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2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苦勞網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南方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推薦瀏覽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台灣大百科
南非護水網SAWAC  
地球公民協會  
白沙屯田野工作室協會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2010前瞻:企業願付碳稅 政府還猶豫?

 
【前瞻全文】

有企業願意付碳稅 政府在猶豫什麼?

全球暖化不只影響陸地 海洋更須守護

政治決心看不見 自力守護行動興起
在逐漸加劇、日益嚴苛的氣候變遷挑戰下,海陸空域的環境全面亮紅燈警訊;為此,本報邀請專家學者舉行系列座談,針對2010年十大環境問題提出前瞻看法。受邀學者普遍指出,過去「拼經濟」的發展模式並未替後世創下優質生活環境,反而累積不少不良環境負債,必須以「綠色革新」的思維與作法,才能真正「拼下一世代的幸福」。

前瞻2010年,台灣環境將有重大變化,不僅在生活行動面需要各人的綠色新思維、新作法,制度典範也須轉型,將生態環境納入考量,才足以因應新局。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預測,環境持續劣化,個人守護行動的趨勢將興起,如支持有機農業、綠色消費、參與環境信託、計算碳足跡等,都能發揮關鍵影響力。

 
  綠眼睛看地球:撿垃圾可賺錢 回收大便賺更多

作者:kklaus

該說人類怎麼一直停留在肛門期呢?還是說我們返璞歸真,擁有開放的心胸?說真的,你要用什麼來開發能源都好,幹嘛非得用大便嘛,雖然說石油也沒有香到哪裡去,但發大便財?我實在不太希望以後的「黑金」是用來形容大便……但這股潮流實在銳不可擋。

以下片段,不管有沒有看過人體固態排泄物的人,都不應該錯過,因為你們怎麼想也不會覺得它是便便……

乖乖不得了,位於美國麻州的生物科技公司Qteros和以色列的Applied CleanTech公司(ACT)聲稱,耗時6年的開發,已合力完成一項比點石成金更神奇、更乾淨的綠科技,能將市立化糞池的「肥料」變成燃料再利用,當然,這是可以大賺一筆的。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鄰近國家南韓目前有97%的能源仰賴進口,與台灣99%不相上下;但是近日南韓兩家國營企業KRC與KHNP,紛紛宣佈將開始大規興建再生能源電廠,期許四十年內韓能源將完全自主。企業設廠反應能源需求成本,台灣政府也應見賢思齊,不要害怕影響經濟發展,追求自然及產業永續都能發展才是雙贏的方式。在民間越來越多自發性的案例,在台東的張木全推綠能源,重現在地生機,既可開發新能源,又可發展在地特色。

雲林縣華南國小每周吃一次蔬食餐,校長好心加菜請牛排,卻遭學童拒吃!節能減碳的教育向下紮根的力道確實不小。

氣候變遷,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也有了新法,將來颱風來襲,要不要停止上班上課,認定標準除了風力、雨量之外,還增加了土石流因素。

日前傳出官田水雉中毒事件,類案持續擴大。在台南縣後壁鄉的農地,又出現大批珍貴稀有保育鳥類鳥類彩鷸死亡,疑因稻種泡農藥 大批彩鷸誤食送命,鳥友盼相關單位加強宣導。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難捨茶裏王 勿忘碳回收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如果一天喝一罐「茶裏王」,對於地球暖化會造成什麼影響?

根據統一企業19日公佈的資料,台灣熱賣的茶飲「茶裏王」,每瓶約會排放197克的CO2e。而喝完後瓶子若不回收的話,每罐的碳足跡則會來到267克CO2e。

267克的CO2e,光就數字看起來無足輕重,但如果按照科學家的警告,到2050年時全球每人平均碳足跡,必須控制在每年2噸CO2e、也就是每天5.47公斤的話(*1);喝了一瓶茶裏王,就占了每日碳排放約13%的食物與飲水項目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額度。

精采內文

 
 
2010前瞻:企業願付碳稅 政府還猶豫?
     合理能源價格顧及公平原則 共同抗暖化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整理報導:呂苡榕、葛崇恩、熊家玲

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引起非常多的關心跟注目,但它後續產生的對國際和國內的影響是什麼,另外抗暖化的過程中衍生出的碳稅問題,什麼是碳稅、台灣未來徵不徵碳稅等,這是一個值得持續關心的題目。針對碳稅的部分,和我們未來到底有何關連?

