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6.1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2010「自然生命印象」短片徵選自然生命」第一梯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破報
台灣立報
苦勞網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推薦瀏覽
珊瑚礁學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海洋台灣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野鳥學會
關渡自然公園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墨灣漏油持續 瀕危黑鮪魚雪上加霜


圖說:黑鮪魚;Tom Puchner攝

【相關連結】
CITES對黑鮪魚保護做出讓步

保衛黑鮪魚之戰!

漁業國 拯救兩大洋鮪魚
墨灣油災清理需耗時數月 復育棲地則需數年
大西洋黑鮪魚當前的數量已不到40年前的兩成,存活之路可說是難關重重。不僅今年3月在華盛頓公約(CITES)會議上,禁止國際交易的保育提案淪為破局;但更嚴重的是,這個時節,就在牠們正要回墨西哥灣產卵之際,這塊作為牠們重要產卵區之一的海域,早已油污遍佈。

油污或除油劑(oil dispersant)對大西洋黑鮪魚的生存影響有多大還有待商榷,但對這個邁向瀕絕之路的物種來說,就算是微不足道的困難也能導致毀滅性的災難。 據估計整個大西洋只剩4.1萬尾黑鮪魚,保育人士指出,「油污在黑鮪魚的繁殖高峰期不斷蔓延,偏偏這個漏油點又是大西洋黑鮪魚唯一繁殖的地區。」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基福公路的抉擇

 

採訪、撰稿: 陳佳珣;攝影、剪輯:張光宗

東勢坑溪─基隆市少數僅存的自然溪流,未來將有2點多公里的高架道路穿越其中,這個暖暖的後花園陷入危機,一條不被暖暖人歡迎的道路,徘徊在如何高架與平面的兩難中...

一大早,東勢坑溪就已經有訪客,早起運動的媽媽們,懂得這裡的好,「這裡空氣很好」、「我來這裡運動6年了」。東勢坑溪沿線翠綠的山林,除了提供好空氣,也代表著好生態。基隆鳥會的林君儒是暖暖人,幾乎天天來這裡賞鳥,大冠、松雀鷹、黑鳶、晚上還有領角梟,天生好嗓音的紫嘯鶇,在東勢坑溪特別多,台灣藍雀的族群量也不少,平常就有二、三十種鳥類,加上冬候鳥,數量更多。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嘉紋
雍來工作假期,志工護生態,雨中作樂

鋒面發威,全台各地連日陰雨,中南部因雨勢集中,稍解水庫旱象,初步估計11月底前不缺水。而本該是人聲罕至的陽明山國家公園雍來溼地,卻在雨中笑聲不斷,身著青蛙裝的志工,或坐或趴在泥中玩得起興,在響應守護環境的工作過程中,獲得無窮樂趣。

自然步道協會於昨(13)日在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其成立11週年大會,在會議中並通過決議將以協會為名響應「全民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並認養1千股。藉由參與具有社會意義的保育行動,做為送給步道協會的生日禮物。截至目前為止「全民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共有超過1萬3千人響應,總認股數已突破66萬股,換算其金錢價值已近達7千9百萬元。

用於蔬菜、水果、棉花種植的安殺番(endosulfan)農藥,不但會造成人、畜的神經、生殖系統病變,還會長期存在於環境中。為保護農場工人與野生動物的健康,美國環保署正採取行動,完全禁止使用安殺番殺蟲劑

您家中有不想要的寵物,卻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嗎?針對這樣的社會需求,日本實行了一項「寵物回收車」政策,所有即將被棄養的寵物都有人定時定點回收,一但寵物被「回收」,進了名為「動物愛護中心」的收容所後,下場幾乎是死路一條。不過並非全日本民眾都贊成這種回收制度,,希望地方政府能廢除寵物回收制度,不要讓棄養寵物合理正當化。


【更多今日新聞】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高溫情境 威脅你我安養天年

作者:王玉純(中原大學生物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心肺疾病年長患者對於溫度變化是相當敏感的(*1-3),國外學者不單與溫度變化做相關分析(*4-7),亦針對每次的熱浪、寒流事件進行衝擊評估 (*5, 8-13)。然而,溫度對健康影響總是有地域差別(*14),族群對氣候的適應力是關鍵,溫帶地區最低死亡風險溫度多數低於20 °C (*5, 15),台灣過去的研究則發現多介於25-30 °C左右(*16-18)。依照歐美研究結論,台灣地區居民暴露於低溫的健康風險較大(*19, 20)。

長期觀測台灣地區疾病別死亡趨勢,可以發現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季節性波動最為顯著;經統計模式分析的確也發現,極端溫度對心血管疾病死亡影響最大。精采內文

 
  .
 
