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10-17(全文版)

   本日主題: 討論溫室氣體減量 預備會議先為共識鋪路
環境新聞 [環境政策]討論溫室氣體減量 預備會議先為共識鋪路
[土地水文]巴基斯坦強震 全球各地伸出援手
[生態保育]加拿大設立鮑伯.杭特紀念公園 緬懷環運先驅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7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7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2
理性關懷 [環境與經濟]工業鐵蹄下的人權
專  欄 [生物多樣性]生態城市案例介紹──「第三世界」的生活之道
活動訊息 [活動] [研討會] [節目預告] [徵人]
本會訊息 本會伺服器逐漸修復中 歡迎挹注善款以利軟硬體維護
響應資源回收,單面可列印回收紙募集中
徵求儲備主編採訪編輯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討論溫室氣體減量 預備會議先為共識鋪路 --﹥

本報訊

  籌備多時的94年度環保署「環保共識會議」16日於台北市舉行預備會議,20位共識會議成員將在此後一個月的時間內,利用4個週日針對議題「你是否贊成立法管制溫室氣體排放,以順應京都議定書之全球趨勢?」進行縝密討論並達成共識,這份共識也將作為環保署的施政參考。

執行專員林群超介紹解釋共識產生方式  預備會議除了讓成員彼此認識,解釋共識會議運作方式外,也邀請環保署空保處簡任技正簡慧貞、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教授顧洋、台大大氣系教授徐光蓉、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蕭代基,與看守台灣協會劉志堅5位專業者,就國際如何因應京都議定書以及台灣對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與管理策略, 為共識會議成員進行詳細且清楚的講解。

  環保署簡任技正簡慧貞指出,台灣目前工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部排放量的50%,但卻只佔全國30%的產值。另一方面,溫室氣體中吸熱效益最高的幾種含氟氣體,主要由電腦、半導體產業製造,而這卻是台灣兩兆雙星政策鼓勵發展的產業。她表示,台灣在京都議定書生效後所面臨的挑戰,在於是否有辦法把危機變轉機!未來能否進入低碳時代,產業結構現在就必須決定。

林光蓉教授以復活島文明消逝的案例,說明環境破壞使人類自食惡果  緊接著徐光蓉教授以圖表分析氣候變遷的證據。她解釋,雖然我們不能確定全球暖化會多快,影響會多大,但是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已經是可見的事實。此時有位徐姓成員提出「陰謀論」的質疑,他指出,既然科學都無法確知影響的程度,會不會溫室效應根本沒有這麼嚴重,危言聳聽的目的只是讓某些產業或利益團體得利?徐光蓉教授回應道,若是等到科學家確定氣候變遷真正會發生再行動,就為時已晚。

  稍後顧洋教授簡單介紹國際上溫室氣體管理的相關討論,以及台灣應該如何來面對京都議定書。他在簡報當中舉例,這兩年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已經採納科學家的建議,把氣候變遷納入國家安全政策考量,畢竟反恐政策動員大量人力財力,但一遇到類似卡崔那颶風的天災而未能及時防範,損失的人員財產反而更甚於恐怖行動。

  下午的議程中,蕭代基教授由經濟財稅角度分析台灣的溫室氣體減量策略是否適當,引起成員對補貼政策的不同看法。而環保團體代表看守台灣協會的劉志堅博士則以韓國三星企業為例,分析產業界的環境責任。

蕭代基研究員詳細解釋排放量交易、減免與相關策略  成員在議程中陸續提出幾個有趣的想法,還有成員針對政府是否應補助綠色產業,與蕭代基教授有針鋒相對的詰問,可惜由於時間因素僅能獲得初步解答。成員最後一一作自我介紹,並簡短闡述自己的環保理念。由於共識會議主要討論議程下週才開始,預備會議安排的討論時間很少,引發成員的些許怨言,卻也更讓成員期待下週的正式會議。下週會議將邀請產業界代表參與討論國家的溫室氣體減量政策,並透過成員與會議執行專員的後續聯絡,由成員自己決定第三週的議題以及與談的專家。