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揚乾: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談判,其實本來想談出一個新的協議以接續京都議定書,但各國顯然並無共識。所以早在2009年9月的時候,各國已經想到一個說法,就是「一個協定,兩個階段」。也就是先做出個政治上的決定,後續的留待2010年繼續協商。因此,該會議最後所擬定的「哥本哈根協定」,和京都議定書並沒有接續的關係,兩者可說是並行的。

對哥本哈根協定期望不必過高 本國政策才是關鍵

根據哥本哈根協定,各國必須在2010年墨西哥所舉行的第16屆締約國會議(COP16)中達成新的協定以接續京都議定書。但截至目前為止,簽署了哥本哈根協定的只有澳洲、加拿大、吐瓦魯等4個國家。1月24日中國、巴西和南非等國聚集在印度開會討論,但減碳意願並不明顯。另外原本哥本哈根協議中提出的4月底前必須提出各國減碳政策,但現在各國也沒有意願遵守,因為美國不久前因為民主黨選舉失利,失去國會絕對多數的優勢,國際開始懷疑美國能否達成「排碳量降至比2005年標準還少10%」的承諾。因為美國情勢改變,連帶影響各國簽署哥本哈根協定的意願。

這個協定很以往的較為不同之處在於他本身的彈性,各國能夠隨時加入隨時退出。如果原本對它期望很高,那麼看到結果難免會失望,因為該協定只說各國要把溫度上升控制在2度以內,也沒出中程減碳目標。但如果從當初表達要簽署的國家來看,它其實還滿重要的,因為它把美國和中國納入其中。

以中國來說,在京都議定書中,中國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在2012年之前其實並沒有減碳義務。而美國則是並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因此如果哥本哈根協定能夠順利運作,也就等於把中國和美國納入進來。很可惜的事目前美國因為內政問題,恐怕影響簽署意願。因此目前看來仍是滿混沌的。

加上聯合國日前召開記者會表示,1月底這個期限各國也不一定要遵守。因此目前看來各國國內政策才是更重要的。不過國際間難免受到美國政策的影響,例如美國目前阿拉斯加共和黨國會議員,想要撤銷之前將6種溫室氣體列為污染物的法案。

企業願支付合理能源價格  不排斥碳稅  政府要有決心

張揚乾:以台達電子而言,是願意支持合理的能源價格。台灣因為能源價格過於便宜,因此企業在減碳上沒有感受壓力。只是碳稅的徵收制度在設計上必須注意,不能失去公平原則。也就是不能讓許多中低收入戶增加負擔,制度設計上可以訂定標準,如用電超過某個範圍必須徵收碳稅...等等,才能真正做到使用者付費、污染者付費。

目前行政院希望等經濟恢復穩定後再討論增加碳稅的議題,若以台灣的鄰國日本和韓國為例,日本本身對石油課徵極高的稅。而韓國在產業結構上與台灣極為類似,大量依賴進口能源,因此韓國積極朝向能源自主邁進

台灣也是依賴能源進口,就算沒有減碳問題,也必須面對能源自主的危機;但目前台灣把節能減碳的方法放在核能身上,對照國際現實,其實真正以核能降低排碳的作法並不多。

其實各國在減碳上都會面臨國內產業壓力,主要還是看一個政府有沒有決心,政府不斷補貼,只會拖延企業轉型的時間,導致企業在未來國際綠色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失去抗暖契機  將衝擊人類蛋白質攝取需求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哥本哈跟協議中12項協定其實都滿空泛的,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氣候變遷這件事已經被確認了。在氣候變遷的狀況下,各國達成共識要防止氣溫升高超過2度。因為一旦溫度升高超過2度,會造成嚴重生物滅絕、物種遷徙,這些狀況發生後接下來就是影響蛋白質的攝取,一般人對蛋白質的需求等問題。

張揚乾:許多海島國家的蛋白質主要來源是魚類,但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海洋酸化會導致魚類滅絕,因此這些島嶼國家成為氣候變遷的受害者,但許多排碳大國卻不會即刻感受到危機,這不只是氣候變遷,還關係到環境正義。

2010前瞻:全球暖化不只影響陸地 看不見的海洋更須守護
     90%蛋白質由台灣在內的海域供應 失去海洋 將失去生存機

最近幾年全球暖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這幾年不少專家學者發現,全球暖化對海洋生態當中的珊瑚礁影響相當嚴重,而台灣在去年也發起所謂的珊瑚總體檢的活動,發現台灣的珊瑚白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全球暖化為何會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未來民間團體與學者該如何守護海洋生態環境? 