墨灣漏油持續 瀕危黑鮪魚雪上加霜

本報2010 年6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戴蘊思編譯,蔡麗伶審校

黑鮪魚。Tom Puchner攝。大西洋黑鮪魚當前的數量已不到40年前的兩成,存活之路可說是難關重重。但更嚴重的是,這個時節,就在牠們正要回墨西哥灣產卵之際,這塊作為牠們重要產卵區之一的海域,早已油污遍佈。

油污或除油劑(oil dispersant)對大西洋黑鮪魚的生存影響有多大還有待商榷,但對這個邁向瀕絕之路的物種來說,就算是微不足道的困難也能導致毀滅性的災難。 

然而,牠們最近的日子絲毫沒有好過一些。以生物的角度來看,黑鮪魚已經很不幸了。這種身長可達一台跑車,速度卻比跑車還快的魚種,一年僅只一次在固定的地點產卵。黑鮪魚花費8到10年的時間從一粒魚卵長成一條平均重量約達227公斤的成魚,成年後才可產卵。 

今年3月在華盛頓公約(CITES)會議上,在各代表投票反對後,禁止國際交易瀕絕黑鮪魚的保育提案淪為破局

黑鮪魚。Greg Skomal攝影。照片來源:NOAA

根據皮尤環境組織(Pew Environment Group)估計,整個大西洋只剩4.1萬尾黑鮪魚。目前這些黑鮪魚正游返墨西哥海域,發現這塊牠們誕生的海域與去年離別時相較,早已面目全非。

皮尤環境組織的聯邦漁業政策主任克羅克(Lee Crocket)表示:「油污在黑鮪魚的繁殖高峰期不斷蔓延,偏偏這個漏油點又是大西洋黑鮪魚唯一繁殖的地區。不管是時間還是地點都是最具災難性的衝擊。」

2010年2月在紐澳良南方180英里處捕獲的大型黑鮪魚,TreeBeard攝他繼續表示:「我認為之後會產生的確切衝擊,我們這幾年內還無法知道。等到時候現在產下的魚卵已經成長到青春期,但是你卻看不到某個年齡的魚,或某個年齡的魚少了一大半,那就是因為油污現在扼殺了卵和小魚。」

本月4日公開的一份研究顯示,深海油井爆裂所噴流出的油污,將會遍布大西洋黑鮪魚在海灣洋流北部大陸棚邊緣的主要產卵海域。

「標魚基金會」(Tag-A-Giant Foundation)的科學家花了五年的時間標魚,並沿著北美海岸追蹤黑鮪魚和黃鰭鮪,以找出牠們在墨西哥灣裡切確的產卵位置。研究結果顯示的徵象非常不利──油污似乎會正中黑鮪魚產卵區。

黑鮪魚在海面15公尺下產卵,魚卵會隨著海灣洋流漂流至大西洋。這表示,不僅是魚卵,連帶成長中的魚和成魚都會暴露於漂浮在海面的油污和除油劑之下。

而除油劑的衝擊又會特別的嚴重。有些研究指出,因為魚卵主要是魚油組成,這些用來侵蝕油汙的分散劑同樣地會侵蝕魚油。

 

※ 參考資料:IPS報導

Top

 
我們的島:基福公路的抉擇

採訪、撰稿: 陳佳珣;攝影、剪輯:張光宗

東勢坑溪─基隆市少數僅存的自然溪流,未來將有2點多公里的高架道路穿越其中,這個暖暖的後花園陷入危機,一條不被暖暖人歡迎的道路,徘徊在如何高架與平面的兩難中...

