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6.05







近期活動

台灣熊的故事
嘉義布袋漁、農、鹽、溼地體驗五日暑期營隊
當人類遇到蛇類(6/8截止)
「濕地:鹽米之鄉的想像」系列講座
高雄鳥會「青山仙公廟、仙湖農場鳥蛙爭趣」(6/8截止)
【政大NPO公益論壇】把「ㄆㄨㄣ」變黃金 劉力學的有機心生活(6/7截止)
核電退休技術員看核二廠反應爐螺拴斷裂之核災風險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新竹縣又要「放魚吃草」 遭質疑無效反加害生態

峨嵋湖十五寮橋兩側水面滿是水芙蓉

新竹縣長邱鏡淳日前發布新聞稿表示,去年12月在大埔水庫(峨嵋湖)放了魚苗5000尾、大頭鰱1000尾,對整治水草很有效,要求農業處繼續在大埔水庫「放魚吃草」,以解決布袋蓮、水芙蓉泛濫的問題。新竹地方人士對此備感憂心,日前聚在峨眉湖畔的「謸館」談論此事,希望找出辦法讓邱縣長停止放流行為。

地方人士表示,近年農委會林務局為了規範政府及民間放生、放流行為,正在研擬修改《野生動物保育法》,以遏止宗教團體任意放生,以及民間或政府單位 的放流行為,持續造成對台灣生態環境的破壞。但是,4月有苗栗縣長劉政鴻在老田寮溪放流草魚與大頭鰱14000尾、屏東縣長曹啟鴻在海豐濕地放流 12000尾鯽魚,已遭致批評不當放流外來種魚種,希望邱鏡淳勿重蹈覆轍。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陳永淘勘查探查峨眉湖布袋蓮生長狀況

縣長亂流放 苗栗水域會亂套

苗栗縣府再出包 野溪放流外來種惹議

屏東曹啟鴻在海豐濕地放流1萬2000尾鯽魚

【經濟可以不一樣】GDP,我們分手吧!(上)

作者:林奕均

在開始閱讀這篇文章之前,請先思考以下問題:

1.經濟(或者說財富)的成長是否等於一國國力或是社會品質的成長?

2.假設是的話,以目前財富存在的狀態(土地、資源、貨幣、銀行帳戶、債券或信用貸款...等),你認為這個成長有個上限嗎?

3.假設沒有上限,當本國的財力足以買下整個地球,並且沒有任何外力阻擾,也就是只有買家意願能決定買賣是否成立,你認為本國是否該擁有整個地球,得到地球的主權之後又可以做哪些事呢?

這是3個開放性的問題,也就是沒有唯一解答。但每個問題的是或否,有跟沒有都隱含了各種可能的結果,譬如說當我們買下了地球,就可以規定打架挑起戰爭的人通通丟到外太空去,如此一來豈不是世界大同的世界。

精采內文

【拒絕遺忘─台灣油症受害33年】看不見的毒害:訪私立惠明學校(下)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

事發不久之後,郭老師就辭去了總務主任一職,只當老師,以示道義上的責任。事發之初,他整天思索信仰上的問題:這是一所以基督愛的精神創辦的學校,他們每天都用感恩的心來享用食物,為什麼上帝還要讓這種事發生在他們身上?後來幾經思考,他現在的看法是,至少經由他們的中毒事件,而使學校經濟情況因而改善,環保局因而成立(指當時的衛生署環保局),他們的受苦是有價值的。而這種事不是上帝害人,而是人害人。上帝對他們還是很照顧的。所以他現在對附近的環境常常注意。比如附近還有電鍍廠將廢水偷偷地打入地下;另學校對面的台灣橡膠因嫌更換過濾器太貴,而疏於更換,以致排出臭味,他就常常打電話到環保局檢舉,可是環保局總是回說太忙,無法馬上趕到;等到他們來時又沒味道了。他不禁懷疑是否有官商勾結,怎麼老是抓不到?

