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9.6.2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週日副刊邀稿中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
 
  自然人文:停•看•聽聽太平洋──台東莿桐「廁」記
圖中沙灘即為莿桐部落前方的海岸線。圖片出處:google earth

 

作者:大苑

你去過台東嗎?

沿著台11線開車南下,在都蘭村到富岡漁港之間,鋪陳在眼前的,右邊是延伸自海岸山脈的丘陵,左邊就是一望無際太平洋。這裡的海岸線往內收成一個叫做「都蘭灣」的廣闊凹口,你會經過加母子、那界、新蘭、郡界、杉原、莿桐、大肚、漁場、伽路蘭……這些可愛的小地方。

精采內文

 
 
  自然書訊:種下200%的樂活幸福
《種下200%的樂活幸福》一書封面。圖片來源:小地方新聞網
 

 

作者:林義隆

他是我們熟悉的科技人,將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奉獻給工作,對於參與孩子的成長或與家人相處,成為一種奢求。但他也是我們不熟悉的科技人,38歲就擔任知名光電公司研發協理,是公司年輕的協理級主管,卻在39歲那一年,帶著曾在知名外商銀行上班的太太,和一對分別就讀國小四年級及幼稚園大班的女兒、兒子,到台東當起農夫。

沒有土地,沒有務農經驗,再加上林義隆採用的是愛護土地、尊重大自然的「秀明自然農法」,一切充滿艱辛與挑戰。不過雖然收入大為減少,但一家人緊緊相繫的情感,以及大自然所給予的開闊自在,卻讓林義隆一家人覺得幸福且值得…

精采內文

 
  自然影展:飢餓中的美食


作者:小Mic

看著一群孩子興奮且滿足的吃著父親帶回來的剩菜時,心中真是五味雜陳。

晚餐時刻,當母親將別人吃剩的雞腿及麵條擺在白色盤子上,準備用餐時,他們仍沒忘記祈禱!感恩!

This is a true story!
影片末尾這樣寫著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詩經》白話新譯:〈唐風.杕杜〉
譯者:賈福相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
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棠梨樹

孤零的棠梨樹,葉子密密蔥蔥。
一人獨行,冷冷清清,
雖然有路人為伴,終不如自己弟兄。
過路的君子先生,請分擔些憂愁吧。
可憐我無兄無弟,請伸一伸援手吧。

Pear Tree

A pear tree stands alone;
Its leaves grow thick and green.
Cold and miserable, I walk alone.
Travelers share the road –
No one is my sibling.
People over there – can you share my sorrow?
I have no brothers – can you lend me a hand?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停•看•聽聽太平洋──台東莿桐「廁」記

作者:大苑

你去過台東嗎?

沿著台11線開車南下,在都蘭村到富岡漁港之間,鋪陳在眼前的,右邊是延伸自海岸山脈的丘陵,左邊就是一望無際太平洋。這裡的海岸線往內收成一個叫做「都蘭灣」的廣闊凹口,你會經過加母子、那界、新蘭、郡界、杉原、莿桐、大肚、漁場、伽路蘭…這些可愛的小地方。

圖中沙灘即為莿桐部落前方的海岸線。圖片出處:google earth         台東富山村。圖片來源:政府網站-地名檢索系統

在都蘭灣裡,有一片最漂亮的沙灘,當地原住民稱它為Fula-fulak(即沙灘之意)。沙灘上有個「莿桐部落」,顧名思義,應該是有莿桐樹的地方,但因為台11線拓寬,莿桐樹的身影也消失在柏油路的盡頭。莿桐主要分布在熱帶亞洲及太平洋洲諸島的珊瑚礁海岸,英文稱之為coral tree(珊瑚樹),而這片海灣的水面下也分佈著罕為人知的珊瑚礁。

