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4.2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10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破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苦勞網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推薦瀏覽
勞工陣線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珊瑚礁學會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濕地保護聯盟
 
 
大環盃 零碳排 台灣本土「碳中和」第一例!
 

碳中和不再是世足賽、奧運等國際級賽事的專利。在台灣,串連全國大專院校環境相關科系的第29屆「大環盃」運動會,認購了一筆碳交易公司捐出來資助台灣地球日活動的碳權,達到碳中和、零碳排,創下本土首例,也寫下大專環境科系學以致用的例子。

國內大專院校各系所每年皆有盛大的大專盃運動賽會,例如企管系的「大企盃」、土木系的「大土盃」、環境相關科系的「大環盃」等。所謂「碳中和」(或稱碳平衡,Carbon Neutral),是指一場動輒數千人、乃至數十萬人的大型活動,實質上未能做到零碳排放,但採購第三方釋出的碳權(碳信用額度,可由植樹、碳減量而來),以「抵銷」無可避免的碳排放。
精采內文

 
 
  環球360°:碳封存科技

作者:洛根•韋斯特(北京清華BP清潔能源研究與教育中心研究員)

與垃圾填埋和水調工程一樣,碳捕獲與封存(CCS)是一種典型的移花接木式的解決方案。目前,該技術正方興未艾。事實上,據國際能源機構預測,2050年,CCS技術降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將達到100億噸。而可再生能源的減排量為110億噸。

為什麼我們要對這項技術表示樂觀?道理很簡單,技術是現成的。事實證明,這個行業有這個能力。CCS技術是對現有體系的改良,而非顛覆。也就是說,CCS技術既存在低效能、高成本等缺陷,也有不少反對者。隨著人們對這項技術的興趣日益濃厚,這一過程本身的細節在爭論過程中常常被人們所忽略。然而,人們對於二氧化碳儲存的瞭解是爭論得以繼續的關鍵。 對於非地質專業人士而言,他們很難理解儲存的概念。二氧化碳到底去哪了?怎麼才能將它封存在那裡?如果外洩出來該怎麼辦?儲存的過程是所有CCS項目中風險最高、不確定因素最多的一個環節。二氧化碳外泄不僅危險,而且還使整個CCS過程功虧一簣。不僅如此,它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那麼,碳儲存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精采內文

 
 
 
  搶救環資 永續環境!

作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中心十歲了!十年來我們努力不懈,成為國內發行環境電子報的第一大網站,也是華文界最大的環境資訊平台,但如今由於募款不易,我們的財務缺口持續擴大。祕書長陳瑞賓坦言,目前協會赤字高達八十幾萬元,再無法有資源挹注,協會在五月即將斷炊!

十年來,協會一直在風雨飄搖中苦力支撐,也常有驚無險挺過一個個難關。但如今隨著多項重大保育事務逐漸擴展,協會的負擔日益沉重,就眼前正在推動的台灣地球日百萬綠行動全民認股搶救白海豚、籌辦印尼資訊中心搶救雨林等行動為例,都極需大量財力、人力與物力的投入。可嘆的是,環境惡化之迅速讓人無法靜待旁觀,協會急欲全力一搏之事很多,眼下卻連自己的基本生存都快成問題了。因此我們不得不首次對外發出呼求,請大家立即搶救環資,也同時支持我們搶救環境的行動!

就在數天前,中國時報曾經以《屢得獎 募款難 環資會快斷炊》一文大篇幅報導我們的困境,數日來雖然接獲一些關懷慰問來電,捐款也有小幅成長,卻仍遠遠不及我們所需。如果您認同我們長期來推動環境資訊公開、普及環境教育及守護棲地生態的理念,親愛的朋友,敬請伸出您的援手,讓為環境吹響號角的我們能夠繼續替環境發聲,現在,就加入搶救環資、永續環境的行列!

★您可以任選以下方式,展現您對我們的支持★

一、單筆捐款
帳號: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萬華分行○六○一二二四九一六九,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二、定期定額捐款
每月100元不嫌少!快下載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三、捐款支持地球日
捐款1000元即獲贈有機棉T恤一件!快來下載訂購單

四、線上捐款
透過雅虎公益平台,讓您的捐輸贊助我們守護棲地的理念!

