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8.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
全國步道藝文推廣活動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水產出版社
破報
台灣立報
南方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崔媽媽基金會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觀樹教育基金會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環境信託網站
勞工陣線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東北角徵地蓋旅館 營建署:絕無此事!


東北角的純樸小村落;攝影:munch

近來土地徵收爆發出許多的問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而行政院經建會於今年3月1日通過「改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中的促進東北角景觀改善計畫要改善東北角景觀保護區限建問題,並促進觀光,將對東北角徵收土地,但是此一計畫卻疑點重重。

4日下午2點,內政部在貢寮舉行說明會,但說明會都還沒開始,內政部營建署官員馬上表明,會議不對外開放、媒體不能拍,貢寮鄉代理鄉長更馬上宣布、說明會取消。讓當地居民又錯愕又氣憤,一想到好山好水,可能變成住宅區、甚至蓋旅館;居民要求政府說清楚、講明白,且絕對要公開透明,要白紙黑字寫清楚。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綁架、勒贖再滅口的開發東北角
大埔事件重演?東北角開發 徵收民地賣財團
吳揆:田寮洋濕地只是河川流過
這是你的土地,這是我的土地
 

貿易與氣候變遷:從貿易與氣候變遷關係學習

作者:鍾國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聯合國原預定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會議後,提出接替京都議定書的全球氣候協議,當年3月底與6月初分別在波昂進行協議內容談判,公約組織並於5月提出協議的談判檔作為各國代表討論基礎。現在回看當時各國政府隨著協議時間逼近,紛紛利用國際場合表達減碳的政治承諾,但在這同時,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也暗中等經貿競爭方的陣營表態,以免承擔過多政治與本國的產業政治作戰。

在國家減碳承諾方面,日本宣示要在低碳革命中領導世界。澳洲將延至2011年才實施總量管制,但仍會在今年推動立法。歐盟則於高峰會通過部分具體行動方案,包括於2020年時較1990年減少20%溫室氣體排放量,並預計在2020年時,提升20%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時節約20%能源使用。全球注意以中國與印度為首的新興開發中國家立場,至於我國尚且還在是否歸為附件一國家的國際責任與義務的政治困境中,但直接與國家經濟發展有關、且有約束力的 WTO架構下,可能亦需優先面對尚未定義明確的環保商品標準,妥善規劃具前瞻性的產業發展與國家永續發展策略(NSDS)的整合策略,作為未來國際氣候變遷及國際貿易協商談判之重要基礎。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姿穎

土地徵收事件爭議不斷,3日竹南大埔的朱女士仰藥自盡,疑似因土地被迫遭苗栗縣政府徵收,失望傷心而輕生。朱女士的不幸,是以身見證台灣政府土地徵收的沒有人性。而竹南大埔農地徵收爭議案,行政院長吳敦義說要「以地易地」,至今不見苗栗縣政府正式協調,讓老農擔心受怕。易地說之後,整地照挖不誤,農田全變黃土

中國洪災不斷,遼寧撫順地區出現一級暴雨,多條河流暴發山洪,遼寧撫順洪災5000多人無家可歸,已緊急轉移7.21萬人避險,受災人口上升至26.13萬。由中國杭州市生態文化協會、北京綠家園環境科學中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舉辦的「2010海峽兩岸水資源論壇」4日於杭州登場。面對中國今年異常氣候,中國民間團體也在會議期間首次聯合發起了「中國江河綠色行動」倡議,主張政府要盡快導向新型態的治水思維,以因應氣候變化對江河環境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全面威脅。

漏油事件又添一樁。7月28日的時候,一條安橋公司的30吋輸油管在馬歇爾爆裂,上百萬加侖漏油,污染密西根卡拉馬祖河。洩漏的石油影響了卡拉馬祖河長達25英里的河道。洩漏處位於馬歇爾和巴特爾河(Battle Creek)之間,中間包括了沼澤、農田住宅與商業區。安橋能源的合作夥伴表示,他們已經阻止了油污洩漏,不過28日下午,仍可見到油污順著溝渠流入卡拉馬祖河。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千餘學者為何反八輕

作者: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雲林六輕大火燒出了台灣工安、環保、農漁安全等問題。

同時國光石化(八輕)建廠可能造成整個台灣在水資源、健康風險、糧食和面對氣候變遷下不可預測的未來。這樣巨大的社會衝擊在各媒體的報導下,被簡化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全」的對抗。這兩件巨大社會衝擊發生的巧合,掀開台灣在犧牲環境所衝高的GDP假象等等無法面對的真相,同時引起了各不同領域學者的擔憂。

從白海豚保育、濕地生態、健康風險、水資源失衡到國家整體發展策略等專長學者的發起,經過網路的串連,再加上中研院18位院士的連署以及國際科學聯合會長李遠哲前院長的發聲之後,已有國內外超過1000位大學教授與研究人員的共同連署,從生態、公衛健康、空氣汙染、經濟、國家整體發展規劃等各方面提出清楚堅實的科學數據與辯證,反對國光石化在彰化建廠。 精采內文

 


 
東北角徵地蓋旅館 營建署:絕無此事!

