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謝伯娟 許多人都有吃「燒酒螺」(這不是蝸牛喔!)的經驗,吃的時候要將殼內的肉拉出來,起初還算好拉,但是越拉到裡面,肉越容易扯斷,而且殼越長,肉越容易拉斷。這是因為螺旋形的殼,可以提供較多的固定點給軟體,使軟體能夠穩固地固定在殼內。就像栓螺絲一樣,順著螺紋栓進去的螺絲,不易被外力拉出,而且螺絲越長,固定力越大。但是蝸牛的軟體為了塞進一圈接一圈的螺旋殼內,身體產生許多變化與犧牲,並同時發生了體制上的「扭轉」(註:「扭轉」是蝸牛也是所有腹足綱軟體動物最重要的特徵與機制,是為了將身體扭轉至螺旋的殼內)。 在體制上,蝸牛像人一樣是屬於左右對稱的動物,這從蝸牛伸出殼外的軟體可以發現。但是順著一個方向螺旋的殼,並不是對稱的構造,並且殼的內徑為圓形,就像我們小時候跑的操場一樣,內圈永遠比外圈短,而在殼內的內臟團因為需要螺旋在殼內,所以原本對稱的器官,一邊在受到擠壓後慢慢演化而消失了。加上螺旋的殼讓開口越來越小,而蝸牛軟體出入都只能利用殼口,所以原本一根腸子通到底的消化道,必須在殼內繞完一圈後再原途繞出,形成了「?」形。這有點像我們常在電視上看見的軟骨神童,為了塞進窄小的箱子,身體儘可能對折,最後在箱子口同時看見神童的頭和腳。只是蝸牛所要塞進的「箱子」呈螺旋型,更為困難,讓蝸牛的許多開孔如口、生殖孔、呼吸孔與肛門,都得在同一個殼口進出。
但是古早住在海裡的蝸牛祖先們,因為發展出來的殼擋住了水流,使位在後方的鰓無法有效地進行氣體交換,所以又再慢慢演化,將原本位於後方的鰓與其他器官,扭轉到身體的前端。如原本位於後端的外套腔,扭轉後變成在前端頭部的後上方,其他如心臟與神經節位置也有所不同,變成扭轉了180°的「α」形(口與肛門在同一邊),這就是為什麼「外套膜腔」的位置是在殼內靠近頭部的方向而非後方;而開孔於外套膜腔的肛門,也是在靠近頭部的方向,而非足部後方。 但是在陸地上生活的蝸牛,不需要考慮水流方向,無須將肺移往前方,因此有些種類演化出反扭轉機制,使身體未達180°的旋轉。而有些蝸牛沒有殼,例如常見的蛞蝓,但是這些蝸牛的身體仍有「扭轉」的特徵,像是呼吸孔、生殖孔與肛門都在體側。 ※蝸牛家族小檔案: 青鼈甲蝸牛Petalochlamys vesta (Pfeiffer, 1865) 青鼈甲蝸牛在「鼈甲蝸牛」家族裡,是一群外套膜十分發達的蝸牛,常常從殼口延伸至殼外,像是由殼口拉出而外翻的薄膜般,有時還會包覆住整個殼表。 殼在外套膜的滋潤與保護下,表面常是光滑明亮;加上不須負起保護軟體的責任,殼質也較一般蝸牛薄,常可看見殼內軟體的斑紋。這類蝸牛的腹足總是較為寬闊扁平,尾端的腹足上也常具有排列整齊的疣突。 這些外套膜外露的蝸牛,由於裸露軟體過多,所以需要棲息在比較潮溼的環境,像是潮溼森林底層,而牠們也較常在夜晚露水匯集的時間出現。(2005-09-27)
※本文節選自遠流出版之《蝸牛不思議》。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城市偵察員技能大躍進-運用不同的感官,體驗自然的美好 --﹥ 本報訊 彰化縣一處舊軍營改造的成功營區綠色環境學習營地裡,上週末(24、25日)來了一群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城市偵察員」,在各個身懷絕技的老師帶領下,運用了不同的感官,進行城市森林的自然體驗。 「閉上你的眼睛,用耳朵仔細的聽聽,數數看可以聽到幾種聲音?」擅長帶領自然體驗活動的老師「妙妙」,帶著城市偵察員們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讓學員們試著用耳朵來「觀察」自然。不一下子,白頭翁、樹鵲、紅嘴黑鵯的叫聲,甚至榕樹果實掉落地上的細微聲響,都湧入耳際,十個手指頭都數不完的聲音,交織成森林的進行曲。當然,只是「聽到」聲音還不夠,城市偵察員的耳朵還必須要精確到可以分辨聲音的來源與方位。「聽音辨位」,就是下一個要培養的技能了,「嗯!右前方有青蛙的叫聲,天空有飛機飛過的聲響,左後方有樹葉飄落地面的聲音,還有、還有,右後方樹上傳來的是樹鵲的嘎嘎聲!」