一大早,東勢坑溪就已經有訪客,早起運動的媽媽們,懂得這裡的好,「這裡空氣很好」、「我來這裡運動6年了」。

東勢坑溪沿線翠綠的山林,除了提供好空氣,也代表著好生態。基隆鳥會的林君儒是暖暖人,幾乎天天來這裡賞鳥,大冠、松雀鷹、黑鳶、晚上還有領角梟,天生 好嗓音的紫嘯鶇,在東勢坑溪特別多,台灣藍雀的族群量也不少,平常就有二、三十種鳥類,加上冬候鳥,數量更多。

東勢坑溪不只有生態環境,還富涵人文歷史。暖暖代誌社區報的曾傳明,長期在地方做文史調查。五、六十年前,暖暖所有的煤礦沿著東勢坑溪開闢,煤礦坑口封閉了,旁邊廢棄的建築雖然破舊雜亂,但它曾見證了暖暖在採礦時期的繁華。曾經是把煤礦運送到暖暖車站的輕便車道,如今轉化成道路。

現在這裡的部分路段,屬於基福公路的預定路線。基福公路原名基隆暖暖到宜蘭大溪改善工程,其中一段從暖暖、十分寮、雙溪、貢寮到福隆,另一段是貢寮旁的長泰連接到宜蘭大溪,民國93年,長泰到大溪段的環評,被環保署認定不應開發,於是基隆暖暖到福隆段改稱為基福公路。

民國81年開始,這條路線開始規劃,作為前往宜蘭的替代道路,紓解台2線濱海公路的車潮,從民國82年核定到現在,將近20年,中間蓋蓋停停。民國95 年,因為北宜高速公路通車而停擺的基福公路,再度啟動興建,定位也從原本通往宜蘭的替代道路,蛻變為觀光道路。

9年前,曾傳明曾經在暖暖代誌社區報中報導過基福公路,後來基福公路在暖暖與平溪間的基平隧道工程坍塌,就沒有基福公路的後續消息,去年年中,隧道口立起施工告示牌,塵封已久的道路再次啟動,讓暖暖居民相當憂慮。

曾傳明到許多社區做說明後,暖暖居民組成「要幸福不要基福行動聯盟」,擔任召集人的曾傳明表示,基福公路無法促進暖暖的觀光效益,反而破壞暖暖僅存的觀光資源,將暖暖的後花園東勢坑溪的沿線景觀破壞殆盡,因為基福公路將以高架的方式,沿著東勢坑溪興建。

生態面首當其衝,基隆鳥會林君儒表示,2.3公里的高架道路,數次跨越東勢坑溪,鳥類飛行,是左岸、右岸往返飛行,對台灣藍雀、樹雀,將成為飛行上的一大阻礙 ,另外鷺鷥科沿著河飛行,以鳥的角度,基福公路一下左岸、一下右岸,對牠們的飛行影響很大。

在東勢坑溪裡的魚蝦以和水生生物也可能受到波及,林君儒表示,東勢坑溪緊依著山林,沒有很大的河谷平原,任何工程在這裡施作,土掉到河裡面,高架橋橋墩立在河邊,對魚類有嚴重影響。

東勢坑溪沿線居民,大都反對這條路,基福高架道路有在房子上方,也有在房子旁邊,衝擊之大居民無法接受,基隆鳥會林君儒表示,景觀衝擊會很大,平面道路往上三四層的高度,這樣一路過去把山攔腰斬,平常蟲鳴鳥叫聲轉而被高架道路的車聲取代,高架道路充滿壓迫感,居民情何以堪。

面對民眾的反彈,公路單位做了調整,改為長跨距,減少落墩數量到剩下17個橋墩,也加上美化改以懸臂橋或鋼橋,造型優美有弧度的設計。

4月25日,北二高七堵段發生走山意外,震驚國人,調查報告初步指出,邊坡岩層滲水,導致頁岩的摩擦力降低,加上又是順向坡,造成大規模走山意外,北二高的前車之鑑,讓暖暖居民擔心,這會不會在基福公路重演。

5月4日,暖暖居民來到交通部門口抗議,他們高喊「重起環評、不要高架,只通小車、不要卡車」的口號。「要幸福不要基福行動聯盟」召集人曾傳明表示,基福公路設計規劃20年了,沒有執行完畢,如今時空環境改變,已經不需要這條路,交通部執意穿山、切地、破壞溪流生態,蓋一條快速道路,更荒謬的是,竟然沒有經過環評。

也住在暖暖的人民火大聯盟王醒之表示,基福公路和北二高七堵段有兩個相同點,一是沒有經過環評,二為是同一家工程顧問公司所設計,叫人如何相信?