陳昭倫:全球暖化對於台灣影響相當大,不論是在北部的岩礁、西部的沙岩岸,一直到南部的珊瑚礁以及深海都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特別是在海洋生態當中的珊瑚礁生態系,而珊瑚礁是相當重要的海洋資源,它是提供我們最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而更有國際研究指出,90%的蛋白質都是由包括台灣在內的太平洋海域所提供。

珊瑚礁白化的原因在於全球暖化會影響珊瑚礁建構的元素──造礁珊瑚以及體內的共生藻,共生藻可提供氮與二氧化碳給珊瑚進行光合作用,也可消耗珊瑚呼吸產生的廢物,維持生態的平衡。但現在這些生物已面臨所謂的「溫度臨界值」,如果溫度再升高一到二度,會造成共生藻的離開,生態系統被破壞,而導致珊瑚生態崩毀。

另外全球暖化會造成酸化現象,也就是二氧化碳會導致珊瑚礁構成要素的碳酸鈣減少,並且會讓PH值(酸鹼值)越來越酸,讓珊瑚礁的造礁作用受到影響,這對於文蛤等貝類的養殖漁業,也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張揚乾:我在哥本哈哥地鐵看到一則有趣的廣告,上面寫者「你需要多少錢買這個龍蝦?」結果答案寫著350PPM

所謂的350 PPM,意思是人們必須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回歸到較穩定的350PPM──現在的濃度都已到達390PPM上下,甚至如果持續惡化下去會到450PPM,這個濃度換算成增溫幅度,大概是攝氏2度。

資源豐富的國家一直排放二氧化碳,對於海島性國家以魚類為主的國家,等於是剝奪他們的資源,這樣會造成所謂的環境正義的問題;不過,等到有的「海鮮」生態全部消失之時,這些富裕國家也將面臨自己造成的後果。

2010前瞻:政治決心看不見 自力守護行動興起
     透過計算碳足跡、參與環境信託 愛地球不需寄望政客

由於民眾感受不到政府在節能減碳與環境保護的決心,2010年民眾自救抗守護環境的方式會越來越多,其中包括環境信託──透過民眾的力量集合眾人的經費或志工的力量來解決或保護重要棲地,也有民眾呼籲沖澡時順便上廁可省水。類似的呼籲和訴求未來應會越來越多。

陳昭倫:環境信託目前在台灣是慢慢成型的新想法,在起源地英國已有上百年歷史。這是民眾對他身處環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有所體會,因此自發結合不同資金去收購土地,並用自然的方式維持該土地上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多樣性,這是很簡單的概念。

英國和台灣同樣是島國,海岸流失和侵蝕越來越嚴重。英國民眾透過信託的方式,體認到讓海岸維持自然消長,是保護多樣性的最好方式。像台灣,有55%海岸被水泥包圍住,但八八水災傳遞的訊息說明,再多的人工設施都沒辦法阻擋自然災害發生,特別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下這種極端災會會加劇,只有透過自然生態演替和生物多樣性的維持,讓原來棲地永續下去。

用自然的方法去對應自然的災害,這應該是現在每個人要學習的課題。透過海岸和山林信託,讓自然去演替,這是最好的防護措施,人類只要做輕度干擾的保育工程即可。

張楊乾:其實減碳行動上也有相關的例子。像澎湖政府希望投資再生能源,發展成低碳島,這可參考丹麥案例──有社區民眾一起投資他們的風力發電,便由下到上全面參與,所有居民都是股東。

另外在個人減碳方面,「碳足跡」的計算越來越多人重視,民眾上低碳生活部落格落格詢問碳足跡的案例越來越多。以企業角度來說,產品加上「碳足跡標示」也會是今年的趨勢,像去年統一、黑松已跟進。