五、行動支持
無論當志工捐發票填問卷,都是令我們產生動力的有力支持!

精采內文

 
  論壇:家用燃料電池 十萬有找?

作者:胡勝彥(台達電子燃料電池技術研發部副理)、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平價燃料電池的時代,來臨了嗎?
以平價陶瓷取代昂貴的白金作燃料電池觸媒、並與台灣廠商合作密切的美商燃料電池公司Bloom Energy,最近接獲太平洋瓦斯與電力公司(PG&E)下的大訂單,該公司出產的燃料電池,將會裝設加州州立大學與舊金山州立大學校園內,為兩校提供裝置容量達300萬瓦(3MW)乾淨能源。

Google廠辦 搶先安裝
這不是Bloom Energy的第一張訂單,包括可口可樂、聯邦快遞、Google、eBay、沃爾瑪(Wal-Mart)百貨等,都已經開始採用Bloom Energy的燃料電池技術。今年二月,當該公司高調請來加州州長阿諾、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Google共同創辦人派吉 (Larry Page)參與燃料電池發電箱 "Bloom Box" 發表會時,更吸引外界許多的目光;特別是當該公司喊出十年以內,將推出售價3,000美元(約台幣十萬元)的家用版產品時,媒體紛紛以「美好到像不是真的」來形容此一遠景。...精彩內文

 
  地球日愛心拍第三波 志玲手札等你下標!

本報2010年4月21日台北訊,詹嘉紋報導

地球日公益募款第二波於昨天(4月20日)功成身退,最高得標價為960元,四件地球日有機棉T共募得3,420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感謝網友們的熱情支持,緊接著推出第三波愛地球綠色拍賣品,分別為名模林志玲親筆簽名環境手札1本、環境教育與環保主題書籍共6本、以及國際市場最熱門的「碳權」一批。...精彩內文

 
  行動參與:4/25 Earthday Sunday 千人秀出CO2↓

今年是地球日40周年,是全球行動日,你加入台灣「百萬綠行動」的響應行列了嗎?而今年國際的重頭戲在4 月25日Earthday Sunday(又稱全球慶祝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本週末在台北將舉辦二項地球日活動:

4/24-25 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台北當代藝術館(北市長安西路39號)
4/25 Earthday Sunday【減碳綠行動 千人秀出CO2↓】減碳符號@中正紀念堂

前者是為期二天的綠色嘉年華市集,後者則是展現台灣民間綠色活力與減碳承諾,讓世界看見台灣響應地球日的綠色力量

進一步訊息參見相關連結 誠摯邀請您本週末親到現場參與及體驗!精彩內文

 
 
 
大環盃 零碳排 台灣本土「碳中和」第一例!

碳權交易做公益 創下地球日
本報2010年4月22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碳中和不再是世足賽、奧運等國際級賽事的專利。在台灣,串連全國大專院校環境相關科系的第29屆「大環盃」運動會,認購了一筆碳交易公司捐出來資助台灣地球日活動的碳權,達到碳中和、零碳排,創下本土首例,也寫下大專環境科系學以致用的例子。

國內大專院校各系所每年皆有盛大的大專盃運動賽會,例如企管系的「大企盃」、土木系的「大土盃」、環境相關科系的「大環盃」等。所謂「碳中和」(或稱碳平衡,Carbon Neutral),是指一場動輒數千人、乃至數十萬人的大型活動,實質上未能做到零碳排放,但採購第三方釋出的碳權(碳信用額度,可由植樹、碳減量而來),以「抵銷」無可避免的碳排放。

今年由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主辦的「大環盃」運動會,估計在採取各種減碳措施後,仍有50公噸左右的碳排放,而認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獲贈之本土碳權(西口水力之VCS自願減排認證),認購之金額比照國際行情,折合新台幣2.5萬元,全數捐給該協會推動地球日及環境保育之用。