面對重起環評的呼聲,交通部代表藍維恭科長表示,基福公路核定時間是在環評法通過之前,為尋求社會穩定,法律不溯及既往。

不過,交通部在民國82年核定的「基隆暖暖到宜蘭大溪改善工程」這條公路,包含暖暖到福隆段,以及長泰到大溪段,從環保署網站可以查到,長泰到大溪段的環評被環保署否決的資料。公路總局第一區養護工程處簡圳銘副處長表示,長泰到大溪的計畫核定後,遇到興建水庫的計畫,蓋水庫是重大事情,貿然做一條路對水庫影響大,於是交通部主動辦理環評。

東勢坑溪上游,屬於水質水源水量保護區,自來水公司長期在這裡設置抽水站,提供基隆市的民生用水。聯盟召集人曾傳明表示,交通部是雙重標準,漠視暖暖人的權益。

對於基福公路安全的疑慮,居民提出中央地調所的災害潛勢圖,和環境地質圖佐證,基平隧道出口,馬上就遇到順向坡,順向坡容易滑動造成災害,而且東勢坑溪沿線有四條水保局公告的土石流危險溪流,道路經過過去採礦遺留的煤渣儲置場,地下有三條礦坑經過,安全堪慮,居民擔心在這樣惡劣環境下,北二高走山意外會在暖暖重演。

不過交通部門倒是有信心,表示基福公路雖然通過廢棄礦坑,但地質堅硬,且離橋墩有段距離,沒有安全上的疑慮,亦不會發生走山意外,在國道三號走山意外後,公路總局已經請顧問公司重新檢核,得到的答案,是基福公路暖暖段沒有順向坡的問題。到底有沒有順向坡,交通部門有必要提出完整的資料,向暖暖居民說明清楚。

居民的訴求之一,不做高架,改利用既有平面道路做局部拓寬,公路單位認為不可行。第一區養護工程處副處長簡圳銘表示,原本的暖東產業道路,很彎彎曲曲,轉彎的半徑小,不符合省道50公里的設計速率,只能把路拉直走新線;第二是坡度問題,從隧道出口到平坦路段,高差70幾公尺,直接降到平面坡度13%,而省道設計限制只能到9%,所以只能緩降。

人民火大聯盟的王醒之認為,不應該用省道等級的速率制式標準,速率可以平溪進入隧道降低速限,用比較緩速的方式進入基隆市,國道一號進入基隆市就是一個例子,道路開闢一定是道路去適合人,沒有要人去適合道路的道理。

目前前往宜蘭、花東的大車,由中山高轉萬瑞快速道路,再接台2線濱海公路,未來將直接走基福公路,暖暖居民擔心,基福公路未來會行駛大車,因為可以節省 30分鐘的車程。暖暖是個山城,腹地狹小,但人口稠密、高樓林立,未來重車如果經過人口密集的區域,狹窄的街道大車來來往往,對民眾生活與行的安全會是一大隱憂。

公路單位表示,基福公路暖暖段未來不會通行大車,第一區養護工程處副處長簡圳銘表示,基隆市政府已經在市區道路禁止車輛進入,以後基福公路通車後,在基平隧道平溪隧道口前,將設立禁止標誌,指引砂石車往其他路走,不能進入基隆市的路段,如果砂石車進入,會被攔截罰款,所以不會讓砂石車通行。

6月2日媒體報導,新北市候選人到貢寮、平溪、雙溪跟基層黨員座談,因為在地居民希望東北角的砂石車等大型車輛改走基福公路,而市長候選人表示,將與基隆市協調,化解反對基福公路的聲浪,讓原本對公路單位高度不信任的暖暖居民深信,未來大型車輛會長驅直入。

暖暖居民陳玉明表示,新北市候選人把這個不能說的秘密說開了,現在走東北角濱海公路所有砂石車、貨櫃車,未來引到基福公路,讓東北角發展觀光特區,就是犧牲基隆跟暖暖,不是帶來觀光人潮。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暖暖居民在熱鬧的基隆市區展開連署活動,許多基隆市民和年輕學子紛紛來支持連署,基福公路承載著不同區域人民的期望,卻也突顯出域發展的失衡和不同產業的利益衝突。