這是因為消費者慢慢意識到:若同樣的飲料,這罐的飲料比另一罐多100公克碳足跡,同樣的享受何必選擇對地球有傷害較多的產品?當消費有這樣的需求意識,就會開始引導產品走向。不過,界定碳足跡的標準需要經過驗證單位,現在多是經由BSI機構的「PAS 2050 產品碳足跡驗證」機制;另ISO也會在 2011年會公佈碳足跡的驗證標準。

※ 此系列座談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中華電信基金會、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主辦,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台灣立報、國際厚生健康園區、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協辦。

Ø 座談時間:2009年1月25日下午1:30
Ø 地點:氣象風險管理開發公司攝影棚
Ø 主持人:張宏林(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秘書長)
Ø 與談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

Top

 
  綠眼睛看地球:撿垃圾可賺錢 回收大便賺更多

作者:kklaus

圖片來源:Treehugger

該說人類怎麼一直停留在肛門期呢?還是說我們返璞歸真,擁有開放的心胸?說真的,你要用什麼來開發能源都好,幹嘛非得用大便嘛,雖然說石油也沒有香到哪裡去,但發大便財?我實在不太希望以後的「黑金」是用來形容大便……但這股潮流實在銳不可擋。

以下片段,不管有沒有看過人體固態排泄物的人,都不應該錯過,因為你們怎麼想也不會覺得它是便便……

乖乖不得了,位於美國麻州的生物科技公司Qteros和以色列的Applied CleanTech公司(ACT)聲稱,耗時6年的開發,已合力完成一項比點石成金更神奇、更乾淨的綠科技,能將市立化糞池的「肥料」變成燃料再利用,當然,這是可以大賺一筆的。

說穿了,只不過是轉化裡面的纖維質重新合成替代能源乙醇,這種技術他們稱之為QMicrobe,利用自然界裡的微生物,將許多不同的纖維素直接轉化成酒精燃料。Qteros公司的資深專案經理Jeff Hausthor提供了一項令企業主很心動的數據:一公噸重的「原料」(就是化糞池裡的玩意兒)可以提煉出120~135加侖的燃料,約454~511公升,以中油2009/11/21公佈的浮動油價95汽油$30.80元/公升來計算,就是約一萬六千元。我聽起來還好,但他們確定真的有賺頭嗎?

Qteros CEO William Frey said that with previous technologies, a cellulosic ethanol plant would have to produce roughly 20-30 million gallons per year (MGY) in order to be profitable......- through their extraction process - at around 243 tons per month in their Ohio trial, for a muni serving approximately 11,000 people......Keep in mind, this is a small plant. For the 2 million person scenario mentioned by ACT, we're looking at 20 Mgy......Extrapolating this to the US as a whole, we are looking at 2 billion gallons of ethanol, which is a great deal, and a big deal.

photo: Applied Clean Tech

以美國俄亥俄州月平均的水肥量約是243噸,當中的25%會是固體可提煉的部份,Qteros的CEO解釋說,每月可以有7,320~8,235加侖的產量,這還只是牛刀小試,因為光1萬1千人的便便就能有這種成績,只要每年產量達到2~3千萬加侖就有利潤。兩百萬人的年產量是兩千萬加侖,全美若實施後可產生20億加侖的乙醇。

紐約有間Rosamond Gifford動物園,2005年時就開始思考利用這些草食性動物的糞便來作生質能源,它們極有潛力能完成任務,因為光亞洲象那一區每天就能「掉下」1000磅的大便。數學算得我眼都花了,總之就是很有賺頭啦。前提是,要有足夠的掩埋場來完成這個創舉,所以開發的第二階段就是要等美國能源部核准。但網路查到的資料發現,南韓、德國等國都已經著手開發動物的排泄物發電或生質能源的技術了。

放屁會造成暖化加劇,大便卻可以取代石油作燃料(不好意思,念起來還挺「胎戈」的),該說是造物主神奇有創意,還是自然本來就循環不息?以後看到狗大便搞不好真要叫它「黃金」了。

趣味小知識:

大象一天吃200~250公斤的食物可以屙出50公斤的糞。

50公斤的糞可以做成115張紙。

換句話說,一隻大象每天可以拉出一包小包裝的A4。

額外大贈送──如果你想知道大象的體溫,可以量牠最新出爐的便便,誤差值在±1度。

※資料來源:

Qteros-Qteros, Israel-based recycling company partner to produce cellulosic ethanol

