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飛揚 南投縣魚池鄉的日月潭,海拔748公尺,全潭面積116平方公里,湖面周圍33公里,以拉魯島(昔名光華島)為界,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故名。
小時曾到過日月潭,但印象已十分模糊。此次回台,舊地重遊,一心一意只想拍攝潭景,那種心情宛如是去趕赴一場久遠以前就已訂下的盟約,滿心滿意想的都是她,不論陰晴、晨昏,就只想拿著相機,面對這一汪汪湖潭癡傻地拍攝… 慈恩塔是湖畔眺望日月潭全景的最佳去處。塔內空空蕩蕩,除了迴轉梯之外,就只有最高層的中央,掛了一頂大銅鐘。
這是北半部「日潭」的開始。
已來到與「月潭」銜接的中間地帶了。日、月兩潭的潭水色澤不同。一藍一綠。
正式進入「月潭」。
「月潭」與「日潭」相較,湖狀較為狹長。
到了南半部「月潭」終點。 依照一般對日月潭的湖光介紹,大都多描述為「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不過現在看起來,並不明顯,但月潭還是比日潭狹長,姑且還可說一日一月。 最早日月潭只是個小湖泊,日據時代,為了發電所需,1934年,日人從濁水溪上游武界處奧萬大水庫進水區,打地下水道到日月潭,全長15.12公里。這條15公里地下隧道除在「向天圳」有露天外,其餘都深藏在海拔2058公尺的水社大山之中,引水注入原有的日月潭小湖泊,淹沒許多小山丘,僅存LALU島浮在水面,而成今貌。921大地震前,LALU島被稱為光華島,地震後再回復為拉魯(邵族祖靈之意)。台灣一般水庫多為建水壩,截堵溪流成湖潭,景觀單調,而日月潭則是從地下水道注水成潭,整個水域山巒環繞,水流蜿蜒,有山有水,處處成景。 日月潭是台灣少見的活水庫,蓄水量1億4000萬立方公尺,每日透過台電抽蓄發電循環使用,一年發電量達50億度,佔台灣水利發電的56%。由於是活水,因此不易滋生藻類,水質佳且透明。
這裡,我想介紹從地下注入潭裡的「進水口」處,它就在日潭的起點。在照片右邊的潭水呈暗灰色,即為進水口。也由於暗灰色的「地下水」冒出,因此使日潭的水不若月潭般寶綠。 這項從南投縣仁愛鄉奧萬大水庫建地下引水道注活水到日月潭的工程,是在1943年啟建的。雖已50多年之久,但日月潭這個活水庫至今仍然運作良好,而一些截流築壩的其他水庫,則時有泥沙淤積的困擾,兩者相較,不能不佩服當時作此設計的工程師,果然有百年大計的眼光! (2005-07-31) 作者:孟琬瑜 掏出了背包裡所有的裝備,一件件攤開在家裡的曬衣桿與閒置空間自然風乾;衣物帽襪,全交給洗衣機的強水流運轉清洗。煮完晚餐,食物的香氣與溫暖漸漸散逸而去,屋子裡開始泛起中海拔腐葉、枯木、攀藤、苔蘚、蕈類…種種潮濕的氣味。平地的空氣中似乎持續著寒流的威力,關起門窗依然覺得森森冷冷地,足夠與山上的低溫匹敵。泡過洗衣粉洗淨的保暖手套、刷子刷洗乾淨的雨衣雨褲,那股味道──曾經浸滿泥沙雨水,在倒木、青苔、泥土上頭幾度摩擦過,彷彿帶著濕霉味的雲南普洱茶──卻永遠也沖不清。一再提醒著我,那寂靜又充實的山中四日。 新年一開始,我和好友阿德又鑽進了鋪滿落葉與倒木的古道,踏上我們倆共同的探勘夢想。