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3.18








近期活動

CP 講座《原住民與土地正義》系列-我看霧社事件
30年來,我們學到了什麼?從1979多氯聯苯到2011塑化劑《油症-與毒共存》電影放映暨座談會
「城市好水」系列講座:與水共生的都市水環境設計
2012永續景觀設計與綠色資材發展研討會
林口野步森林|324 我們一起來數樹!
《聚焦緬甸:鐵幕後的尊嚴與勇氣》國際特赦組織人權影展(3/19~25)
大愛電視全球新聞3/14至3/24 每晚七點「一個城市的綠色旅程」系列報導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本站與台大新聞所研究群合作「網友如何看待全球暖化議題」,邀請讀者線上填寫!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專欄作家:孔蛛Portia筆記

作者:楊家旺

我看過一些孔蛛獵捕其他蜘蛛的影片,有如同宋永昌說的,由上往下垂降,不觸動蛛網,在最接近網主的時候,突然發動奇襲的畫面。也看過入侵如其他蛛網,以振動網絲引誘網主靠近的方式來獵捕蜘蛛的畫面。我還看過孔蛛走進若蛛網群,從容坐擁吃不完若蛛的畫面。2011年10月22日,在松鶴山區,我發現一隻待在姬蛛網裏的孔蛛。祂緩步移動,不像是在彈奏蛛網,可是網主,一隻日本姬蛛,卻慢慢向祂靠近(請參閱下圖四個畫面),當日本姬蛛走到葉片上端時,我已經手持相機很久了,雙手開始抖動,無法再繼續穩住定格,但這是值得期待的畫面,我必須堅持下去。

終於,孔蛛瞬間撲殺,看見這一奇襲,我趕緊壓下快門。當然,有些慢了,不過,孔蛛也失手了,因此我的畫面最後,只有孔蛛獨留葉片,看不見日本姬蛛。日本姬蛛在更短的瞬間垂降,逃過一劫。

我該為日本姬蛛慶幸嗎?還是該為孔蛛感到惋惜呢?或者,我該為自己沒有冷血地袖手旁觀一場成功的殺戮而感到慶幸?還是該為自己沒有捕捉到一連串精彩的、孔蛛如何成功獵殺日本姬蛛的畫面而感到遺憾呢?張娟芬在探討是否該廢除死刑時,使用了《殺戮的艱難》一詞,我覺得自己在觀察昆蟲或蜘蛛間的獵殺時,雖然總是秉持不介入、只旁觀的立場,但無論如何,尤其是試圖以相機去記錄這一切過程時,內心還是不時感到「旁觀的艱難」。那是一種期待目睹一切、記錄一切的心情;同時也覺得自己被自己擺到了一個近乎冷血又殘酷的位置。

精采內文


 

鳥松濕地樂趣多、黑冠麻鷺雙雙出現

作者:高雄鳥會

鳥松濕地最近喜事連連,不但翠鳥開始兩兩追逐、鳴唱,黃小鷺準備築巢,久違不見的黑冠麻鷺更是在大門口雀榕下、教學池旁翻找食物、和蚯蚓拔河;春天到了,歡迎到鳥松濕地公園賞鳥去,體驗濕地風情!

鳥松濕地公園去年在營建署和高雄市政府觀光局的支持下,進行了自然中心的整修和園區的各項改善計畫,透過勞委會多元就業伙伴和義工們的協助,園區呈現嶄新的樣貌,不但棲地更加多樣化,吸引生物的棲息,環境景觀也變得漂亮、有趣了!

精采內文

 

濃霧下的碧砂漁港

作者:薛麗妮(蝦冰蟹醬負責人)

帶客戶到位於碧砂漁港入口處的蝦冰蟹醬門市品嚐海鮮冰,中午十二點信步走入籠罩在濃霧中的港區。碧砂漁港已改建成遊艇專用碼頭,與純漁業專用的八斗子漁港風情廻異。正要拍照聽到有人叫我名字,原來好友娟靜從基隆街上騎機車路過碧砂漁港,也想幫濃霧下的碧砂漁港留顏。能與好友不期而遇於濃霧下的港邊,是件非常令人窩心與浪漫的事。

精采內文

 

【有毒污泥愛你好】水肥簡史

作者:John Stauber、Sheldon Rampton;譯者:白舜羽、劉粹倫

工業革命後的世界變了。人們遠離農田,前往擁擠不堪的城市,堆肥與回收再也無用武之地,街上的污水、淤泥則透過排水溝,連接到附近的水域排放。當時的人口有限而水資源看似無窮,使用淡水清理排泄物也很合理。1920至30年間,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從城市排放至河流與海洋,造成嚴重的污染問題。成千上萬的中小型社區化糞池系統都不堪負荷,各種產業也製造了許多化學廢棄物,亟需處置。