BiofuelsDigest-Qteros, Applied Clean Tech announce high ethanol yield from poo

Treehugger-Elephant Dung Paper and Paper-Products

※延伸閱讀:

Treehugger-Holy Cow! Manure-to-Biogas Could Generate 3 Percent of US Electric Demand

暖化和屁的關係

能源學校計畫-當狗屎 也能變為綠金

大太陽再生能源-關鍵字產品解說

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網站-生活污水處理流程解析

※本文轉載自沙發上看地球

Top

 
  南韓官員:四十年內韓能源將完全自主

低碳生活部落格2010年1月27日台北訊,張楊乾報導

南韓兩家國營企業KRC與KHNP近日紛紛宣佈,將開始大規興建再生能源電廠。KRC表示將於2016年前興建83座包括小型水力、風力與太陽能等發電廠(*1),總發電量達22.2億度電(2.22 million MWH),大約是台灣2008年再生能源發電量的一半;而KHNP則將打造全球最大的潮汐發電廠,發電容量達132萬瓩(1320 MW),將是現有全球最大潮汐能電廠發電容量的五倍(*2)。不過,這只是個開始。南韓的官員近日訪台時就再度宣稱,韓國將追求在2050年時,能源供應達到完全地自給自足。

花四十年 追求能源獨立
南韓目前有97%的能源仰賴進口,與台灣99%不相上下;而若把再生能源與核能扣除,在2009年對進口能源依存度仍有68%。但在南韓去年所提出的「綠色成長計劃(Green Growth)」裏,南韓宣誓將要用四十年的時間,達到100%能源自主(Energy Independency)的目標,手段包括把能源密集度從現有每千美元0.317 噸油當量,減至0.101噸;再生能源比例則由現有2.7%,提升十倍到30%;就連較具爭議的核電比例,也將由現有的24%的發電量佔比,幾乎翻一倍提高至41%以上,以期能達成能源獨立的終極目標。

南韓總統府綠色產業委員會氣候變遷政策小組召集人Heung Jin Chpoi,上周在應經建會之邀來台演說時指出,南韓已規劃每年將投入2%的國民生產毛額(GDP),用作名為「綠色成長(Green Growth)計劃」的減碳投資。他指出,計劃中從2009-2013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裏,就打算投入台幣兩兆八千多億(107.4兆韓元)的經費,來達成包括像擴大綠色科技投資、提升綠色商品輸出佔比、拉抬軌道運輸人次、確保全國用水安全等十大低碳施政項目,而在第一年就已先投入約四千多億台幣。

「綠色成長(Green Growth)計劃」是由南韓總統李明博所親自主導的,並由六十位官員、專家與企業界人士所共同組成的委員會來推動。當李明博提出此項大膽的投資主張時,南韓經濟仍尚未復甦,但李明博卻敢於告訴民眾,為了要讓南韓在未來更具競爭力,南韓將在2020年達成比2005年減碳4%的目標;並為達成此一願景,全體國人將會犧牲0.49%的GDP成長、平均下來每戶等同將短收新台幣六千多元。

即使荷包會縮水,自尊心極強的南韓民眾,目前看來仍是支持李明博的作法。 而若以南韓目前所承諾的減碳投資金額,來和台灣立法院剛通過的年度總預算比較;韓國將等同拿兩年的台灣政府總預算,分散在五年作減碳的投資,足見韓國朝野對於綠色投資的重視。

這種上下一心破斧沉舟的決心,也讓當天專程來聽南韓官員演講的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感到相當敬佩。「南韓的策略對台灣應該會有刺激作用,」專長在再生能源研究的曲新生說,即使他對南韓政府如何執行政策細節仍需多點時間理解,但他認為光在企圖心和與民眾溝通的策略上,南韓推動綠色新政的經驗的確值得台灣參考。

韓國學者 提出批評
不過,雖然南韓政府喊出的綠色新政藍圖,跟全球任何一個國家相比都相當具有企圖心;但韓國國內仍有一些學者提出了批評。部份環境經濟專家就認為,南韓的綠色成長計劃,本質上還是經濟刺激方案,是不是真的是「綠色」政策,其實很值得懷疑。

