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2.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珊瑚生病了 海中雨林需要您

贊助環境資訊電子報 送好書&泰迪熊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台灣蝙蝠資訊站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德鐵地下化激辯 樹立重大建設公民參與典範


司圖加特21計畫的正反雙方第一次坐下來討論。
圖片來源:司圖加特市府

近年重大開發案件,從蘇花改、中科三期到近日沸沸揚揚的大城八輕,資訊不透明以及拒絕對話的公部門,早已成為眾矢之的。尤其是創下史上最快通過(22天)蘇花改環評,缺乏行政聽證、沒有公民參與,更有所謂不對外開放的「閉門會議」,在爭議未解的情況下,卻表示「無重大爭議」通過環評。

反觀最近德國司圖加特(Stuttgart)的鐵路地下化計畫,預計施工時程長達10年,伴隨噪音、揚塵與大型工程車出入問題,恐又破壞具有600年歷史的古蹟公園與都市綠地,於政府與鐵路公司協商之初,便有市民團體提出異議。今年更爆發流血衝突,觸發10萬人的遊行抗議。面對龐大民意壓力,政府單位如何應對?司徒加特鐵路地下化計畫的經驗,重大建設公民參與觸發了截然不同的結果,相當值得參考。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偉大城市的綠色願景 紐約PlaNYC的綠色大夢

人民參與治水、突破生態戒嚴

當「公益信託」遇上「審議式公民參與」

國光石化第三次環評補件再審 評估資料原地踏步

環球360°| 坎昆會議之後:著眼國家政策

作者:安德魯彭德爾頓(英國公共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坎昆上一次舉辦重大政府間峰會是2003年的世貿組織第5次部長級會議,4天后由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的巨大分歧,會議中斷。WTO談判從此陷入停頓。 在聯合國坎昆氣候變化大會(COP16)的準備中,墨西哥人對會議的期待做了悉心經營,也許就是為了避免重蹈WTO的覆轍。去年的哥本哈根會議在召開前,大家都熱烈期盼能達成一個有法律約束力的新氣候條約,但最終只是產生了一個政治性協議。因此,墨西哥坎昆會議的主辦方急切地想要保證把會議的重點放在各個談判要素上,而非要一個全面的結果。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坎昆氣候會議持續報導:來自各國示威者在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會議場地外遊行,要求氣候正義、權利保護、停止砍伐森林、保衛地球母親。當中原住民代表,更針對自然環境商品化的現象表達反對意見:「地球母親不出售,我們的水不出售,我們的土地不出售」。而在場內,台灣的官員在多年爭取之後,首度進入官方會場內介紹台灣的減碳成果,並且回答了媒體關於前今年度氣候變遷表現指數(CCPI)排名不佳的問題。

各國都在想盡辦法減少碳排放,一向被視為關鍵的中國,將在北京淘汰15萬輛高排放的黃標車,預計可以減排315萬噸。而巴西最近也宣佈,自1988年開始使用衛星觀察林地以來,目前毀林的速度已降到最低,同時也減少了因毀林而釋出溫室氣體,這有助於保護全球氣候。

在全球愛護生活環境的意識越來越高的時候,高美溼地的堤防道路遭不明人士以紅漆胡亂塗鴉,寫滿不雅字眼,嚴重破壞當地景觀,讓附近居民很痛心。這種惡行真讓人同聲譴責!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要拿多少眼淚才能換回臉上的笑容:大埔抗爭戶的生命紀實

作者:曹寶文、羅士翔(法農成員)

2010年,九月八日上午,我們如往常在十點左右抵達大埔,徒步往約好的受訪戶前進。然而途中經過位在公義路與仁愛路的張藥局時,卻被兩雙泛紅急切的眼睛留了下來。這是我們第一次見到秀琴,她大大的雙眼充滿感情,給人溫和柔軟的感覺。才打過招呼,講沒幾句秀琴就開始不斷落淚,當時我都還不知道她是哪位,叫什麼名字,只聽到她重複地描述他們家有幾坪、田有幾坪,為什麼連他們小小的田地都不能留下來等等。慢慢重頭問起,她才比較平穩地談了更多東西。