郭老師也想將受害者組織起來,為自己爭取權益,但衛生單位無法給他當時受害者名單,而他收集好幾年的剪報資料卻被朋友借用後而一去無回。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團體公布政府能源政策成績單,其中針對今年環境日主題「綠色經濟」方面,賞了一個O分。那,有沒有加分題呢?有沒有好人卡可以借看一下呢?我們看看擁有700萬人口的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他們多年來在周日舉行「無車日」,這項政策帶來安靜,而人們腳踏實地的走點路更回收了4倍的健康效益,這個有效又簡單的模範政策,會不會更多的城市實行呢?教人期待。到了夏天觀光旺季,綠島、蘭嶼的小生物們又面臨死亡車禍威脅,因為又將有大量的遊客騎著機車在小島上呼嘯,蘭嶼東清國小校長溫昇勳公布公路上蟹類殘軀照片,期待遊客在離島能「慢走慢遊」。需要大家讓路的,還有身軀巨大的鯨魚,沒想到牠們在海裡也在劫難逃,日本新聞網報導,一艘從日本九州「博多港」出發的高速客船,在距離港口13公里的海面上,可能與鯨魚相撞了

日前在英國,女王登基60周年的慶祝活動相當盛大,而公益團體「林地信託基金會」發起捐地闢建60座新林地的環保賀禮,獲得民眾熱烈加入,真是送禮送到心坎裡,後代子孫也可以享用。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觀新藻礁 救活再說

作者:廖靜蕙

桃園觀音、新屋外海「觀新藻礁」怎麼救才有效、才來得及,桃園縣政府雖以新聞稿表示自籌1千萬元進行委託研究。但最近幾次對外發言都顯出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自然保留區態度游移,顯然和民間團體的認知與期待有異,對此縣府與民間團體分別論述,隔空交戰,保育藻礁仍無定論。搶救藻礁已經入分秒必爭之時,政府仍無具體行動。

自從2008年觀新藻礁依據文資法列管,3年半來,桃園縣政府不但未尋思保育策略,連最基本的污染防治、工程監測都做不到,任由傷害藻礁的事情發生,若非今年民間團體終於看不下去,追討這筆舊帳,恐怕這片藻礁只能沉默以終。

精采內文

 

新竹縣又要「放魚吃草」 遭質疑無效反加害生態

本報2012年6月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林瑞珠報導

新竹縣府「放魚吃草」畫面。照片來源:新竹縣政府網站新竹縣長邱鏡淳日前發布新聞稿表示,去年12月在大埔水庫(峨嵋湖)放了魚苗5000尾、大頭鰱1000尾,對整治水草很有效,要求農業處繼續在大埔水庫「放魚吃草」,以解決布袋蓮、水芙蓉泛濫的問題。新竹地方人士對此備感憂心,日前聚在峨眉湖畔的「謸館」談論此事,希望找出辦法讓邱縣長停止放流行為。

地方人士表示,近年農委會林務局為了規範政府及民間放生、放流行為,正在研擬修改《野生動物保育法》,以遏止宗教團體任意放生,以及民間或政府單位的放流行為,持續造成對台灣生態環境的破壞。但是,4月有苗栗縣長劉政鴻在老田寮溪放流草魚與大頭鰱14000尾、屏東縣長曹啟鴻在海豐濕地放流12000尾鯽魚,已遭致批評不當放流外來種魚種,希望邱鏡淳勿重蹈覆轍。

峨嵋湖十五寮橋兩側水面佈滿水芙蓉住在峨眉湖附近、人稱阿淘哥的「謸館」主人、著名客家歌手陳永淘,曾在2003年發起清除外來植物水芙蓉的「峨嵋湖淨湖計畫」。他表示,峨眉湖山水風景美好,可惜上游養豬戶林立,還有洗砂場排放汙水,周邊濫墾濫建,居民及業者都將汙水排入峨嵋湖,以至於湖水域來愈髒,優養化嚴重,夏季五月開始南風一吹,布袋蓮長滿湖上,甚至看不到水面,縣長想放幾條魚來吃草,根本是個笑話。

