正常距離來得短。 此研究計劃的主持人史望(Shanna Swan)表示:「雖然我們只進行了小型的抽樣檢查,我們還是能證明暴露在這些化學製品中的男孩,很有可能會出現一連串的生殖器病變。」英國醫藥研究委員會人類生殖科學組教授夏普(Richard Sharpe)則表示,這是鄰苯二甲酸可能對胎兒生殖器發展造成不良影響的第一項證據,他同時也指出,這些化學製品似乎會抑制男性睪丸素的分泌,而睪丸素是男性生殖器發展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種男性荷爾蒙。 英國政府已開始思考,如何在歐盟新的化學物品管制法中,制訂一套更有效率的荷爾蒙干擾化學物質管理法規,而某些鄰苯二甲酸的化學製品也已被禁止使用。 【參考資料】 ◆[國際新聞-公害污染]拉丁美洲有毒廢棄物堆積成山 數量比原先預估的多3倍 --﹥ 謝芳怡 編譯/莫聞 審校
曾經用來提高農業生產價值的殺蟲劑,因為過於危險已被禁止使用,在發展中國家更是被隨意的丟棄,聯合國就預估拉丁美洲約有1萬公噸的殺蟲劑廢棄物。這些被丟棄在破舊倉庫或隨意掩埋的化學產品,對當地的居民造成威脅──其中有些可能會致命,或是長期下來會引發健康問題;此外也會破壞當地的環境,甚至擴散到全世界。 糧農組織表示,清理這些廢棄物將須花費約1億美元的公共資金或捐贈款,但要替這種明顯經濟報酬的整治工作募款,卻是相當困難的。糧農組織的廢棄殺蟲劑單位,在9個拉丁美洲國家中有成立處理廢棄殺蟲劑的訓練計劃,但是沒有更多的資金去進行清理工作,因此糧農組織已呼籲其他國家提供外援來協助解決廢棄物的問題。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純嬌 摘錄 ▲[和佛陀賞花去-寂靜花園]覺悟者之歌——菩提樹下的永恆故事 --﹥
作者:釋見介 當我知道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的,心中無比驚訝!一種伴隨我煩惱的樹,竟是庇蔭佛陀成道的樹!十幾年的出家生活裡,我常想起菩提樹下的佛陀。 ※本文摘錄自野人文化《和佛陀賞花去》一書,欲購本書及相關延伸閱讀書籍,請見:http://e-info.org.tw/activity/sinobooks/index.htm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religion/buddha-plant/2005/bd05060201.htm ▲[走山的人]走過能高越嶺 一段跨越中央山脈的雪封行 (中) --﹥
作者:紫秋千
從清晨出發時的渾噩,到這伸手可及的冰雪美景,沿路不斷出現的一座座鐵線吊橋,再加上山壁的飛瀑奔騰,我好像走在幻境裡,遇到這樣的景色時,大概重裝的疲累與臉上的汗水,還有為何下雨天活動卻沒有取消的疑惑,都不算什麼了。 而我被檜林保線所前的那顆櫻花給驚艷,那該就是稱做櫻花雪……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crawler/2005/cr05060201.htm 作者:吳木生 (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會員) 5 月 11 日由漁業署在高雄遠洋漁業開發中心召開《沿近海漁業永續發展經營 ── 網具類漁業經營管理之探討》,會中邀請產官學就台灣漁業發展及網具管理規範進行探討;現場也聚集了百來位的業者要求全面開放現行沿岸三海浬不得進行拖網作業的規定。儘管學者及保育團體一致表示開放拖網作業將對台灣海洋造成浩劫,但多位立委和漁會代表仍以強硬的態度向漁業署施壓,要求暫停取締工作,甚至全面開放拖網捕撈的工作,此舉讓保育界人士不禁為台灣的永續漁業發展捏一把冷汗。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5/re05060201.htm ●[活動]「620世界難民日」音樂會 --﹥ 時 間:6月20日 晚上7:30 聯合國與世界各國以各種會議或藝術表演形式紀念世界難民日,希望引起更多人關懷與尊重難民。