精采內文

 

德鐵地下化正反激辯 樹立重大建設公民參與典範

本報2010年12月9日德國柏林訊,鍾宏彬報導

反對司圖加特鐵路地下化的示威遊行。圖片來源:Uli Schmetzer國光石化日前召開第三次環評專案小組會議時,環團終於按捺不住於議程前質問主席:為什麼每次會議,開發單位總是沒有準備足夠數量的簡報給予與會民眾?事實上,近年重大開發案件,從蘇花改、中科三期到近日沸沸揚揚的大城八輕,資訊不透明以及拒絕對話的公部門,早已成為眾矢之的。尤其是創下史上最快通過(22天)蘇花改環評,缺乏行政聽證、沒有公民參與,更有所謂不對外開放的「閉門會議」,在爭議未解的情況下,卻表示「無重大爭議」通過環評。

反觀最近德國司圖加特(Stuttgart)的鐵路地下化計畫,預計施工時程長達10年,伴隨噪音、揚塵與大型工程車出入問題,恐又破壞具有600 年歷史的古蹟公園與都市綠地,於政府與鐵路公司協商之初,便有市民團體提出異議。今年更爆發流血衝突,觸發10萬人的遊行抗議。面對龐大民意壓力,政府單位如何應對?司徒加特鐵路地下化計畫的經驗,重大建設公民參與觸發了截然不同的結果,相當值得參考。

未來「歐洲新心臟」:司圖加特高鐵計畫

司圖加特市位於德國西南方,是巴登.符騰堡邦(以下簡稱巴符邦)的首府,面積達270平方公里。與鄰近行政區組成的都會區有530萬人口(2009年底資料),是德國第四大都會區,頂尖汽車工業Benz、Porsche、Bosch的總部都在這裡。

司圖加特中央火車站現有17個月台,每天有164班遠程(跨邦、跨國)、426班近程(邦內)、650班城市列車(市區到郊區),旅客24萬人次(2009年資料)。這早已達到極限,每輛列車平均只能在月台停留3分鐘,尖峰時段甚至更短;不論近程遠程班車,經常有嚴重的誤點,也造成旅客上下車及換月台的匆忙、擁擠。因此自1980年代起,即有新火車站的規劃,至2009年4月,聯邦政府、邦政府、與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 AG,下稱德鐵)簽約,11月宣布詳細工程內容,並於2010年2月動工。

「司圖加特21」(以下簡稱S21)計畫,屬於歐洲高速鐵路網路的一部分。德國政府計畫將其擴建成東歐到西歐、北歐到南歐的客貨最大轉運站,成為「歐洲的新心臟」。負責執行的德鐵計畫將現在「港灣式」(只有一個方向可以進出列車)的地面火車站,改成「貫通式」(雙向皆可進出)的地下火車站,擴建月台數,使得離峰時段可以容納每小時50班、尖峰時段72班發車;地面工程則配合地下的出入口,拆除舊火車站的一部分,建新的車站大樓。此外,本計畫還包括連結到司圖加特國際機場以及臨近城市烏爾姆(Ulm)的高速鐵路新路線。同時,市政府也搭此便車進行市區改造。換句話說,這是一場會讓司圖加特市及周圍都天翻地覆的大工程。

隨之而來的,則是環境鉅變:施工期間,居民和旅客要忍受至少10年的噪音、塵土和大型工程車在市區的出入(計畫於2019年完工)。此外,市中心一座600年歷史的「宮廷花園(Schlossgarten)」,與其他的河岸公園連成一片,形成一條環繞市區、佔地數十平方公里,同時擁有水岸、森林、草地的U型綠帶。此計畫也將攔腰截斷此一花園,砍除上百株老樹。

