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07-29(摘要版)

  本日主題: 拯救西伯利亞虎 俄羅斯保育計畫有成
環境新聞 [生態保育]拯救西伯利亞虎 俄羅斯保育計畫有成
[生態保育]瀕危水鳥在美國緬因州海灘覓得棲息地
[生活環境]對尼日的飢荒問題 世界終於驚醒了
[能源議題]美國科羅拉多河岸的鈾礦廢棄物可能移除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9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9
專  欄 [我們的島]海市蜃樓
[台灣的地下水]中石化安順廠污染的原由
活動訊息 [活動] [研討會]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本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 急募質優的電腦來替換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生態保育]拯救西伯利亞虎 俄羅斯保育計畫有成 --﹥

  俄羅斯,莫斯科,2005-07-26(ENS)-去年冬天俄羅斯科學家對西伯利亞虎(又稱阿穆爾虎,中國稱東北虎)數量所做的一份新調查顯示,棲息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西伯利亞虎,數量正慢慢增加。研究者發現,目前約有500隻的西伯利亞虎(成虎約334至417隻,幼虎約97至112隻),這表示由俄羅斯政府及環保團體於1990年代開始推行的保育計畫奏效。

  西伯利亞虎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老虎,一般認為這種老虎正逐漸走向滅絕之路。先前在1995至1996年間進行西伯利亞虎普查時,科學家只找到450隻,最新的研究則顯示其數量已不再減少,而是逐漸在成長。

  俄國官方媒體《真理報》報導指出,這次的西伯利亞虎數量普查研究,是有史以來以保育為目標的最大型科學研究計劃,計畫資金來自於俄國「自然資源部」以及多個生態保育組織。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俄羅斯分會執行長契斯丁(Igor Chestin)表示:「一般認為這種生活在遠東地區的老虎,在20世紀初還有一千隻左右的數量,但由於人類獵捕的結果,到了20世紀中業時只剩下150隻。」

  目前西伯利亞虎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當中,同時也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的「附錄一」名單,禁止貿易這種動物或其身體部位。然而,西伯利亞虎仍淪為盜獵者的犧牲品。

  前蘇聯瓦解之時,中俄邊境幾乎呈開放狀態。盜獵者開始獵殺西伯利亞虎,販賣牠們的器官作為傳統中藥材。每年大約有70隻遭到屠殺,照這樣的速度繼續下去,如果沒有保育力量介入的話,西伯利亞虎早在2000年就已絕種。

[生態保育]瀕危水鳥在美國緬因州海灘覓得棲息地 --﹥

  美國,緬因州,威爾斯灘,2005-07-26(ENS)-每年從4月上旬一直到8月底,寶拉‧瑪莫內(Paula Mamone)即會在其位於威爾斯的家中附近進行偵查,以尋找隱藏極隱密的笛鴴鳥巢。這些體型微小、顏色呈沙色的水鳥已經在威爾斯海灘和奧剛區海灘附近覓得棲息地,因而瑪莫內協調了一支小型的志願服務隊,並和緬因州奧都邦動物園一起協力合作,以確保這些在岸邊築巢卻瀕臨絕種的鳥類得以持續繁衍。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5/2005-07-26-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游珮綺 譯,蔡麗伶 審校)

[生活環境]對尼日的飢荒問題 世界終於驚醒了 --﹥

  瑞士,日內瓦,2005-07-26(ENS)-聯合國資深救援人員表示,西非國家尼日的飢荒警告在長期被忽視之後,援助資金終於進來了。聯合國副秘書長艾格蘭(Jan Egeland,挪威籍)週五在日內瓦發表新聞簡報時表示,「過去幾天,世界終於驚醒了,但這卻是因為許多小孩生命垂危的寫實畫面才使世界驚醒。過去10天所接收到的捐款金額比過去的10個月還要多。」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5/2005-07-26-07.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游珮綺 譯,蔡麗伶 審校)