這項創舉,不僅開啓了台灣碳交易的序頁,也是該系「碳資產與風險管理」課程實際運用的案例。

該系授課教師莊昇勳指出,「我想給學生一塊塊的拼圖,讓他們試著去拼湊出未來環保的新趨勢。」學生周亞璇表示,他們將考慮來自全國各地學生交通過程產生的額外碳排放,利用購買碳權的方式進行碳中和以抵消碳排放,讓5月13-14日的大環盃成為全國第一個零碳排的運動賽會。

本次大環盃所購買的碳權來源,是國內第一個通過VCS認證之「西口水力」自願減排之專案,該專總計每年產出37,000噸之碳權。此舉更將是國內第一宗以本土產出之碳權作為碳抵減的碳交易案例。高雄大學環工系主任連興隆表示,「此次認捐本土碳權進行碳中和之舉,將讓今年的大環盃達到零排碳的目標」。

不過,碳中和最大的意義,仍在於活動主辦單位必須先「反求諸己」,採取各種減量措施後,有不足處才以購買碳權處理。對此,連興隆表示,本次大環盃採取的措施包括淘汰一般體育賽是常用的瓶裝水,改用桶裝水以減少資源消耗;此外,也安排接駁車以減少個人運具的使用。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陳瑞賓表示,碳中和的概念在台灣還不普及,但國外航空公司早有讓旅客可自願付費進行碳中和,以抵銷飛航所產生的碳排放。陳瑞賓表示感謝高雄大學率先認捐此次受贈100公噸碳權中的半數,支持該會進行地球日推動工作,也對大環盃率先以碳中和來抵銷各校學生往來高雄的交通碳排放深表肯定。

陳瑞賓表示,為將受贈碳權化為捐款,同時推廣碳中和概念,4月21-30日將在Yahoo!奇摩拍賣公益平台上,進行本土碳權一元起標募款活動,每一筆將以0.5公噸碳權(約為每人每月CO2排放量)為拍賣單位,歡迎個人認捐響應碳中和。若有企業組織欲響應高雄大學主辦大環盃的做法,歡迎直接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聯繫認捐碳權事宜。

連興隆表示,高校大學為台灣第一所簽署國際「塔樂禮宣言」之綠色大學,而大環盃又是國內環境相關系所之大學生所發起之運動盛會,能在地球日40週年時認購台灣第一個本土碳權,來進行活動的碳抵減,成為台灣第一個零碳排之運動賽會,同時支持國內環保團體,「深具歷史意義,我們都與有榮焉」。

註:「碳權」:carbon credit,又稱碳信用額,原係指依國際公約或本國法律所定議之溫室氣體排放配額或權力。目前國際上亦衍伸指依自願減碳標準取得認證之減碳績效或排碳權力。


※ 想知道更多地球日響應活動詳情,請按我
※ 想為地球付出心力,還可以參加捐款地球日滿千送T恤活動、Yahoo!公益拍賣Yahoo!公益募款等方案

Top

 
  環球360°:碳封存科技

作者:洛根•韋斯特(北京清華BP清潔能源研究與教育中心研究員)

位於北海的斯萊普納CCS設施;圖片來自源tatoil,Øyvind Hagen攝原網站編按:
不久前,碳捕獲與封存(CCS) 還只是一個在大學實驗室裏或者能源巨頭科研部門內部引起人們熱烈討論的一個話題。而如今,情況不一樣了。CCS是指通過捕獲化石燃料燃燒時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於地下油田等地質層內的技術。這項技術目前已經在氣候變化政策決策以及有關減排的公眾討論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支持該項技術的人認為,CCS技術能夠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同時降低碳排放。因此,對於世界各國的政府而言,這項技術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過去的兩年裡,美國、英 國、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國均投入大量的公共資金大張旗鼓地開展了不少示範工程。由於中國大約有70%能源需求依賴於燃煤。因此,對於中國而言,CCS技術的發展尤為重要。一項該技術的商業化推廣項目就已經在中國北部城市天津得到開展。然而,一些研究人員,如史丹佛大學的何鋼認為,這項技術的全面推廣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這項技術所需的高額投入,仍然是其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據估計,目前英國一座CCS設施的成本約為10億英鎊(107億元)。然而,一直以來,這項技術卻備受某些人的責難。他們認為CCS技術只不過是緩解各種全球問題的一個治標不治本的狗皮膏藥而已,它並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根源。然而,越來越多的決策者、非政府組織、以及學者卻將其視為二氧化碳的減排方案之一,認為它是一項成熟的先進技術。而將二氧化碳注入地下也已經是石油天然氣行業的普遍做法。