本報2010年8月5日台北訊,實習記者陳姿穎報導

近來土地徵收爆發出許多的問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而行政院經建會於今年3月1日通過「改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中的促進東北角景觀改善計畫要改善東北角景觀保護區限建問題,並促進觀光,將對東北角徵收土地。但是此一計畫卻疑點重重,居民希望政府公開透明的向大眾說清楚講明白。

開發案進行中 政府言行不一

促進東北角景觀改善計畫已有招標案出現在政府採購網上,且當地地上也畫有和將要徵收土地範圍一致的一連串編號,在在顯示此計畫正在進行中。上次田寮洋新聞行政院長吳敦義接受媒體採訪時,並沒有正面否認此計畫的進行,院長回應:「中間有一塊,他們說是濕地,其實只是河川流過的地方。」還提及東北角風景區的開發沒有用到農田,只用到台二線省道旁荒廢的旱地、雜地。

而作家劉克襄在8月2日中時言論版刊出的文章「保護濕地,別忘了田寮洋」則受到內政部營建署署長葉世文的關注。劉克襄在自己部落格表示,文章刊出的隔(3)日早上即接到署長葉世文即來電親自告知,有關田寮洋溼地開發,絕無此事。最近新聞登載此一消息,絕非屬實。

說明會不公開?!

昨(4)日下午2點,內政部在貢寮舉行說明會,但說明會都還沒開始,內政部營建署官員馬上表明,會議不對外開放、媒體不能拍,貢寮鄉代理鄉長更馬上宣布、說明會取消,讓到場的居民非常生氣。原本的說明會被臨時取消,讓當地居民又錯愕又氣憤。一想到好山好水,可能變成住宅區、甚至蓋旅館,居民要求政府趕快說清楚講明白,而且絕對要公開透明,不要只是口頭承諾不徵收,要白紙黑字寫清楚。

徵收景觀保護區變旅館地

東北角景觀改善計畫要改善東北角景觀保護區限建問題,卻要將景觀保護區的私有地以低價向人民徵收,再以高價賣給財團建旅館,居民質疑:不是保護區嗎?怎麼徵收回去改建旅館讓財團賺錢。

此計畫說要解決限建的民怨,卻是用這種方式,讓民眾不免懷疑有圖利財團之嫌。居民表示,這個計畫看似用公共利益的名義來徵收居民的私有財產,卻要賣給財團蓋旅館賺錢。犧牲人民的財產,來換取財團的私利,難道這就叫做「公共利益」嗎?

居民也懷疑蓋旅館的必要性。東北角海岸所處位置受東北季風影響,幾乎整年都有雨,可能會影響觀光旅遊之發展。東北角臨海,濕度高且海風強,又受東北季風影響,降雨集中於10月至翌年3月,而5.6月又逢梅雨季節,7至9月則是颱風期,降雨期長,可以說是全年有雨。東北角觀光景點如福隆海水浴場,夏天年輕人最喜歡去那玩刺激的水上活動,享受海洋與陽光。但若下雨除了會讓人很掃興外,颱風期間從事水上活動也是相當危險的。

此外,東北角離都市不遠,從台北坐火車只要1個多小時,許多人會趁著周休二日來踏青,旅遊型態多是當天去當天回的一日遊。但政府卻在東北角開發案中圈了14公頃的地,準備徵收開發成旅館區。居民表示,附近有旅館因為經營不善,短短幾年內,不但旅館的名字換了,也換了經營者,不知道政府要開發14公頃的旅館區是不是真正有其效益,會不會蓋完了才發現沒人來住。

蓄洪溼地成水泥森林 破壞生態 後患無窮

東北角景觀改善計畫中田寮洋濕地是天然的蓄洪池,也有豐富的溼地生態和鳥類生態,如果田寮洋被填平蓋房子,不僅破壞生態,也可能會淹大水。

田寮洋溼地白鷺鷥飛舞

東京大學博士,同時也是貢寮人的林墉基在自由電子報的文章表示,田寮洋是海拔2m的滯洪溼地。三面環山,向海的一面是高約30m的公墓帶。中有高出地面6到7m的北迴鐵路貫穿平分,正中有一截陸上鐵橋做溪上橋(二橋墩三截鐵橋,潮間帶及於橋下,漲退潮有1m落差)的分洪洞,降低洪峰對溪上鐵橋的沖力。雙溪溪旱季斷流,一陣豪大雨就濁流奔騰,田寮洋如汪洋大海。如果沿溪築堤6到7m,填平田寮洋,一陣豪大雨的第一道洪峰就會沖毀溪上的北迴線鐵橋,絕非危言聳聽。