[土地水文]巴基斯坦強震 全球各地伸出援手 --﹥

巴基斯坦強震亟待全球伸出援手   巴基斯坦,伊斯蘭馬巴德,2005-10-12(ENS)-聯合國11日向南亞巴基斯坦投入2.72億美元的急難救助金,以協助重建發生於當地8日上午苪氏規模7.6之強震,其重創巴國北部地區,並且造成境內伊斯蘭馬巴德之建築物形同一片斷垣殘壁。受山崩中斷聯外道路影響,負傷的倖存者被隔絕於偏遠地區,僅能暫居於嚴寒山區的曠野,心中莫不倍感交挫。

  這次地震震央位於伊斯蘭馬巴德東北北方向90公里處,印度及阿富汗地區均可感受到強震的威力。估計這次強震的死亡人數約為2萬3千人到4萬人,上百萬的民眾急需生活的援助,250萬人無家可歸,總計約400萬人受到地震的波及。

  超過5000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志願者投入賑災和救援工作,災區共計增援了850名救難專家和708名醫護人員。世界衛生組織(WHO)撥款2170萬美金協助解決地震中造成無家可歸、生活頓失依靠的難民的健康需求。

  世界衛生組織初步評估此次大地震中,巴基斯坦當地的醫療設施和醫護從業人員也遭到相當程度的波及,傷患急需緊急外科手術和相關看護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同時投入疾病監測及預警系統,以確保一旦傳染病爆發時能被迅速確認並及時反應。當務之急,則是安全食物和飲用水的供應以防止急性腸胃病患者的迅速蔓延,抗生素也是治療另一重大疾病-肺炎的必需藥品。另外,肺結核的醫療作為也必須持續下去,以避免此一疾病擴大感染。

[生態保育]加拿大設立鮑伯.杭特紀念公園 緬懷環運先驅 --﹥

環運先驅鮑伯.杭特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2005-10-12(ENS)-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12日宣稱將於省內設立一座新公園,以榮耀已故的環境新聞工作者、同時也是綠色和平組織創辦者之一的鮑伯.杭特(Bob Hunter)。安大略省副省督巴特曼(James Bartleman)於新一期立法會期開議之正式演說中表示:「省政府將在胭脂谷(Rouge Valley)設立『鮑伯.杭特紀念公園』,以象徵我們對自然環境賦予的價值,也象徵人們開創新局的力量」。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7 --﹥

  • [環境哲學]台東千人淨灘 再現海岸風華。迎接「2005台灣海洋年」台東縣環保局15日下午3時在台東市海濱公園舉辦千人淨灘活動;縣長徐慶元、環保局長黃明恩帶著與會民眾,人手一支鐵夾子、一個垃圾袋或塑膠桶,將海灘上的垃圾撿拾得乾乾淨淨,讓美麗的海岸風華再現。(台東 聯合報)

  • [公害污染]買農地 偷埋有毒垃圾。新竹縣湖口鄉湖南村遭人偷埋垃圾,100多名村民14日到縣府陳情,縣長隨即到現場指示開挖,發現地下土壤和地下水一片汙黑,氣憤地說:「業者簡直膽大包天,嚴格查辦,除行政處罰,還要移送法辦」。(新竹 聯合報)

  • [公害污染]大肚溪畔集塵灰 戴奧辛含量高。有人檢舉伸港鄉大肚溪的西濱快速道路橋下囤積集塵灰,環保署採樣化驗集塵灰和煉鋼爐渣戴奧辛含量達3380奈克,有汙染環境之虞,環保局最近兩天清運112噸,預計還有400噸需要3天至4天清除。 (彰化 聯合報)

  • [公害污染]銅汙染! 別吃綠牡蠣。桃園縣與新竹縣交界的福興溪,94年8月間民眾在沿線海岸撿拾到綠牡蠣,懷疑海岸受到廢水汙染,行政院環保署化驗報告最近出爐,證實部分牡蠣中銅含量高達300ppm至400ppm,較水質銅含量最高限值0.03ppm高出許多。(桃園 聯合報)

  • [環境政策]山坡地超限用 96年開罰。為了預防土石流,農委會對於超限利用的山坡地,決定96年6月以前如未改善,將予開罰,縣府農業局為將這項訊息傳達給相關地主,13日在大湖鄉召開說明會,吸引百餘名民眾聆聽。(苗栗 聯合報)

