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1.05








近期活動

公僕踹共!1/6上萬公民要求守護阿塱壹古道記者會
陳仲嶙副教授演講 「國民環境信託的法律工具 」(1/9截止)
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徵求專案執行人員
大南埔 寒假【高中農村踏察營】(1/17截止)
2012女人救地球
蕪土吾民:2012年文化研究會議
吳明益《以書寫解放自然》之迷失在自己的地圖裡: 談自然寫作者的手繪圖像與空間想像

活動訊息託播

 

 

活動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本站與台大新聞所研究群合作「網友如何看待全球暖化議題」,邀請讀者線上填寫!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紙袋取代塑膠袋 未必更環保

照片轉載自衛報

百貨公司、商場改用紙製購物袋,真的有比較環保嗎?英國衛報日前的報導說,未必!報導中指出,英國的Topshop、Nike、Primark都已換成了紙袋購物袋,棕色紙袋又開始在大街小巷四處可見。但是它們真的比塑膠袋好嗎?

Wrap是一間由英國政府出資成立的公司,成立的目標是為了降低廢棄物的數量,該公司摘要了一系列紙袋的缺點:雖然紙袋的原料來源是可再生、可生物分解、 可製成堆肥、且可回收的,但是製造及運送紙袋所需的能源遠超過塑膠,紙袋較無法重複使用,並且如果丟在掩埋場處理的話會產生甲烷。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舉手之勞做環保-手是最好的購物袋

打破便捷慣習的新生活運動!

只見商業不見環保

濫發環保袋 棄置量達八成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從台灣為亞洲黑熊發聲(三)

作者:黃美秀(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

為了讓2009年國際亞洲黑熊保育研討會的閉幕式不要太匆促、冷場或流於形式,也希望對主辦單位及所有參與者能產生一些建設性及鼓勵性的建議,再三思量後最後決定要求與會者回答2個有關現今亞洲黑熊面臨的保育威脅,以及應該採取的行動的問題。 靈光乍現的閉幕式火花

結果這樣進行的方式效果出奇的好,現場發言踴躍、反應活絡。我們之後現場計數一一舉手表示贊成的數目,答案排名從最高到最低如下:

精采內文

環球360°∣超級城市:「城市」的重新定義

作者:戴维•皮林(《金融時報》亞洲版編輯)

超級城市的概念源自「巨大都市」一詞,這個包含貶義的辭彙是由德國歷史學家奧斯維德•斯賓格勒在1918年創造的,用來描繪那些擴張得過大、已經處於衰落邊緣的城市。法國地理學家讓•戈特曼在20世紀50年代把這個詞發揚光大,用它來專指美國東海岸的大型城市走廊。如今這個詞再次成為焦點,指的是巨型城市群,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

實際上,世界上更多人的目的地是二線城市而非超級城市。但巨型組合都市具有一種象徵力量。對一些人來說,它們代表著一個勇敢的新世界,在這個世界裏無數中國人、印度人、巴西人及其他國家的人可以逃脫貧困的魔掌。但對另一些人來說,超級城市只是一個噩夢。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大選倒數十天,各候選人紛紛衝刺,在基隆,核四將成辯論的話題,在花東原鄉更出現了將塑膠飼料袋噴漆製成的競選旗幟,儉樸的模樣反而在一片鮮艷競選旗海中顯得獨特,選後又可以繼續使用,真是有創意又環保。

一隻於2005年3月在日本琉球繫放的黑面琵鷺,於元旦期間出現在台東市太平溪出海口,令當地鳥友非常興奮,他們表示黑面琵鷺遠從日本飛來台灣,是這幾年首見。但是為什麼改變了習慣,也讓人好奇。中國將在千島湖建立生態系統監測站,希望能從中找出如何進行生態資源培育、保護和利用工作,將在明年啟用。近日全球異象頻傳,數以萬計的死鯡魚被人發現沖上挪威北部的海灘,美國阿肯色州數百隻黑鳥神秘從天而降,新英格蘭也在懸崖底下發現25匹死馬,這些奇怪的狀況不免教人議論紛紛地球怎麼了?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白海豚優先棲地保護區-恢復台灣西海岸生態與漁業資源的藍圖