土地將被徵收 居民完全不知情

當地居民林小姐表示,土地將會被開發及徵收一事,並沒有任何政府機關向他們告知或說明,連村長和地方上的長輩都完全不知情,她自己也是透過朋友和網路才得知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可能會被徵收開發。另一位居民表示,他也是無意間從Google地圖上發現,自己的私有地上居然有一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建案,才知道自己的地竟要被徵收開發。

東北角土地徵收範圍,黃線為旅館用地

政府採取預標售的方式,先讓財團來購買土地,完成後才向居民徵收土地。居民可能在睡夢中醒來自己的土地就要被徵收了。知情的林小姐表示,這裡住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輩,他們守在這片土地一輩子,如今居然陷入這場惡夢,他真的很害怕老人家身體撐不住。

林小姐表示,地上屋補償和抵價地的部分都讓他相當擔心。由於當地有很多世代傳承的老房子,也有居民自己改建的房子,這些房子都沒有建照,未來可能無法領取地上屋補償,居民將流離失所。

而抵價地的部分,政府雖說土地被徵收後可以換回40%可以建設的土地,但是居民可能換不回這麼多。林小姐計算說,如果被徵收的100坪土地1坪賣 1000元,而抵價地1坪20000元,居民只能換到5坪的抵價地,且抵價地有一定的單位面積,居民必須自己湊足才能一起向政府申請,否則也是換不到。林小姐直呼,100坪換5坪怎麼住人。

Top

 
貿易與氣候變遷:從貿易與氣候變遷關係學習

作者:鍾國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聯合國原預定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會議後,提出接替京都議定書的全球氣候協議,當年3月底與6月初分別在波昂進行協議內容談判,公約組織並於5月提出協議的談判檔作為各國代表討論基礎。現在回看當時各國政府隨著協議時間逼近,紛紛利用國際場合表達減碳的政治承諾,但在這同時,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也暗中等經貿競爭方的陣營表態,以免承擔過多政治與本國的產業政治作戰。

在國家減碳承諾方面,日本宣示要在低碳革命中領導世界。澳洲將延至2011年才實施總量管制,但仍會在今年推動立法。歐盟則於高峰會通過部分具體行動方案,包括於2020年時較1990年減少20%溫室氣體排放量,並預計在2020年時,提升20%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時節約20%能源使用。全球注意以中國與印度為首的新興開發中國家立場,至於我國尚且還在是否歸為附件一國家的國際責任與義務的政治困境中,但直接與國家經濟發展有關、且有約束力的 WTO架構下,可能亦需優先面對尚未定義明確的環保商品標準,妥善規劃具前瞻性的產業發展與國家永續發展策略(NSDS)的整合策略,作為未來國際氣候變遷及國際貿易協商談判之重要基礎。

美國芝加哥氣候正義組織在芝加哥碳交易大樓前抗議碳交易立法;圖片來源:wikipedia

與聯合國呼籲永續發展一樣熟悉的氣候變遷議題,都是整個國際社會面臨的複雜而充滿挑戰的國際議題。也同樣不缺乏資金與技術。比較不同的是氣候變遷問題不允許浪費太多時間協商,氣候變遷的速度與風險,沒有適當準備,實在難以預期時程與後果,這逼使各國捨棄之前常流於空泛的永續發展討論,導致整個國際與國內社會快速遷就氣候變遷為最主要的明星議題,將各類政府經費與資源過度集中在舉著節能減碳新旗幟的環保措施與宣傳,永續發展概念固然很難量化出幾度C或末日期限,但若是因為氣候變遷議題,忽略過去對永續性的整體論點,那將是另一種災難!

貿易與氣候變遷問題當然需要透過國際合作進行,不變的國際政治弔詭在於是誰配合誰的規則?這系列以主要國際組織報告的論點,表面上當然會盡量保持不同開發程度國家之間的客觀中立,但現實中強弱分明的貿易世界,在涉及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關係時,仍是清楚的貿易與政治外交問題。

以世界銀行在2007年的研究報告為例,我國在非洲的建交國,也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被選為說明案例,報告中指出這個90%人口以農為生的國家,極易遭受因為氣候變遷導致之降水影響。若說這系列討論貿易與全球氣候變遷關係的文章能對我國有何正面的省思?作為一個以貿易經濟為主的國家,是否能在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貿易與政治關係之間,掌握這股新興的重要趨勢,找出以氣候變遷與貿易之名的新環保經貿的外交整合政策空間,將是未來主要的機會與挑戰。

表: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之執行要項比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執行架構

時程壓力

有共同目標與時程,但壓力不夠大

有科學量化研究的絕對時程壓力

過去的承諾目標

21世紀議程、地方21世紀議程

WTO杜哈回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京都議定書等MEA

目前或未來之承諾目標

仟禧年發展目標(MDGs)