原本較為環保的方式是發展不同的系統,分別處理家戶污水和工業廢料──屎尿回收後,可以透過處理把養分回歸土壤;規定企業在廠房先將工業廢棄物分別處理、妥善儲存,以供所屬產業再利用。然而在當時,把東西一股腦兒排到單一下水道系統似乎更簡單省錢。對企業來說,用納稅人的錢蓋排水溝幫他們處理有毒的副產品很划算;對一般人來說,「通通沖掉」的馬桶是跨時代神奇的發明,藉此脫離蠻荒、進入現代的里程碑。下水道系統也控制了傳染病的散播,對許多人而言,這代表了原始與文明的分野。

然而,問題在於這個處理系統裡堆積了各類大量噁心、有毒的物質,因此分類處理與消毒變得極端困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慈善家愛比.洛克斐勒也是位污水改革推廣者,她表示:「目前慣用的污水處理系統…….並不能用來製造可用的產品。正因如此,我們必須承認,系統當初設計的『功能』之一,便是無法徹底解決廢棄物所造成的污染。」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孔蛛Portia筆記

作者:楊家旺

攝於知本林道

撰寫此文的時間是2012年2月中旬,我的書桌上擺著一本陳仁杰醫師送的桌曆,這一本桌曆是高雄市自然觀察學會發行的。桌曆的二月份那一頁有一張照片,是宋永昌先生拍攝的〈孔蛛捕食銀腹蛛〉。照片的文字說明是:「孔蛛雌蛛體型約9mm,常入侵中小型蜘蛛網,伺機獵捕網主。看似笨拙,卻能神乎其技的由上往下,沒引發網絲震動的接近網主,直到接近網主約1公分時發動奇襲,快狠準的完美狩獵令人驚嘆!」我閱讀了一些資料後發現,原來孔蛛獵捕技巧上的神乎其技,不只這一招,還有更複雜且多樣的方式。

如果你的手邊有陳仁杰醫師的《台灣蜘蛛觀察入門》,請翻到第90頁。有一張照片,是一隻孔蛛捕食幽靈蛛的畫面,文字說明是:「蠅虎科的孔蛛,長相如殘渣,行動緩慢,可潛入他種蛛網捕食網蛛。」換言之,宋永昌先生和陳仁杰醫師所敘述的孔蛛獵食其他蜘蛛的技巧是不同的,一種是在不驚擾蛛網的狀況下獵捕網主,另一是潛入其他蜘蛛的蛛網獵捕網主。這兩種方式都非常特別。然而,我所閱讀到的資料卻又發現,孔蛛的技巧不只如此,還有更令人驚奇的方式。

《台灣蜘蛛觀察入門》除了第90頁外,還可以再翻到138頁,這一頁有另一張孔蛛照片,同時,也有更豐富的,關於孔蛛(Portia sp.)的文字說明:「屬名選自莎士比亞名著“威尼斯商人”之女主角Portia,取其隱藏自己伺機攻擊敵人之意。……會慢慢潛入蛛網捕捉網蛛,或模仿昆蟲上網之振動,引誘網蛛前來,再予撲殺。」這段文字,除了知道屬名取自《威尼斯商人》女主角波西亞之外,在獵捕其他蜘蛛的技巧上,我們又得到了另一驚奇,就是孔蛛會模仿昆蟲上網的振動頻率,誘騙網主前來,並予以撲殺。不過,我所研讀到的資料,還不只這三種,還有更精彩的方式。

陳世煌《台灣常見的蜘蛛》圖鑑,第290頁,收錄孔蛛(Portia sp.),只鑑定到屬,沒確認到種。圖鑑裏的那隻孔蛛,和上圖的這一隻很像,前額和觸肢部位,密佈白毛,像是裝扮成耶誕老公公的模樣。陳世煌在圖鑑上說孔蛛「常侵入大姬蛛、幽靈蛛或雲斑蛛之網內,捕食該網的宿主和網上的若蛛或卵囊,並佔據該網作為過夜、蛻皮或產卵的處所。孔蛛本身也能自己結簡單的平面狀不規則網,駐網時倒懸在平面網下,其習性和行為非常特殊,與其他蠅虎不同。」這裏提到了孔蛛特別偏好的獵食對象,大姬蛛、幽靈蛛和雲斑蛛。除外,連若蛛群和卵囊也是孔蛛嗜食的菜單。孔蛛也不同於其他蠅虎(跳蛛),孔蛛會為自己的居所織不規則的平面網。可見孔蛛是蠅虎家族裏的異類。