作者:陳昭倫(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小組、IUCN瀕危物種名錄專家)

白海豚需要有河口灘地、紅樹林、潟湖等多樣的棲地提供他們遊戲、攝食、生殖、分娩與哺幼的功能各種型式的生態系。而且因為台灣海峽大部份海域的水深都在50公尺以下,因此隔離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於台灣的西海岸,成為一個游走於苗栗後龍溪到台南曾文溪河口間狹長海域的獨立與長住族群。對於白海豚這類小型鯨類,無法像貓熊一樣的被圈養在人為的環境進行保育。而劃設優先棲地保護區,讓白海豚能夠持續的繁衍已是唯一的選擇。但是,要如何在台灣的西海岸來劃設保護區進行白海豚的保育呢?

首先,要先解決白海豚生存面對的五大威脅,如果這五大威脅無法解決,任何型式的保護區的劃設,也都只是紙上保護區而已。這五大威脅包括了 :

精采內文

 

紙袋取代塑膠袋 未必更環保

本報2012年1月5日綜合外電報導,林可麗編譯,莫聞審校

紙袋未必更環保。照片節錄自衛報。百貨公司、商場改用紙製購物袋,真的有比較環保嗎?英國衛報日前的報導說,未必!

報導中指出,英國的Topshop、Nike、Primark都已換成了紙袋購物袋,棕色紙袋又開始在大街小巷四處可見。但是它們真的比塑膠袋好嗎?當我們在經濟蕭條的時候花了不該花的錢購物,至少我們還可以有把罪惡感掩飾得完美無瑕的好東西,那就是紙袋。

如果把拒用塑膠袋的運動看成戰爭,那麼,在英國年前的聖誕節購物潮,紙袋可說是打贏了一仗。從講究格調的法國品牌APC到Nike、Topshop、甚至是Primark,都開始提供棕色的紙袋給前來購物的消費者使用。購物時滿手掛滿紙袋比起一包包裝滿商品的塑膠袋,不但比較沒有製造垃圾的感覺,反而勾起了經典棕色雜貨紙袋的舊時回憶。

好吧,比起毫不長進又會悶死海洋生物的塑膠袋,紙袋算是打贏了這場購物袋的戰爭。不過,它們可是樹木的小孩耶!紙袋雖然略勝一籌,但就像所有的戰爭一樣,打贏後世界有沒有變得更美好,還是一個不明的未知數。

Wrap是一間由英國政府出資成立的公司,成立的目標是為了降低廢棄物的數量,該公司摘要了一系列紙袋的缺點:雖然紙袋的原料來源是可再生、可生物分解、可製成堆肥、且可回收的,但是製造及運送紙袋所需的能源遠超過塑膠,紙袋較無法重複使用,並且如果丟在掩埋場處理的話會產生甲烷。

一個專門介紹重複利用資訊的網站 Reuseit.com 提到,「要紙袋還是塑膠袋?答案應該永遠是,兩個都不要!」根據一份2007年由美國塑膠袋生產製造商共同贊助的研究指出,製造紙袋所需要的能源為塑膠袋的4倍之多。生產紙袋的製造商在製程中使用塑膠袋製程所需20倍以上的水,而且紙袋回收也需要更多的能源。

至於布質購物袋,和完美相距甚遠。根據英國環境署2011年的報告指出,可重複使用的布質購物袋需要拿出來用131次,才會抵消使用一次塑膠袋所造成的環境衝擊。而在此同時,塑膠袋的使用量還是節節上升!