  • [生態保育]白鷴落難農田 好心人施救。嘉義市民羅青隆,13日清晨在住家附近的農田發現1隻受傷的「大鳥」,他推測是保育類動物,主動送到市府農牧課,經農牧課保育員及獸醫師鑑定,確認是白鷴,研判是從人工豢養的鳥籠逃出,市府決定醫好牠的外傷後,再送到南投鳳凰谷鳥園收容。(嘉義 聯合報)

  • [生活環境]林園區漁會放流130萬尾魚苗 千人放牧 維繫海洋生態。林園區漁會為讓海洋資源永續發展,15日上午鄉民及鄉內12所學校學生共同參與魚苗放牧活動,區漁會總幹事劉瑞卿表示,此次放牧活動耗費100萬元,共放流4種魚種、130萬尾魚苗。(高雄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賞鳥不玩鳥 別怕禽流感。禽流感威脅,桃園縣94年度盛會「溼地賞鳥節」活動,15日照常在大園鄉內海村貴文宮登場,參與人數較93年少了許多。桃園縣野鳥學會並報告2005年在沿海生態保育環境更完臻完善,鳥況極佳。(桃園 中國時報)

  • [土地水文]漂流木 撞癱立霧溪發電廠。龍王颱風造成立霧溪水暴漲,大批漂流木重創溪畔發電廠機具,僅剩一組主機運作。台電東部發電廠長胡榮生13日沈重表示,這是近20年來最嚴重災情,正全力搶修中。(花蓮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7   --﹥

  • [環境經濟]中國青藏鐵路全線貫通。中國大陸15日宣佈,世界海拔最高、距離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鋪軌完工,全線貫通。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中國不再建香煙廠 健康警語不得低於煙盒面積30%。《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生效3年後,所有煙草製品須印上不低於30%面積的健康警語,並禁用淡味、低煙鹼等使人以為危害小的詞語。另外也不允許新設煙草企業,不再新建煙廠。(北京 新華社)

  • [環境政策]長沙擬投資34億元建11座污水處理廠。未來5年長沙市將投資34億元新建11座污水處理廠,至2010年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每日124萬噸,處理率達80%。(長沙 新華社)

  • [環境政策]中國首部《水利血防技術導則》發佈。中國首部《水利血防技術導則》正式頒佈,水利部門已結合江河治理、人畜飲水解困工程、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等項目,為水利工作提供重要技術依據。(北京 人民網)

  • [永續發展]香港生育率為全球最低 專家擔憂人口老化。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最新報告預測,2005年香港總和生育率(每名女性一生所生的平均嬰兒數目)為0.95人,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區。(香港 中央社)

  • [土地水文]內蒙古森林大火 過火面積約15平方公里。12日晚間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烏奴耳鎮高吉山地區發生森林火災。火場共發現8處火點,面積約有15平方公里,火場形勢嚴峻。(內蒙古 新京報)

  • [土地水文]新疆是中國煤田火災最嚴重省區。新疆是中國煤田火災最為嚴重的省區,目前共有煤田火區33處,在燃火區的面積為645萬平方公尺。(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國際環保設備展11月南京亮相。中國國際環保技術設備展覽會11月將在南京國展中心登場,全球環保產業巨頭將齊聚展示最先進的環保設備產品。(南京 江南時報)

  • [生活環境]日韓致癌保鮮膜進入中國。中國市場上銷售的家用保鮮膜大多採用安全的聚乙烯(PE)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生產。但一些超市生鮮產品卻大量採用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PVC保鮮膜,這些產品80%以上來自日本和韓國。(北京 新民晚報)

  • [能源議題]20國集團呼籲對高油價採取行動。在河北省香河舉行會議的20國集團財金首長們,呼籲對高油價及世界貿易自由化採取行動。(香河 中央社)

  • [能源議題]上海建築裝節能裝置可年省1億度電。上海建築業耗用了大量能源,光是用電量就超過總耗電量一半,業者大力推廣節能裝置,預估一年可節省1億度用電量。(上海 中央社)

  • [公害污染]黑龍江億元小康村慘變垃圾海。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向陽村的垃圾污染,摧毀這個10年前曾是經濟生產總值高達上億元人民幣的「小康村。(香港 中央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12 --﹥