去年此時,我們在苗栗山中迂迴的北坑溪古道度過元旦假期,在野生梅花的清香中,被一群不畏人的黃山雀包圍;今年則從秀巒沿著霞喀羅古道到白石,往西南接佐藤古道至佐藤,再接根本古道出高嶺到觀霧。整個路程只有我們兩個人,連獵人也沒遇到。 寂靜的森林 背起裝備,行走在熟悉的霞喀羅古道。這個季節似乎是山中花朵最少的時候,除了開著白花的八角金盤、蓪草、與桃紅色的緋寒櫻猶自盛放;結實累累的山桐子、掉落滿地的大頭茶花、鋪地的烏心石花瓣、與紅透的山漆、楓槭,一同熱熱鬧鬧地點綴著隆冬的山色。或許12月以來,古道的每個週末都湧進許多賞楓的人群,附近的獵人也常上來打獵;此時,整個山林靜得像在休息、睡著了似的。只聽得見沙沙的落葉聲響,偶爾間雜一群嘻笑的鳥語。 今年冷得早,才不過1月,楓香的葉子多半落盡,有些已冒出新葉。不知道這般楓紅的景象是否能夠撐得到1月下旬?過了馬鞍之後天氣轉陰,森林更顯得闃無聲響。我們下薩克亞金溪取足了水,慢慢地走向白石紮營。溪谷對岸,遠遠傳來一陣刺耳的電鋸聲響,讓人不寒而慄。 夜裡既沒有3月份的莫氏樹蛙大合唱,也沒有小蝙蝠在廢派出所的屋頂裡旋轉飛舞,週遭的森林是這樣地寂靜,一點蟲鳴鳥叫聲都聽不見。窗外多雲屏蔽著大地,氣溫低得讓人不勝寒。 重回佐藤古道 清晨的陽光漸漸透進森林裡,白石的炮桐開始映照著晨曦的顏色。我們收拾好,穿出白石派出所的後門,走進佐藤古道。這段路常有獵人來此放吊子,路邊靠近水源處獵寮也不少。以往曾經在北坑溪古道看到一些以繩子和鐵絲製作的小吊子,在佐藤古道上看到的吊子卻是以較粗的鐵線製成稍大的圓形圈套,不知道他們想抓的是些什麼動物? 陽光時隱時現,讓人在緩上坡路段行進得有點無精打采,直到我們開始發現地上的紅檜落葉與毬果。剛開始只是零星出現的紅檜小樹,附近混生著鐵杉與台灣黃杉,漸漸地每抬起頭、舉起望遠鏡,發現溪谷對岸都是紅檜的大樹。古道遇到自然坍塌的崩壁,也有越來越多的紅檜小苗在此自然發芽成長,越往前走越是驚喜不斷! 檜木林 在幾處潮濕又照得到陽光的溪谷,滿佈了十幾棵以上的檜木成林,遠遠望去、一片粉灰紅棕的顏色。看多了檜木的氣質神韻,遠遠地一眼就可以將他們指認出來。它們不像立在稜線上的鐵杉那般氣宇軒昂,即使長得很高大,塌垂的枝條與灰棕的顏色,卻是一付羞赧謙遜的模樣。三年前來走佐藤古道,我們只顧著注意古道路況,沒想到這裡竟也是檜木原鄉。與生長在陽光充足稜線上的鐵杉相比,檜木喜歡的環境較為潮濕,看久了根據經驗法則,也可以準確無誤地找出檜木的生長位置。 大霸西北稜 走了很久,我們終於在下午的時候碰上了大霸西北稜。先是在底下腰繞,繼而橫越它的鞍部。阿德似乎感動得無可壓抑,直說感謝我帶他來大霸西北稜。以前問過阿德無數次:大霸西北稜該從何算起?阿德都是十足把握地回答我:從李棟山、東穗山、石麻達山、霞山、石鹿大山、佐藤山、檜山、境界山、伊澤山、上到大霸。 而今天我們竟與它正面遭遇了!大霸西北稜,這是一條多麼壯觀的大稜線,我們現在正要穿過它,從薩克亞金溪流域進入霞喀羅溪流域。 鞍部大而寬廣,樹蔭濃密陰暗。東側較潮濕,密佈著箭竹林,西側則較乾燥。稜線上還有嶄新的雨布大獵寮。我們走到西北稜的西側,此時下午斜照的陽光正暖。 抉擇 原來希望能循著日據時代地圖上鞍部往佐藤的西北向古道行進,沒想到阿德找了一陣子路,還是跟之前的學弟們一樣找不到這條古道。於是考慮了兩個選擇:一是沿著鞍部往檜山的西南向古道到檜山,隔天再沿根本古道輕裝來回佐藤;另一是直接沿稜線下切200公尺下到下方的根本古道到佐藤。後來我們嘗試比較冒險的後者。果然阿德的推測是正確的。下切稜線之後,附近根本古道的路跡清晰,我們順利地走上根本古道。