陳永淘還說,每年都是水庫洩洪把水芙蓉、布袋蓮衝走,根本不是因為被縣長放的草魚、大頭鰱吃掉,如今縣長又宣布將繼續在水庫中放魚苗,一旦洩洪,又把這些魚衝到河流裡,形成更大的水域生態災難。

經常到峨嵋湖遊玩的清華大學生表示,近幾次來看見布袋蓮愈長愈多,十五寮橋的一側原本還看得到水面,現在都看不到了,對於縣長說放魚吃草有效,持存疑態度。

新竹市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鍾淑姬表示,很多人都不知道放生即放死,如果知道的話就不會捐錢給宗教團體來放生,縣長帶頭放流魚苗,真的是不智之舉,她呼籲農委會要加緊腳步修法,不然環保團體再怎麼努力也趕不上破畫的程度。

鍾淑姬又說,三個縣長放的都是外來種,就是因為外來種,所以沒有天敵,當然很容易繁衍,進而與本土魚類爭食,或獵食本土魚及其魚卵,嚴重壓迫到原生物種的生存環境,甚至因雜交而產生基因汙染,這已經成為台灣生態很普遍的現象。

關心生態環境的新竹地方耆老林庭武與陳重光表示,過去也曾經在頭前溪放原生種的香魚,可是復育失敗,因為水質還是很髒,香魚需要乾淨的水,所以治本之道在於整治水域,對於峨眉湖的汙染源要整治管理,這才是縣政府應該作的事。

長期關心環境的客家文化研究者、內思高工教師楊國鑫則認為,縣長放流魚苗根本是個政治問題,只是想要博得人民好感,認為縣長有在做好事罷了。  

Top

 

【經濟可以不一樣】GDP,我們分手吧!(上)

作者:林奕均

在開始閱讀這篇文章之前,請先思考以下問題:

  1. 經濟(或者說財富)的成長是否等於一國國力或是社會品質的成長?
  2. 假設是的話,以目前財富存在的狀態(土地、資源、貨幣、銀行帳戶、債券或信用貸款...等),你認為這個成長有個上限嗎?
  3. 假設沒有上限,當本國的財力足以買下整個地球,並且沒有任何外力阻擾,也就是只有買家意願能決定買賣是否成立,你認為本國是否該擁有整個地球,得到地球的主權之後又可以做哪些事呢?

這是3個開放性的問題,也就是沒有唯一解答。但每個問題的是或否,有跟沒有都隱含了各種可能的結果,譬如說當我們買下了地球,就可以規定打架挑起戰爭的人通通丟到外太空去,如此一來豈不是世界大同的世界。

「當然沒這麼簡單啦,我知道。」不管是國家或是個人,追求成長進步本身就沒有什麼是與非,甚至可以說它是自然的一部份,就算什麼都不做,物競天擇還是會強迫猩猩變成人類。但很重要的,有一件事需要額外思考: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成長進步到底付出了什麼代價,值得嗎?在你秉持的觀念之外,成長是不是有別的更好的途徑?

也許談這些個問題顯得太過空泛,不著邊際。好,讓我們暫且從哲學的角度切換回現實吧。從一個大家都熟知的經濟成長的老朋友--GDP,慢慢來重新檢視國家與社會進步的本質是什麼。

一、GDP到底是什麼東東?

GDP這個字相信你一定聽過,幾十年來出現在各大新聞媒體、報章雜誌、政見文宣、統計資料...等。2012年初才剛勝選連任的馬英九總統,其最著名的633政見之中,有兩項目標就跟GDP脫不了關係:經濟成長與國民所得,不論目標是否達成,要是沒有GDP,這項政策的成效評估會變得非常困難。最近的新聞中,蘋果(Apple)這家公司的市值才破5,000億大關,超過台灣2010年的GDP。聽到這類新聞,一般人腦中的想法多半是:「開什麼玩笑!一間公司賺的錢比我們台灣所有人加起來還多!」;很少人會想說:「什麼是GDP啊?超過又怎樣?」