  • [環境政策]最高法院將聽審三件溼地開發案之合法性

  • [環境經濟]急管署風災重建契約採競爭價策略競標

  • [公害污染]海洋暨大氣總署:墨西哥灣魚群受颶風汙染甚微

  • [環境政策]夏威夷法院下令農委會重核海藻生技製藥計劃之環境評估

  • [環境政策]卡爾森國家森林部分保護區擬禁止石油開採

  • [環境政策]賓州總檢察官修法立場強硬 污染者刑罰加碼

  • [生活環境]維吉尼亞州八年級生好實驗 找出校內空調與霉菌滋長之關聯

[環境與經濟]工業鐵蹄下的人權 --﹥

作者:李根政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

  紅毛港3,000多戶居民漏夜排隊在高雄市府等領遷村補償金,以及中鋼董事長年度分紅達4,000多萬的新聞,這幾天並列在各大報的全國版上,然而很少人了解這二則似乎不相干的新聞背後,其實有個悲劇性的對比。

  中鋼公司位處的高雄市臨海工業區,其實就是導致紅毛港必須遷村的原因。這家國內第一大的國營公司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國排放量約15%,產生的廢棄物也是非常驚人,雖然中鋼努力撐出一個重視環保的假象,但日以繼夜排放巨額的污染仍是鋼鐵般的事實,不論是董事長、執行長等高階主管抑或員工,其高額的薪資或獎金除來自本身的努力外,仍是建築在廉價的環境成本與紅毛港、小港等居民的犧牲之上。

  紅毛港在臨海工業區和高雄港的發展下,被包圍成一座孤島,1968年一紙公文將紅毛港劃為臨海工業區範圍實施禁建,1975年政府擬定遷村計畫,然而,一晃就是30年,期間人口被迫外流,自然凋零,只留下走不了的和捨不得離鄉的人們。

  150萬的遷村補貼算什麼?原本以捕漁為主的產業、文化、歷史,濃濃的人地關係,誰能做到完全的拆遷重建?

  不可能。

  6,000多戶緊密相依的人家就這樣被犧牲了,這是戒嚴時代在國家暴力的壓迫和經建發展迷思中,被工業鐵蹄踐踏的人權。然而,至今這一幕幕悲劇仍舊繼續上演,中油硬是要在人口稠密的林園擴建三輕廠,大社的中國人纖也要擴建,五輕廠即使有遷廠承諾,仍不放棄遊說、分化地方,企圖繼續營運、更新,台塑大煉鋼廠、中油八輕在雲林準備設廠,又將製造一堆失去海岸、蚵田的漁民。

  1988年,前經濟部長李模在反五輕的場合中說,「經濟發展總得有人要犧牲,只是沒辦法每個人承擔相同的痛苦[註]。」這幾乎是所有經建開發派的底層思維,但紅毛港人、林園人、後勁人、台西、麥寮人可能要問,為什麼犧牲的是我們,不是別人。「人權立國」如果是玩真的,那麼先從工業難民的伸張正義著手。

[註]李模在後勁反五輕的一次場合中說:「經濟發展這是個過程,必須忍受這個過程當中有某些的痛苦,當然感受不能很平均,叫一千九百萬的人個個都來忍受同樣的痛苦,各人在不同的崗位上,忍受不同的痛苦。」

本文轉載自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電子報

[生物多樣性]生態城市案例介紹──「第三世界」的生活之道 --﹥

作者:張文樺

當這個城市致力於改善生活品質為其目標,當這個城市尊重居住其中的市民,當這個城市尊重環境,當這個城市為下個世代做好準備,市民將共同分擔這個目標的責任,這也是實現共同夢想的唯一途徑。─────傑米.雷勒(Jaime Lerner)

庫里奇巴城市鳥瞰(圖片來源:巴西旅遊網)  城市因為提供就業機會、資訊交流、交通可及性等條件,吸引了人潮集中居住,然而,卻也面臨人口快速成長、交通、治安與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於是,人們回填了河川成道路、一片片沼澤濕地成為建築基地、道路開過綠帶,交通擁擠伴隨排放大量廢氣、生活污水與垃圾等產生,然而,城市本身所產生廢棄物卻無法自行消化,因此諸如焚化爐、垃圾掩埋場等鄰避設施便在城市邊緣地帶設置。都市日漸走向無法與自然環境取得平衡的危機處境。

  當城市造成生態環境的極大負荷時,我們並非將人類排除在環境生態之外,而是思考如何順應環境生態,創造以人為本的城市──同時滿足人的生活需求,也能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處,這便是生態城市的思考起始。