後京都協定(哥本哈根)

協調實體

 

國際主要領導或決策組織

UNCSD

UNEP、WTO

國際主要研究彙整機構

UNDP、UNEP、IISD

UNEP、IISD

較積極的區域組織

歐盟

歐盟

財務支援

歐盟相關基金

世界銀行

國際合作

主要方式

海外直接援助(ODA)

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

主要障礙

 

碳關稅、智慧財產權、技術轉移、農業

 

討論國家層級的貿易與氣候變遷之戰略問題,也可試著從國家預設對國家發展之「立場」或產業「商品」觀點切入。預設立場代表的是預期未來在氣候相關之經濟發展的國家定位,前述工業化發展階段與收入之差異,決定在環保與經濟之趨勢。而所謂商品觀點,則是傳統對理性分析具戰略性的出口產業或防衛性的本國商品利益之間的折衝分析,因為現實多邊貿易關係在碳稅等市場定價機制進入後,出現極複雜的主客易位之貿易比較優勢,而決定本國的強勢產業與希望保護的弱勢產業之間,若被現實的弱勢環保產業(氣候友善技術)發展所侷限,可能陷入難以流向貿易談判地位上更具籌碼階層的產業發展階段。

『這是戰爭!』在呼籲已開發先進國家擔負更多歷史責任並先展開行動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要求政府與民間要有超脫國內外政治糾紛的宏觀戰略分析與執行能力,在這場發生在全球與地方的貿易戰中,找到新的定位。(全文結束)

【參考來源】

1.Hufbauer, G. , Charnovitz, S., and Kim, J. (2009) , Global Warming and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Najam, A., Halle,M. m and Meléndez-Ortiz, R.(Eds.) (2007), Trade and Environment: A Resource Book,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ISD),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CTSD), The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Networking Group(The Ring)

3.OECD & IEA(2008),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8,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4.Tamiotti, L., Teh, R., Kulaçoğlu, V., Olhoff, A., Simmons, B., and Abaza H. (2009),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WTO-UNEP report.

5.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ISD)(2005), Environment and Trade: A Handbook, 2nd Edition, 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6.韓玉軍、陸暘(2009),經濟增長與環境的關係-基於對CO2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實證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年 第03期。

※本文出自2009年環保署「國際動態環保資訊蒐集計畫」專案計畫。

Top

  土地徵收 沒人性

本報2010 年8月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3日竹南大埔的朱女士仰藥自盡,疑似因土地被迫遭苗栗縣政府徵收,失望傷心而輕生。事實上這絕對不是個案,包括苗栗灣寶、竹南大埔、中科三期后里、中科四期相思寮這些也遭土地徵收迫害的居民,也曾多次反映「聽到徵收,昧吃昧睏」。但政府曾幾何時重視過這些居民的心情、意願?朱女士的不幸,是以身見證台灣政府土地徵收的沒有人性。

謝龍雄媳婦王婉盈替公公控訴環保署就在3日下午,后里居民北上舉行記者會,中科三期七星基地謝龍雄家的0.8公頃果園被徵收做為聯外道路。謝龍雄的媳婦王婉盈說,土地徵收後,有一天她的公公把自己反鎖在自己房內一整天,家人發現他消失後破門而入,看到謝龍雄躺在床上不動,兩眼無神說:「我這輩子的心血全完了」。

謝家的梨園已傳了四代,中科一來什麼溝通都沒有就徵收了土地,而且每株才賠償3850元,謝龍雄的兒子謝元斌說,一株梨每年收成二到三萬,一株梨的生命長達幾10年,全家都靠果園生活。果園被徵收後中科圍起高堤,他們家隔璧僅剩的0.2公頃也因空間受阻而無法生長,「多次反映也沒人理會我們」。

聽到中科暫時停工,謝龍雄沒有高興,走到田裏只說:「這果園已經被整得亂七八糟」。土地已開路,就算還給謝家也已經無法回復耕作。

灣寶農民陳幸雄曾說,去年在完全不知情下接到苗栗縣政府雙掛號指要地上物查估,他在一個月內暴瘦8公斤。其他農民也都七、八十歲,聽到土地要被徵收,那一個不是憂心到吃不下、睡不著。灣寶農民多次北上台北,都是清晨一大早,頂著37、38度高溫,這樣內外交相迫,長久下來不生病都很難。

蔡閒花阿嬤說,只要收到縣府公文就昧吃昧睏相思寮的陳黃媛阿嬤、蔡閒花阿嬤都不識字,日前彰化縣政府在二林園區辦公室舉辦安置說明會,她們沒有去拿說明書,「看嘸啊,拿也沒有用」。這些不識字的老農,政府是如何跟他們溝通土地徵收的呢?

蔡閒花阿嬤就說,「信一直寄來啊,又看不懂,只要收到縣府的信就昧吃昧睏。」縣府、中科都只公文往返,那會知道這些一生守著家園的老農在想什麼?