最後,所有參與「森林進行曲」課程的偵察員們,還動手寫下屬於自己的「自然體驗新詩」,記錄下這個上午所聽到、所看到的自然現象與感想。 結束了屬於「耳朵」的課程,接著上場的是「交換自然筆記」活動,主辦單位邀請到兩位長期進行生態觀察與藝術創作的畫家──徐偉斌及何華仁,分別開課,來培訓城市偵察員的「眼睛」進行「自然觀察及記錄」的能力。曾經繪製過台灣賞鳥地圖的徐偉斌,特別強調觀察鳥類或是植物「結構」的重要性,一旦掌握住生物的特徵,在野外遇到不認識的生物時,就可以隨手畫下來,並記錄下當時的天候狀況與發現地點。透過自己動手畫及細心的觀察,這些累積起來的資料,將會使城市偵察員對於生態環境更加敏感與了解。 擅長木刻板畫並對猛禽有深入研究的何華仁,在課堂一開始,就請學員們互相畫下夥伴們的肖像畫,藉由這個過程,讓彼此仔細觀察身邊夥伴的模樣與特色。不管是對於周遭的人或是身邊的小生物,只要嘗試用筆畫下「他/她/牠」,將會發現「他/她/牠」更多的特色與平常忽略的樣貌。 「吃」龍眼,「聽」來自於中寮「溪底遙學習農園」的馮小非談她的心路歷程,這也是「城市偵察員」的特搜任務之一。 在城市夢想講座裡,馮小非分享她從一個「都市人」換個角色成為一個「有機果農」的機緣與理念。一顆顆果實飽滿有著陽光味的龍眼乾,都是小非與溪底遙學習農園的夥伴們,辛苦數個月的代價。堅持「有機」、「無農藥」的理念,並從對「農業」一無所知轉變為一個可以說出柳丁十二個月成長過程的「果農」,小非付出了許多的心力,但從這個過程中,她也體悟到了許多生命的意義。自稱為「陪伴植物長大」的小非,為城市偵察員們帶來一堂最貼近土地脈動的課程與感動,當然,透過吃到「無農藥」、「用心烘焙」出來的龍眼乾,參與活動的城市偵察員們也培養了「吃出健康味」的味覺能力了! 「城市偵察員」是由彰化縣政府與觀樹教育基金會合作舉辦的的培訓課程,並自十月份起開放週間活動課程。主辦單位希望對「環境教育」及「教育改革」有興趣的學校老師,可以帶著學生們來到「綠色環境學習營地」進行戶外教學,或是老師們也可以安排來此進行研習進修,而週末的活動也持續開放給個人或家庭報名參與。相關活動訊息與報名方式,可至「城市偵察網」查詢。 ◆[環境政策]解決懸浮微粒與煙霧汙染 列入「歐洲淨化空氣計劃」目標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5-09-22 (ENS)-歐盟執委會21日提出一項正式的計畫,來達到提升歐洲境內整體空氣品質的目的。它主要的構想是在2020年前減少因空汙造成早死的疾病,降低到2000年記錄的六成左右;並減少因空飄汙染物造成森林破壞的區域。然歐洲最大的環境團體聯盟對此則表示,這項策略尚不夠周延。 執委會表示,雖然這項策略涵蓋所有主要的空氣污染物,但特別著重在微細的灰塵,亦即懸浮微粒,以及地面臭氧或煙霧,因為這些污染物對人類健康帶來最大的危險。 但是歐洲環境局(EEB)21日表示,這項針對空污的策略「在提升歐洲空氣品質上並不夠周延」,這一點「非常令人失望」。 歐洲環境局指出這項策略在立法提案上的缺點,因為它無法設立法律義務以便在2020年之前,減低危害健康的細懸浮粒子(PM2.5)在空氣中的濃度。 歐洲環境局的空污政策官員邁爾(Kerstin Meyer)表示:「委員會本身的分析已顯示每年約有35萬人單單因暴露在細懸浮粒子而猝死。此外,數百萬人深為呼吸即道疾病所苦。而解決問題的唯一正確答案應該就是透過具法律約束力的規定來實質降低懸浮粒子排放量。」 她說:「委員會卻反而決定延後多年來設定的目標,讓整個政策指令變成無牙老虎。」 關於CAFE策略的完整細節可以瀏覽其計畫網站。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sep2005/2005-09-22-01.asp ◆[土地水文]利塔颶風狂掃墨西哥灣 德州首當其衝 --﹥ 美國,德州,休士頓,2005-09-22 (ENS)-由於受到在昨日風速及強度不斷增強的利塔颶風的威脅,美國至少有100萬名位於德州及路易斯安那州沿海的居民受命撤離家園。風速達到每小時175英哩的利塔,被評估為第五級的最超級颶風,預計將於後天清晨於馬塔葛達與蓋維斯頓間登陸。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sep2005/2005-09-22-04.asp