  今(2005)年9月應邀訪台的巴西庫里奇巴(Curitiba)前市長傑米.雷勒(Jaime Lerner)指出:「The city is not a problem, the city is a solution(都市不是問題,都市就是解決本身!)」一語道破傑米.雷勒的治理思維。儘管各國學者對生態城市的定義紛雜,但不外乎都強調了人與自然共生互利。庫里奇巴市被譽為「世界上最創新的城市」,整合了城市社會族群的性格、城市社會脈絡,以及實質環境條件一併納入城市的規劃,儼然成為永續的生態城市範例。

河岸公園提供休憩場所,也作為洪水的緩衝地帶(圖片來源:巴西旅遊網)  庫里奇巴所實施的改善規劃,包括公車捷運化、綠色交換機制處理廢棄物、收購土地創造綠帶、舊公車與建築再利用、河岸週邊的土地規劃等。皆非龐大經費投入的結果,況且第三世界國家的公部門資源非常有限,因此以團隊「庫里奇巴都市規劃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Research and Urban Planning of Curitiba,簡稱IPPUC)」為核心,挑選創新、適應自然、具遠見的策略,來解決城市所面臨的困境。

  例如在傑米.雷勒第一次擔任庫里奇巴市長之際,水災問題已非常嚴重,若以工程防洪來解決表面浮現的問題,光是花費就達數百萬美元,於是IPPUC團隊讓河岸轉型為河濱公園,作為洪水的緩衝地帶。

  當城市塞車等交通問題已迫在眉睫,大部分首長大多以建造龐大捷運系統來因應,IPPUC團隊考量捷運系統投入的成本與時間,設計出與公車高度相當的透明玻璃管狀車站,方便乘客上下車。同時,進站的購票、出入動線、無障礙通道的規劃,盡量體貼乘客;而比一般車身長三倍的公車、每分鐘一班,其載客量與效率並不比捷運低,而這樣的設計還可節省耗油約42%。

透明玻璃管狀巴士站,進車站購票、出入動線都經過規劃設計(圖片來源:庫里奇巴市政府)  當新型公車產生後,舊型公車車體被利用為行動圖書館、育兒中心或是公車餐廳,一方面作為懷舊的教育意義;另一方面,當資源不斷地回收、再利用,垃圾問題也可減少許多。

  令許多城市困擾不已的廢棄物處理問題,由庫里奇巴市資助「垃圾採購專案」、以綠色交換的機制來解決。貧民住宅區的小巷由於沒有鋪設柏油路面,收送垃圾的卡車都無法進入,連經常性垃圾清運工作都無法達成。因此,庫里奇巴市便透過小型卡車,停在該市一百多個政府公地上的定點上,回收時間一到,附近市民便拿出一袋袋的垃圾來交換食物:例如六十公斤垃圾可得到六十張兌換卷,其足夠換取全家一個月食品(也可兌換公共汽車票、學校用的練習簿,或是聖誕節的玩具)。而兩公斤可回收利用物質,可換得一公斤食品(註)。而大多數的食品,則是政府向農民購買生產過剩的農產品而來。此舉一方面解決廢棄物問題;另一方面也改善低收入戶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善用了過剩的農產品。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李永展認為,雖然前市長傑米.雷勒謙虛地說巴西庫里奇巴市屬於發展中的國家,但庫里奇巴市在土地利用、交通規劃以及社區參與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在台灣,我們稱之為「永續城市」,根基於「生態要保育、生活要富裕、生產要效率」的精神,若能透過社區參與,例如社區規劃師、社區大學、社區產業、六星計畫等四點社區面由下向上的實踐,台灣也可打造永續的城市。

巴士與車站高度相當,方便乘客上下車(圖片來源:庫里奇巴市政府)  相較於歐美國家城市,我們對於第三世界的想像,正如電影《中央車站》畫面裡的吵雜、擁擠與炎熱。但是,庫里奇巴市所以值得我們借鏡,正是由於在國家資源短缺之下,其團隊仍可借重創意進行小而美、小而省的公共建設來解決核心問題。相對於台灣目前動輒以昂貴的大型BOT案來支應,進而衍生種種問題,我們是應該有所喟嘆!未來的城市將面臨更多挑戰,如何建構真正適切人居的空間,除了用心計較與創意經營,更需要我們嚴肅地回應整個生態對我們提出的詰問。