部落婦女擅長在潮間帶採集家人的食物。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莿桐前方海面下珍貴的珊瑚。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珊瑚是極為敏感的生物,往往是環境品質惡化的指標,雖然台東沒有工業區,但是長期以來,台東的生活污水幾乎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海中;臨近海邊的不當工程的廢土、坡地開挖面,在大雨過後沖出許多沙土,也是直接沖入海中。當許多人嚮往台東的好山好水之時,台東的海洋正承受著人類不要的污物,海面下的珊瑚礁生態系每況愈下,海面上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事情的嚴重性。愈多人湧入台東進行消耗式的觀光旅遊,在不知不覺之中,環境健康衰敗的速度就愈快速……

部落後方水保局弄的生態工法大排水溝,造成泥流直接沖進海灣,可能危及珊瑚礁。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世代依賴山林與海洋維生的莿桐部落,開始有居民意識到:珊瑚的健康、漁撈收穫量、海洋遊憩資源的多樣性…這些,都與人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換句話說,人類是自然界循環的一部分,若對環境有什麼不負責任的行為,「個人造業個人擔」,最終會「回報」在自己身上。如果不想坐等山海荒蕪,人們勢必有所行動,扭轉失去平衡的生活。

莿桐部落正在發展一種對環境友善的遊憩產業(或是所謂的生態旅遊業),並且積極地從日常生活的細微處開始著手,將環境衝擊降到最低。以部落女青年Singsing的家為例,家中的清潔用品,逐步從化學成分改為天然成分的產品,最近還打造了一間特別的生態廁所,希望向社區居民及來海邊玩的遊人,推廣「上廁所,也可以愛地球」的理念。

生態廁所來自於實際上的需求。今年(2009)5月底的端午節連續假期,狼煙論壇活動在莿桐海邊舉行,由於部落不是觀光區,沒有公廁,如何讓參加活動而湧入的人們「方便」,又不會汙染環境,「生態廁所」是合適的解決方案之一。

早在活動前幾週,部落居民就跟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永續生活設計師Peter,討論如何打造一座適合莿桐海灘的生態廁所。這種廁所的優點是,可以省下大量的水,而且人們上廁所的「貢獻」,經過適當的處理後,可以成為堆肥,繼續進行自然界奇妙的循環之旅。在考量過地點、環境承載量、後續維護成本及人力之後,大夥決定以堆肥桶的方式、杆欄茅草屋的外型,運用跨部落的人力財力建造廁所。

 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的總幹事Lawai,與他「監製」的生態廁所合影。注意樹枝門把。照片提供:大苑  進入工地,請注意安全!照片提供:大苑

五月下旬,建材陸陸續續搬到部落內的「廁所預定地」。材料包括:附近路邊被清除的外來種銀合歡、在山上採取的野生竹子、海灘撿來的造型漂流木、從市場買來的木板及乾茅草……Peter傳授給部落的,是廁所的關鍵技術:「蒐集─堆肥─使用」系統的運作原理,實體設施則要仰賴部落居民的美學創意與木作經驗。外型粗獷的富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Lawai,從家裡帶來齊全的工具;他不需要畫設計圖─因為廁所的該有樣子已經浮現在他腦海中。

建造廁所的那幾日,天都灰濛濛的,不時下起毛毛雨。廁所的骨架是由銀合歡及厚木地板構成,重要的茅坑洞口及踩踏機關,則是用厚木板細工拼製。接下來,就是屋頂與外牆。茅草竹屋是莿桐的原生建築風景之一,Lawai帶領著部落青年運用竹條、鐵絲及茅草,製作茅草屋頂。茅草若鋪的好,完全不會有滲水的問題,而且與海灘景觀十分搭配。身手敏捷的狼煙行動聯盟成員查勞,負責帶鐵絲爬上屋頂固定所有的茅草,在地面的人不時需要扔幾把茅草給他補強空隙,不輕忽任何細節。

查勞在屋頂上整理茅草。照片提供:大苑   富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巴奈,正為大家示範使用廁所的方式。照片提供:大苑