詹肇泰《香港跳蛛圖鑑》收錄兩種孔蛛,第152頁的纓孔蛛(Portia fimbriata)和第154頁的唇鬚孔蛛(Portia labiata)。唇鬚孔蛛的外觀,就像陳世煌所著蜘蛛圖鑑裏的那一種,也像上圖我拍到的這一種,具有「白鬚」特徵。至於另一種纓孔蛛,也可見於另一本蜘蛛圖鑑,即新海榮一《日本的蜘蛛》圖鑑。這本圖鑑只收錄這一種孔蛛,即纓孔蛛。可見,這兩種孔蛛可能是比較容易被遇見的孔蛛了。

2009年08月04日,我在后里山區,發現一隻快蛻皮完成的椿象。舉起相機拍下一張照片(下圖1),由於檢視照片時,覺得亮度不夠,便拍了第二張照片(下圖2)。透過相機螢幕檢視第二張照片時,竟發現椿象的頭部趴著一隻孔蛛。心想,剛剛拍第一張照片時就有這隻孔蛛在椿象的頭部嗎?回頭檢視第一張照片時才發現,沒有,更仔細看,原來我拍攝第一張照片時,孔蛛已在照片裏的椿象左邊侍機而動了。可見,孔蛛的食物其實和多數蜘蛛一樣,肉食、機會主義、來者不拒。換言之,織網性蜘蛛雖然是孔蛛擅長獵捕的對象,但遇上昆蟲蛻皮的好時機,祂也是不會輕言放過的。

我看過一些孔蛛獵捕其他蜘蛛的影片,有如同宋永昌說的,由上往下垂降,不觸動蛛網,在最接近網主的時候,突然發動奇襲的畫面。也看過入侵如其他蛛網,以振動網絲引誘網主靠近的方式來獵捕蜘蛛的畫面。我還看過孔蛛走進若蛛網群,從容坐擁吃不完若蛛的畫面。2011年10月22日,在松鶴山區,我發現一隻待在姬蛛網裏的孔蛛。祂緩步移動,不像是在彈奏蛛網,可是網主,一隻日本姬蛛,卻慢慢向祂靠近(請參閱下圖四個畫面),當日本姬蛛走到葉片上端時,我已經手持相機很久了,雙手開始抖動,無法再繼續穩住定格,但這是值得期待的畫面,我必須堅持下去。

終於,孔蛛瞬間撲殺,看見這一奇襲,我趕緊壓下快門。當然,有些慢了,不過,孔蛛也失手了,因此我的畫面最後,只有孔蛛獨留葉片,看不見日本姬蛛。日本姬蛛在更短的瞬間垂降,逃過一劫。

我該為日本姬蛛慶幸嗎?還是該為孔蛛感到惋惜呢?或者,我該為自己沒有冷血地袖手旁觀一場成功的殺戮而感到慶幸?還是該為自己沒有捕捉到一連串精彩的、孔蛛如何成功獵殺日本姬蛛的畫面而感到遺憾呢?張娟芬在探討是否該廢除死刑時,使用了《殺戮的艱難》一詞,我覺得自己在觀察昆蟲或蜘蛛間的獵殺時,雖然總是秉持不介入、只旁觀的立場,但無論如何,尤其是試圖以相機去記錄這一切過程時,內心還是不時感到「旁觀的艱難」。那是一種期待目睹一切、記錄一切的心情;同時也覺得自己被自己擺到了一個近乎冷血又殘酷的位置。

2011年七月初,我在婆羅洲(Borneo)熱帶雨林裏也觀察到兩種孔蛛,照片如下。右圖那一隻,看起來應該就是唇鬚孔蛛(除非白鬍子長相的孔蛛有好幾種)。這兩隻蜘蛛都待在不規則的網上,但是看不到他種蜘蛛在上頭。我想,這就是祂們為自己織的網巢。或者,陳世煌在圖鑑上提過,也可能是祂們佔據的其他蜘蛛的網巢。

關於孔蛛的獵捕技巧,我說過,在我所閱讀到的資料裏頭,還有比上面所提到的幾種更加令人驚奇的方式。不過,這種方式也最令我質疑。我是在Stephen Dalton所著的《Spiders : the ultimate predators》裏頭看到的。Dalton在講述蜘蛛求偶時,提到了孔蛛會仿冒他種蜘蛛雄蛛求偶的彈奏頻率去誘引網上的雌蛛接近,並進行撲殺。不只如此,還說孔蛛會在試誤的過程中,找到正確的節奏,並記憶在本能中,以利下回能夠更快速奏出正確節奏去對付不同種類的雌蛛,以進行撲殺。