[能源議題]美國科羅拉多河岸的鈾礦廢棄物可能移除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7-26(ENS)-美國能源部25日公佈了最後的決議,以處理從一個私人開採的鈾礦區所遺留下來近1200萬噸的放射性礦渣。這些礦渣現在被放置在科羅拉多河西岸(靠近猶他州莫亞市)的一個大型儲存場,與美國拱門國家公園毗鄰相接。2001年時國會即已將莫亞市的清理工作轉由能源部負責。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5/2005-07-26-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游珮綺 譯,蔡麗伶 審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9   --﹥

  • [公害污染]掩埋場不分大小 環盟:一律環評。一般垃圾和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多半都設在山坡地,正好也是補注地下水的水源頭,而且掩埋場規模都在2公頃以下,以規避環境影響評估的監督。台灣環保聯盟會長陳椒華27日要求環保署長張國龍拿出勇氣來,要求所有掩埋場不論規模大小,一律要做環境影響評估;張國龍回應說,會檢討現行規定,未來開發面積不是環評的依據,重點是開發的性質。 (台北 民生報)

  • [能源議題]台電彰工案 四度闖關成功。第四度送審的「彰工火力發電廠」環評案,27日在台電強勢運作下,環評委員做成「有條件通過」決議,闖關成功,但因火力發電廠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戶,地方仍強烈反對,未來是否能如期開發,還有變數。 (台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私設斜坡道 全面取締開罰。台北縣政府基於騎士交通安全,決定全面取締、清除凸出馬路上的私設斜坡道,並有條件地開放特定業者申請設立內縮式斜坡道,方便車輛進出。 (北縣 聯合報)

  • [生活環境]美再驚爆狂牛症 李金龍:牛羊禁止輸台。美國再傳疑似狂牛症病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金龍28日表示,美國仍是台灣宣布的狂牛症疫區,農委會禁止美國牛、羊等活動物以及肉骨粉、骨粉、肉粉與動物用油脂等產品進口,農委會駐美人員將儘速與美國農業部聯繫,以取得最新檢驗資料。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科博館 種千株台灣原生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更新西屯路人行道植栽,選定紫苞舌蘭、四季蘭、竹葉蘭、鶴頂蘭四種台灣野生蘭花栽種,並且根據西屯路的陽光角度分區種植,估計共栽種近千株。 (台中 聯合報)

  • [動物福利]抓貓人又出現 疑剝皮牟利。長期餵養流浪貓的高雄市邵姓婦人,27日向本報投訴,2003年在高雄縣市流竄的抓貓人又出現,兩周來三度在三民區不同地點用網子捕抓流浪貓。高雄市家畜所表示,依動物保護法,違規宰殺動物者可罰5萬元到25萬元,確實有人捕抓和宰殺流浪貓,但無法證實是否同一批人。 (高雄 聯合報)

  • [環境哲學]竹崎山區 發現日據時期山洞。鄉長王焜弘27日雇挖土機開挖,希望配合朴子溪開發,成為休閒據點。但卻意外發現日據時期遺留的神祕山洞, 82歲地方耆老許應龍說,當地日據時期的山洞有10餘座,最深的近40公尺。 (嘉義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9   --﹥

  • [生活環境]環保規劃徵意見 飲用水源污染列首位。中華環保聯合會首次公開對編制國家「十一五」環保規劃意見和建議大型問卷調查活動結果,在參加調查的412萬餘人中,有近80%的社會公眾認為應優先解決的環境問題是飲用水源保護和空氣污染。 (北京 北京晚報)

  • [生活環境]福州倡議之後 飯店減少供應1次性用品。福州51家大型酒店、飯店響應當地媒體海峽都市報與福州市旅遊飯店協會、福州西湖大酒店發起的環保倡議,積極參與減少供應酒店的1次使用性的潔具用品。希望業者可以從減量、再循環的角度去考慮這些消耗品的配置方式,從根源減少污染。 (福建 人民日報)

  • [環境政策]危害健康污染環境 18種建築裝修材料被禁用。北京市建委27日發佈《北京市建設工程材料使用導向目錄2005-2008》,溶劑型防水塗料、袋裝水泥、水泥(石膏)類、聚苯夾心保溫板等18種常用的建築、裝修材料被禁止使用。相關負責人說明這些材料存在危害人體健康、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產品質量不穩定等缺點。 (北京 新京報)