今年台灣將以舉辦主題音樂會的方式,串連聯合國難民署與世界各國之活動,以瞭解難民的生活處境及其面對艱困環境的堅毅與寬容。運用音樂能夠跨越政治文化疆界之特質,將以樂曲演奏與詩歌吟唱達到感性訴求,以引起台灣社會對於世界難民處境的關注,促使台灣民眾對於難民伸出援手。邀請國內吟唱歌手雷光夏小姐與知名樂團共同舉辦音樂會,讓台灣民眾在音樂的感染下貼近難民心聲,為世界各地之難民傳遞溫情樂音。 詳情請參閱 http://www.tops.org.tw/event/refugeeday/index.htm ●[講座]「緬甸難民女醫師-辛西雅」專題演講 --﹥ 時 間:6月19日 晚上7:00 特別邀請數位長期在泰緬邊境投注心力於難民援助事務及族群發展的NGOs實務工作者,至台灣進行專題演講,以親身講述和面對面對談的方式,讓台灣民眾傾聽來自難民的心聲,並瞭解難民的困苦和堅毅。辛西雅醫師本身即為從緬甸流亡至泰國邊境之難民,自1989年起結合外界援助與難民自助創辦並主持Mae Dao Clinic至今,提供難民及弱勢移工免費醫療服務,提倡難民與弱勢移工之醫療健康人權,並曾榮獲多項國際殊榮。 詳情請參閱 http://www.tops.org.tw/event/refugeeday/index.htm ●[座談會] 「讓世界不再有難民」座談會 --﹥ 時 間:6月23日 晚上7:30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大約90%的難民,本質上是因為不同文化或族裔間的衝突造成。因此,邀請針對難民議題有參與經驗之各台灣非政府組織與專家學者,透過理論研究與實務工作的對話,探討難民產生之原因、難民保護,以及難民權利等相關議題。期待藉由探討國際社會對於難民事務的論證與介入,輔以台灣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難民事務的經驗。一方面,進而增進台灣社會對國際人道援助工作的深入瞭解,並激發更多不同形式的人道參與;同時,深化政治寬容與文化尊重的價值基礎,反省台灣社會的紛擾不斷的族群爭議,從而重新理解族群和解與和平的真諦。 詳情請參閱 http://www.tops.org.tw/event/refugeeday/index.htm 時 間:7月4日-8日 想一探花蓮之美嗎?來綠色生態營就對啦!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特地在今年暑假舉辦了5天4夜的知性之旅,邀您一同來體驗花蓮生態之美!活動遍及七星潭、清水斷崖、砂卡礑溪探秘、寫實與震撼、嶺頂沙丘迎日出、12號橋溯溪、海岸的原住民、大興瀑布(台九線欣賞縱谷)、土石流紀念公園、米棧、花蓮溪口自然生態導覽、嶺頂海灘漂流木之旅、營火晚會等。 時 間:6月21日 晚上7:30 戰爭的苦難距離我們其實並沒有那麼遙遠,鄰近國人熱門的旅遊勝地-泰國,與緬甸交接的邊境烽火綿延已超過50年,然則,關於鄰人的苦難,國人卻鮮少有管道得知。紀錄片要記錄不僅是這些難民的身影,更是要讓世人聽到她們的聲音,知道她們的故事。本系列活動特別設計紀錄片的單元,向台灣國人首度呈現當地的居民在飽受戰爭洗禮下,掙扎生存的現況,片中不僅收錄當地NGO冒著戰火,進入緬甸境內拍攝的珍貴資料畫面;透過在難民營三代同堂的家庭現身說法,傳達他們渴望自由的心聲;在偏遠泰國鄉村、邊境小鎮裡,下一代在流離失所的環境下成長困境。 詳情請參閱 http://www.tops.org.tw/event/refugeeday/index.htm A)台灣、中國新聞掃描志工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的新聞(閱讀相關報導能夠有相當感觸者) B)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dalier@e-info.org.t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