這種「智慧」實在太令人驚奇了,同時也太令我懷疑了。我不曾在任何影片中看過這樣的撲殺過程,而且,這種獵殺方式實在太過小說、太過戲劇了。這種獵殺方式讓孔蛛像個兼具變態與浪漫特質的情聖。讓祂成為一個善於彈奏情歌,欺騙感情的花花公子。祂試圖誘引的對象,並不是真愛的對象,而是準備騙到手後進行謀殺、吞食其肉的對象。換言之,孔蛛成了這部小說或這齣戲劇裏的,一個令人可畏的變態殺人魔。

我會認為這種仿冒雄蛛彈奏情歌以誘騙雌蛛的方式不可信的原因是,這個方式太過複雜,且隱含孔蛛具學習能力,實在太過完美,同時也太過不可思議了。我的看法是,孔蛛要仿冒獵物的震動頻率遠比仿冒各種情歌的節奏容易多了。因為獵物掉到網上的激烈掙扎,別說孔蛛,連人類都可以辦得到,我就曾以細長的葉片在網上快速震動而成功誘騙過幾種蜘蛛。而我相信孔蛛也可以辦得到,孔蛛只要能夠模仿獵物落網的激烈振動,就可以適用於每一種蛛網,根本不必大費周章透過「試誤」、「學習」、「記憶」……等,幾乎被認為是「智慧」的方式來彈奏情歌。

所以,我認為仿冒各種雄蛛彈奏絲網節奏來誘騙雌蛛進行獵殺的說法,只是觀察到雄蛛仿冒獵物落網的震動後,誤以為的結果,我想,這是觀察者的過度詮釋,也可說是浪漫的聯想。當然,我認為即使孔蛛並不擁有這種「智慧」的獵殺方式,祂依然是一種生活史極為特別且倍感迷人的蜘蛛。我更相信,如果有一天,孔蛛仿冒他種雄蛛彈奏情歌的獵捕方式真的被證實了,我想,我會比現在更加十倍、甚至百倍地愛上這一屬蜘蛛。因為,祂們將成為所有蜘蛛裏,獵殺方式最神奇、最不可思議的一種。

Top

 

鳥松濕地樂趣多、黑冠麻鷺雙雙出現

作者:高雄鳥會

鳥松濕地最近喜事連連,不但翠鳥開始兩兩追逐、鳴唱,黃小鷺準備築巢,久違不見的黑冠麻鷺更是在大門口雀榕下、教學池旁翻找食物、和蚯蚓拔河;春天到了,歡迎到鳥松濕地公園賞鳥去,體驗濕地風情!

鳥松濕地公園去年在營建署和高雄市政府觀光局的支持下,進行了自然中心的整修和園區的各項改善計畫,透過勞委會多元就業伙伴和義工們的協助,園區呈現嶄新的樣貌,不但棲地更加多樣化,吸引生物的棲息,環境景觀也變得漂亮、有趣了!

鍬形蟲、蜻蜓造型的裝置藝術常常吸引小朋友的目光,在溪流畔您也可以體驗一下古早時用手唧筒打水的樂趣,歡迎來園區運動的民眾鍛鍊手臂之外,也可以幫忙溪流揚水、補充氧氣、淨化水質喔!

 

園區內的桑椹、雀榕、構樹正在結果,一兩週內果實成熟時會有一波波的鳥兒飛到樹上覓食,歡迎大家到鳥松濕地賞鳥去,不過要提醒大家保持安靜、不要驚擾到這些美麗的鄰居嬌客喔!

Top

 

濃霧下的碧砂漁港

作者:薛麗妮(蝦冰蟹醬負責人)

帶客戶到位於碧砂漁港入口處的蝦冰蟹醬門市品嚐海鮮冰,中午十二點信步走入籠罩在濃霧中的港區。碧砂漁港已改建成遊艇專用碼頭,與純漁業專用的八斗子漁港風情廻異。正要拍照聽到有人叫我名字,原來好友娟靜從基隆街上騎機車路過碧砂漁港,也想幫濃霧下的碧砂漁港留顏。能與好友不期而遇於濃霧下的港邊,是件非常令人窩心與浪漫的事。

Top

 