人民火大聯盟王醒之表示,台灣長期以來東西部發展不均衡,東砂西運、南電北送,造就西部跟北部的發展利益,當砂石業在東部發展壯大,政府不敢得罪砂石業者,又希望觀光資本可以在東北角發生,於是出現扭曲的情形,雙方都不敢得罪,只好中間拉一條基福公路,盡速讓砂石車從那個區域離開,犧牲了誰?犧牲暖暖人,犧牲基隆人。

定位為觀光道路的基福公路,卻讓暖暖人認為是破壞暖暖的觀光資源,甚至是犧牲暖暖成就他人,公路單位有必要跟民眾做更多的溝通,但是,5月4日暖暖居民 到交通部抗議,交通部人員表示隔週要現勘,這張支票還沒兌現,基福公路該怎麼蓋,溝通是化解歧見最好的途徑。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中南部下大雨 水庫進帳 11月底前不缺水

摘錄自2010年6月12日自由時報報導

11日中南部山區雨量驚人,降雨量最大為高雄縣大寮,全天累積降雨135毫米,屏東萬巒降雨約130毫米居次,中部南投仁愛鄉、苗栗泰安鄉降雨量也都破百。

經濟部水利署11日表示,由於雨勢集中在中南部水庫的集水區,水庫進帳不少,加上汛期已至,全台水庫有機會在九月底「滿庫」,初步估計全台在11月底前應不再有缺水問題。

水利署主任秘書田巧玲說明,可以確定民生及工業用水已沒有缺水問題。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鄭修宗表示,梅雨季前,南部面臨缺水危機,當時曾文水庫水位標高約189米,截至昨天傍晚為止,水位已來到199米,總計水位上升了10公尺。

Top

 

  著蛙裝 陷泥淖 雨天雍來鮮體驗

本報2010年6月1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侯順耀報導

6月12日,台北城陰雨綿綿,陽明山上起了大霧,恍如仙境。本該是人聲罕至的陽明山國家公園雍來溼地,今日卻是笑聲不斷,一群身著青蛙裝的志工,或坐或趴在泥中玩得起興,他們原是響應守護環境而來,卻在工作過程中,獲得更多樂趣。

18位來自各地、初次相見的志工,利用週末,參加這場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合辦的生態工作假期,齊聚陽明山雍來溼地,適度清除強勢種植物──李氏禾,避免侵佔其他溼地植物的生存空間。短短兩個小時,志工們奮力拔出23籃李氏禾,儘管腰酸手疼,志工們仍直呼過癮,還有人說,「下次要帶更多幫手來。」

代替水牛清除優勢種 玩泥巴不亦樂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負責籌畫這次活動的吳孟純表示,每年三月到九月是李氏禾生長特別旺盛的季節,嚴重侵害了其他水生植物的生存空間。透過生態工作假期的設計,讓民眾化身成水牛,不僅有了親近自然的體驗,也維護了溼地樣貌。

下水前,經工作人員解說後,志工們開始七手八腳地穿上青蛙裝。對許多人來說,這是初次體驗,有人穿上青蛙裝興奮地找人幫忙拍照留影。

剛開始身穿青蛙裝在水中移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志工們小心翼翼地下水,大家手牽著手,深怕踩進窟窿,成了第一個要被「拔起」的夥伴。就定位後,志工們分成兩組分頭進行,不一會只見原本步步慎行的大夥,已經分別找到安全地帶,賣力拔草。

面對盤根錯節的李氏禾,志工們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姿勢,蹲著拔、跪著拔、坐著拔,一群十來歲的女孩們更是不計形象到爬著拔。「哇!好難拔呀!」志工口中嚷著,手卻一直沒停下來。一個不小心太過用力,志工張宇光狠狠地跌坐在溼地裡。「躺在泥土裡和自然合而為一,濕濕涼涼的感覺真好」,即將升國小五年級的張宇翔,則像頭水牛一樣,在池子裡開心的翻滾。

年僅10歲的武世勳活力十足,一會陪媽媽、姊姊拔水草,一會忙著幫爸爸抬水草,「雖然很好玩,但是滿手都是爛泥,想要挖鼻孔都不行,真是太痛苦拉。」

回饋自然、親近土地的週休新玩法

此次活動中,多數志工是第一次參加生態工作假期,和姊姊還有朋友一起來的徐鈺婷表示,這次活動中體驗了許多第一次,第一次知道雍來、第一次穿水靠、第一次走進溼地爛泥巴裡,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了解生態、為環境付出,也很開心。另一位志工梁偉強則說,以前都來陽明山泡溫泉,今天來泡泥巴浴,感覺很不一樣。