報導中建議,與其比較紙袋跟塑膠袋的好壞,我們真的需要改變自己的習慣。最基本的,一次購物量,不要買超過我們徒手能拿的;此外,報導也建議對所有的購物袋徵稅,以經濟措施來提醒人們:如果不能少買一點,至少我們可以重複使用那些塞在水槽底下的袋子。

※ 參考資料:

Top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從台灣為亞洲黑熊發聲(三)

作者:黃美秀(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

藉著野外勘查臺灣黑熊的自然棲息環境,瞭解山區的黑 熊故鄉,同時把握與人交流的時機。(黃美秀 攝) 為了讓2009年國際亞洲黑熊保育研討會的閉幕式不要太匆促、冷場或流於形式,也希望對主辦單位及所有參與者能產生一些建設性及鼓勵性的建議,再三思量後最後決定要求與會者回答2個有關現今亞洲黑熊面臨的保育威脅,以及應該採取的行動的問題。

靈光乍現的閉幕式火花

結果這樣進行的方式效果出奇的好,現場發言踴躍、反應活絡。我們之後現場計數一一舉手表示贊成的數目,答案排名從最高到最低如下:

▉ 什麼是威脅亞洲黑熊保育的主因?

威 脅 主 因 項 目

排名

非法買賣熊類產製品,增加非法狩獵壓力

1

棲息地破壞劣化及減少

2*

人熊衝突(熊傷害人,或造成農作物等財物損失

3

一般民眾的認知不足(包括對於黑熊本身及保育的價值)

4

缺乏政治和行政的支持

5

缺乏科學的研究資料

6

圈養熊抽取熊膽汁

7

▉ 什麼是保育亞洲黑熊最關鍵的行動?

關 鍵 行 動 之 項 目

排名

透過教育改變人的行為

1

加強各單位或個人間的合作和網絡(包括政府或民間機構、學術界、地方民眾和權益相關者)

2

加強保護和執法

3

增加長期監測的工作,以評估熊類族群趨勢

4

徹底落實貿易黑熊的產製品(如熊肉、掌、膽或膽汁)的禁令

5

增加科學研究

6

第一時間及時處理人熊衝突的事件(如熊破壞農作物或傷害人),以減少衝突程度

7

加強就地保育(In situ,如野外棲息地保護及減少非法狩獵)與移地(Ex situ,如圈養 動物的保種或繁殖)保育間的連結

8

努力尋求保育和研究黑熊所需的資金來源

9

非法狩獵黑熊及買賣活體和產製品仍是大部分亞洲 黑熊分布地區的最大 威脅。圖為熊掌。(黃美秀攝)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試驗站的圈養黑熊第 一次看到這麼多「做 熊的(熊類研究者)」。(黃美秀 攝)

最後我們要求與會者列出個人參與此次會議所學得的一些重要議題或經驗,以下即是依與會者所列舉的議題順序一一列出:

◎因為熊類養殖及其產製品的貿易,東南亞地區的亞洲黑熊數量正大幅降低。

◎大部分黑熊分布地區的人熊衝突問題已日趨普遍,例如日本、印度、尼泊爾等。

◎熊類族群監測的方法(如痕跡調查法、自動照相機、熊排遺偵測犬、熊毛陷阱等)和所需工作程度,存有很大差異。

◎與過去相較,野生動物學者間的國際合作已明顯地增加。

◎新的基因技術進步可提供一些傳統方法無法詮釋的途徑,深入瞭解問題。

◎各個國家對於熊類的知識及研究水準存在著極大的落差。

◎可利用熊類來作為亞洲地區其他保育議題的範本物種(model species)。

◎東南亞地區與熊有關的研究計畫,執行的數量比過去所想的還要多。

◎不少新的計畫包含了許多新的創見和發現。

◎許多生物學家致力所學,不遺餘力地貢獻服務。

◎有必要持續強調熊類棲地(ex-situ)保育的議題,如圈養個體之經營管理。

※本文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合作刊登

※原文刊載於自然保育季刊

Top

 

環球360°∣超級城市:「城市」的重新定義

作者:戴维•皮林(《金融時報》亞洲版編輯)

每逢節日,居民們就穿上木屐和傳統的棉布靛青短褂,用華麗的轎子抬著當地的「明神」在大街小巷遊行。收穫時節,他們則聚在一起打年糕。就連不是節日的時候,到處也洋溢著溫暖的市井氣息。小商販們都用唱歌似的調門吆喝著,拼命吸引顧客到他們的小鋪子裏購買新鮮的海產、自家制的豆腐、味噌或者傳統甜點。猜一猜,這些場景發生在哪里?某個偏遠的小村子?海邊的小鎮?都不對。這道日常的風景就在東京,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一個擁有3600萬居民的超級城市。