支持與反對者交鋒 10萬人遊行 政府軟化強硬態度

支持者認為,「司圖加特21」將使該市成為歐洲最大鐵路中心,可以帶來人流、物流、錢流,而市容改造也會帶來開闊整齊的街道,鐵路地下化釋出更多的可建築空地。

反對者則表示,舊火車站具有歷史文化價值,而空氣、土壤、水質與綠地品質,都將工程而被破壞。而10年之間,當地居民必須忍受交通阻塞和噪音,地底工程可能造成街道房屋塌陷,甚至觸動斷層。此外41億歐元的預算(2009年12月公布,政府負擔70%)也被認為過於勞民傷財。

反對S21的市民及團體,自2007年秋季,政府與德鐵還在協商時,即試圖以公投來阻止;但由於這不是政府100%出資的工程,不適用公投法。 2008年10月發生第一次抗議遊行,此後類似活動不斷;2009年11月起,反對工程的市民固定每週一在車站北方廣場集會遊行,持續至今;2010年7 月,舊車站北翼開拆,約2000市民阻止未果後,除週一外又增加了每週末的遊行。9月初,砍伐了宮庭花園的一部分老樹後,反對力道驟然增強,抗議者紮營在花園阻擋,砍樹工程被迫延至10月1日。政府從其他四個邦調來優勢警力,於9月30日對花園清場,爆發流血衝突,激起10月1日約10萬人的大遊行。

政府方面對於反對者的看法,原本上自聯邦總理,下至巴符邦的邦總理、內政部長、法務部長,都認為民眾不理性作亂,有違民主風度,並堅持貫徹政策。然而在9月30日的衝突與10月1日的大遊行之後,政府終於意識到嚴重性,開始尋求折衝之道。巴符邦的綠黨議員提議(綠黨正是組織抗議計畫的團體之一,是以環保為訴求起家的政黨),由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的前秘書長蓋斯勒(Heiner Geißler)出任調解人,主持並決斷正反雙方的談判,巴符邦總理贊成。

於是,一場走在法律之先的「S21調解會」(Schlichtung S21),也是德國政治史上第一樁「官民合資重大工程調解案」,就從10月底展開。調解期間,S21暫停施工。

正方代表:巴符邦總理(Stefan Mappus)、巴符邦環保與交通部長(Tanja Gönner)、司圖加特市長(Wolfgang Schuster)、司圖加特市議員(Johannes Bräuchle)、司圖加特區域規劃協會主席(Thomas Bopp)、德鐵董事(Volker Kefer)、德鐵於柏林的全權代表(Ingulf Leuschel)。

反方代表:「追求環保的交通協會」於司圖加特地區的副主席(Klaus Arnoldi)、司圖加特建築管理局前局長暨現職工程師(Peter Conradi)、「巴符邦環保協會」主席(Brigitte Dahlbender)、綠黨在巴符邦的主席(Winfried Kretschmann)、「司圖加特生態與社會聯盟」的建築與市政計畫研究員(Hannes Rockenbauch)、「生活在司圖加特」協會主席(Gangolf Stocker)、巴符邦議員暨綠黨在該邦的交通政策發言人(Werner Wölfle)。

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內密集舉行了九次調解會,日期及主題如下:(1) 10/22 - S21的策略意義以及新火車站的運輸能力;(2) 10/29 - 新火車站的運輸能力之二;(3) 11/4 - 從溫林根到烏爾姆(Wendlingen - Ulm)的新路線;(4) 11/12 - 反方的替代方案,擴建現有港灣式火車站(K21方案);(5) 12/19 - 生態與城市建設的發展;(6) 11/20 - 地質、安全性、與施工流程;(7) 11/26 - 成本與經濟效益;(8) 11/27 - 比較S21與K21的運輸能力和營運架構,對近程與城市路線的影響,施工流程,尚未討論的其他問題; (9) 11/30 - 結辯與調解人的意見。