像南韓東國大學(Dongguk University)的教授 Il Chung Kim,就曾在去年一場國際會議裏批評政府說,整個綠色新政投入在四條主要河川的整治,佔去了最多的投資金額,但其內容卻包括要新建兩個水壩與十六個水庫,以及用工程手段包括河床水泥化等。他認為,像蓋水庫這類對生態與環境的破壞,已經不能算是一個綠色的政策;此外,他也認為核能在南韓仍屬具爭議的發電選項,強行推動也將會付出許多的社會成本(*3)。

而南韓西京大學(Seo-Kyeong University)的 Taek-Whan Han教授也曾撰文指出,整個綠色新政著重要供給面的改變,卻沒有強調在需求面的調整,恐將使得商品的能源效率雖增加,但整體社會的能源消耗卻反而也會增加。他認為「綠色成長(Green Growth)」仍與「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在概念上是不一樣的,綠色成長尋求的是雙贏策略,卻往往仍是把環境與經濟是分開來思考,主要仍是為了要振興經濟(*4)。

推動減碳 不能全靠補貼
去年曾多次在國際場合與韓國學者交流的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則分析指出,不論是南韓或台灣政府,往往都只強調要達成目標,卻沒有周詳考慮達成目標的方法究竟有沒有效,甚或可能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傷害。他也延伸 Taek-Whan Han的說法,指出如果政府如果推出對節能燈具的補助,恐將促使民眾大量添購使用節能燈具,甚至是用在原本不需要燈的地方都裝了燈,如此一來則整個社會的能耗反而會增加,因此他認為唯有價格政策才能促使整個社會作出改變。

蕭代基說,台灣沒有將使用化石能源的外部污染成本內部化,這等於是另一種補貼,恐將導致台灣的廠商在政策的保護下,逐漸喪失競爭力。至於南韓所喊出的這些有企圖心的目標,他則認為不論是南韓或台灣所喊出的減碳目標,恐怕都只是公關包裝,換人執政後政策隨時可以修改,也沒有很嚴謹的學術根據。「不過即使如此,李明博的確展現了他的政治決心,」蕭代基說。

綠色稅制 台韓都在研議
蕭代基在過去一年,曾接受賦稅改革委員會委託,研議有關台灣的綠色稅制改革,是台灣推動能源與環境稅的靈魂人物。不過當研究報告在去年中出爐後,卻被當時剛上任強調「庶民經濟」的行政院長吳敦義喊停。他說,韓國現在也在研議能源稅,進展也值得台灣關切。

目前關於台灣的能源與環境稅規劃,已改由行政院政務委員梁啟源接手,正等待經濟回溫後的適當時機推出。在缺乏價格手段的情況下,台灣的行政院仍在去年展開四年期的「節能減碳行動方案」,第一年總預算為新台幣1,452億元,但卻僅為南韓第一年減碳經費的30%,隨著南韓政府的逐年加碼,接下來幾年台韓間關於減碳投資的差距恐會拉大。

台灣現有提出的減碳目標,是在2020年回到2005的排碳標準,也比南韓要依2005年再減4%的目標來得寬鬆。至於在能源獨立的面向上,目前台灣政府仍持續在推動大型的石化工業投資案,並正思考關於核電廠的延役與新建機組的政策。

【參考資料】
(*1) Bernama 21-Jan-2010 "South Korea To Build 83 Renewable Energy Power Plants By 2016"
(*2) Bloomberg 20-Jan-2010 "GS Engineering to Construct World's Largest Tidal Power Plant" by Kyunghee Park
(*3) Taek-Whan Han 11-Nov-09 "Green Growth: A Critical View" presented in the AECF Conference
(*4) Il-Chung Kim 18-July-09 "The New Growth Paradigm in Korea"

【延伸閱讀】
《綠領經濟 台灣不可及的夢想?》趙家緯 8-May-20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綠色經濟 台灣能不能?》趙家緯 6-Apr-20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張木全推綠能源 在地現生機

摘錄自2010年1月27日自由時報台東報導

張木全說,4、5年前他移民台東,一開始投入深層海水養殖產業,研究起海岸周邊的植物、地質,發現野外處處可見的蓖麻及痲瘋樹很有發展潛力,再加上深層海水園區發展進度緩慢,因此轉行研究綠色能源。

他指出,蓖麻、痲瘋樹傳進台灣超過百年,這兩種作物在日治時代是日軍戰略油品,不過戰爭結束後即沒人管理;近年因油價高漲,興起一股再生能源風潮,而蓖麻含油脂率達5成,痲瘋樹果則達3至5成,經提煉可轉化為生質柴油、發電用燃油。