生態廁所並非密閉,木板圍牆的高度僅及成人肩膀,能夠遮蔽視線,卻不會阻擋空氣流通。我們為八月的生態工作假期志工,留下大片空白的廁所牆面,期盼他們在瞭解、認識部落為生態所做的努力之後,也分享出他們的力量,在廁所內外補充一些相關訊息,讓每一個來到莿桐的人,知道他們正參與一種負責任生活方式的實踐。經過了10個太陽、10個月亮,廁所終於落成,Singsing看著部落的第一座生態廁所,興奮地說:「不知道的人會不會以為……這是海邊度假小屋啊?」。

參加狼煙論壇的人來了、記者來了、到海邊玩的遊客也出現了。

「第一次用這種廁所,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每一個人都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接近廁所,旋即聞到的不是預設中的臭味,而是茅草「門」的「草香味」。拉開茅草門(噢,門把是Lawai隨手安上的分岔樹枝),登上漂流木鑲嵌成的階梯,進入廁間……「哇,視野真好,可以看到海邊耶!」別擔心,從外面是完全看不到裡頭的。廁所內有竹片排成的衛生紙架(之後會進階成再生衛生紙),角落擺著一桶由木材行回收的細木屑,勺子是利用海邊的椰子殼削成的。

欣賞完這一切,終於要開始上廁所了!

茅坑洞口上面有個蓋板,使用時要掀開來,下面就是緊密接合洞口的藍色堆肥桶。跟眾人平時習慣的馬桶不同之處在於,需要對準洞口再「投彈」,免得弄髒了其他地方。解放完畢後,一定要記得:用過的衛生紙不可以丟進堆肥桶,而且要馬上舀木屑覆蓋自己的「堆肥」,直到看不出「形狀」為止,最後蓋上蓋子,免得臭味散發,也能阻止蒼蠅來沾,避免寄生蟲、病菌傳染。上完廁所後,還可以用無患子的果實洗手,盡量將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

照片提供:陳品潔  三天兩夜的活動,「貢獻」了兩桶堆肥「原料」。圖片提供:大苑  必須加入大量的腐植質,幫助糞肥分解。照片來源:Singsing攝

五月底的狼煙論壇三天兩夜期間,總共累積了兩桶的「成果」,不過,要等到它成為真正的堆肥,還需要一段時間,可能是數週到數個月,端看「便便」分解的情況而定,原則上是愈久愈好。六月中,生態廁所的技術指導Peter回到部落,跟Singsing一家一起開封檢視成果。

因為這是第一次製作廁所堆肥,半個月前封桶時並沒有加入大量的腐植質,所以分解的狀況不太好,該怎麼辦呢?「繼續等吧!」Peter邊說邊拿起大量腐爛中的枯枝敗葉投入桶子。這些在樹林跟水溝底層,看起來「沒有用」的東西,其實是製做堆肥時不可或缺的「寶物」。回想起兩個多月來的「做中學」,Singsing說「其實,整個過程沒有想像中困難,堆肥也沒有那麼可怕」。她跟家人會開始蒐集各式各樣的腐植質,那些生活周遭唾手可得的寶物。

就這樣,堆肥桶再度密封,人們繼續耐心等待「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安於這種循環體系「慢」,不急於一時的「眼不見為淨」。像這樣的生態廁所,它的後續維護,以及因地制宜、不斷修正使用細節直到最適合當地環境條件,需要有心實踐的人來執行。換了一種上廁所的方式,人們看待周遭環境的眼光也跟著改變。

一間廁所,引領人們找回與環境互動的基礎。

圖片提供:大苑

 

Top

 
 
  自然書訊:種下200%的樂活幸福

作者:林義隆

他是我們熟悉的科技人,將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奉獻給工作,對於參與孩子的成長或與家人相處,成為一種奢求。但他也是我們不熟悉的科技人,38歲就擔任知名光電公司研發協理,是公司年輕的協理級主管,卻在39歲那一年,帶著曾在知名外商銀行上班的太太,和一對分別就讀國小四年級及幼稚園大班的女兒、兒子,到台東當起農夫。