在網路上看見訊息後,便主動幫全家人報名的媽媽林珊如表示,這樣的活動能接近大自然又能對環境做出貢獻,對孩子教育很好,尤其能體驗在溼地中被泥沼抓腳的感覺,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做「陷」下去的感覺,真的很特別。

下雨的週末,當大多數人都想賴在床上,志工黃璇齊在參與活動後改變想法,愛上雨天泡在天然溼地的享受。也許正因為下雨,這趟雍來之行,除了認識花草樹木,更遇見許多昆蟲出沒,志工徐子晴興奮地說,竹節蟲停在手臂上癢癢的觸感,真是太妙了。常爬陽明山的黃蘭香則笑著說,此後她要將這地方列為她的秘密基地。

志工邱孟暄說出每個人心中的感受,「以往來都在接受大自然的恩惠,這次很難得自己能有小小地付出,為周遭環境盡一份自己的心力。」

環保意識從細節做起

有志工發想建議,若是能在生態池中養水牛,就能利用生物鏈的方式控制李氏禾擴張,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也給予回應,環資協會一直有在做相關研究,並試著規劃執行的可能,「也許我們下次工作假期就是來幫水牛刷背也不一定。」

除了以生態工作假期方式讓志工親身參與環境保護外,主辦單位也特地準備了健康有機的五榖雜糧粽等輕食餐讓志工享用,總籌吳孟純表示,從為志工準備的不漂白再生衛生紙,到整個活動做好完善垃圾分類、廢棄物帶下山,希望能透過細節的安排讓志工體認環保就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負責任旅遊,才是真正的生態工作假期」精神!

※ 本文為大安社區大學「環境大聲公」課程實作作品

Top


 
  給11歲的生日禮物 自然步道協會認股保護白海豚

本報2010年6月14日台北訊,孫秀如報導

自然步道協會於昨(13)日在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其成立11週年大會,在會議中並通過決議將以協會為名響應「全民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並認養1千股。

發起由自然步道協會為名參與白海豚認股行動的協會理事婁序平表示,她是在看了步道協會前任理事長林淑英老師於母親節前夕所發表的一篇文章,「2010母親節  用119元認一股土地信託  送給蒼生」,有感而發,因此在步道協會的理監事會上提議,希望在協會成立11週年之際,能以步道協會為名,參與此一具有社會意義的保育行動,做為送給步道協會的生日禮物。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蔡克忠也說明此一行動的提出,曾在協會的理監事會裡產生許多的討論與建議,雖然自然步道協會的成立目的是為了推廣自然步道,但落實生態保育卻也是協會的宗旨,「藉由自然步道的解說活動,提供民眾了解大自然的管道,進而珍惜生活環境,參與環保工作。」常務監事熊伯清也號召會員們,除了協會集體認股之外,也各自動員彼此的人脈力量邀請更多的朋友參與。

截至目前為止「全民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共有超過1萬3千人響應,總認股數已突破66萬股,換算其金錢價值已近達7千9百萬元,發起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表示,人民的力量已在集結中,這波認股行動也顯示出人民對於政府一昧追求高污染產業發展的反對行動。除了看完正負二度C,寫信給馬總統之外,人民也將以集體的買地行動,阻止政府加速氣候暖化並破壞生物多樣性等的不當政策。

※ 「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http://et.e-info.org.tw/node/119

Top

 

 
  安殺番 美國環保署擬全面禁用

摘譯自2010年6月10日,ENS美國,華盛頓特區報導;謝雯凱編譯;蔡麗伶審校

為保護農場工人與野生動物的健康,美國環保署正採取行動,完全禁止安殺番殺蟲劑(endosulfan)在美國使用。

安殺番這種農藥使用在蔬菜、水果、棉花種植上,「可能對農場工人與野生動物在神經與生殖系統上造成不可承受的風險,並會在環境中持久存在。」環保署在6月9日一份聲明中如此表示。安殺番也用於觀賞用的樹木、灌叢與草本植物,但並沒有家用的情況。