Paul Barter攝

城市,及其更大的近親——超級城市的特徵正在迅速地更新。我們絕對不能再戴著歐洲或者北美的有色眼鏡來看待城市這個概念。19、20世紀在發達國家廣泛展開的偉大城市化試驗如今已經轉移到了發展中世界,特別是在亞洲。

從北京到雅加達,從孟買到馬尼拉, 亞洲其他最大的城市都與東京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這些城市沒有東京富裕、沒有東京乾淨,也沒有東京那樣令人驚歎的公共交通。但是它們和東京以及拉各斯、聖保羅等其他大洲的巨型組合都市一樣,扮演著重新塑造城市概念的角色。

「城市的概念日新月異。以往,城市只是圍繞神權和政權而存在一片人煙稠密之地,而今天城市則是基礎設施可以承載的一切。」大衛•德海利說,他正在撰寫一本超級城市東京的書。

許多人從鄉村湧入超級城市(通常以居民達到1000萬人為標準),單是亞洲這個數字每年就達到4500萬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萊澤將這些超級城市稱為「類固醇上的城市」。

超級城市的概念源自「巨大都市」一詞,這個包含貶義的辭彙是由德國歷史學家奧斯維德•斯賓格勒在1918年創造的,用來描繪那些擴張得過大、已經處於衰落邊緣的城市。法國地理學家讓•戈特曼在20世紀50年代把這個詞發揚光大,用它來專指美國東海岸的大型城市走廊。如今這個詞再次成為焦點,指的是巨型城市群,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

實際上,世界上更多人的目的地是二線城市而非超級城市。但巨型組合都市具有一種象徵力量。對一些人來說,它們代表著一個勇敢的新世界,在這個世界裏無數中國人、印度人、巴西人及其他國家的人可以逃脫貧困的魔掌。但對另一些人來說,超級城市只是一個噩夢。

今年十月已經達到70億的人類走向城市化的步伐是不可阻止的。2008年,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城市人口超過農村。用這個標準來衡量,目前城市人口只占40%的亞洲還落在後面,亞洲城市建設的道路還很漫長。

根據《國家地理》的說法,1975年世界上只有3個超級城市。一個是紐約,世界最大經濟強國的金融首都。一個是墨西哥城,發展中國家墮落的代名詞,無數人湧進這裏污穢的貧民窟,到處充塞著污染、暴力和疾病。第三個是東京,在18世紀末它還被稱為江戶的時候就以1百萬的人口居於世界城市之首。二戰後隨著日本向西方生活標準的日漸逼近,東京發生了人口大爆炸。它成為一種新型的城市,既不西方化也不貧困,被稱為亞洲的紐約。

35 年之後,超級城市家族中又增加了約20個成員。但這個概念仍然是模模糊糊、充滿爭議的。東京23區居住著1200萬人,但包含了川崎和橫濱的大東京城市群的居民則多達3600萬。關於人口規模不應該太摳字眼。比如中國西部重慶市人口的官方說法是3000萬,但實際上是包括了周邊劃歸該市的農村人口。

根據全球諮詢巨頭麥肯錫公司的統計,歐洲有1個超級城市(倫敦),非洲有3個(金沙薩、拉各斯和開羅),南北美洲有5個(聖保羅、墨西哥城、紐約、洛杉磯和布宜諾賽勒斯)。還有11個都在亞洲,而其中的7個佔據了世界城市排名的前七位(依次是東京、孟買、上海、北京、德里、加爾各答、達卡)。