鞍部往佐藤駐在所似乎也很少獵人在活動,雜草藤蔓與雜木滿佈,接近佐藤時,路面上有大群的山葵恣意蔓生,有些正開著白色花朵。應該是日據時代就有人引進此地種植,之後荒蕪了60年,卻也留下那個時代的記憶。(待續)(撰稿日期:2003-01-05) 作者:王漢鵬 專程來到名古屋就是為愛知世界博覽會(EXPO),起個大早趕到名古屋市的「藤 が丘」(Fujigaoka)站,轉搭Linimo磁浮列車直接前往長久手主會場的北門,碩大的圓頂市這各主要出路口的特徵,不過底下黑壓壓的一片人海,難道9時11分到達算晚嗎?還真是人山人海擠死人不償命,加上太陽公公的熱情放送,苦等25分鐘後,終於踏入長久手會場,說到這…先讓我買個飲料喘口氣。 在商店前面超大的兩支娃娃立刻吸引許多人的目光,森林爺爺跟森林小子就放在商店門口,當然一定要過去拍張照留念。商店裡也早就擠滿購買的人潮,不過日本人應該是很守法的,門口也沒裝感應器、也沒有工作人員左右環繞,結帳的東西竟然可以帶出賣場外排隊結帳,這一點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佩服、佩服。離開商品販賣店後,會場內處處都有著驚奇,超長的環繞步道讓人看到腳軟,在身旁不時經過的人力腳踏計程車、環繞會場的接駁電車,真有股讓人想要跳上去乘坐的衝動,不過步道兩旁的商店也不容放過,販賣的東西大約有三分之一跟販賣店不同,根本就是逼大家再血拼一次,日本人還真會做生意耶!
之前看的資料幾乎都在介紹「冷凍長毛象館」、「TOYOTA機器人館」、「長久手日本館」或是其他企業館,超人氣館都需要在會場附近先拿到所謂的「整理?」才能排隊參觀,不然就是要事先預約才能優先進場,入場時要同時亮出門票及整理?才可以入場,所以想參觀超人氣館的朋友不要只顧著排隊,先看看附近有無人在配佈整理?,不然排隊到進去的關頭被趕出來,丟臉丟到國外不打緊,寶貴的時間都白白浪費了。 作者:賈福相 「你在祈禱(pray)什麼?」 「我不是在祈禱,我是在奉獻(offering)。」 「奉獻給誰?」 「給天神、地神、米神、水神、漁神,所有的好神和所有的壞神。」 「為什麼奉獻?」 「對好神,感謝他們給我生活平安,對壞神,感謝他們沒有降給我災難!」 這是和一個巴里女人的對話。她應該有二十歲吧。白上衣,粉紅裙子,腰中繫了條與裙子不同布料的彩帶,把身體襯得那麼玲瓏,她的牙齒像一串細珍珠,長長的黑髮挽了髻,好像裝在髮網裡,這種髮型,在三十年代中國女電影明星中是可以見到的,顯得乾淨體面。一個髮髻就會把一個少女變成少婦,而只有少婦才有那種性的成熟,才有那種性的誘惑,少女是花,少婦是果實,黃金的果實孕育著種子,生殖有永恆的莊嚴。她的皮膚棕黑,眼睛特別明亮。 她以半跪的姿勢,把一小籃的花瓣和樹葉,還有米,擺放在一座小廟的門旁,燃起一灶香,從小瓶中洒出幾滴清水,再把一瓣花插在自己的頭髮上,然後就作了一種奇妙的手勢,像推雲、像攬霧,輕輕的、靜靜的,口中也在念些什麼,然後就站起,臉上有種自在的滿足低著頭走開了。 