環境資訊協會 吳懿婷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劉小書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sep2005/2005-09-22-09.asp ●[徵求]2005環保共識會議招募成員 --﹥
活動名稱:2005環保共識會議 ●[講座]世界公視大展-紀錄片精選與論壇 --﹥
時 間:10月18-20日 INPUT就是「世界公視大展」,顧名思義INPUT有輸入的意味,其中IN取自International(國際),PU代表Public(公共),T則是指Television(電視 )。世界公視組織 INPUT二十多年來巡迴於歐美各城舉行年會,吸引來自五十多個國家上千位電視節目製作人與獨立製片工作者參加。 為了顧及無法參加 INPUT年會的人士,各國會舉行迷你世界公視大展(Mini-INPUT),巡迴放映當年的優質佳片,使更多人有觀摩交流的機會。今年台灣將擴大活動規模,與紀錄片論壇結合,讓內容更豐富與紮實。歡迎各位業界朋友預留時間,齊來共襄盛舉。 詳情請參閱 http://mini-input.pts.org.tw/index.htm ●[研討會]營造魅力都市的知識密碼研討會暨觀摩活動 --﹥
時 間:9月30日(五)、10月1日(六) 高雄愛河環境改造的經驗交流。 詳情請見 http://www.tiup.org.tw/news/94064.htm
時 間:10月1日-10日2日 城市偵察員培訓課程,本週活動為10/1(六)9:00-15:00【野戰口糧DIY】-自製太陽能燜燒鍋並享受一頓陽光午餐;18:30-21:00【城市星光影展】-藉由電影欣賞探討都市開發對動物棲地的影響,引言人為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研究員黃光瀛。10/2(日)9:00-12:00【野地防身術】-透過遊戲學習基礎野外急救方法;14:00-17:00【交換自然筆記-雷驤】-由雷驤老師帶著大家動手畫下或寫下生活的觀察與感想。 以上各項活動內容適合親子或是對自然體驗、生態藝術、城市森林等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參與。此外,十月整月份活動已開放報名(含週間與週末),活動採預約報名,詳細說明與注意事項,請至「城市偵察網」。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幸經本會同仁與資訊志工的投入,目前情況正逐漸復原當中,謹向這段期間蒙受不便的各界夥伴與讀者群致歉。 目前本會已更換部分伺服器硬體配備,不過仍需持續的經費挹注以利後續的軟硬體設備維護。善心人士請洽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楊小姐。 ●儲備主編 1.三至五年資歷的編輯採訪經驗,熟悉寫潤校稿之所有編輯流程。 ●徵採訪編輯
我們正在徵求編輯同事。科系不是重點、性別不是問題、年齡也沒設限。我們期待新夥伴對環境議題有感覺,對環境與人之間、與物種之間、與政治經濟之間、與公共政策之間 工作內容為: 待遇:依個人面議;依勞基法,享勞健保 有興趣透過志工服務獲得知性的成長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目前正招募編輯陣營志工,歡迎有志者一起來打拼,我們需要: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專案翻譯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 「英翻中」以及「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