GDP是目前我們用來衡量國家經濟發展的指標,但你知道它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嗎?圖片來源:圖片來源:互動百科(http://goo.gl/7kRZM)也就是這樣,只要提到GDP,身處已開發國家、有在看報紙電視、買股票買基金買外幣的各位,應該都能在腦中自動轉換成「國民所得、國家、經濟、成長、蕭條、富裕、繁榮、亞洲四小龍」這幾個相關詞,甚至熟到連調閱大腦中的記憶都不用。這樣也很不錯,當某個觀念可以以很簡單的形式(GDP才3個字)在群體之中使用,那麼溝通的效率以及互相對目標的共識也會加強許多。當新聞主播說到今年的GDP成長率時,你可不會希望他花時間在分秒必爭的電視節目上去囉哩八唆解釋那些數字是怎麼來的。但說真的:「什麼是GDP啊?超過又怎樣?」

什麼是GDP?簡單來說,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引述中文維基百科的第一段話:「國內生產總值,亦稱國內生產毛額或本地生產總值,是一個領土面積內的經濟情況的度量。它被定義為在一個國家地區內一段特定時間(一般為一年)裡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市價。」夠清楚了吧。那為什麼叫做GDP呢?它是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頭字縮寫。Gross 指的是總額;只看產品的價值,不管其最終用途為何。Domestic 是國內的意思,表示產品的生產製造必須發生在國內。Product 當然就是產品,包括各種在市場上提供交易的最終商品和服務。

GDP的算法有三種,分別是從生產面、分配面、及支出面去計算各類經濟活動所衍生的價值的總和。理論上這三種算法的結果應該要是等同的,所以這裡我們只舉支出面的計算方式為例說明。

GDP=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簡寫成 GDP=C+I+G+(X-M)

  • C是Consumption,也就是消費的意思,通常佔GDP裡最大成份。消費的對象可分為耐久性商品和非耐久性商品;以及服務。舉例來說購買食物、租用品、珠寶、燃料、藥品...等等的消費行為都屬於這一項。
  • I是Investment ,投資,但這裡指的是較廣義的投資行為,為了商業經營目的而產生的消費行為。例如購買公司設備、開採天然資源,甚至購買房地產也是屬於這一項。而我們一般所想的購買公司債券或是股份,並不會被計算在內。因為假設公司將投資者的錢拿去購買廠房設備,這份金額就會被重複加進 Investment 內,所以我們只算購買廠房設備的那次消費。
  • G是Government spending,政府支出,例如各項公共建設、服務、公務員薪支、或是產業補助...等等。
  • X是Export 出口總值,本國所生產的商品賣出到外國的收益。
  • M是Import 進口總值,因為在前三項(C、I、G)消費行為當中包含了購買外國的商品或服務的支出(還記得GDP的定義是「國內生產」吧),所以要在這裡把進口值減去。(註1)

二、GDP是萬能的嗎?

  1. 當然不是萬能的啊!因為「除了神,沒有東西是萬能的」
  2. 因為成長需要一個目標,一個口號,越簡單越好,越能夠團結人民力量。

有趣的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歲數(不要逼我講啦),會發現近二、三十年來,大家不再是開口閉口都是GDP了。至少會夾雜著其它一些人民更關心的名詞,譬如說失業率、房價、痛苦指數、教育程度、空氣汙染、國小營養午餐費用‧‧‧等等。這表示GDP不再重要了嗎?不是,應該說「GDP真的不是萬能」這個觀念,在一般大眾的想法之中變得更清晰可見了。

GDP的提出者,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賽門‧庫茲涅次(Simon Kuznets)博士在我們對GDP的功能性挑骨頭之前,先稍微來看看它德高望重的家世背景。嗯,GDP可是一位將近百歲的老爺爺了。早在1934年,由諾貝爾獎得主賽門‧庫茲涅次(Simon Kuznets)博士在給美國國會的報告中提出它的公式。當時的美國剛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政府迫切需要一套準則來評估各項政策的績效以及預算審核,於是庫茲涅次博士率領經濟研究局及商務部研究小組共同開發一個能反應國內經濟程度的指標,GDP便應允而生。