要對超級城市進行計算很不容易,分類就更難了。以上海和孟買為例,這兩座城市分別是中國和印度的金融首都。如果我們忽略污染問題,在各大街道上不要走出太遠,上海可能讓你誤以為置身紐約。實際上,從某些方面來說上海已經超過了紐約。根據德海利的說法,1980年,上海超過八層的建築只有121座,到 2005年已經超過了1萬座。上海超過200米高的摩天樓有91座,紐約則只有82座。從1995年開始,上海就開始興建世界最長的地鐵體系,到2020 年這個長度將加倍。

與規劃良好、垂直生長、(有時)光芒四射的上海相比,孟買顯得缺乏規劃、橫向蔓延、污穢不堪。但是蘇克圖•梅塔筆下的印度「最大城市」多少保持住了它的魅力。對千百萬印度人來說,它提供了一種更好的生活和逃離鄉村悲劇的希望。建設法規意味著孟買無法擁有那麼多摩天大樓,這裏的人們不是住在高層住宅裏,而是擠進了像達拉維這樣的貧民窟。

孟買還沒有地鐵,儘管有一條在建的。它的鐵路承載著主要交通任務,每天的客運量相當於以色列全國的人口,而且極端危險,每年都造成數百人死亡。然而無論如何這個城市仍然在運轉著。就舉一個例子,就是為數百萬孟買人(無論穆斯林還是印度教徒,無論素食者還是肉食者)提供午餐配送的達巴瓦拉們,他們擁有一整套令諮詢專家們暈頭轉向的高效供應鏈管理方式。

亞洲開發銀行的基礎設施專家金吉洪(音)說,成功的城市需要能夠把遠景變為現實的領導者。上世紀70年代,首爾差不多1/3的人還住在低矮的棚戶裏。但是由於精心的用地規劃,再加上推土機的作用,該市的面貌大大改觀。如今這個擁有2450萬人口的大都市已經變得非常宜人和繁榮,按照客運人數來說,首爾還擁有世界第三大的地鐵系統。
但這只是例外。大多數城市的運行並沒有趕上現實的發展。根據麥肯錫的統計,僅僅600個城市容納著世界上超過1/5的人口,並且產生了全球總產值的一半。然而許多城市自身的預算、規劃和政策並沒有享受到多少成果。雅加達專區省長法烏茲•波沃最近在新加坡召開的一個金融時報/世行會議上抱怨說他必須向中央政府乞求資金。他說:「到2025年,印尼的城市人口將占到60%,但如果沒有被賦予充分的權力,又沒有足夠的財源,我們如何應對呢?」

亞洲的許多城市都沒有能力向居民徵稅或者收取水電費,更不用說為他們提供能夠改善生活的排水、道路和公共交通了。我們仍然在以民族國家為單位思考問題,但現實是世界人口已經湧入城市,而許多城市管理無力。

很顯然,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帶來了各種巨大問題,不僅僅是環境破壞。一個上海中產階級市民耗費的資源和排放的溫室氣體都比一位安徽農民多得多。但是,正如格萊澤在《城市的勝利》一書中所說的,城市是人類努力的頂點。比起依靠汽車連接的龐大郊區,高度集中的城市富有創造性、令人目眩神迷,環境破壞也更小。城市就是我們遠離貧困的護照。城市吸引窮人,而非創造新的貧困。在這裏,人類在藝術和技術上都達到創造性的巔峰。

無論我們喜歡與否,都不可能再把人類禁錮在農田裡。到2050年,城市人口將達到世界總量的3/4。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城市以及更多的超級城市。「這些超級城市是人類未來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個前景既令人振奮又讓人害怕」,格萊澤說。東京、首爾和上海的例子表明超級城市不應該被妖魔化。對我們很多人來說,超級城市就是我們的命運。人類的目標應該是把握命運,而非向它低頭。

 

相關文章

應對都市擴張海嘯 2011年10月25日

為城市的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2007年1月26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12月26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立委競選起跑 核四成基隆話題

摘錄自2012年1月4日中央社報導

立委選舉競選活動4日正式起跑,代表「人民民主陣線」參選的黃小陵則親自遞交「核四議題公開辯論邀請書」給藍綠候選人,希望藍綠雙方5日能在地方電視台舉辦的政見發表會,對核四議題表明立場。