黃玉洲阿伯的大兒子去年在區委會第一次審查中科四期時就到場說過,政府都沒有派人去跟相思寮的老人家溝通,何時徵收、如何徵收,任由他們擔心不知所措。有環評委員、區委會委員一再提醒環保署、營建署要重視農民的安置,結果有誰把農民的眼淚當回事?

遠的不說,717老農夜宿凱道,凱道上滿滿躺著的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有那個官員過來問一下,要不要流動廁所、要不要準備緊急救護設備...。

台灣土地徵收的制度不公已眾所周知,但土地徵收的沒有人性卻更令人悵然。如今朱女士的死,如果官員看了都沒什麼感覺,那不只是土地徵收的沒有心性、工業開發的沒有人性,更是台灣政府徹徹底底的沒有人性。

※ 本文同步刊登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易地說之後 整地照挖不誤 農田全變黃土

摘錄自2010年8月4日自由時報報導

苗栗縣竹南鎮大埔農地徵收爭議案,行政院長吳敦義7月22日宣布在自救會會長陳文彬住家附近劃定農業專區,讓反對徵收的24戶農民繼續耕種,但事隔12天,農業專區的面積多少?精確地點在那裡?自救會抱怨苗栗縣府沒公布也沒溝通。

另一方面,縣府在竹科竹南基地的整地工程持續進行,怪手、砂石車出入頻繁,農田已被全數刨除,現場只剩一片黃土。大埔自救會強調,仍希望原地原屋保留。

劉政鴻表示,縣府原本預定下週逐一拜訪地主,但發生自殺的不幸事件後,考慮暫緩拜訪,等大家情緒平和後,再溝通徵詢。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也批評,行政院長吳敦義說要「以地易地」,至今不見苗栗縣政府正式協調,讓老農擔心受怕。蔡培慧強調,不論是大埔事件或中科三四期停工,政府不該在農民頭上扣上一頂反商大帽,而不去檢討環評疏失、開發行為之不必要性與不合理性,迴避政府在應負的責任以及科學園區開發行為的粗糙草率。

Top



 
  遼寧撫順洪災5000多人無家可歸

摘錄自2010年8月3日新華網遼寧報導

據中國遼寧省撫順市防汛抗旱指揮部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1日15時,全市因洪災無家可歸需要安置的群眾5000多人,已緊急轉移7.21萬人避險,受災人口上升至26.13萬。目前各種救災措施及災後重建正全面展開。

據介紹,7月30日至31日遼寧撫順地區出現氣象意義上的一級暴雨,多條河流暴發山洪,對當地工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造成嚴重損失和影響。當地各級領導迅速趕到災區一線組織群眾奮起搶險。洪水共計沖毀公路108條次、橋涵88座,停運客運班線157條次。農作物受災面積22.58千公頃,180家工礦企業停產。初步評估,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3億元。

受災最重的新賓縣共解救出被洪水圍困群眾2萬多人,避免人員傷亡1500人。交通、電力等有關部門目前正組織工人全力搶修,水毀公路幹線已基本修復,基礎設施搶修工作繼續緊張進行。

Top

 

  兩岸水環境論壇 看見NGO與媒體的新契機

本報2010年8月5日中國杭州訊,葉人豪報導

台、中環境NGO共同舉辦的「2010海峽兩岸水資源論壇」昨(4日)於杭州登場,現場有12位台灣環保NGO與公民記者與會, 十多名來自中國各水系的環保NGO與環境記者也前來參與盛會。與會者各自就當前面臨的水資源挑戰與民間努力方向。此外, 面對中國今年異常的雲南大旱、長江水患,中國民間團體也在會議期間首次聯合發起了「中國江河綠色行動」 倡議,主張政府要盡快導向新型態的治水思維,以因應氣候變化對江河環境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全面威脅。

這次論壇由中國杭州市生態文化協會、 北京綠家園環境科學中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舉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謝璧如表示,此次會議對於該會近5年持 續兩岸環保交流的工作來說,現場與會者有多位過去曾訪問台灣NGO交換環保工作經驗,因而次論壇也被有回訪的意義──台灣NGO主動前往中國擴大經驗分享台灣發展經驗, 以及運用公民媒體提倡公共環境意識的努力。

推廣親河親水文史活動 建立人與江河的情感

活動開始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河川小組召集人陳建志、 北京綠家園環境科學研究中心的汪永晨與本報主編彭瑞祥進行主題演講。陳建志長期關心淡水河流域保護的問題,這10幾年來在「 淡水河守護聯盟」扮演重要角色,並積極在淡水河做生態教育理念的推廣,例如河川人文導覽、 水環境設施參訪等,目的就是希望人民能夠走到河邊,與河親近,重建人與淡水河之間的情感。