其後在1944年,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之時,44個國家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布列敦森林(Bretton Woods)召開一項會議,討論戰後經濟如何復甦。布列敦森林會議列出了兩項具體目標:促進國際間貿易交流以及訂定貨幣交換標準。而此會議最重要的結果就是催生了兩個世界性組織: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ond)以及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世界銀行的前身),前者負責維護貨幣匯率標準;後者則挹注資金幫助戰後重建。而事實上當時的美國主導了這兩個組織的運作,於是GDP很自然地被導入成為一個世界性貨幣匯率的共通標準,鞏固了它在經濟成長評估上不可撼動的地位,一直到68年後的今天依然如此。

現在我們對GDP的算式;它的各項參數來源;以及它當初來到這世上所背負的使命,有了充份的了解,應該有資格拿「不是萬能」來酸它一下了吧。不是萬能,那有什麼它不能?應該說有什麼是GDP沒有顧到的呢?舉例來說,我現在在做的事就沒有算到GDP裡面,因為我寫這篇文章沒有拿稿費。你現在做的事也沒有算進GDP,因為你並沒有為了看這篇落落長文章花半毛子兒(也不可能會有人付錢請你讀完它吧)。但這種小事並不重要,下面這些個沒有算進GDP的例子才叫人心酸:

  • 二手商品買賣、交換或贈與:你跟鄰居借醬油或掃把、跟朋友交換幾本好書、購買或是賣掉舊的冰箱或洗衣機、把不要的折價券送人、把不要的衣服拿去舊衣回收箱‧‧‧等等。除非你硬要跑到行政院主計處把你的帳簿丟到櫃台,叫他們把這些算在家庭收支調查項目內,不然通通沒有加進GDP裡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有一個觀念很諷刺地(但也毋庸置疑)會刺激經濟成長:「壞掉了,買新的就好了啊!」
  • 家庭成員間的服務:各位媽媽們每天煮飯、洗衣、打掃,還要陪小孩子唸書跟玩耍;解決孩子們各種生活及情感上的困難,這樣含莘茹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同樣的事才能把孩子拉拔長大。這麼偉大的事對我們經濟成長有貢獻嗎?抱歉,沒有,因為GDP沒有包含任何無私的服務。你甚至沒辦法在帳簿上記錄這些事的價值。「3月18日,陪孩子寫功課,台幣壹佰貳拾元,不含營業稅」,最好是可以這樣估價。
  • 教育程度:也許政府花在國民義務教育的稅金有算在GDP內,但這是從支出面來看。從生產面的計算方法來看就會發現,把這些年輕力壯的勞動人口關在教室,拼命消耗納稅人;也就是其他生產者的產能,簡直是在GDP成長的道路上倒退走。
  • 健康程度和平均壽命:雖然一般來說人民的健康程度的提升會直接提高生產力,平均壽命增長也暗示勞動力人口的增加。但反過來GDP的成長並不一定表示人民健康狀況的改善。只要能生產出商品和服務,GDP可不會管你是否過度勞動,反而當你生病時去看醫生跟買藥品,這些費用可是會一毛不少貢獻給GDP的。
  • 海洋提供我們生活所需的資源,但GDP計算範圍並不包括自然資源。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公園林場、河岸步道、海岸沙灘,還有廣闊的海洋。這些對現代的城市住民來說,也許僅是休憩遊玩的場所。但植物行光合作用、提供糧食;森林可以過濾有害氣體,涵養土壤中的水份及礦物質。雨林不但稱為地球之肺,幫助穩定氣候,更囊括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生物物種。河川和海洋提供人類不可或缺的水資源和漁產。由各大洋流所組成的水文循環系統,是調節全球氣候的最大功臣。這些都是維持我們整個生態系統能夠適合人類居住所需的最基本要件。然而在GDP的計算公式中,卻絲毫比不上觀光旅遊或是砍伐森林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 非法商業行為:感謝老天!終於有一條是我很高興沒有被算進GDP之內的了。走私、販賣非法商品、提供非法服務。政府應該不太能調查的到這類地下交易的產值,但既然我們不鼓勵損人利己的商業行為,還是別讓它們成為GDP成長的因素比較好。