沒有土地,沒有務農經驗,再加上林義隆採用的是愛護土地、尊重大自然的「秀明自然農法」,一切充滿艱辛與挑戰。不過雖然收入大為減少,但一家人緊緊相繫的情感,以及大自然所給予的開闊自在,卻讓林義隆一家人覺得幸福且值得。

2006年二月,也是移民台東半年後,我轉到第二個工作,這是一個有機農園,堅守有機農耕15年。這一年農園的民宿建設完成,老闆希望將民宿建立成有機農耕的分享平台,我被感動,於是加入了農園團隊,負責農園民宿,老闆則繼續專心耕種。

一旦投入就義無反顧,我希望快點幫老闆做出成績,於是宛如過去15年多在科學園區工作一樣,我經常在農園待到很晚,也很少回家吃晚飯,僅有的每週一天假日,通常是小孩要上學的日子。這當然不是我們原先移民來台東想務農的初衷,所以我計畫在農園幫忙約兩年,將其基礎建立好後,就能回到正軌。

太太不等我,從那一年的三月起先借了一塊空地,在小孩到學校後就投入她的農夫生活。她只有一個人、一把鋤頭與耙子,她快樂地陸續種了一千多株玉米、20多株木瓜、山藥、四季豆、地瓜、綠豆、秋葵等作物。

一個是家庭主婦兼農夫,一個是專心於有機農園民宿的經理,我們與台東的生活只有一點交集,離原先我們夫妻共同務農的想法滿遠,但我已答應對方兩年,也不能就這樣撒手不管不過緣分就是這麼奇妙,在2006年七月,一個偶然的因緣際會,讓我得以沒有虧欠的離開農園,回到原先想過的農夫生活。

為了有足夠面積種植維生,我們下定決心拿出積蓄買了第二塊農地。這片農地大約是七分,有三分空地,另有已種了10年的楊桃樹,連旁邊可長租的楊桃樹加起來總共兩百多株。

我們買土地用去了在科學園區累積的大部分積蓄,展望未來,無路可退,不過也得其所愛,而我真的已成為靠土地為生的專職農夫了。

在台灣,農業沒落,大多數人都不認為有前途,在加入WTO的衝擊下,農夫的生活更是艱困。農業所得只佔農家平均收入的20%,根本無法賴以維生。

我們放棄電子業高薪當農夫已是頭殼壞去,竟然還要挑戰「秀明自然農法」──不用農藥,不用肥料,甚至連有機肥也不用,許多農夫與專家都搖頭認為不可能!他們認為一個沒經驗的菜鳥農夫,竟然妄想崇高的農耕理念,妄想證明只用農業收入就能養家活口,以及教育兩個仍讀國小的孩子?

許多許多的懷疑不斷出現,有些是關心的朋友小心地問,有些是陌生的人脫口而出,有些是自己安靜時想到。對於這些疑問,我只有一些答案。

我們不確知未來的生活會怎樣,不過我們心中有個藍圖與想像,我們希望可以花時間與心血去落實。

當了農夫,不安的感覺偶爾還是會飄過腦海,但如同在黑暗的隧道中,只要看到一點光線,就知道前方有個出口。我們雖然心懷一點不安,但也有更多的篤定,我相信當我們勇敢的走向前方,無論前方的道路如何,我們都已試過,我們也都已走過!

將近四年的移民,將近三年的農業生涯,我們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沒有成功與失敗、沒有激情與浪漫,這本書是我們這段時間的生活紀錄。

對別人來說,不過是一個茶餘飯後的閒談而已,但對我們來說,卻是腳踏實地的走過,留下的是我們一家的回憶,改變的是我們一家的生命,至於有多少讀者會受到啟發或發出訕笑,這已不是我最關心的。

最感謝的是我的父親,容忍兒子做這樣的生活劇變,而且還願意一起到台東生活,也讓我有機會陪他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其次是純真素樸的太太,讓我想以農業生活與她長相廝守,共度白頭;還有感謝我的小孩,他們陪著父母的轉變而成長,並帶給我們許多快樂;最後感謝一群農業上的夥伴,我們互相提攜,讓我能堅持下去,當然也感謝持續支持我們家農作物的消費者。

陌生的讀者們,也許您還是有許多疑問,在展書之前,我就先簡要回答吧!