談到情感的重建,北京綠家園創辦人汪永晨利用她親身走訪實地所拍攝的照片, 將與會者拉進故事當中。她首先問到:「有誰小時候的河川跟現在一樣乾淨的舉手?」結果現場沒人舉手, 於是他很感慨的將這幾年他走訪的成績告訴大家,這是個悲傷的故事:3年前他在青康藏高原的雪山之下路下水流潺潺 的聲音,而如今再去已變成了荒漠川中行;黃河源頭的濕地兩大湖正在退縮,原本被稱之為星星海的兩大湖,從2007年像是破碎的鏡子一般,到2008年出現荒漠,而今, 它只剩下了一滴眼淚。

汪永晨曾是資深的媒體工作者,她以走訪各地採訪的經驗表示, 更難過的是我們人為的因素所造成的影響:在我們讚嘆三峽大壩工程的偉大, 請想想背後我們付出的代價是不是太大;在哥本哈根會議的時候,他提到只要青康藏高原上升1-2度,全球的氣溫將會上升3-4度 ,但這樣的聲音在會場中只有被淹沒;此外他也請北京人在打開水龍頭的時候,心存感恩, 因為他們的水是南水北送的結果;四川水電開發密集,許多橋樑是蓋好了以後才通過環評。

凸顯環境問題的嚴峻 媒體肩負重任

因此,汪永晨認為必須透過媒體的力量,讓世界關注到環境的問題。 於是他們做了綠色記者沙龍、培養記者進行調查、在災區建立閱覽室,並發起成立中國綠水保護聯席會。她說, 中國的記者應以有良知的知識份子自許,「知識份子就是愛管閒事的人!」

關於媒體的角色,本報主編彭瑞祥於會中分享十年前, 眾多環運夥伴創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並成立「環境資訊中心」自己做媒體的過程, 最關鍵的考量就是希望環境的聲音能讓社會大眾聽到。因此協會成立訊息交換的平台,並號召環境資訊志工接受培訓, 以環境資訊情報員自許,從新聞的摘錄、改寫,到實地採訪、做專題,讓環境的聲音可以被聽見,進而邁向一個公民化的社會。

新浪網環保頻道編輯許劼到現場採訪回應媒體角色時提到:「 新浪網已成立的環保頻道,未來大家可以將環境相關訊息都放到網路上來。」汪永晨也補充:「 這次會議也希望討論中各地組織如何去收集相關的環境資訊,並且應該要有團體的分工。」台灣部落格作者、 公共電視記者郭志榮則認為,「報導應該不要被制約,台灣有許多的獨立媒體,可以將公民報導的經驗傳給中國。」 但汪永晨指出,在中國,個人只能在博客(部落格)上發表自己報導的文章,並且網警會啟動敏感詞篩選機制將敏感話題撤下, 若要發揮影響力,還是希望先提升主流媒體記者的環境意識,所以才要辦理媒體沙龍,讓媒體環保意識抬頭。

台灣莫拉克經驗:避災靠自己

同時間在另外一場分組論壇中,PeoPo公民記者、屏東縣「來義鄉生活重建中心」 專案督導周克任以八八水災的案例強調避災的重要。他認為現今在極端氣候變化下,災難常態會社會愈於愈容易產生, 原本的氣候災民如果沒有安置好可能就會變成氣候難民,而這些氣候難民如果沒有良好的救濟措施,可能就會變成氣候暴民。 因此救災要從減災、整備、應變、復健來通盤檢討,莫拉克的經驗是,不能被動等待政府應變, 而社區部落應平時就做好整備與應變的規劃。

中國企業在水資源保護上的角色

來自溫州綠眼睛的白洪鮑則敘述著溫州河川污染的問題, 他提到溫州是:「昔日水鄉、今日水缸、污染的水缸」,只要江中有一小汙染源,就會變成全面性汙染, 因為溫州各條河幾乎都是相通的緣故。他也提到現在溫州的水資源正面臨強大的挑戰,全溫州有60%的河 流都被汙染,90%的居民生活在臭水溝旁,甚至在樂清華一村內,有60%的死亡與癌症有關, 因此希望能推動政府執法企業停產徵收。

而來自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的陳珊珊則提到,現在大陸有許多空瓶是我們自己做的, 每年所耗費的水資源現在已經會等量的回歸大自然,另外早在幾年前公司內部就已經裝了汙水處理廠, 達成廢水再利用的目標。此外,他們所排放出來的水竟還可以在裡面養魚。中萃公司從2005年就 舉辦留一桶水活動,內容包含水環境創意大賽,並結合奧運進行推廣,算是營利事業中努力做好企業CSR的企業。

而旗美社區大學吳鴻駿則是將主題放在農民身上,他說:「 台灣早期是因為GDP而犧牲了農田,因為農田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與廉價的土地。」 於是社區便發起了美濃後生會,吸引在學學生等年輕人回來美濃,希望找回過去生活的足跡,做好文化資產保存。 也希望未來可以參考歐盟的方式,對土地補貼的方式造成社會價值。