GDP的弱點是如此的明顯,就連它的生身之父:賽門‧庫茲涅次博士在最初對美國國會提出這套公式時,也在最後附註了這麼一段話「一個國家的福利狀況基本不能由其國民生產總值來判斷。」(未完待續)

 

【註】

  1. 以上定義參考英文維基百科GDP項目。對於GDP還想要瞭解更多的話,可以瀏覽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網頁:政府統計→主計總處統計專區→國民所得及經濟成長→簡介或是答客問的項目,可以提供你很多鉅細靡遺的資訊。

※ 本文轉載自《看守台灣》2012夏季季刊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拒絕遺忘─台灣油症受害33年】看不見的毒害:訪私立惠明學校(下)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

彰化油脂生產的是米糠油。米糠油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而是其在製成食用油過程中,必需加熱以脫臭除色。而彰化油脂用來加熱的熱媒是多氯聯苯,這是很危險的。因為加熱管常常熱漲冷縮,用久了就有破裂的可能,而使得加熱管中的多氯聯苯漏到米糠油中。因此郭先生推測在起初一兩個月他買到的米糠油,應是沒問題的,那時加熱管應該還沒有破,是後來才破的。

在事件爆發之後,有許多媒體記者來採訪。一次華視來採訪,郭老師很不客氣地批評政府兩點,一是多氯聯苯不能用於食品加工,政府為什麼不查禁,而讓日本發生過的悲劇在台灣重演?二是政府為何沒有盡到職責去檢驗食品的安全,保障大眾的健康?連這次中毒的污染來源都是郭老師他們查出來的,政府怎麼這麼無能?由於那時還在戒嚴時期,結果華視也不敢播出。

日本也有人來訪問,並提供斷食療法。該療法是想借著斷食,多燃燒一些脂肪,逼出多氯聯苯,但效果有限。

另外郭老師在一次記者會上跟媒體記者說,他買的油是連台大教授都有檢驗,而總源也都有拿的。結果消息一出,舉國譁然。由於總源有拿彰化油脂的油這句話是聽來的,郭先生並沒有去證實。郭先生當時也擔心會因而被總源告毀謗,但想一想若能因此救了許多人,自己就是被抓去關也無所謂了。所幸有一位中央日報記者聽了他的消息後,就去查證,結果發現總源的老闆是彰化油脂老闆的姐夫。這新聞間接證實了郭先生聽來的傳聞。所以總源因該事件很快就宣佈倒閉了。

有一次,衛生署的人拿著政府的補助金來,很生氣的罵他不應該批評政府。他心裡很是不服,立即將學校其他比較能言善道的老師找來,同時拿出錄音機錄音,跟衛生署的人對質。他們跟衛生署的人說,如果他們批評政府的話有哪一句錯了的話,100萬請他立刻拿回去,他們寧可不要。結果衛生署的人啞口無言。

政府對對受害者的照顧是讓他們於台中榮總、台北榮總、台中省立醫院免費就醫。但可能由於是免費的,常常與醫院發生爭執,並需由他出面說項。比如說中毒者免疫力會降低,比較容易感冒,這時醫院就會對感冒醫治是否需要免費而發生爭執。而醫生對此中毒醫療也不在行,常常只是將他們轉至皮膚科,但那些塗塗抹抹的藥膏根本起不了效果。

另外台大皮膚科與其他醫院的皮膚科事發後幾年有不定期來義診,但並沒什麼效果。有時候衛生局的人來看,或是大學教授做研究,也只是抽抽血而已,沒什麼幫助,但抽血對神經系統有問題的患者而言卻是非常痛苦的。

由於該校的董事長董大成是生化教授,他知道多氯聯苯不能被肝分解,因此多氯聯苯在經由血液到達肝後,會再經由膽管排到腸道,再度被吸收,而累積在體內。因此他建議他們多吃蔬菜等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希望藉由增加腸道的蠕動將多氯聯苯排出來。同時注意攝取營養,以培養體力。並洗三溫暖,以期將毒氣逼出。