[活動]瓦拉米步道—玉溪人文生態旅遊 --﹥

  時 間:10月29~30日(六、日),
      11月18~20日(五、六、日)共兩梯次
  地 點:玉山國家公園
  主 辦: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聯 絡:景碧秀 03-8880742

  活動內容不僅有體驗瓦拉米步道的自然與人文,也將帶領大家去踏訪園區週邊之原住民部落文化。活動日期於之生態旅遊活動,參加對象為社會大眾,參加人員需有體力徒步來回約九公里路程,歡迎有興趣之民眾踴躍參加。

[研討會]山坡地管理人員專業訓練及實務研討會(中部地區) --﹥

  時 間:10月20日(四)
  地 點:農委會林試所森林保育大樓十二樓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中正區三元街67號,位於南海路與和平西路二段交叉路口,電話:02-23039978轉2103)
  主 辦: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承 辦:屏東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系
  連 絡:屏科大水土保持系 机霆維先生,電話:08-7703202轉7174,傳真:08-7740308

  山坡地管理理念、執法策略、執法方式及工作重點,由原來的「被動受理」、「事後收尾」改為「事前協助」、「事中輔導」及「事後維護」,朝較積極之「預防管理」方向發展。本研討會課程內容除講授新修(增)訂之水土保持相關管理法規外,並將「預防管理」理念融入課程中,期有效增進山坡地管理,達到國土保安目標。

[研討會]「2005空氣品質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 --﹥

  時 間:11月1、2日(二、三) 08:30-17:00
  地 點:國立科學藝博物館南館演講廳
      (高雄市九如一路720號)
  主 辦: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協 辦: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
  承 辦:亞太公共事務論壇
  對 象:歡迎各界人士免費報名參加
  聯 絡:洪翎雅 07-5379456轉17 傳真 07-3349206
  E-mail: appaf@ebtnet.net

  為昭示高雄市政府對空氣污染防制與空氣品質永續發展之關注,高雄市政府環保局於11月1日至11月2日假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演講廳舉辦「2005空氣品質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特別邀請歐、美、日、亞太地區及台灣等專家學者與會,並針對相關議題進行技術交流及經驗分享。

[研討會]2005海岸復育生態工法理念與實務研討會 --﹥

  時 間:10月28日(五)
  地 點:彰化鹿港立德文教休閒會館國際會議廳
      (彰化縣鹿港鎮中正路588號)
  主 辦: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內政部、彰化縣政府
  執 行: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救國團彰化縣團委會
  聯 絡: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陳俐文小姐
  電 話:02-25431505∼15073#16
  E-Mail:peggy@landscape.org.tw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自2003年起推動辦理生態工法博覽會,迄今已屆第三年頭,而今年首度改變過去以河川治理為主軸的案例形式,轉以強調海岸保育及復育成果,並遴選屏東後灣及彰化烏溪二處作為生態工法博覽會示範場址。

  生態工法博覽會整體行程:彰化海岸生態導覽
  生態導覽活動時間配合當地季風、潮汐、候鳥時令及假日,訂於94年10月29日(六)、10月30日﹙日﹚舉行,透過現地生態解說的方式,來了解彰化海岸生態工程之成果。聯絡:救國團彰化縣團委會 鄧桂菊小姐TEL:(04)7231157∼9分機31

[研討會]山坡地社區安全體檢示範計畫-非破壞性檢測之應用 --﹥

  時 間:10月22日(六)
  地 點:新店市華潭街1巷美之城社區
  時 間:10月23日(日)
  地 點:汐止市博市社區伯爵街96巷底
  主 辦:財團法人中華建築中心
      (新店市復興路43號10樓之1正中科技大樓)
  費 用:免費
  報名截止日:10月17日
  聯 絡:陳盈月
  電 話:02-8667-6398#105
  傳 真:02-8667-6397
  網 址:
  E-Mail:service@cabc.org.tw