CCS技術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我們將就圍繞其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展開討論。首先,洛根•韋斯特將從碳儲存的角度為您解釋這一過程。李佳和梁希則從財務角度對這項技術所面臨的障礙進行分析,並給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之後,自然保護委員會將詳述中國CCS技術的發展現狀,以及其發展所需的國際合作。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期待您的觀點,敬請留下您的觀點,並參與我們的討論。
 


將溫室氣體貯存於地下是碳捕獲與封存過程中風險最大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個環節。洛根•韋斯特將向您詳述這其中的真實情況。

「從地質層面看,沒有兩處地點的地質條件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與碳捕獲技術不同的是,二氧化碳儲存技術不存在『放諸四海皆準』的規劃方案。」

與垃圾填埋和水調工程一樣,碳捕獲與封存(CCS)是一種典型的移花接木式的解決方案。目前,該技術正方興未艾。事實上,據國際能源機構預測,2050年,CCS技術降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將達到100億噸。而可再生能源的減排量為110億噸。

為什麼我們要對這項技術表示樂觀?道理很簡單,技術是現成的。事實證明,這個行業有這個能力。CCS技術是對現有體系的改良,而非顛覆。也就是說,CCS技術既存在低效能、高成本等缺陷,也有不少反對者。隨著人們對這項技術的興趣日益濃厚,這一過程本身的細節在爭論過程中常常被人們所忽略。然而,人們對於二氧化碳儲存的瞭解是爭論得以繼續的關鍵。

對於非地質專業人士而言,他們很難理解儲存的概念。二氧化碳到底去哪了?怎麼才能將它封存在那裡?如果外洩出來該怎麼辦?儲存的過程是所有CCS項目中風險最高、不確定因素最多的一個環節。二氧化碳外泄不僅危險,而且還使整個CCS過程功虧一簣。不僅如此,它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那麼,碳儲存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關鍵是,我們要明白,被儲存起來的二氧化碳與人們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同。地下數千米深的存儲區域的高溫高壓環境使二氧化碳處於高密度的超臨界狀態,成為『流體』,從而限制了其上升。

這種二氧化碳被注入到地質學家所說的儲集層。我們的腳下是岩石層。一般而言,它們層層相疊。儲集層又稱蓄水層,是指水以、石油或天然氣等液體聚集的地層。儲集層的主要特徵是岩石中存在大量相互連通的開放孔隙。液體可以從中流過,並儲存於空隙中。被注入其中的二氧化碳『氣柱』正是以這種形式存在於儲集層內。

二氧化碳氣柱能夠存在於儲集層內的主要機理有四。其中最為主要的因素就是覆蓋於儲集層上面的具有防滲功能的冠岩。冠岩能夠像瓶蓋那樣將汽水中的碳酸汽封存在瓶中。所有特性中最為關鍵的是,冠岩要覆蓋住氣柱所在的整個區域,其面積可達100平方公里。並且還不能有導致漏氣事故發生的通氣口。冠岩與其他獨特的地理構造一起構成了封存住二氧化碳的第一道防線。

氣柱充滿整個孔隙後,由於一些通道過於狹窄,二氧化碳很難通過其中。因此,二氧化碳便被困在孔隙中。然後,由於氣體與儲集層中的水相互作用,一部分氣體會溶解到水中。一旦氣體溶於水後,二氧化碳便失去了所有活性,變得無法自由移動。最終,一部分溶解的物質與岩石發生反應,形成礦物質,二氧化碳被固化在地底下長達數百萬年。

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不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些二氧化碳的封存機理都非常成功。世界各地都有被自然封存在地下長達數百萬年的二氧化碳。同時,現有的國際示範工程也成功地運用了CCS技術。正是出於這一原因,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表示,如果方法得當的話,99%的二氧化碳有可能被封存於地下達千年之久。人類足夠利用這段時間找到零排放能源。