  • [能源議題]低輻射鍍膜玻璃搶手 比普通玻璃窗節能。低輻射鍍膜玻璃對遠紅外熱輻射的反射率很高,具有阻隔熱輻射直接透過的作用。因其特殊性能,可以控制陽光、調節熱量、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作用,現為世界上公認最理想的窗玻璃材料。研究發現建築物使用低輻射鍍膜玻璃的中空玻璃窗,可比單層普通玻璃窗節能75%左右。 (中國 人民日報)

  • [環境政策]中國確定林業生產力區域戰略。中國首次確定「東擴、西治、南用、北休」的林業生產力區域發展戰略。國家林業局局長周生賢27日在北京指出,要按照這個區域發展戰略的科學佈局,重新調整林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用10到15年時間使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 (北京 人民日報)

  • [全球變遷]青海高原凍土呈現持續退化趨勢。青海省氣候資料中心的研究人員近期研究表明,由於青藏高原是中國及全球氣候變暖的敏感區,且青海高原近42年來氣候呈現總體變暖的趨勢,青海高原凍土幾10年來持續退化,造成凍結持續日數縮短、最大凍土深度減小等現象。 (蘭州 新華社)

  • [公害污染]空氣污染已成威脅中國世界遺產的一大殺手。中國的世界遺產主要是古建築、石窟、墓葬等不可移動文物,遺產地的空氣質量直接影響著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命運。據專家表示,酸雨對文化和自然遺產的破壞最為突出和普遍。 (山西 新華社)

[我們的島]海市蜃樓 --﹥

文字記者:于立平、柯金源 (公共電視)
攝影記者:柯金源、朱孝權 (公共電視)
水中攝影:柯金源 (公共電視)、郭道仁

  人們在海洋裡,打造一個又一個的生物社區,每一個社區都有著不同的樣貌,有些成為魚族新樂園,有些成為一片廢墟,要如何讓復育海洋的美意,不再只是海市蜃樓的美夢呢?

  從六零年代開始,政府就開始投放人工魚礁,為了模擬天然岩礁或珊瑚礁,人工魚礁的型態可說是變化萬千,從早期的水泥礁,演變到現在的軍艦礁、電線桿礁、鋼鐵礁等,近幾年來每年花8000萬元,預計一年投放4000座的電線桿礁,還有30座的大型鋼鐵礁,並且從民國89年開始投放13艘的退役軍艦到附近海域,這些大手筆打造「海底魚城」的作法,卻可能因為選址的錯誤,導致海洋的二度傷害。

[台灣的地下水]中石化安順廠污染的原由 --﹥

作者:陳文福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博士)

  安順廠的所在地─鹿耳門溪邊,是三百餘年前鄭成功登陸的起點,這塊土地也可能是鄭成功第一眼所見的台灣,不幸在1942年日本人設化學廠後,成為台灣最受注目的污染地。

  中石化安順廠最早是1942年由日本鐘淵曹達株式會社成立的工廠,生產燒鹼、鹽酸、液氯和毒氣。1946年政府接收為台灣製鹼公司台南廠。1951年更名為台灣鹼業公司安順廠,1964年生產五氯酚,號稱產量東亞最大,但產生戴奧辛副產品。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underwater/2005/gw05072901.htm

【相關網站】
 ■台鹼、河流故事館

 環保署‧中石化安順廠調查及整治計畫

本文圖文資料摘錄自遠足文化《台灣的地下水》一書,欲購本書及相關延伸閱讀書籍,請見: 「台灣的地下水與相關延伸書籍」 。 

[活動]假日免費賞蝶推廣活動-動物園蟲蟲探索谷 --﹥

  時 間:8月7日(日)
  地 點:台北市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聯 絡:洪素年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seed.net.tw

[活動]「花與蝶的邀約」植物與蝴蝶生態之旅 --﹥

  時 間:8月6日(六)起下半年每週辦理
  地 點:社頂公園
  主 辦: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08-8861321

  引導遊客認識變化萬千的蝴蝶世界,進而保護此自然資源。

[活動]「瓊麻記憶」恒春風物之旅 --﹥

  時 間:8月每週六、日
  地 點:恒春半島
  主 辦: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08-8861321