黃小陵說,基隆附近有核一、核二和核四3座核電廠,她主張核四應立即停工,核能政策是很重要的議題,但藍綠雙方並未提出相關政策,她認為應該講清楚。

林右昌陣營指出,民進黨的立場一向是反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甚至提出2025年非核家園主張。

謝國樑陣營則表示,尊重黃小陵陣營長期以來關心核四議題,只要是對基隆好的政策都會認真討論。

Top

 

農用飼料袋 立委選戰軋一腳

摘錄自2012年1月5日更生日報花蓮報導

照片節錄自蘋果日報,黃瑞娟攝平地原住民立委候選人馬耀比吼的支持者自掏腰包,利用農村常見的塑膠飼料袋噴漆製作競選旗幟,懸掛在鄉間,在一片色彩鮮艷的競選旗海中顯得相當獨特。

支持者表示,飼料袋競選旗從噴漆到陰乾不用一分鐘就能完成,而且一面成本才10元,不只迅速省錢,還兼具「環保」功能,才剛掛出去,已有不少部落民眾已經私下「洽詢」希望選完後,回收再利用。

馬耀比吼的家鄉在玉里鎮春日的織羅部落,族人為了表示對他的支持,又礙於受到經濟上的不便,於是便宜的飼料袋3百個,用厚紙板割字當模板,在飼料袋上噴字及號碼後綁在竹竿上,就成了競選旗幟。

部落族人利用農暇時間「情義相挺」製作飼料袋競選旗,參與製作的黃偉豐說,飼料袋比一般塑膠製垃圾袋更耐重,什麼東西都能裝深受農民歡迎,因此,已有不少人私下告訴他,希望選後能帶回家再利用。

黃偉豐笑說,飼料袋競選旗不只製作簡單成本便宜,連選完都不用「善後」民眾會搶著拆,相對於其他候選人鮮豔的競選旗,飼料袋相對實用,還可回收再利用,兼具環保功能。

馬耀比吼表示,他事前並不知情,直到看了臉書網頁後才「驚喜萬分」他說,很感動」競選團隊花錢製作的旗幟成本太高,因此數量少,宣傳效果有限,飼料袋成本只要1/50,效果又好,他決定參考部落的創意大量製作,選後免費分贈族人使用。

Top

 

琉球繫放黑面琵鷺 飛來台東

摘錄自2012年1月4日中國時報報導

一隻繫有腳環的黑面琵鷺,於元旦期間出現在台東市太平溪出海口,令當地鳥友非常興奮;這隻編號J10的黑琵是於2005年3月在日本琉球繫放;保育人士表示,黑面琵鷺遠從日本飛來台灣,還是這幾年首見。

國際知名的明星鳥種黑面琵鷺,在元旦期間光臨台東,這隻黑琵左腳繫有黃、綠相間的腳環,右腳黃色腳環的編號為J10,台東往年也有零星出現黑琵的紀錄,不過數量不多,今年開年這隻黑琵的出現,讓獲得鳥訊的鳥友興奮不已。

據台南野鳥學會總幹事郭東輝表示,這隻黑琵是2004年出生的幼鳥,2005年3月7日在日本琉球繫放,去年11月在日本九州曾有出現,研判是從琉球飛到台灣,沿著東海岸飛抵台東。

他說,目前全球包括日本、南北韓、大陸、香港都有繫放黑面琵鷺,全世界繫放約220隻,過去飛到台灣的有腳環黑琵,以韓國居多,日本飛過來的還是這幾年來首見。

Top

 

千島湖生態系統監測站將於2013年啟用

摘錄自2012年1月2日中國環境報浙江報導

一直以來浙江省千島湖水質狀況備受關注,淳安縣將把關注重點從水質轉向湖區整個生態系統。近日,千島湖生態系統監測站開工建設,建築規模8000平方米,投資概算4500萬元,有望於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

千島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地處長三角腹地,是我國極其珍貴的優質淡水資源,不僅是浙江、安徽重要的生態屏障,同時關係長三角的生態安全,其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尤其值得準確監測和科學研究。

