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無數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是國內發行環境電子報的第一大網站,也是華文界最大的環境資訊平台,由於經濟不景氣,今年捐款不足,目前傳出財務危機,赤字高達80幾萬元,財務缺口持續擴大,祕書長陳瑞賓坦言,如果財務狀況不改善,協會在5月即將斷炊,這也反映當前環保團體經營的困境。
為理想而奮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苦於經費不足,祕書長陳瑞賓(右圖)不僅自掏腰包,又借錢推動環保工作。即使5月面臨斷炊危機,員工依舊咬緊牙根,努力規畫環境信託工作,連午飯時間都在開會討論。
「支持環保工作需要出力,也需要出錢支持,」陳瑞賓說,雖然有越來越多的志工關心環境議題,但許多環保團體普遍都是苦撐待變,財務狀況經常亮起紅燈,內政部公布的2007年全國公益捐款約有427億元,其中環保團體獲得的捐款竟然不到4000萬元,就連千分之一都不到。
環境資訊協會從2000年起創刊「環境電子報」,每日提供台灣、中國及世界各地的最新環境新聞,關注全球氣候變遷等重大環境議題,從未間斷,串連國內外超過50個環境組織,高達上百位編輯志工參與,每日約有1萬人次的網站瀏覽量,超過7萬名的電子報訂戶,成為華人圈第一大環境網站,先後得過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福特環保獎、國家青年公共參與獎等肯定。
華人最大環境資訊平台 傳危機
「我們幾乎是年年得獎,但也是年年窮困,」陳瑞賓說,協會工作不斷增加,除了環境電子報,包括推動環境信託、工作假期、地球日運動、印尼雨林保育計畫與珊瑚礁總體檢計畫等,工作人員從早期5人擴增到25人,但捐款並沒有成長多少,一年募不到一百萬元,只好努力承接案子因應,但還是難以應付日益增加的環境工作。
他舉例,今年剛好是422地球日40周年,全球環保團體發起「10億綠行動」,希望募集10億人次對地球許下環保承諾,台灣則發起「百萬綠」大型活動,這樣大型活動經費至少需要150萬元,竟然還募不到10萬元,就連企業伊聖詩芳療館捐贈有機棉T恤,只要捐款贊助就可以贈送T恤一件,卻還是找不到捐款人,目前在辦公室堆了一箱箱的T恤,「募不到錢,最後還是協會設法埋單。」
面對每個月開銷約100萬元的沉重負擔,陳瑞賓也只能感嘆說,環境工作這樣多,他們實在沒辦法坐視不管,最近還串連環保團體共同發起「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
號召社區、企業 捐發票救環境
除了理監事會緊急開會討論,員工們也設法搶救協會財務,發起一波募發票和勸募捐款的行動,號召店家、社區與企業辦公室加入「捐發票,救環境」的行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也呼籲各界捐款,可捐至捐款帳號: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萬華分行060-12249169,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相關閱讀:
【環資10年】搶救環資 永續環境!
【環資10年】承先、再啟後 永續環境資訊平台 需要您來牽成
【環資10年:我心中的環資中心】超越20 & 500魔咒
【環資需要您的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