儘管如此,這一技術還存在許多未知因素。從地質層面看,沒有兩處地點的地質條件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與碳捕獲技術不同的是,二氧化碳儲存技術不存在『放諸四海皆準』的規劃方案。並且,儘管各種工具能夠幫助我們大致瞭解地表下的情況,但它們所提供的僅僅是地下實際狀態的概況。儲存地點的前期勘察工作不論多麼詳盡,我們對二氧化碳在地表下的運動及反應進行預測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憑藉猜測。然而,經驗和資料能夠使不確定因素大大降低,這也就是為什麼油田有可能成為二氧化碳儲存的第一批目標地的原因。因為,人們對於油田的地質條件充分瞭解,並且有時我們還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將原本無法開採原油儲量壓出。

如果監管方和專案的操作方合作,共同確保在儲存的實施過程中採取高度的防範措施並加強對有效性的關注,那麼整個過程的不確定性是可控的。儲存的順利實施關鍵 就在於選擇安全的儲存地點。對備選存儲點進行分析,確定該地點不僅能夠封住二氧化碳,而且還要有足夠的地方儲存二氧化碳,同時氣體在到達該處後還要能夠被儘快地注入地下。

為了驗證這些研究,我們應該利用收集到的資料針對儲存點建立模型,借此對二氧化碳可能的狀態進行類比。然後,再利用各種監控手段對實際情況進行跟蹤,並對洩露進行測試。在建模和監控雙管齊下的同時,整個過程中還要對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評估,並針對洩露制訂相應的應對計畫。監管方在授予存儲地許可證之前,應對所有的準備工作及資料進行仔細的審核,並徵詢當地團體的意見,從而使資料更具透明性。

即便是採取了一切防範措施,二氧化碳還是會有洩露的風險,其後果可能會很嚴重。儘管二氧化碳在正常情況下沒有毒性。但是,空氣中存在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對人類和植物而言是致命的。這種嚴重的後果只有在大量二氧化碳快速釋放的情況下才會發生。而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會發生。然而,更有可能會發生的情況是,氣體從儲集層緩慢得洩露,而這種洩露的危害同樣很大。二氧化碳洩漏到靠近地表的淺水層後與水發生反應形成弱酸,從而使地下水變得不適合飲用或者不能用於農業或工業。這種酸甚至會使岩石或土壤中的有毒金屬析出,使周圍的健康和環境狀況進一步惡化。即便二氧化碳洩露到大氣中是無害的,它仍然造成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這讓人們不禁開始思考以下這個問題:碳儲存是否可行?從技術的角度而言,它是可行的。從經濟角度講,同樣是可行的;碳儲存的成本隨儲存地的不同而不同。但是通常僅占項目總成本的5%。但是,為什麼一些研究估計中國能夠封存高達23000億噸的二氧化碳呢?以該國目前的速度計算,這相當於100年的排放量。不要因為這些估算而變得盲目樂觀。它們只是理論資料。未知因素還很多,真正的儲存能力還很難預測。我們所知的中國的地質資料還很有限。對於最有可能儲存二氧化碳的鹽鹼含水層,我們還知之甚少。

而這些資料是石油公司的專有知識。他們不願將其與他人無償分享。同樣,如果適合儲存二氧化碳的地點同時蘊藏著其他重要資源時,那麼它們將有可能引發利益衝突。此外,中國的儲集層的條件相當複雜,存在大量的斷層。這些斷層有可能對安全防漏造成威脅。即便是在一些適合二氧化碳儲存的油藏儲層,由於首先需要搞清老探井的數量,並對這些探井進行封閉以防止二氧化碳的洩露,因此,也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

總之,光從地質角度考慮進行選址,並不意味著該地真正適合進行二氧化碳儲存。僅僅因為中國西部的新疆省具有良好的儲集層,便將二氧化碳從東部的上海運到西部,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經濟的。同樣,將二氧化碳直接打入北京或者其他污染嚴重地區的地下也是沒有意義的。這一過程中存在的大量不確定因素讓我們無法承受氣體洩漏以及最起碼會使水源受到污染的風險。

