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賈福相 1962年,蕾琪.卡爾遜(Rachel Carson,編按:現已普遍譯為瑞秋•卡森)發表了《寂靜的春天》,像一塊石頭,投入湖心,一波波浪花湧開,當時有人罵她反進步,反科技,也有人侮辱她是女人的多嘴。但英國的愛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卻感嘆的說:「寂靜的春天使我想到英國詩歌的題材已失去了一半。」 卡爾遜二十多年前已指出濫用殺蟲劑和除草劑,害蟲沒有殺完,所有其他昆蟲卻連帶遭殃,雜草沒有被殺光,所有花樹卻吃了虧。沒有花草,就沒有昆蟲,沒有昆蟲,就沒有歌鳥,春天再來,沒有百花齊放,沒有百鳥爭鳴。春,寂靜了。 卡爾遜死於1964年,才57歲。那一本《寂靜的春天》成了典範,是環境保育的先驅。 《寂靜的春天》有17章,最後一章是:(另一條路)。卡爾遜說:人類正站在十字路口,一條是走慣了的順利大道,但終點是死亡,另一條是新路,不大好走,但這是唯一的希望,只有這條新路方可以保護地球的完整。 三十多年後,我們還在十字路口,還在試著舉步,這一步好艱辛。 近年來保育和環保的國際法和地方法頻頻成立。政府官員和大企業家也開始了一系列的「救地球」運動。一般人的消費心理也有了轉變。汙染了一百年的泰晤士河中,鮭魚又回來了。世界上許多森林、珊瑚島、溼地也成了受保護的國家公園。最近台灣立法院在「挑燈夜戰」的殺氣裡通過了「野生動物保育修正案」。這些都可喜,都可以慶祝。 再看那些數目,再看那些表格,事實不可否認,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邏輯很是正確的,我們已被打得頭破血流,但用過去的資料來預測將來,總有點靠不住。「將來」最大的誘惑是「不知道」。在「不知道」中,我們可以走入黑洞的末日,也可以走出燦爛的文化之花。 10年前,蘇聯是一個赫赫大國,跺一腳,全世界害怕,曾幾何時,1992年有7萬人死於自殺和酒精中毒,出生率,3年(1990~1993)內減少4%。而壽命也相對縮短。在非洲,因戰亂、疾病和饑饉,一年死了100多萬人。十多年的時間,患愛滋病的人已超過百萬,而帶病毒的人可能已超過700萬。 天災人禍,新毒,新病,將來人口是升是降誰知道。 新的科技已製造出吃垃圾的細菌,已能育出長的特別快的五穀雜糧,特別大的魚和家畜,將來食物資源,是減少是增加誰知道。 地球是萬物的母親,永遠也割不斷臍帶,我們仍然從胎盤攝取養分,母親的愛心不是無限,當一個浪子要把整個家斷送的時候,她不能坐視,她可以生,可以教,也可以殺。人類可斷滅,地球不會消失。 浪子回頭吧,回頭要有愛心,受一草一木,受飛禽走獸,受一寸土,一寸水,要保護這一些,是因為愛。 回頭要有信心,眼前的破壞使我們警惕,但不能失去信心。相信明天會柳暗花明,相信明天的人會更有智慧,更懂得生活。 藥方已開出,對於一個身心憔悴的病人,最重要的是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再不能狂飲暴食,急功好利只能導致更壞的貧血,要好好休息,要有充足睡眠。 法律的懲罰會把受傷的部分慢慢治好,良藥苦口,一定要吃。愛心和信心,是精神的藥,不但要活的健康,還要活的快樂,活的莊嚴。 那些此起彼落的宣言,宣下去吧,雖然有的欠忠實,雖然那麼微弱,它們至少會阻止我們沉澱於死亡。那些環保的立法,立下去吧,像小溪,像江河,不要停止。那些自然的愛心和信心,開花吧,結果吧。 時代的黑夜裡,我們站著,看天河和天河之外的滾滾星辰,看腳下受傷的大地。想到自己的親屬,朋友,一代代的子孫。想到將來。 將來是我們的,是我們子孫的,要躲也躲不掉。 兩個篤信基督教的年輕人共乘一輛機車在街上飛馳,但過了不久就陂警察攔了下來。 警察說:「你們機車騎的這麼快,太危險了。」 年輕人回答說:「警察先生,不用擔心有上帝與我們同在呢!」 警察面色凝重的說:「三個人不能共乘一輛機車,我開一張罰單給你們。」 進入沙漠區之前的小鎮上,第一家加油站站前的巨型廣告版上寫著:「此去即是沙漠地區,除本站外,您舉目所見的其他加油站皆為海市蜃樓。務請即刻加滿油箱以策安全。」 值日生:小編乙 人類的決策模式,終究必需透過已知的訊息與規範,再根據自身考量做出反應;遺憾的是,訊息永遠來自過往,終究不免與未來產生落差。近日國內喧騰一時的限塑政策,以減少原物料使用角度而言,確實並未達成預期成效,也顯示執行策略策中考量不足之瑕疵。僅管如此,45%使用個數的減量,仍代表國民在永續生活型態上所具潛力,與其全盤放棄現有執行成果,若相關單位能在制度上有所因應,記取經驗來對規範進行最佳化評估與設計,應有機會獲得實質減量效果,也才不枉眾多民眾調整消費習慣所付出的苦心。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幸經本會同仁與資訊志工的投入,目前情況正逐漸復原當中,謹向這段期間蒙受不便的各界夥伴與讀者群致歉。 目前本會已更換部分伺服器硬體配備,不過仍需持續的經費挹注以利後續的軟硬體設備維護。善心人士請洽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楊小姐。 ●儲備主編 1.三至五年資歷的編輯採訪經驗,熟悉寫潤校稿之所有編輯流程。 ●徵採訪編輯
我們正在徵求編輯同事。科系不是重點、性別不是問題、年齡也沒設限。我們期待新夥伴對環境議題有感覺,對環境與人之間、與物種之間、與政治經濟之間、與公共政策之間 工作內容為: 待遇:依個人面議;依勞基法,享勞健保 有興趣透過志工服務獲得知性的成長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目前正招募編輯陣營志工,歡迎有志者一起來打拼,我們需要: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專案翻譯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 「英翻中」以及「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