超規範的官民企業調解會 民主成為最大贏家

調解會會議全程透過電視及網路直播,會議紀錄和錄影在會後數日即整理好上網,任何精彩發言、失言、失神都逃不過歷史。此外,從第二次進入計畫的實質分析辯論開始,正反雙方每次各自邀請六到八位專家,攻擊他方的缺失,提出己方的優勢。

正反雙方都使用大量電腦投影片做詳盡的報告。此外,相關資料都在會議前就公開,讓對方有時間分析並收集可能用於反駁的資料,大眾也能取得。因為準備充分,所以會議中台下的人頻頻發言,不論是攻擊正在發言的對方專家,還是救援己方,皆是言之有物。真正做到如同調解人蓋士勒所說的:「不只人要上會議桌,所有的事實都要上會議桌。」主席從頭到尾都跟得上如此繁複細瑣的議題,將討論維持在主題上,也常質疑雙方發言與前幾場略有不同,詢問是否有修改意見。

調解會最後做出了決定:S21計畫(重點在鐵路地下化與通往烏爾姆的新路線)可以進行,但是鑑於辯論過程披露的諸多問題,應該先做大幅的修改。德鐵必須確保運輸能力比現在的極限多出30%,根據反方分析,這可能要多蓋兩條軌道、多挖一條隧道才能做到,這意謂著預算大幅提高。防火和殘障人士的便利性必須提升;不能再砍任何一棵樹,只能移植並保證存活率。德鐵的改善計畫出來之後,還必須再接受公民參與的審查。地下化之後多出來的空地,不能落入房地產投機客手裡,因此必須設立基金會來管理。新的房屋必須是低CO2排放的綠建築,其分配要符合社會多元性與民主正當性。此基金會並且負有提升司圖加特河谷的空氣品質之任務。

巴符邦總理和司圖加特市市長多次出席。隨著每次議題不同,邦政府和市政府也增派相關部門的首長。司圖加特市長與巴符邦總理在結辯後的記者會宣布,同意以上要求,並設立管理這塊土地與住宅建設的基金會,打造舉世聞名的平民優質住宅區。司圖加特市長說,S21的計畫應該早點讓公民參與,今後也要將青少年納入考量,因為當2020年計畫完成時,他們也是成人了;這被媒體認為是間接承認決策疏失。

就法律層面而言,德鐵是民營企業(儘管是國營轉民營),與政府合作的工程既然已通過議會程序,德鐵沒有任何義務去理會抗議者的意見,若德鐵堅持動工,政府有義務派優勢警力維持工程順暢。然而德鐵同意參加這場超乎法律規範的調解,並接受調解的結果對其有拘束力。固然這部分緣於經費來源──政府的壓力,但德鐵全程認真參與調解會的表現,對於最後結果雖然苦笑但還是接受指教,無疑是大企業開發案的優質態度。

反方並不是為反對而反對,他們也體認到舊火車站早已到達極限,必須設法解決,只是他們質疑S21計畫太過草率,許多地質、安全、環境的問題都忽略。對於調解結論,反方表示:很高興結論有助於大幅改善S21的缺陷,但我們仍不滿意,會繼續透過和平的抗議、透過民主程序,終止整個計畫。因為我們的替代方案K21才是最好的。

德國媒體評論:就正反雙方而言,這是一場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的調解。不過這也是一場現代的啟蒙運動,最大的贏家是民主──公民直接參與的審議式民主。這次的經驗應該成為以後重大建設案的範本。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我國重大建設案的官、商、民三方角力,近年來越演越烈。如司圖加特的例子所示,環境保護只是開發建設中要注意的眾多重要因素之一,但我國法制竟操作成讓環評委員會當最終把關者,把所有拖累經濟的指責壓力都推給環保署和環保團體。此等缺失已被屢屢指正,卻始終沒有改善。我國政府部門一向有嚴守分工的現象,說好聽是謹守本份,說難聽是不願多負責任,沒有讓施政完善的心。若一個開發案要像S21調解會這樣,邀集環保、經濟、交通運輸部門,以及產、官、學、民代表,開上八九次會,每次都那麼深入,才能有結論,結論出來後要長期監督結論的落實,之後可能還會隨著工程進度再召開會議──對追求人事精簡的政府來說是多大的負擔。