千島湖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變化、農田地表徑流及水土流失使千島湖的生態承載壓力不斷增大。建立生態系統監測站,就是希望通過長期的觀測,用連續、精確的數據,動態觀測並科學闡明千島湖生態環境變化,從而更加科學地指導千島湖生態資源培育、保護和利用工作。

Top

 

挪威魚群暴斃 末日傳聞再起

摘錄自2012年1月4日中央社報導

數以萬計的死鯡魚被人發現沖上挪威北部的海灘,讓世界末日預言者逮到機會,稱這是世界將要毀滅的另一個跡象。

逾20噸鯡魚目前橫屍在諾德雷薩(Nordreisa)的克瓦尼斯(Kvaenes)海灘上,對於這些魚如何沖上岸,專家的看法不一。

有的專家說,這群鯡魚可能是被黑鱈魚等掠食魚類追到海岸線後,被潮流給困住。另一種說法是,這些魚是在最近發生風暴時被沖上岸邊,或是困在淺水區,然後受到流進海灣的淡水影響。

海洋研究機構(Institute of Marine Research)研究人員郝斯特(Jens Christian Holst)說,有幾個因素可能同時發生。他說,他希望他們能對這群死魚做檢驗,看看是否死於疾病。

這起發生在挪威的事件,不是唯一在新年發生的大量死亡神秘事件。

專家說,1月1日,美國阿肯色州有200隻黑鳥神秘從天而降,不過專家現在認為,是有人刻意用煙火攻擊這些黑鳥。

上個月,有人在新英格蘭格倫因斯(Glenn Innes)附近的懸崖底下發現25匹死馬。

去年新年第一天,也發生詭異且無法解釋的類似慘死事件,有數以百萬隻的斑點魚沖上馬里蘭州的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有更多黑鳥在阿肯色州暴斃,還有大量海洋生物死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海灣。

Top

 

論壇∣白海豚優先棲地保護區-恢復台灣西海岸生態與漁業資源的藍圖

作者:陳昭倫(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小組、IUCN瀕危物種名錄專家)

僅存於台灣西海岸不到90隻的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被國際保育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族群(critically-endangered)。而已發表的科學報告也指出白海豚是一種棲地依存性極高,只能生存在水深不超過30公尺,離最低潮線不超過5公里以上的水域。白海豚需要有河口灘地、紅樹林、潟湖等多樣的棲地提供他們遊戲、攝食、生殖、分娩與哺幼的功能各種型式的生態系。而且因為台灣海峽大部份海域的水深都在50公尺以下,因此隔離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於台灣的西海岸,成為一個游走於苗栗後龍溪到台南曾文溪河口間狹長海域的獨立與長住族群。對於白海豚這類小型鯨類,無法像貓熊一樣的被圈養在人為的環境進行保育。而劃設優先棲地保護區,讓白海豚能夠持續的繁衍已是唯一的選擇。但是,要如何在台灣的西海岸來劃設保護區進行白海豚的保育呢?

首先,要先解決白海豚生存面對的五大威脅,如果這五大威脅無法解決,任何型式的保護區的劃設,也都只是紙上保護區而已。這五大威脅包括了 :

(1)淡水減少輸入,影響食物來源

白海豚的主要食物為底棲性的魚類,包括石首魚、海鯰魚等。這些魚種大多生活在離岸不遠淺水域的河口泥灘地、紅樹林、潟湖。也就因為這些食物的特性,白海豚被目擊與紀錄的海域通常是非常靠岸。然而,河口泥灘地、紅樹林、潟湖生態系都需要有上游淡水域帶下來豐富的營養鹽來滋養浮游植動物,才能支撐這些白海豚食物族群量。然而,西海岸的主要河川包括大安、大甲、濁水和曾文等溪流都有水壩等設施,阻斷了淡水輸入,造成沿岸水域生態系的失衡。

(2)棲地消失

除了營養鹽的輸入,河口泥灘地、紅樹林和潟湖也都需要大量河川上游的泥沙輸入藉以維持整體棲地的固著性。除了河川上游的水壩與攔沙壩之外,台灣西海岸因各種不同理由所建設的水泥堤岸與消波設施,都讓這些重要棲地消失。