提升公民意識 水環境公益創新大賽

本報昨日的報導中呈現浙江省錢塘江管理局介紹公部門如何保護錢塘 江,也報導中國各地為了保護自己的母親河而各自提出看法,那麼個人的努力有辦法讓其他人知道嗎?透過水環境公益創新大賽,10支隊伍從6月底展開為期1個月的公益實踐, 藉由各種方式來保護錢塘江,其中記者觀察家團隊透過親自走訪錢塘江汙染源, 並拍攝到工廠排放汙水的影片,將公民記者的理念付諸實行。另外綠泥人也將錢塘江汙染做成了錢塘江汙染情況報導集, 藉由收集錢塘江汙染情況的報導,並且舉辦新聞評論會,從800多篇報導中選出精選的20篇。

此外,也有許多隊伍選擇不同的方式來保護錢塘江, 包括在網路上開設論壇、收集老照片、收集相關詩詞、甚至是做成錢塘江汙染水地圖互動網路, 這些都是有別於團體與政府在保護水資源方面的努力,是為實踐公民行動、提升公民意識、開放民間個人參與的最佳管道。

除了在媒體意識上須做出更強烈的衝刺外,在全中國的江河行動上, 也必須要有更堅強的統合。在這次會議當中,來自綠家園志願者、綠色浙江、綠色流域、綠色之音、重慶綠聯會、淮河衛士、 甘肅綠駝鈴、綠色漢江、綠色江贛、綠色龍江、綠色江河、綠滿江淮、橫斷山研究會等,共13個綠色NGO組織, 共同完成了「中國江河綠色行動聯合倡議書」。

長江:三峽庫區流域水汙染嚴重

黃河:區域性/季節性水資源分布不均

瀾滄江:跨境流域開發,引發國際爭端

漢江:中下游水量銳減,水環境調節能力脆落

淮河:動態汙染,水質惡化,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怒江:水生態和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黑龍江:工農業污染嚴重

錢塘江:部份段水環境容量壓力大

海河:有河皆枯,有水皆汙

鄱陽湖:生態壓力加劇

青弋江:汙染嚴重,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

北京水系:嚴重缺水,城市生態安全岌岌可危

除了將中國現有河川做汙染總彙整之外,另外也提出4大要求,請全國共同來維護:

1.倡導節約用水,推動節水技術應用,合理利用水資源,取之有道,取之有度

2.呼籲水電科學河裡有續開發,確保訊息公開/公眾參與/嚴格環評

3.提請關注南水北調,開源更要節流,謹防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

4.敦促強化水資源保護,水汙染綜合防治,增強公眾監督機制, 促進水環境正義和氣候公平

Top

  上百萬加侖漏油 污染密西根卡拉馬祖河

摘譯自2010年7月29日ENS蘭辛,密西根州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密西根溢油污染的景象,圖片來源:密西根政府。處理溢油的工人在29日表示,他們已經成功阻止了從密西根西南部流向卡拉馬祖河(Kalamazoo)洩漏的油污,而事實上,不同機構的官員對於油污擴散的距離以及油污是否被成功阻止仍有不同看法。

美國環保署(EPA)已經接手聯邦現場協調員的工作,環保署官員指出,密西根湖以及卡拉馬祖的飲用水安全似乎沒有疑慮。

根據1990年的石油污染法案,這個發生在內陸而不是外海的油污外洩事件的權責機構是環保署。

7月28日的時候,一條安橋公司的30吋輸油管在馬歇爾爆裂,數百萬加崙的原油流入卡拉馬祖河的支流塔馬梅奇河(Talmadge Creek)。

洩漏的石油影響了卡拉馬祖河長達25英里的河道。洩漏處位於馬歇爾和巴特爾河(Battle Creek)之間,中間包括了沼澤、農田住宅與商業區。

關於與安橋能源的合作夥伴表示,他們已經阻止了油污的洩漏,不過在28日下午時,仍可見到油污順著溝渠流入卡拉馬祖河。

環保署長傑克森(Lisa Jackson)說,「這是一個嚴重的漏油事件,很有可能損壞水道並且威脅公眾健康。環保署當地以及總部人員都在現場,以確保對洩漏石油的控制與清理能有效且迅速。」

環保署表示,雖然石油洩漏已經停止,但官員表示超過百萬加崙的石油可能已經流入河川當中。卡拉馬祖河的流速很高,環保署目前的重點在於防止安橋漏油事件影響敏感的河岸區,最終目標則是保護密西根湖。

密西根州長葛萊赫姆(Jennifer Granholm)在29日仍持續動員各方面的資源,以滿足防止油污擴散的需求。州長已要求美國海岸衛隊評估局勢並提供建議,以防止漏油污染繼續擴大。