當然,中國實際上還是有地方儲存幾十億噸的二氧化碳。這足以讓其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應該著眼於此,然後回過頭來著重討論成本、政策等一系列問題。


【相關文章】
碳捕獲與碳儲存發展的障礙與展望 (一)
碳捕獲與碳儲存發展的障礙與展望 (二)
大力推動碳捕獲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原發表日期2010年3月1日。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 圖片來自Statoil,圖為位於北海的斯萊普納CCS設施。由Øyvind Hagen攝。

Top

 
 
搶救環資 永續環境!

作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編輯室

環境資訊中心10歲了!10年來我們努力不懈,成為國內發行環境電子報的第一大網站,也是華文界最大的環境資訊平台,但如今由於募款不易,我們的財務缺口持續擴大。祕書長陳瑞賓坦言,目前協會赤字高達80幾萬元,再無法有資源挹注,協會在五月即將斷炊!

10年來,協會一直在風雨飄搖中苦力支撐,也常有驚無險挺過一個個難關。但如今隨著多項重大保育事務逐漸擴展,協會的負擔日益沉重,就眼前正在推動的台灣地球日百萬綠行動全民認股搶救白海豚籌辦印尼資訊中心搶救雨林等行動為例,都極需大量財力、人力與物力的投入。可嘆的是,環境惡化之迅速讓人無法靜待旁觀,協會急欲全力一搏之事很多,眼下卻連自己的基本生存都快成問題了。因此我們不得不首次對外發出呼求,請大家立即搶救環資,也同時支持我們搶救環境的行動!

就在數天前,中國時報曾經以《屢得獎 募款難 環資會快斷炊》一文大篇幅報導我們的困境,數日來雖然接獲一些關懷慰問來電,捐款也有小幅成長,卻仍遠遠不及我們所需。如果您認同我們長期來推動環境資訊公開、普及環境教育及守護棲地生態的理念,親愛的朋友,敬請伸出您的援手,讓為環境吹響號角的我們能夠繼續替環境發聲,現在,就加入搶救環資、永續環境的行列!

您可以任選以下方式,展現您對我們的支持:
一、 單筆捐款
帳號: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萬華分行060-12249169,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二、 定期定額捐款
每月100元不嫌少!快下載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三、 捐款支持地球日
捐款1000元即獲贈有機棉T恤一件!快來下載捐款授權書

四、 線上捐款
透過Yahoo!奇摩公益平台,讓您的捐輸贊助我們守護棲地、愛地球的理念!

五、 行動支持
無論當志工捐發票填問卷發簡訊,都是令我們產生動力的有力支持!

六、 公益拍賣
林志玲親筆簽名環境手札、碳權、環保新書多種選擇!

【附件】2009年環資收支百分比
收入總額$25,123,072

支出總額$26,512,191

結餘:$-1,389,119

【影片欣賞】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幕後直擊 2010

 

Top

 

  家用燃料電池 十萬有找?

作者:胡勝彥(台達電子燃料電池技術研發部副理)、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平價燃料電池的時代,來臨了嗎?
以平價陶瓷取代昂貴的白金作燃料電池觸媒、並與台灣廠商合作密切的美商燃料電池公司Bloom Energy,最近接獲太平洋瓦斯與電力公司(PG&E)下的大訂單,該公司出產的燃料電池,將會裝設加州州立大學與舊金山州立大學校園內,為兩校提供裝置容量達300萬瓦(3MW)乾淨能源。

Google廠辦 搶先安裝
這不是Bloom Energy的第一張訂單,包括可口可樂、聯邦快遞、Google、eBay、沃爾瑪(Wal-Mart)百貨等,都已經開始採用Bloom Energy的燃料電池技術。今年二月,當該公司高調請來加州州長阿諾、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Google共同創辦人派吉 (Larry Page)參與燃料電池發電箱 "Bloom Box" 發表會時,更吸引外界許多的目光;特別是當該公司喊出十年以內,將推出售價3,000美元(約台幣十萬元)的家用版產品時,媒體紛紛以「美好到像不是真的」來形容此一遠景。