張木全表示,他已收集85個蓖麻品種、5個痲瘋樹品種,而經過宜、花、東3地種植試驗,發現北迴歸線以南日照足、最適合種,再加上台東在地就業機會不多、人口外移,蓖麻、痲瘋樹種植並不困難,只要利用廢耕、棄耕田地,應可發展出台東特色產業。

Top

 
 
  節能減碳夠厲害 校長請牛排學童拒吃

摘錄自2010年1月27日中時電子報雲林報導

雲林縣華南國小每周吃一次蔬食餐,校護表示廚工阿姨實在太會煮了,佐以素火腿、胡蘿蔔的義大利麵特別受歡迎。校長陳清圳表示,蔬食餐是否受學童歡迎,完全取決於烹飪技巧,如果煮得「青青菜菜」,學生就吃得索然無味,廚工用不用心煮是重要關鍵。

鄰近的桂林國小校長簡三郎在前一所小校服務時,只要祭出請吃牛排當獎勵,小朋友都開心不已,從沒人拒絕。沒想到這次宣布「寒假作業做得好的小朋友,校長請吃牛排」,台下60名小朋友一片寂靜,還告訴他:「校長,我們不吃肉耶。」

簡三郎說,校內舉辦蔬食品嘗會,邀請全村家長到校「素素看」,家長都很訝異「素食不難吃啊!」目前固定響應周一無肉日,周四再吃ㄧ次,沒聽過小朋友說不好吃。

雲縣教育處說,縣內畜牧業家長不少,為避免反彈聲浪,雞蛋、牛奶照喝。考量沿海小朋友一天中吃的最好是午餐,提醒校方蔬食餐的植物性蛋白不能太低。

Top

 
 
  天災停班課 增土石流因素

摘錄自2010年1月27日台灣新生報台北報導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長吳泰成昨天表示,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新法已經上路,將來颱風來襲,要不要停止上班上課,認定標準除了風力、雨量之外,還增加了土石流的因素。

另外,為使民眾及早瞭解政府停止辦公及上課的訊息,將來各通報權責機關也必須提早於晚間7時或10時前發布次日是否停班停課之訊息;如有特殊狀況,並得於上午5時宣布當日是否停止辦公及上課。

人事局考訓處指出,去年8月莫拉克颱風、10月芭瑪颱風過境期間,對於政府機關、學校是否停止辦公及上課之發布時間及權責引發討論;為求改進起見,人事局於去年8月20日及10月7日2次邀集相關機關開會研商,並協調中央防救災機關專業意見,就「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規定進行通盤檢討,作業辦法修正條文業經行政院於1月8日發布施行。

Top

 
 
  稻種泡農藥 大批彩鷸誤食送命

摘錄自2010年1月27日自由時報後壁報導

後壁農地出現大批珍貴稀有鳥類彩鷸死亡,疑因誤食浸泡農藥稻穀種子,鳥友盼相關單位加強宣導。
林姓農婦昨日前往上茄苳農地時,發現田裡有不知名鳥兒死亡,因顏色相當漂亮,撿回家中詢問附近親友是否知道何種鳥類。

林姓農婦的侄子日前才從媒體得知大批水雉在農地誤食農藥死亡,直覺不對勁,趕緊陪同前往農地巡視,果然在農田多處地點陸續發現10多隻已死亡的同種鳥類。鳥友確定是珍貴稀有的保育鳥類彩鷸。

Top

 
  論壇:難捨茶裏王 勿忘碳回收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如果一天喝一罐「茶裏王」,對於地球暖化會造成什麼影響?