  現有山坡地社區建築如果缺乏適當的安全管理維護與自我體檢之意識,對於災害潛勢之預警徵兆便無法有效察覺,如遇有天然災害來襲時,坡地災害將因此擴大甚至釀成重大災變。因此輔導社區居民自我安檢及早發現預警徵兆,並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山坡地社區安全;故選一山坡地示範社區,輔導撰擬「社區基地水土保持設施安全管理維護手冊」,以作為社區開始建立自主檢視能力之基礎,並作為鄰近山坡地社區之示範案例,以提升社區居民自主安全檢查之能力。

[節目預告]2005年世界動物日—動物影展 --﹥

  時 間:10月14日至10月21日
  地 點:總統戲院A廳
       (遠東百貨旁,捷運西門站2號出口)
  主 辦: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動物影展」-希望透過觀影、座談與其他行動,帶動更多人反思人類與其他「非人類動物」種種互動的關係及影響,希望能促進更多人對動物世界的理解與尊重!

[節目預告]海馬進行曲 --﹥

播出日期:10月19日(三) 上午10:00-11: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海馬進行曲

  牠是一種魚類,牠總愛站著游泳,牠擅長偽裝術,牠是標準的窈窕奶爸,在人們眼中,牠被當成高貴的中藥材,牠也被做成藝品,牠還是水族館的展示明星,當海馬家族,在海洋中漸漸失去蹤影,一場搶救行動即將開始進行。

【看守台灣】天外飄來的酸雨

  當夏天遠離,東北季風吹起,台灣的天氣開始轉為陰冷有雨的天氣。雨中漫步或許帶來了些許深秋的浪漫,但是東北季風帶來的降雨,卻可能潛在您不知道的酸雨危機。根據長期監控台灣酸雨的中央大學林能暉教授研究,台灣下酸雨的機率,超過50%;北台灣更高達80%,酸雨問題已經是普遍現象。

[徵人]小米格魯找主人 --﹥

  流浪的小米格魯找主人,約六個月大,應為純種,現暫居於南港中央研究院附近,急待有心人士認養.意者請洽:林老師 minyag@gate.sinica.edu.tw

本會伺服器逐漸修復中 歡迎挹注善款以利軟硬體維護  --﹥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幸經本會同仁與資訊志工的投入,目前情況正逐漸復原當中,謹向這段期間蒙受不便的各界夥伴與讀者群致歉。

  目前本會已更換部分伺服器硬體配備,不過仍需持續的經費挹注以利後續的軟硬體設備維護。善心人士請洽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楊小姐。

徵求儲備主編採訪編輯  --﹥

●儲備主編

  1.三至五年資歷的編輯採訪經驗,熟悉寫潤校稿之所有編輯流程。
  2.有溝通能力,能把一句話翻譯成四五六七年級生都能聽懂的話語;有信心帶領剛入門的同事一起準時完成工作。
  3.對非營利組織管理及生態保育領域有認識或願意投入時間研究,能多面向拆解、分析社會議題,甚至批判。
  4.歡迎正在尋找生命價值之三十歲以上少壯派人士轉職加入。

●徵採訪編輯

  我們正在徵求編輯同事。科系不是重點、性別不是問題、年齡也沒設限。我們期待新夥伴對環境議題有感覺,對環境與人之間、與物種之間、與政治經濟之間、與公共政策之間

  千絲萬縷的關係,有著一探究竟、抽絲剝繭的企圖心。我們期待新夥伴看書抓重點、逛鼓溝找資料,具備快、狠、準的基本實力,但又不滿足於只是人云亦云,要有強烈文字表現慾,且決心把自己訓練成針砭時事、引領輿論潮流的觀點達人。

工作內容為:
  1.企劃:專欄、專題、特別報導
  2.執編:下標、排版、標注、查證、邀稿…
  3.採訪、撰稿:追蹤重大議題、事件、專文
  4.執行專案
  5.讀者回應及其他

待遇:依個人面議;依勞基法,享勞健保
以上有意接受挑戰、熱愛學習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提供履歷、照片、自傳,寄至yang2035@e-info.org.tw 楊小姐或郵寄至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電話:02-2302-1122  傳真:02-2302-0101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

  有興趣透過志工服務獲得知性的成長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目前正招募編輯陣營志工,歡迎有志者一起來打拼,我們需要: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2.願意負責每日電子報活動訊息區塊的編輯工作,作業時間彈性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勇於主動聯繫並求證消息來源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寄至 pon@e-info.org.tw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專案翻譯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 「英翻中」以及「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