安殺番屬於有機氯殺蟲劑,在1950年代首次登記使用,並且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的殺蟲劑。依據環保署數據,美國每年大約使用700噸的安殺番。

環保署曾在2002年合格農藥重新註冊規定中設立多種限制,9日禁用安殺番的宣布乃是依據新的數據與科學審查結果。環保署表示,該科學審查改善了署方對安殺番之於生態與工人的風險評估。

為了回應環保署2002年重新註冊規定而研究得出的新數據顯示,工人面對的風險較先前瞭解的更大。農場工人可能藉由吸入與接觸皮膚而暴露在安殺番的風險中。環保署表示:「美國食物供應中,安殺番的使用僅佔非常小的比例,不會因為飲食而構成人類健康風險。」

但是聯邦毒性物質及疾病登記署(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 ATSDR)在其網站上說明:「暴露於安殺番的案件多數來自食用遭汙染的食物,但也可經由皮膚接觸、呼吸到受汙染的空氣,或是飲用到受污染的水源。」

環保署2010年修訂的生態風險評估,反映出對安殺番暴露風險與生態影響所有可得資訊的全面檢討,包括安殺番科學諮詢小組經由獨立外部的同儕審查而做出的建議。

環保署目前正在制定規定的細節,該規定將會禁絕所有安殺番的使用,同時會考慮到農民需求,協助其適時採用低風險的害蟲控制措施。

環保署表示,安殺番的製造商-北美馬克西姆阿甘公司(Makhteshim Agan of North America, MANA )正與環保署討論,將自願停止所有安殺番的使用。

該公司集團總部位於以色列特拉維夫,在100多個國家銷售農作物保護產品。北美馬克西姆阿甘公司則設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是美國唯一生產安殺番的公司。該公司在市場上銷售安殺番,是以「Thionex 50W」與「Thionex 3EC」兩款殺蟲劑農藥產品為名。

該公司的全球政府與企業關係局長在9日的CNN 新聞上表示:「本公司對於環保署有關安殺番的定論,仍舊有根本上的不同意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n2010/2010-06-10-091.html

Top

  日本寵物回收車 駛向動物墳場

摘錄自2010年6月12日東森新聞報導

一向給人進步、文明、優雅印象的日本,居然有一項弔詭的動保政策,「寵物回收車」的寵物回收制度,其中長崎、廣島和愛知縣就有超過100個定點,所有即將被棄養的寵物都有人定時定點來回收,一但寵物被「回收」了,全部都進了名為「動物愛護中心」的收容所,下場幾乎是死路一條。

在日本每年都有39萬隻貓狗被回收,即便會先開放民眾認養,但是由於日本人不愛二手動物,尤其他們視狗的血統為象徵地位,因此心態上認為要買寵物就要去寵物店買,最終這些流浪動物被處死的機率高達7成以上。

這些未被認養的回收貓狗,多半在1週後被送進毒氣室裡,過程中牠們多半處於充滿驚恐與疑惑下,約莫10到20分鐘,就會因為吸入過多二氧化碳中毒死亡。過程全都在一間密閉的金屬空間作業,只有透過螢幕監控,看不到血腥畫面,也聽不見動物臨死前的哀號。這一切從「回收」到「安樂死」全部免費。

不過並非全日本民眾都贊成這種回收制度,以熊本市為例,會想辦法說服飼主改變心意,甚至補助獎勵結紮手術,而自從「AERA」週刊做了一系列寵物回收車專題後,日本各地民間組織便開始簽署聯名,希望地方政府能廢除寵物回收制度,不要讓棄養寵物合理正當化。

 

Top

  論壇:高溫情境 威脅你我安養天年

作者:王玉純(中原大學生物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心肺疾病年長患者對於溫度變化是相當敏感的(*1-3),國外學者不單與溫度變化做相關分析(*4-7),亦針對每次的熱浪、寒流事件進行衝擊評估 (*5, 8-13)。然而,溫度對健康影響總是有地域差別(*14),族群對氣候的適應力是關鍵,溫帶地區最低死亡風險溫度多數低於20 °C (*5, 15),台灣過去的研究則發現多介於25-30 °C左右(*16-18)。依照歐美研究結論,台灣地區居民暴露於低溫的健康風險較大(*19, 20)。