然而在「S21調解會」這樣的事件中,才真正看到一個以「互相尊重」為基本待人態度,認真而講理的民主社會。

Top

 
 
 

環球360°| 坎昆會議之後:著眼國家政策

作者:安德魯彭德爾頓(英國公共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坎昆上一次舉辦重大政府間峰會是2003年的世貿組織第5次部長級會議,4天后由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的巨大分歧,會議中斷。WTO談判從此陷入停頓。

在聯合國坎昆氣候變化大會(COP16)的準備中,墨西哥人對會議的期待做了悉心經營,也許就是為了避免重蹈WTO的覆轍。去年的哥本哈根會議在召開前,大家都熱烈期盼能達成一個有法律約束力的新氣候條約,但最終只是產生了一個政治性協議。因此,墨西哥坎昆會議的主辦方急切地想要保證把會議的重點放在各個談判要素上,而非要一個全面的結果。

這很明智。在哥本哈根會議後的一年,那些亟需改變的要素裏取得進展的寥寥無幾,有些還惡化了。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美國的氣候法案。在哥本哈根會議前夕,美國政府曾經信心滿滿地表示要通過一個聯邦氣候法案來兌現其減排承諾,但就在氣候法案還沒有遞交到參議院,奧巴馬總統的民主黨就在中期選舉中丟掉了參院的多數席位。

任何推動坎昆會議達成切實的排放協定的企圖都將同時遭到來自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的強烈抵制。部分原因在於美國,這個對大氣中溫室氣體累計排放責任最大的國家目前不可能落實這樣一個協議。但許多重要國家的氣候變化政治狀況都在持續倒退。

即使在歐洲,在這個62%的居民承認人類在氣候變化中的作用,願意採取行動,特別是願意為減排付出更高費用的地方,對氣候變化的重視程度仍然較低。在2010年英國大選之前,我所在的智庫組織——公共政策研究所進行了一項民意測驗,在關鍵選區中只有17%的選民把氣候變化列入他們在作出投票決定時考慮因素的前三位或前四位。

瑞典有70%的公民認為氣候變化是世界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但在今年的大選中綠黨只獲得了7%的選票,導致其與社會民主黨的聯合垮臺。在澳大利亞大選中,「綠色選票」只有輕微增長,民意測驗顯示,氣候變化在選民們的要務名單上只排在第八位或者更低。

2009年哥本哈根大會的延宕造成了一種奇怪的扭曲:各國都很高調地承諾,但行動的現狀,離實現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的目標所需的程度還很遙遠。儘管許多國家的人們對氣候科學的懷疑絕對沒有否定論者所鼓吹的那麼高,但並沒有足夠的政治空間讓政府採取進一步行動。

因此,哥本哈根協議就是當前氣候政治的高水位線。只要這種政治現狀不發生變化,就沒有可能達成一個更大膽的約束性國際協議。

其他因素,如不斷加劇的歐洲金融風暴、美國的失業、中美間的匯率摩擦(中國現在批評美國濫發美元轉嫁危機),一起消滅了達成氣候協定的機會,甚至完全轉移了對氣候變化的切實關注。

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

氣候變化必須徹底改變與人們的關聯方式。儘管存在各種雜音和越來越多來自氣候科學的令人擔憂的信號,但為了明天而行動起來的意識並沒有足夠的牽引力。各國的氣候政治(就連中國的)都沒有按照正確的方式進行。大多數人關心的都是家務事、工作、自身的健康和孩子的教育。