(3)生活廢水以及農業與工業化學污染

白海豚生活在離岸不到3公里的淺海區,極易暴露在海域的污染,包括了生活廢水、農業與工業化學的污染。同時白海豚為哺乳類動物,與我們人類一樣都呼吸空氣,因此,空氣污染也是直接的影響白海豚健康的威脅。國外的研究已發現在鯨豚體內累積高劑量的毒性的物質,像戴奧辛等環境荷爾蒙,都是對鯨豚的生長與生殖重大威脅。

(4)水下噪音

鯨豚的溝通、攝食與移動等行為主要靠聲波傳導。國外的研究已證實水下噪音,包括施工、船舶甚至水下聲納都可能是影響鯨豚類的導航和其他行為異常的主要原因。

(5)流刺網誤捕

東臺灣海峽白海豚主要攝食魚種的海域分佈在西海岸離岸三海浬範圍內的淺水海域。然而,在這海域內的流刺網(gill)常常會造成白海豚追捕食物過程中的誤觸而掛網,而造成白海豚體幹受傷甚至死亡。這在多次的白海豚擱淺事件中已被證實。

第二,除了解決上述的五大威脅之外,白海豚面對更大的問題是台灣西海岸漁業資源的枯竭與生態服務功能瓦解後,食物來源的缺乏。台灣周邊海域漁業資源枯竭已是不爭的事實。漁業資源枯竭包括了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個體小型化以及系統性的瓦解。所以,白海豚保護區的劃設首重西海岸海洋生態系的恢復與生態服務功能的重建。 因此,白海豚優先棲地保護區的劃設將會是提供漁業資源復原正向的助力。要涵養健康的白海豚族群需要健康的海洋生態系所生產出的漁業資源,一旦漁業資源豐富,在有效的管理與管制之下,漁民就能夠捕到足夠的魚。 在國外的海洋保護區, 這樣成功例子不勝枚舉。

第三,白海豚優先棲地保護區的劃設可以依照目前國際最成功的「禁採區」(No-take area)型的保護區來設計,在在禁採區之外再設緩衝區(buffer zone)以及一般使用區(general zone)。根據國外的研究,禁採區的設計可以在生態系與漁業資源完全保全的情況下造成所謂的「溢滿效應」(spill-over effect),與就是說禁採區內的魚能夠游出禁採區,然後在緩衝區外提供限制性漁法的使用,提供漁民捕抓,增加經濟效益。

因此,根據以上三大方向以及白海豚的生物與生態特性,台灣西海岸白海豚優先棲地保護區的藍圖大約可勾勒如下:

1. 以主要河口,包括後龍、大甲/大安、大肚、濁水與曾文溪為中心,以其沖扇平原所形成的河口潮間帶到低潮線後水深10公尺水域劃設為「禁採區」。此禁採區禁止以任何型式採捕任何魚蝦類,但是開放潮間帶傳統的無脊椎動物,例如牡蠣與文蛤,養殖與採捕。

2. 在禁採區外水深10-30公尺為緩衝區。在緩衝區內開放限制性漁法的採捕,例如,禁止中層與底層流刺網、底拖網等破壞性漁法的使用,但是開放一支釣、潛水射魚等較為環境友善的漁法。 設定季節、魚種與魚類體長等限制型禁漁期。 同時,一旦發現白海豚出現,應停止干擾白海豚的任何行為。

3. 在30公尺水深之外,設計為一般使用區,開放全年的漁業行為,但是限制不友善漁法的使用。

4. 確保各禁採區之間的連通性。

這樣的藍圖仍需更多的討論、建議與細部的計畫,但是,卻是踏出保護區劃設的第一步。而白海豚優先棲地保護區的成功必須落實由下而上(bottom-up)的策略,包括漁民、社區、NGO到政府的各各階層都積極努力,創造白海豚與漁民間的雙贏機會,這樣的保護行動才有可能成功的機會。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