Bloom Energy是矽谷最重量級的風險投資資本家之一,也就是KPCB的杜爾(John Doerr),他暨投資Google獲得巨大成功後,近年所挑選出的新投資標的。杜爾在商場上總是傳奇的製造者,這是他第一次大手筆投資清潔能源,所以當然較著重商業行銷方面的操作,所以二月的發表會上邀請了很多有名的人物來造勢。

而為了引起媒體的好奇,該公司的創辦人沙達(K.R Sridhar)更在新聞發佈會上故弄懸虛,他先把製造陶磁觸媒的陶土先用塊黑布罩住,讓許多先到現場的記者忍不住在微網誌(Twitter)搶先報導,進而吸引更多人的關注。而在記者會上,他也單手捧著一塊灰色的立方體,指這麼一顆小小的燃料電池,不論是加入天然氣、沼氣、生化瓦斯、酒精、甚至是傳統燃料,都能至少為一整棟房子發電,產生的副產品水與廢熱還可以再繼續回收使用。

價格仍高 多採實驗設置
不過,推出一般家庭可負擔的燃料電池,仍然只是願景。依目前相關資料來看, 目前其硬體本身也並不便宜,每千瓦的成本約在新台幣三十萬元。而如同Google所採用的燃料電池系統,則是要價約新台幣兩千三百多萬元。

Bloom Energy並不是唯一在研發陶瓷觸媒的廠商,其實已有數家與其技術(SOFC)相類似的公司, 已經在燃料電池業界努力了十餘年, 當然也有一些產品問市。但是因為在價格, 壽命及量產化方面,一直無法獲得較戲劇性的突破,使得這部份技術對大眾而言較為陌生。

另外,Bloom Energy也有一些製造方面的挑戰,包括在其所展示的瓷盤,據資料說將採「半導體業多年前開發出的大規模製造技術」﹐但半導體製造本身就有許多技術與成本上的問題﹐還有lifetime方面的挑戰, 這些都是Bloom Energy在對全球市場進行大規模生產前﹐所必須克服的項目。

當然,若是Bloom Energy能在在10年內可以推出家用單位要價約3,000美元以下之產品,絕對是全人類之福,不過我想還有一段不算短的路要走, 未來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也期盼業者間良性競爭,能讓燃料電池產業更快地普及。


※【影片】Bloom Energy 新式燃料電池發表會 ※

【參考資料】
精實新聞 9-Apr-10 加州電力公司安裝Bloom Energy燃料電池的提案獲通過 郭妍希報導
ZDNet 2-Mar-10 分析師: Bloom Energy 技術不獨特 陳智文譯
TechCrunch 22-Feb-10 The Future Of Energy? Bloom Energy Boxes Already Power Google, eBay, Others by MG Siegler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地球日愛心拍第三波 志玲手札等你下標!

本報2010年4月21日台北訊,詹嘉紋報導

地球日公益募款第二波於昨天(4月20日)功成身退,最高得標價為960元,四件地球日有機棉T共募得3,420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感謝網友們的熱情支持,緊接著推出第三波愛地球綠色拍賣品,分別為名模林志玲親筆簽名環境手札1本、環境教育與環保主題書籍共6本、以及國際市場最熱門的「碳權」一批。

和志玲姊姊一起愛地球
在第三波公益拍賣物品中,最搶手的莫過於林志玲親筆簽名的環境手札了。可別小看這麼一本萬用手冊,除了寄託了林志玲響應地球日、愛護環境的精神以外,手札本身實用性強,內容豐富且用途多元。不但每月設計不同的環境主題以切合時令,也搭配環保達人分享節能減碳的愛地球小撇步,和簡單的碳足跡自我檢測等。而手札使用環保紙張及大豆油墨印刷,還能依照需要自填日期,不論何時使用都合適。