一個辦法是把好的氣候結果與其他領域的進展聯繫起來,就像阿波羅聯盟在美國的綠色工作問題上所產生的影響。全球氣候網路已經做了很多努力,把這一做法介紹給發展中國家的政府,認為它在那裏能發生更大的效用,結果中國和印度政府對此都非常重視。

一個能效和清潔能源奇跡正在中國出現,其背後的驅動力就是對能源價格、能源安全和供應多樣化的關切。中國關閉了6000萬千瓦的低效燃煤發電,安裝了2500萬千瓦的風力發電是最好的證明。儘管中國的排放還在增長,但在這裏創建清潔產品和服務的大市場,無疑比碳定價在歐洲的重要性更強。碳定價對排放是有作用,但對於新技術的成本降低來說是不夠的。

通過創新進行大規模的部署和成本降低也將有助於氣候政治的改善。公共政策研究所在英國的民意測驗顯示:原則上人們都喜歡可再生能源,支持其部署,即使他們並不關心氣候變化。然而,對於承擔由此產生的額外成本,他們就不那麼情願了;對於聯合國公約強制發達國家承擔的發展中國家氣候變化政策的資金,他們則幾乎完全否定。

資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非常棘手。關於坎昆氣候大會,"冷場""僵持"之類的字眼可能會在報紙的標題中大行其道。如果關於如何為發展中國家的氣候適應和緩解行動買單的談判失控的話,這些詞出現概率還會增加。愛爾蘭的緊急援助和美國更加大量的放鬆,是一個再明確不過的信號:現在並不是催促發達國家兌現其拖了18年承諾的好時候。

墨西哥人對坎昆會議的悉心準備,基本上保證這次聯合國氣候大會不會重蹈WTO部長會議的覆轍。但人們也會期待一些較小的進展。

歸根結底,氣候談判的成敗或許並不重要。事實表明,我們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國家層面的執行和政治空間的創造上。如果我們能夠成功地做到這一點,最終也無法落實的法律框架可能就再也不需要了。

相關文章

坎昆會議:氣候"戰略上校"備受矚目
2010年12月3日

國際氣候談判崩潰之年
2010年11月26日

美國氣候政策走向何方?
2010年12月2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0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0年12月6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為氣候正義走上街頭 哥本哈根經驗不重蹈覆轍

本報2010年12月8日墨西哥坎昆訊,特約記者潘紀揚報導

來自墨西哥與其他國家不同機構的示威者,在當地時間7日,遊行到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會議場地外,要求氣候正義、權利保護、停止砍伐森林、保衛地球母親。大約2000多名示威者的遊行示威活動和平結束時,每個人都覺得沒有重複如去年在哥本哈根發生的暴力與大規模逮捕而鬆一口氣。

但由於坎昆展覽場地外大規模的墨西哥警察、安全部隊的武力戒備,被稱之為「為生活、社會、環境正義的國際大遊行」(International March for Life, and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的積極份子無法到達目的地。

警察封鎖了通往會場的主要道路,示威者無法靠近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而遊行也在傍晚和平結束;警察與激進份子都非常克制,降低挑釁的程度至最低,因此未引發暴力事件。

組織這次遊行的團體主要為一個國際維護農民權利的La Via Campesina,還有國際原住民核心小組、移工組織代表、環保人士、勞工、其他墨西哥民間組織,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

遊行中的原住民代表,是由RITA組織的領袖Cecilio Solis,與其他來自墨西哥與拉丁美洲國家的原住民領袖,來自北美、亞洲、太平洋島嶼等地的原住民代表也參與了這場遊行。

針對部份國家與公司將自然環境商品化,原住民高呼口號表達反對意見,「地球母親不出售,我們的水不出售,我們的土地不出售」。

談到原住民核心小組Cecilio Solis要求在氣候大會裡充分且有效的參與談判權利,以及有權事先知道並知情同意。他呼籲把原住民的權利納入坎昆會議中的協議,並敦促各國代表認知到氣候危機的重要性。