1.何時有移民台東的念頭?

有一次上班前,女兒鬧彆扭不想上學,我好勸歹說不成,一氣之下,重手打了女兒,結果女兒更強硬的回應──她賭氣一星期不去幼稚園上學。

當時讓我驚覺,是否我工作的壓力已被無意中帶到家庭生活?是否我與小孩的疏離已愈來愈明顯?這是個讓我開始反省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起點,我內心開始想要過不一樣的平衡生活。

接下來的歲月中,我在平衡生活與事業企圖的兩極之間不斷擺盪,終於在兩年多後,在職務調整時出現生命的出口,我大幅度的將人生擺到了平衡生活的一端,這才有接下來書中所描述的生活。

2.不擔心經濟來源不穩定嗎?

鄉下的生活簡單,食物部分自給自足,沒有太多物質的消費,租屋也便宜,就算收入不多,也可以衣食無缺。我們的農作物都是經過思考後才種植,而多樣的作物足以避開全軍覆沒的天災風險,也可以避免收入歸零的問題。只要認真耕種、堅持純淨的農耕原則,我們相信一定可以找到願意支持的消費者。所以只要有生產,有銷售就有收入,也就不用擔心了。

3.不擔心適應問題嗎?家人都支持嗎?沒有人反對嗎?

我太太對農耕生活很嚮往,也很願意做,這是促成我們轉變的動力。而我們夫妻倆的父母都很開放,所以轉作農夫不會有太大的阻力。只有當年仍是小學四年級的女兒有過短暫的不適應,但後來她也覺得鄉間生活滿好的。我們算是很幸運,能在進入中年前追求自己想過的生活。

4.不擔心孩子在鄉下,沒有競爭力嗎?以及比不上都市的教學資源嗎?

我們所選擇的鄉村,從國小到國中都有許多認真用心的老師,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注,學校教學正常,不強調競爭,同學關係親近,這是都會區所無法提供的安定感受。

而小孩教育除了學校,父母角色更重要,做了農夫有更多自由時間能照顧小孩,給予更多關心。鄉下自然資源多,圖書館、藝術、科學等資源只要用心找也不缺乏。我們不期待小孩能拿到測驗狀元,也不強求能考入一流大學,只要他長大是個踏實的公民,發揮其專長,這樣就夠了。

5.從科學園區研發與業務工作到農夫生涯,我怎麼說服自己?

對轉型農夫來說,我從來不覺得是困難,只要願意,一定都做得來,這是我一向的想法。比較難的反而是價值觀的重建,如果心中認為農業是低下的行業,那由科學園區轉來一定充滿挫敗,因為心裡無法自尊自重。

我很幸運,在科學園區時就已接觸如生態保育、環保等觀念的洗禮,也發現人生有比只是賺錢更重要的事,所以當我發現在科學園區的責任與緣分已了,離開就是很自然的事,無所謂說服的過程。

6.如果失敗了,怎麼辦?

人生無所謂失敗,只有走過,做農更是如此。

如果失敗意指破產,那擁有可生產農地的農夫只要不亂投資,不會有破產問題;如果失敗意指入不敷出,那就降低支出,多辛苦種植一點;如果失敗意指無法擁有豪宅、地位與名車,那只要改變價值觀,更永遠不會失敗。享受生活快樂與踏實就是成功,注重外在的物質與虛幻才是失敗。

7.我如何面對他人認為我是個奇怪的人的眼光?