綠知識,就是力量
氣候變遷正威脅著我們的生存環境,面對變動無常,更需以嶄新思維面對,本次獲贈參與拍賣的書籍有3個不同主題,共6本。環保新書《面對真相、即刻行動--台灣減碳紀事》分「地球篇」和「台灣篇」兩個章節,剖析人們如何因應氣候變遷、有哪些需要改進加強之處,並呼籲大家及時付出實際行動來拯救地球;而《跟著節氣去旅行:親子共享自然的24個旅程》榮獲誠品4月選書,親子間溫馨互動的描述讓人心頭暖呼呼的,而作者以細膩文筆寫下自然與人生節奏,看了就會忍不住想收拾行囊,馬上來一場節氣之旅;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非背道而馳,閱讀《綠領經濟:下一波景氣大復甦的新動力》,就會知道怎樣用環保振興經濟,再讓經濟帶動環保。

認購本土碳權 節能減碳新選擇
你知道嗎?在台灣,開車上下班平均一年所產生的CO2排放量,必須種植70棵樹才能抵銷。由瑞士南極碳資產公司捐贈的100公噸本土碳權,希望透過愛心義賣,籌措推廣地球日的經費。而主辦本屆大專環境科系運動賽事「大環盃」的高雄大學,已於4月21日認捐50噸碳權,抵銷參賽者交通運輸所產生的額外碳排放。第三波公益募款在Yahoo!奇摩公益拍賣網站上一元起標的碳權,分為500和1000公斤分別代表可抵銷個人一個月或二個月的碳排放量,希望藉此拋磚引玉,鼓勵社會大眾透過購買碳權進行碳中和,鼓勵減碳技術與方案。

◇什麼是碳中和?
利用碳足跡計算機計算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然後再向碳補償單位購買碳權用來抵銷掉CO2排放量,碳補償公司則可利用這些資金再去進行一些新的減碳的投資計劃,例如造林、環境保護計畫、投資再生能源(風力、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等等。透過這樣的方式,則大氣中二氧化碳總量不會增加,且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目的。

【參考連結】

※ 新聞:零碳排搶頭香 大環盃購50噸碳權
※ 想知道更多地球日響應活動詳情,請按我
※ 想為地球付出心力,還可以參加捐款地球日滿千送T恤活動、Yahoo!公益拍賣Yahoo!公益募款等方案

Top

  行動參與:4/25 Earthday Sunday 千人秀出CO2↓


Earthday Sunday愛地球台北半日行


行程一、千人排出CO2↓@中正紀念堂
行程二、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當代藝術館

4/25 Earthday Sunday環保團體發起在中正紀念堂舉辦減碳綠行動千人排字 需要大家熱情協力參與,集結千人之力排出「CO2↓」減碳符號 展現台灣響應地球日40周年跟國際一起宣示減碳的綠行動。

 (示意圖)

結束後可自中正紀念堂搭捷運到中山站的台北當代藝術館,參加獨樹一格的「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這場為期二天(4/24-25)的環保嘉年華會,凝聚在地小農、藝術市集、地球電影院與NGO地球村等主題活動, 現場並將搶先播出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血色海灣」精采花絮,精采可期!

Earthday Sunday行程建議

09:30 騎單車或搭乘捷運/公車抵達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地球日【減碳綠行動】報到攤位
09:50 領取地球日DM/貼紙/紀念傘(排字道具)/血色海灣優惠券,填寫個人綠行動
10:30 就定位等候指令開傘秀出CO2↓
10:50 撕下綠行動承諾頁交回報到台並蓋章,憑章至贈品兌換處領取限量小禮物,逛逛愛心攤位
11:20 搭捷運到中山站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
12:00 逛遊【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買買安心蔬果農產品,賞玩藝術創作DIY,看看綠色資訊和環保影片

喜歡路跑的朋友,還可起個大早參加阿甘盃路跑賽,跑完可逛逛現場的嘉年華攤位,可免費體驗視障者按摩,還有義剪活動。

※千人排字報名請e-mail至earthday@e-info.org.tw
或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02)2302-1122#231洽詢。
許心欣 0939-647480 hsin2@e-info.org.tw

地球日40周年 GO GREEN 百萬綠行動 募集中!
請支持 募發票!守護山林、海洋和濕地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潘佳修‧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