長期觀測台灣地區疾病別死亡趨勢,可以發現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季節性波動最為顯著;經統計模式分析的確也發現,極端溫度對心血管疾病死亡影響最大。

心肺相關疾病 與溫度相關

模式在校正人口結構、行政區別、大氣壓力、15歲以上族群高等教育比率、每人GDP指標後,分析以日均溫25~29℃為基準時,日均溫低於24℃ 時,心血管類疾病及呼吸道類疾病日死亡相對危險呈增加趨勢。增加的額外死亡人數由均溫為20-24℃的10%,到均溫為<15℃的40%。

兩大類疾病的死亡相對危險均為男性高於女性,和年齡為很明顯的反相關(*18)。雖然可由圖觀察到糖尿病及腎臟疾病在12月-3月時有較高的死亡人數,但在控制流行性感冒、指標空氣污染物之後,並不具統計顯著相關性。

至於國外最常見的連續熱浪、寒流對健康衝擊影響,是否同樣可在台灣族群中觀察到呢?答案是肯定的。

英美的學者分別發現即使校正了日均溫的影響後,連續熱浪對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死亡,仍具統計相關性(*21, 22)。我們也在台灣地區發現連續的極端高低溫暴露日數,會增加全死因的死亡風險,連續低溫6-8日會增加台灣三大都會區及台南地區心血管疾病,約20% 的額外死亡,連續高溫9日以上,則會使呼吸道疾病死亡人數增加約20%。但由於統計模式使用上的差異,究竟哪種疾病對連續極端溫度出現日數較具相關性,這部分的結論仍具爭議性。

高溫情境 恐添死亡倍增風險

至於在氣溫暖化趨勢下,未來究竟有多少人會因為溫度變化而死亡呢? 在進行這項預測工作前,需要考慮的未來情境因素相當多,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下,台灣學者曾經嘗試著預測未來人口組成比率、溫度變化及對應心肺疾病可能的死亡人數變化(*18)。學者利用65歲以上族群心肺疾病日死亡相對危險及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GCM)的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 (SRES) A2及B2未來情境之日平均溫度預測值,估計各地區(台灣三大都會區、桃園縣市、彰化縣市、台南縣市)2040-2050年間,和2090-2100年間老年族群因為高溫和低溫事件造成之心肺疾病可能額外死亡人數。

假設未來老年人口比率與現今相當,各地區2040-2050年間因高溫事件導致之心血管疾病額外死亡人數,約較1990-2000年間多出1~2 倍,2090-2100年間則多出2~6.5倍。考慮未來人口結構依目前的速率老化,65歲以上族群人口比率於2040-2050年間約為人口結構沒有改變時的2.6倍,2090-2100年間約達3.8倍,則對應估計各地區於2040-2050年間因高溫事件導致心血管疾病之額外死亡人數,約為 1990-2000年間之5~9倍。

若台灣地區之人口老化速度與日本的情況一樣,則至2090-2100年間之老年人口比率將達40%,估計2090-2100年間因高溫事件導致心血管疾病之額外死亡人數,將較1990-2000年間多出10~36倍。在暖化趨勢及未來人口結構不變的假設條件下,預測低溫的死亡人數則為減少或不變之趨勢,但若考量老年人口增加的實際變化,死亡人數均會稍微增加。比較SRES A2及B2情境下,低溫及高溫事件的心肺疾病額外死亡增減情況,結果顯示無論人口結構是否改變,2040-2050年間A2及B2情境,均為低溫事件較高溫事件導致心肺疾病額外死亡的人數高。但到了2090-2100年間,則是A2情境下高溫事件導致心肺疾病額外死亡人數較低溫事件多,B2情境為低溫事件之額外死亡人數較多。

過去台灣群眾只重視低溫的影響,在學術單位的預測下,卻發現未來高溫情境可能衍伸相關死亡人數倍增的新風險,這部分的結果著實值得相關單位重視。

 

【延伸閱讀】
熱浪+驟冷 拉升心血管病致死率》王玉純 22-Apr-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台公衛學者 主張列管溫室氣體》張楊乾 25-Jan-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不只毒奶 暖化也與腎有關》 張楊乾 1-Oct-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氣喘 過敏 腦中風 暖化疾病比你想的多更多》張楊乾 6-May-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