對我而言,他人的眼光與看法不是很重要,我們自己摸著良心與良知,能不愧對社會與人群,這樣的自我檢視才更重要。人活著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害人、不擾人,願意對社會付出、願意愛人,這樣就值得了。如果到了中年,還天天在乎別人怎麼想,天天想討好別人,那是很可悲的。

8.我追求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

我們希望活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所用、所居、所費都能隨年紀漸增而漸趨簡單,能盡量自給自足,學會欣賞與包容萬事萬物。身邊有老妻,遠方有老友、架上有好書。

賺錢維生能用對環境與人傷害最少的方法。

賺錢維生之外,還能對社會的弱勢者或不公不義現象有點改善。

9.我再也不回都市了嗎?

也許將來小孩長大離開,我們老到做不動農事了,會有可能回到都市生活。但現在與可預見的歲月,我們愛上鄉村生活,每次回到都市就有不舒暢的感覺,希望能快回到鄉下,所以最有可能的是:我們將來就老死在這新的故鄉吧!

好文分享─雨天午後,女兒的籃球賽

連續下了兩天小雨後又是多日炎熱,苦旱不雨,才六月就已酷熱難當,新聞報導有4個嘉義農夫在田裡中暑往生,我也調整作息,早起趕六點前到農地工作,趁和煦的陽光在空曠處除草,九點後避開炙熱陽光,轉往楊桃樹蔭下工作,一直到吃午飯時,我連續工作6個多小時,已完成一天大半的工作,我想起下午該繼續做農事,還是去看女兒的籃球賽?

去年女兒才四年級,幾乎不太會打籃球,而全龍田國小四、五六年級女生加起來不到25人,女兒因為個頭高,所以仍被選上學校女籃隊,當然一比賽,她幾乎全場都在坐冷板凳。

有一次比賽,龍田國小的女籃隊還被鄰近國小痛宰,抱了個鴨蛋,她們在三個隊伍裡拿了最後一名。

女兒升上五年級後,她和全班同學都迷上籃球,一下課,全班就衝到籃球場打球,熱潮延續近一年都不退,我還因此在院子裝了個籃框,讓女兒多點機會練習。

我曾經是女兒班上每週二說故事的義工,所以我認識他們全班十多個同學,但女兒一向害羞,很怕同學因與我熟稔,而知道我曾是大專籃球校隊的球員,我猜女兒大概是怕有心理壓力吧?

但為了今年的籃球賽,靦腆的女兒竟然主動約我,希望我用一天的假日早上指導她們的女籃球隊,看來女兒很想在今年的籃球賽討回點面子,以至於連爸爸的校隊球員身分曝光都不顧了。

不過即使我只指導過她們短短半天,在比賽的前一天,女兒仍然一再叮嚀我們不要去看球賽。但因為我們很想參與小孩的成長,所以我們還是忍不住,決定停下農事,去觀看女兒經過一年練習,想一心雪恥的籃球比賽!

很幸運的,下午比賽開始前,下起我們期待數個月的滂沱大雨,老天爺賜給大地雨水,也賜給我們一個充分安心的理由──不去農地工作,專心看球賽。

除了球員與一些加油的同學,學校只有負責體育的老師到場,家長則只有我們夫妻倆參加。這是一個小村小校,我們又常聽女兒分享學校的事情,所以我們叫得出大部分同學的名字,籃球賽沒有緊張與嚴肅,反倒像熟稔朋友間的嘉年華盛事。我們夫妻倆湊人數,充當起啦啦隊,陪著其他未上場的同學,嘶喊加油、又叫又笑的看了兩場比賽。

女兒的籃球隊沒有教練,而且整年不曾集訓過,面對去年痛宰她們,讓她們拿零分的對手,剛開始毫無鬥志,一副準備棄械投降的模樣,但隨著時間過去,她們慢火慢燉,身手逐漸打開,竟然從對手身上要到了七分,雖然比賽結束時,女兒的球隊仍輸了近20分,但相較於去年拿零分的窘態,幾個小女生又跳又叫,高興得好像她們才是贏的那一隊。

第一場籃球比賽建立了信心,第二場士氣更是高昂,她們全場防守認真,進攻積極,啦啦隊也喊得更大聲,最後竟然2比8,她們贏球了,這是她們第一次贏球,而且還創下她們有史以來最高得分紀錄!