【有毒污泥愛你好】水肥簡史

作者:John Stauber、Sheldon Rampton;譯者:白舜羽、劉粹倫

20世紀前,馬桶幾乎是前所未聞的奢侈品。一般人多半使用茅廁,有錢人則使用便盆,再交由僕人處理。這兩種處理方式讓排泄物最終都回歸附近的土壤。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屎尿都被視為高檔肥料的主要成份,也就是華人口中的「水肥」。

工業革命後的世界變了。人們遠離農田,前往擁擠不堪的城市,堆肥與回收再也無用武之地,街上的污水、淤泥則透過排水溝,連接到附近的水域排放。當時的人口有限而水資源看似無窮,使用淡水清理排泄物也很合理。1920至30年間,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從城市排放至河流與海洋,造成嚴重的污染問題。成千上萬的中小型社區化糞池系統都不堪負荷,各種產業也製造了許多化學廢棄物,亟需處置。

原本較為環保的方式是發展不同的系統,分別處理家戶污水和工業廢料──屎尿回收後,可以透過處理把養分回歸土壤;規定企業在廠房先將工業廢棄物分別處理、妥善儲存,以供所屬產業再利用。然而在當時,把東西一股腦兒排到單一下水道系統似乎更簡單省錢。對企業來說,用納稅人的錢蓋排水溝幫他們處理有毒的副產品很划算;對一般人來說,「通通沖掉」的馬桶是跨時代神奇的發明,藉此脫離蠻荒、進入現代的里程碑。下水道系統也控制了傳染病的散播,對許多人而言,這代表了原始與文明的分野。

然而,問題在於這個處理系統裡堆積了各類大量噁心、有毒的物質,因此分類處理與消毒變得極端困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慈善家愛比.洛克斐勒也是位污水改革推廣者,她表示:「目前慣用的污水處理系統…….並不能用來製造可用的產品。正因如此,我們必須承認,系統當初設計的『功能』之一,便是無法徹底解決廢棄物所造成的污染。」

根據環保作家柯斯納和桑頓的觀察是:「其實現在已經有無水處理系統可用,也就是現場堆肥的乾式馬桶,把人體排泄物處理成安全、可用的土壤肥料,這種乾式系統也比沖水馬桶與其收集處理系統來得更經濟、省錢。然而,沖水馬桶在我們文化結構中的地位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於要轉換替代系統困難重重。為了要改善它天生的缺陷,上億的鈔票就這樣被丟到沖水馬桶裡。排泄物先用水稀釋之後,然後再花大把鈔票將液體部份移除。處理後的產物便是污泥與殘餘液體,前者在最終處置前還要進一步處理,後者則帶著沒清乾淨的污染物流入水裡。」

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水污染問題,美國政府推動了美國歷史上最大型的建設補助計畫,把上百萬的家庭與數以千計的企業污水系統連結到中央處理設施。1970年代開始,全美各地新聞的頭版經常充斥著飲用水被污染、海岸線遭封鎖的消息。來自環保人士的壓力促使國會通過1972年「淨水法案」,根據參議員包可斯的說法:「這項法案讓我們步上正軌,找回可以釣魚、游泳的河川,而不是像現在這麼慘,河川會起火、好幾十年河裡沒半條魚!」 淨水法要求地方確保在1977年之前,污水處理廠可以清除至少85%的流入污染物,並由中央分配預算,以支付欲達成目標所需的額外處理與過濾技術費用。到了1976年,聯邦政府每年花費逾5百億美元以協助各城市達成淨水目標。

然而在1980年代,國會面對聯邦預算縮減的壓力,不得不減少污水處理的經費;到了1990年代,這筆經費幾乎被刪光光。 在此同時,淨水計畫製造了新問題,經淨水處理後大量的有毒副產品(遭污染的下水道污泥),變得無處可放。

愛比.洛克斐勒表示,為了達成淨水目標,以中央污水處理廠淨化廢水已經浪費掉上百億美元,她說:「先別提這個方案所耗用的龐大能源與經費,污泥還有一個很重要但很少人關心的問題,就是下水道處理系統愈先進,分離得愈成功,就會產出愈多的污泥,而這些污泥既危險又無法再利用,狀況就會更糟。也就是說,處理得『愈好』,這沱灰色的玩意兒裡面就會集中愈多不相干的鬼東西。」 

相關:

【有毒污泥愛你好】有毒灰渣的合法污染!

【有毒污泥愛你好】屎尿齊飛

有毒污泥愛你好:揭開黑心公關的祕密檔案

Toxic Sludge is Good For You! : Lies, Damn Lies and the Public Relations Industry

作者:John Stauber、Sheldon Rampton
譯者:白舜羽、劉粹倫
出版社:紅桌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28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780903
裝訂:平裝
定價:35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副刊責任編輯、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