28日的時候,美國環保局要求海岸衛隊提供2百萬美金以支付聯邦政府對漏油處理的需求。如果有需要,環保署可以要求更多的資金。對於所花的處理費用,聯邦政府打算對安橋公司要求全額的賠償。

州長葛萊赫姆27日宣布,卡爾霍恩縣以及週遭沿著卡拉馬祖河下游到塔爾梅奇河的區域為受災區。

「我們的重點在於保護環境以及密西根的人民,提供任何可能的國家資源以處理這種情況。」葛萊赫姆說。「官員們以及國家機構正積極參與並對這些工作做出努力,並努力協調地方與聯邦單位,以確保我們的回應是即時且有效的。」

國家代表28日在現場與地方、州政府、聯邦單位以及相關的私人機構會面,提供受災的居民以及野生動物所需的幫助。美國並設立了聯合信息中心,負責協調提供新聞媒體的公開訊息。

密西根州29日啟動了一個新的網站,提供救災訊息以及公開資訊:http://www.michigan.gov/oilspill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論壇:千餘學者為何反八輕

作者: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雲林六輕大火燒出了台灣工安、環保、農漁安全等問題。

同時國光石化(八輕)建廠可能造成整個台灣在水資源、健康風險、糧食和面對氣候變遷下不可預測的未來。這樣巨大的社會衝擊在各媒體的報導下,被簡化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全」的對抗。這兩件巨大社會衝擊發生的巧合,掀開台灣在犧牲環境所衝高的GDP假象等等無法面對的真相,同時引起了各不同領域學者的擔憂。從白海豚保育、濕地生態、健康風險、水資源失衡到國家整體發展策略等專長學者的發起,經過網路的串連,再加上中研院18位院士的連署以及國際科學聯合會長李遠哲前院長的發聲之後,已有國內外超過1000位大學教授與研究人員的共同連署,從生態、公衛健康、空氣汙染、經濟、國家整體發展規劃等各方面提出清楚堅實的科學數據與辯證,反對國光石化在彰化建廠。

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六輕發生的工安事件與準備建八輕所可能帶來的衝擊,猶如科學實驗中的「實驗組」與「對照組」那般鮮明。「實驗組」的六輕自 1993年建廠以來,在環境衝擊、健康風險、水資源的取得、空氣汙染等等「外部成本」由全民吸收的情況下,創造台灣整體經濟GDP的高度成長。然而,在這高度成長GDP背後所產生的衝擊包括雲林沿海漁業資源的減少、水資源分配不公、國土的流失、生態失衡、以及民眾健康風險等等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兩把大火之後完全曝光。

相對的,八輕準備開發「對照組」的彰化大城濕地,過去20幾年仍維持很完整的濕地生態,而此豐饒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所產生的生態服務功能,提供當地居民自足的生計迴路,包括健康高產能漁業生產、鹿港百年璀燦的媽祖文化,更提供瀕危的白海豚覓食、迴游和休憩的伊甸園。

台灣西海岸最大的濕地生態所作的這兩組實驗結果有著明顯的差異。然而在政府行政部門與開發單位強力的主導下,八輕建廠提出的環評資料都無法說服學界的疑慮,更誤導行政院長說出白海豚會轉彎等等的謬論。而行政部門更在與開發廠商一起召開的記者會中,以民股退股的威脅口吻,強渡關山式的想影響八輕環境影響評估。

為了表達對台灣整體發展與永續的憂心,這次千位學者連署反對八輕在彰化興建提出非常清楚的研究論證,一一推翻了由國光石化所提出的環境影響評估。這些研究的範疇涵蓋社會經濟、健康風險、水資源掠奪、生態保育、國土保安以及最為重要的,八輕建廠後所將產生如六輕這樣高風險工業對台灣未來整體產業與永續發展,特別是在氣候變遷下增加的危機與風險。這是一次學界各領域學者跨領域、跨學門以及跨校際的串連所發出對政府最沈重的呼籲:停建八輕,正視台灣產業轉型的急迫性與必要性。

就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中科四期即日起停止一切開發行為,且吳揆宣布台塑六輕煉二廠全面停工檢修的同時。向來以經濟第一,開發第一為發展模式的執政黨也該真正轉個彎,誠心面對這千位連署學者的怒吼。過去,台灣50年的經濟發展在犧牲台灣島的環境與人民健康之下,造就了不少的經濟奇蹟,但也創造了許多2300萬人民不可承受的共業。千位學者們所提出的要求非常簡單,就是應將生態、環境與健康等「外部成本」納入所有企業開發與營運成本與效益的計算;我們不要再被簡約式歸成堅持生態保育、環境保全和健康生存就是反商、反發展,與經濟發展兩相對抗的陣營。我們要的是一個真正可以共生共存的未來台灣,這一切就從停建八輕開始吧!

※本文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