比賽後,小女生們紅著小臉、滿身溼、滿頭汗,興奮不已。小女生們一直談著明天要更認真,她們只要再贏另外一隊,就可以在參賽四隊裡拿第二名!

回家後,女兒仍沈浸在今天贏球勝利的喜悅裡,她聒噪熱切的訴說她明天要如何如何,球隊又該怎麼怎麼打,我幾乎都快變成她個人籃球的臨場惡補教練了。

兒子看了一下午刺激的球賽,他感受到籃球的魅力,也開始認真的在院子投籃,他說雖然他才一年級,但希望升上高年級時,也能參加籃球隊上場比賽。

看著兩個小孩認真的樣子,讓我不禁想起自己25歲前經常抱著籃球的歲月,原來夢想、榮耀與挫折,是會一代一代的上演!

一場女兒的籃球賽、一個農夫的雨天下午、一個小小村莊、一所小小學校;瞧著孩子們的興奮臉龐,聽著孩子們的快樂歡笑,誰說快樂要多麼奢侈浪費才買得到,誰說幸福要多少金錢才換得來?如果我今天不是作了農夫,大概不會有這種自由,陪著孩子過這樣的一個下午吧?小孩很快就長大了,但這樣一個珍貴歡樂的下午將是我們親子共同難忘的回憶。

 

 

《種下200%的樂活幸福》一書封面。圖片來源:小地方新聞網 《種下200%的樂活幸福》

作者:林義隆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16日

 

※ 本文轉載自:「小地方新聞網
※ 作者部落格:「夏耘自然生活農莊

 

Top

 
 
  自然影展:飢餓中的美食
作者:小Mic

這是2006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主題為:「食物、味道、饑餓」短片。

那一年共有3600部短片參加比賽,其中32部短片在「柏林影展」中指定播放。
本片最後獲得第一名,也是裁判一致認定最感動人心的影片。

看著一群孩子興奮且滿足的吃著父親帶回來的剩菜時,心中真是五味雜陳。晚餐時刻,當母親將別人吃剩的雞腿及麵條擺在白色盤子上,準備用餐時,他們仍沒忘記……祈禱!感恩!

This is a true story!
影片末尾這樣寫著……

我們真的太幸福!
因為我們擁有的比所需要的還要多!
我們是否更應該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並且「知足、感恩、惜福」。

※ 影片觀賞請點選此處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小Mic報報

Top

 
 
  專欄作家:《詩經》白話新譯:〈唐風.杕杜〉
譯者:賈福相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
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
獨行睘睘,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杕」音同「地」;「湑」因同「許」;「佽」因同「次」。

棠梨樹

孤零的棠梨樹,葉子密密蔥蔥。
一人獨行,冷冷清清,
雖然有路人為伴,終不如自己弟兄。
過路的君子先生,請分擔些憂愁吧。
可憐我無兄無弟,請伸一伸援手吧。

孤零的棠梨樹,葉子密密蔥蔥。
一人獨行,冷冷清清,
雖然有路人為伴,終不如自己同宗。
過路的君子先生,請分擔些憂愁吧,
可憐我無兄無弟,請伸一伸援手吧。

Pear Tree

A pear tree stands alone;
Its leaves grow thick and green.
Cold and miserable, I walk alone.
Travelers share the road –
No one is my sibling.
People over there – can you share my sorrow?
I have no brothers – can you lend me a hand?

A pear tree stands alone;
Its leaves grow thick and lush.
Cold and miserable, I walk alone.
Travelers share the road –
No one is my family.
People over there – can you share my sorrow?
I have no brothers – can you lend me a hand?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易俊宏、呂苡榕
副刊特約編輯:黃德宗•網編:黃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