在他的聲明中,Cecilio Solis還要求工業化國家為捍衛地球母親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以及承諾一項有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動,以減少排放溫室氣體,危及世界各地的生命。

Top

 

坎昆氣候會議:史上首次 台官員進氣候公約會場辦邊會

作者:張楊乾(低碳生活部落格坎昆氣候會議特派員)

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於台北時間八日凌晨,成為台灣第一位進入聯合國氣候公約官方會場內,召開周邊會議的官員(張楊乾攝)

在爭取多年後,台灣官員8日首度在聯合國氣候公約的官方會場內,舉辦周邊會議(side event)介紹台灣的減碳成果。現場吸引了約50位各國人士參與,代表團除了作簡報之外,也回答媒體關於前一天由看守德國協會所發佈,今年度氣候變遷表現指數(CCPI)排名不佳的問題

台官方代表團=工研院代表團

由於台灣仍不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簽約國,因此台灣官員每一年參與氣候公約締約國會議,都是透過具半官方色彩的工業技術研究院,以非政府組織的身分與會。但自台灣政府積極爭取加入氣候公約後,今年所獲得的重大突破,包括已可以進到氣候公約官方周邊會議的會場內,和其他締約國一樣舉辦自己的邊會;而工研院也首次可進到大會會場內設攤,跟全球其他194個公約締約國介紹台灣減碳政策。

今年代表台灣的工研院代表團,是由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領軍,他於上周日(12月5日)抵達墨西哥參與第二周的坎昆會議。對於能成為首位在官方會場報告的第一位台灣官員,邱文彥感到十分興奮,他也感謝環保署、工研院以及外交部同仁長期的努力,讓台灣的官員能有機會跟國際社會分享台灣的努力。

台灣表現 外界檢驗

不過,由於德國看守協會(German Watch)才在前一天發佈報告,指台灣今年在57個主要碳排放國裏,阻止氣候變遷的表現排名倒數14名,也讓這份文件也成為這場周邊會議的焦點之一。邱副署長在回答媒體詢問時指出,台灣相關的氣候政策其實是進步的,但是台灣目前大部份的排放量來自於工業,因此挑戰很大,且更多的行動是需要的,政府將會採用利用各種可能的方法作減碳。

而同樣代表台灣發言的工研院顧問楊日昌博士也說,台灣的許多政策與目標是進步的,甚至比鄰國南韓還要嚴苛的。楊日昌舉例說,依台灣現在的政策規劃,在2020年之前,全台的排放量就會達到頂峰而開始下降,所以這也讓台灣在這次評比中,關於政策部份的分數是有上升,但最後仍被排放量的數字給拖累,不過他也相信政府會讓未來的名次能逐步下降。

台灣今年除了在氣候公約大會舉辦周邊會議外,也一如往常在國際碳排放交易協會(IETA)的民間會場裡,參與兩場的周邊會議。包括環保署空保處副處長簡慧貞,以及清華大學科法所教授范建得等,也都受邀在該組織的周邊會議上作報告。 【延伸閱讀】
坎昆氣候會議:部長級會議開幕 談判攻防升溫》楊曼瑜 8-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氣候會議:緩不濟急的坎昆談判》譚偉恩 7-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氣候會議:新阻止濫伐機制章節談判 前景樂觀》07-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氣候會議:台全球抗暖排名 依舊倒數》張楊乾 07-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氣候會議:日立場轉向? 誤會一場》李河清 06-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氣候會議:減碳新協議草案出爐》張楊乾 06-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北京淘汰15萬輛車預計減排315萬噸

摘錄自2010年12月7日中國環境報北京報導

截至11月26日,北京市淘汰高排放黃標車總數達到40621輛,已完成了今年淘汰4萬輛黃標車(編註:高排放車)任務。

北京市淘汰黃標車工作於2009年全面啟動,當年淘汰了10.6萬輛。今年北京市政府確定的黃標車淘汰年度目標是4萬輛,預計全年可淘汰約5萬輛。

據科研部門測算,15萬輛黃標車淘汰后,每天可減少排放與機動車相關的主要污染物315噸,其中一氧化碳245噸、碳氫化合物35噸、氮氧化物32噸、可吸入顆粒物3噸。

Top

 