到巴里島一周了,看了成百的小廟堂,看了成千上萬用芭蕉葉做的小花籃,在門口,在街頭,每天奉獻一次,有時兩次,到晚上就收集在一個大垃圾桶裡,因為都是些花、葉和米飯,又那麼少,並不造成汙染,反而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巴里島在赤道兩八度,是印度尼西亞的一個省。積蓄了幾百萬年的火山灰塵變成了肥沃的土壤,一年可收成二季稻米,印度洋的長風吹了幾百萬年,把島吹成了一片蔥綠,省的立法又不許任何建築物高過棕櫚樹,一個多麼可愛的島,多麼可愛的人民! 我們中國人也祭祖求神,用香火、用紙錢、用水果和酒肉。我們也是泛神,山和水、石和樹、古代的英雄、我們的祖宗,都是神。但我們的祭祠是交易,我們都有所求,病者求健康,農夫求風調雨順,讀書人求考個仔成績,經商的人求發財,公務員求升官,不產的女人求孩子,有一大串女兒的人求兒子;而且我們也許願,對神欠賬,告訴神,如果我們所求的東西得到後,可以給更多的錢,修更多的功德,這完全是賭博,贏了還錢,輸了可以拍拍屁股忘了。 所以,那個巴里女人的話,那種一心奉獻的虔誠,使我念念不忘。 這是一種單純的宗教精神,上帝也好,佛也好,命運也好,有時是值得奉獻的,感謝使我們心安,使我們平和,因為不要求什麼,所以永遠不會失望。 有時候,我想到幼時的同伴,小學同學,中學同學,甚至大學的同學,有很多人比我聰明,有很多人比我健康,工作也努力,但很多人的生活卻比我艱辛而多難。 我開始理解那個巴里女人的「奉獻」了。 有兩隻蝙蝠靠吸血維生,有一天他們飛到了一個新的山洞。 傍晚,一隻蝙蝠先非出洞外覓食,回到山洞時,全身沾滿了鮮血。另一隻蝙蝠很羨慕,於是問那隻蝙蝠:「你到哪裡找到的鮮血?快帶我一起去!」 全身是血的蝙蝠說:「你看到洞口的那棵大樹嗎?」 另一隻蝙蝠回答:「有,看到了。」 第一隻蝙蝠說:「剛才我可沒看到!」 值日生:小編乙 尋找攝影賞析稿件的過程中,常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對台灣充滿熱情的朋友,除了透過影像紀錄,更用心去發掘關於歷史與人文采風的故事,小編深深體會到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滿佈值得與人分享、回味的好所在。期待未來各位讀者也願意踴躍投稿,讓您內心的感動能讓我們的生活一起豐富!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謹向各位讀者及關心環境的伙伴們致歉! 此外,由於本會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至今仍多使用二手電腦,以致於在搶修過程中,遇到許多新零件與舊機型難以相容的狀況,增加搶修的難度。因此,希望能藉這個機會,跟各位關心環境的伙伴勸募購置新款伺服器的經費,預計將更換三部,外加週邊設備約需12萬元,如有P4等級約一年半內之二手電腦,亦歡迎捐贈。善心人士請洽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楊小姐。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e-info.org.tw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