  走訪恒春地區,了解百餘年來瓊麻對恒春之影響及變遷。

[研討會]亞熱帶建築節能技術研討會 --﹥

  時 間:8月4日-5日(四─五)
  地 點:工業技術研究院中興院區51館4國際會議廳
      (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四段195號51館)
  主 辦:工業技術研究院工業材料研究所
  協 辦:新建築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對 象:以營建業者為主,社會人士亦可參加
  報 名:事先報名 費用6000元
  聯 絡:黃小姐 03-5916977
      E-mail: huang0400@itri.org.tw

  為因應我國節能政策,並配合經濟部能源局節能技術推廣,本課程聚焦於亞熱帶建築,以熱/光/空氣環境性能出發,最終回歸空間設計,其中包含外殼建材、高效設備、網路生活、安全要求、節水系統/污水處理、太陽能應用以及綠化系統。各專題以技術應用為主,由需求切入,說明設計原則,並以案例呈現。內容精彩多樣,歡迎業界先進踴躍參加。

[節目預告]海洋城市影展─悲憐上帝的孩子 --﹥

  時 間:8月2日─4日三場,時間請見影展官方網頁
  地 點:台北光點電影院
  主 辦:台北市文化局、台灣電影文化協會
  導 演:四乃宮浩

  菲律賓本土有兩座世界有名的「垃圾山」,是世界最大的貧民區。山下住有18000戶的人家,超過有9萬名的貧民,他們的生計全靠撿垃圾維生。這些孩子根本沒有時間及心思去接受教育,雖然物質條件那樣的匱乏(沒有自來水,沒有固定的電),三餐不繼(有時候白飯配鹽巴充飢),但他們不以「撿垃圾」為恥,認為是靠他們自己「勞力」辛苦所得,同時能與家人相依為命,雖辛苦也值得,所以他們每天都過得很快樂。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海市蜃樓 --﹥

  播出日期:8月1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8月3日(三) 上午10:00-11: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海市蜃樓

  人們在海洋裡,打造一個又一個的生物社區,每一個社區都有著不同的樣貌,有些成為魚族新樂園,有些成為一片廢墟,要如何讓復育海洋的美意,不再只是海市蜃樓的美夢呢?

【人與自然】鯊魚總動員

  早在4億年前,恐龍還沒出現的年代,鯊魚就已經存在地球上了,當一般人對於鯊魚的印象,仍停留在凶狠殘暴的海中霸王,有人卻喜歡上與鯊魚為伍的感覺。

【看守台灣】錢堆‧ 沙灘

  艷陽、海浪、沙灘。酷熱的夏天,海邊是最好的消暑聖地,也是讓人看了心曠神怡的清涼風景。基隆大武崙澳底漁村旁的這片沙灘,每到假日擠滿戲水人潮,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腳踏的這片美麗沙灘,其實是基隆市政府花費300多萬元堆疊出的人造沙灘。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 急募質優的電腦來替換  --﹥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謹向各位讀者及關心環境的伙伴們致歉!

  此外,由於本會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至今仍多使用二手電腦,以致於在搶修過程中,遇到許多新零件與舊機型難以相容的狀況,增加搶修的難度。因此,希望能藉這個機會,跟各位關心環境的伙伴勸募購置新款伺服器的經費,預計將更換三部,外加週邊設備約需12萬元,如有P4等級約一年半內之二手電腦,亦歡迎捐贈。善心人士請洽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楊小姐。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2.願意負責每日電子報活動訊息區塊的編輯工作,作業時間彈性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勇於主動聯繫並求證消息來源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寄至 pon@e-info.org.tw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B)英翻中志工:翻譯國際外來種資料訊息與文章,每篇約兩千字
(C)中翻英志工:翻譯台灣在地外來種資料訊息,登錄外來種資料庫網站,篇幅不定,但不會太長。
(D)採訪編輯志工:對外來種相關知識有興趣之編輯志工,能編輯或撰寫相關訊息者。
(E)其他配合:如,對外來種資料庫資訊蒐集及建置有興趣者;或是能出外採訪進行活動或主題專訪等..。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e-info.org.tw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