巴西保護氣候 亞馬遜森林砍伐創新低

摘譯自2010年12月1日ENS巴西,巴西利亞報導;洪美惠編譯;蔡麗伶審校

巴西總統和環境部長宣布項新的較低森林砍伐率。 圖片來自:環境部。 巴西總統盧拉1日在巴西利亞宣佈,巴西自1988年開始使用衛星觀察林地以來,目前毀林的速度已降到最低。此一成就可減少因毀林而釋出溫室氣體,有助於保護全球氣候。

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在其年度報告中說,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間,毀林面積為新低的2,490平方英里。

和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間相比,去年巴西減緩亞馬遜森林砍伐率達45.7%。

2009年,巴西通過法律,並承諾在2020年前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到36.1%和38.9%之間。

減低毀林率是巴西減低溫室氣體排放策略的關鍵部分,官方估計,達成減低毀林的目標,就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24.7%。

2010年10月,盧拉總統宣布,巴西的減低8成亞馬遜森林砍伐目標,將在2016年達成,這比原先承諾提早了4年。

用INPE的「幾乎及時(near-real time)」毀林監測系統分析衛星圖像,可使巴西環境研究所和可再生研究所在毀林行為發生時,藉著聯邦警察的支持,建立準確和有效的執法行動,以遏止非法砍伐。

盧拉總統1日在巴西利亞簽署了一項法令,設立亞馬遜生態經濟總體區域劃分倡議(Amazon Ecological-Economic 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燃燒的情況。圖片節錄自:Apoloniox70相本。 Macrozoning initiative),作為引導並促進亞馬遜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策略。該倡議將亞馬遜地區劃分成10區,依據可持續性準則,指定每個區可進行的經濟活動性質。

遏止農業區擴張與在原生植被區域放牧,並在已因農業活動而遭砍伐的地區進行植樹,這些措施可以避免毀林行為。

該法令規定,依據總體區域劃分倡議下的準則,國家貨幣委員會應對亞馬遜農村和農工業活動進行財務限制等,設立新的規定。財政和經濟激勵措施將用在鼓勵擴大在該地區的可持續活動。

總統簽署後不多久,巴西央行就宣布,對於那些要在新砍伐林地區域種植大豆的農民的農業信貸,將予以否決。

 Top

 

塗鴉客惡搞 高美溼地景觀變調

摘錄自2010年12月8日自由時報台中報導

高美溼地旁的公告欄及地面慘遭噴漆塗鴉,高美派出所員警上週六巡邏發現,已通知縣府農業處清除;居民抱怨縣府之前允諾要在堤防沿線設置監視器卻跳票;縣府農業處無奈表示,經費爭取一波三折,一切盼明年。

高美溼地堤防道路遭不明人士以紅漆胡亂塗鴉,塗鴉人在高美地圖的公布欄噴上紅漆字,連地面也寫滿不雅字眼,嚴重破壞當地景觀,讓附近居民很痛心。居民表示,今年中高美溼地慘遭重油污染,縣長黃仲生會勘時即允諾要在高美堤防沿途裝設監視器,結果,縣府卻表示沒有錢,至今未能裝設,才提供嫌犯可乘之機。

縣府表示,高美堤防沿線裝設監視器,經縣警局規劃提報營建署爭取經費,結果,營建署要求修正以生態監測為主,縣府修正後再送營建署,卻因高美溼地為野生動物保護區,被納入林務局辦理,一波三折,縣府將繼續協調,希望以專案方式,明年爭取林務局三百萬元補助。至於塗鴉清理部分,因已屆年底,縣府沒錢,會計作業來不及,將俟明年處理。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陳韋綸、李詩婷‧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