根據統一企業19日公佈的資料,台灣熱賣的茶飲「茶裏王」,每瓶約會排放197克的CO2e。而喝完後瓶子若不回收的話,每罐的碳足跡則會來到267克CO2e。

267克的CO2e,光就數字看起來無足輕重,但如果按照科學家的警告,到2050年時全球每人平均碳足跡,必須控制在每年2噸CO2e、也就是每天5.47公斤的話(*1);喝了一瓶茶裏王,就占了每日碳排放約13%的食物與飲水項目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額度。

碳足跡揭露 正逐步普及

當然,茶裏王並不是超市裏碳排放最高的飲料。日本札幌啤酒(Sapporo)350ml罐裝的碳足跡是295克(*2)、台灣的黑松沙士600ml的飲料碳足跡是303克(*3)、而玻璃瓶裝的330ml可口可樂,每瓶更會排放360克CO2e(*4)。

以上數據有些不能相提並論,比如說札幌啤酒和可口可樂的數據,分別是以在日本及英國銷售計算,若在台灣銷售可能更高或更低。另外,這些願意揭露碳足跡的飲料商,已可算是企業界的環保模範生,更多的業者仍在觀望商品碳足跡的發展,也擔心先公佈數字如果不好看,徒增消費者的反感。

統一企業環保工程師劉國強說,雖然在國外有些飲料商,會以碳足跡的觀點建議消費者不要過度消費,但在現階段不會是統一的策略。他強調,統一計算出商品的碳足跡,目的是要找到最有效率的製造方式,每個廠之間也會作競爭,但終究還是希望商品能愈賣愈好。

使用端行為 也會影響碳足跡

統一企業是在18、19日所召開的「跟隨碳足跡-發現減碳新道路」國際論壇上,發表了有關茶裏王的碳足跡報告。不過,既然碳足跡是業者與消費者溝通的平台,讓消費者可根據商品碳足跡的大小,作是否購買該商品的依據之一;那除了不買之外,還有什麼方法能降低商品的環境衝擊呢?

在論壇裏,來自日本的稻葉敦教授就指出,有些商品碳排放的佔比,主要是發生在消費使用端,因此消費者如何正確的使用商品,也是減少碳足跡的關鍵角色之一。

他舉日本生產的花王洗髮精為例,該商品88%的碳排放量,就是發生在消費者家中的浴室,因為大家多半會用熱水沖頭,而熱水是耗電或瓦斯的。所以他說,如果沖水前能先把熱水關掉,應該能減少部份的能耗,

他也舉過西式的飲食為例,過去大家會認為西方的食物碳足跡比較高,因為西方是以紅肉作為主食。然而,稻葉教授指出,事實上日本的烹煮方式比西方人還耗能,很多時候是需要長時間的燉煮;若光計算烹調方式,最節能的反倒是中式的快炒(*5)。

天氣回暖 熱水器溫度可調低

依稻葉敦教授的說法引申,如果消費者在天氣溫回暖時,能將熱水器出水溫度調低,自然能降低洗頭時的能耗;而當洗髮精用完時,空罐也可再裝補充包,或至少記得要回收,也能把碳足跡再往下修。當然,廠商可以研發出更濃縮、更易沖的洗劑,與消費者一同攜手降低洗髮精的碳排放量。

而如果消費者在睡前記得把電視插頭拔掉,也能幫友達降低液晶電視的碳足跡,因為他們假設每天電視得待機19.5個小時;而上班族喝完茶裏王之後,如果記得回收空塑膠瓶,碳足跡也能再減少69克,

當商品有了自己的碳足跡,我們仍有機會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情況下,讓它降得更低一些。若能如此,則除了廠商會有壓力,提供給消費者碳足跡更低的商品,消費者也會有減碳的參與感。

台灣的消費者未來一年將逐漸發現,許多超商架上的商品,會在包裝上標示碳足跡數據,讓消費者了解該商品從生產、運送、使用到回收的過程中,直接會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對地球的影響有多大。等未來消費者的綠色力量更強大之時,或許要不要到超商買罐茶裏王,都將會是一個星期前就要決定的大事。

【參考資料】
(*1) Nicholas Stern 2009 "The Blueprint For A Safer Planet" The Bodley Head:London
(*2) Atsushi Inaba 2010 "TSQ0010 and PCRs Development in Japan"
(*3) 低碳生活部落格25-Dec-10《由一罐沙士 談碳足跡盤查優勢》by 張家淵
(*4) Coca Cola 2009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Review-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5) Atsushi Inaba 2010 "Carbon Footprint Activities in Japan"

【延伸閱讀】
《看電視 也看碳足跡》張楊乾 5-Oct-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罐裝國產啤酒 兼顧暢快與低碳的選擇》張楊乾25-May-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商品碳足跡標籤 從未來式變進行式》張楊乾26-Nov-09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葉人豪、潘佳修‧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