比較令他痛心的是,有些人想藉此賺大錢。比如說會常有人來推薦草藥。還好董教授有告訴他們,一樣草藥可能有上千種成分,但可能只有5-6種成分是好的,有益的,而其他種成分對肝臟已經不好的患者卻是一大負擔,因此建議他們最好不要食用。他記得事發後,有一次帶領師生到彰化福興鄉中外村去探視那裡的受害者。那些受害者中毒很嚴重,有人服食草藥,他就勸告他們不要吃草藥,並把飲食應該要注意哪些告訴他們。

另外有一位中醫師誇說他針灸的療效,他在為患者針灸前,把燈光調暗,照一張相片,再於針灸後,把光線打亮,再照一張相片;然後向人誇說針灸可以使患者的色素沉澱症狀好轉,其實根本就沒有改善。

彰化油脂的老闆後來被抓去關,因病被保釋出來,但官司打贏時,他們老早脫產完畢,因此根本沒有獲得任何賠償。而後來才通過的國家賠償法根據林洋港先生當時解釋,並不適用於此案,因此也未獲得國家賠償。

當時政府給予他們的照顧是看病不用錢,以及台中縣政府於每年三節各1200元的補助金。但以前看病不用錢,現在卻還要負擔健保費以及掛號費;而區區的每年三節各1200元的補助金也於去年底因縣政府財務困難而停止了。

至於政府給惠明學校每年100萬的特別補助金也只有在事發後幾年才撥放,後來也都沒有了。現在惠明學校的經費來源是來自德國總會的象徵性補助,政府約1/3,另外2/3靠的是各界捐款。在多氯聯苯事件發生後,他們學校當時的媒體曝光率大為增加,而使得社會各界的捐款湧入,因而使得該校渡過當時的財務窘境。但現在還是得量入為出,學校的負擔是相當沉重的。

事發不久之後,郭老師就辭去了總務主任一職,只當老師,以示道義上的責任。事發之初,他整天思索信仰上的問題:這是一所以基督愛的精神創辦的學校,他們每天都用感恩的心來享用食物,為什麼上帝還要讓這種事發生在他們身上?後來幾經思考,他現在的看法是,至少經由他們的中毒事件,而使學校經濟情況因而改善,環保局因而成立(指當時的衛生署環保局),他們的受苦是有價值的。而這種事不是上帝害人,而是人害人。上帝對他們還是很照顧的。所以他現在對附近的環境常常注意。比如附近還有電鍍廠將廢水偷偷地打入地下;另學校對面的台灣橡膠因嫌更換過濾器太貴,而疏於更換,以致排出臭味,他就常常打電話到環保局檢舉,可是環保局總是回說太忙,無法馬上趕到;等到他們來時又沒味道了。他不禁懷疑是否有官商勾結,怎麼老是抓不到?

郭老師也想將受害者組織起來,為自己爭取權益,但衛生單位無法給他當時受害者名單,而他收集好幾年的剪報資料卻被朋友借用後而一去無回。

談到此時,也已中午時分。我們心懷感激地謝謝郭老師為我們講述這一段寶貴、卻令人相當沉痛的往事。郭老師也很客氣地送我們出校門,並一起等計程車。

在辦公室外的走廊,我們碰到了幾名盲童,雙手往前的摸索而行,臉上掛著一絲絲的稚氣。想起二十幾年前,也有同樣可愛的孩童,卻莫名遭到了毒害,而他們卻看不到皮膚的痤瘡,也不知道要向誰求償。而再多的賠償能換回身體的健康嗎?能使那看不到的痛苦稍減嗎?而身為人民健康守衛者的政府為何卻於此方面如此鴕鳥、如此地麻木不仁?

坐上計程車,我們向郭老師道了別。望著郭老師的身影,深遂的眼神,我祈禱上帝能祝福他們。(完)

轉載自看守台灣季刊 第六卷第一期

2012年5月7日美牛瘦肉精零檢出版本法案於立院初審驚險闖關、進入黨團協商候院會三讀通過。而值此亟需國人關注後續動態之時,近兩千多名油症受害存活者的健康正深受33年前的食品公害所苦,特刊出油症系列報導,提醒國人食品安全不容妥協,也呼籲政府落實油症受害者追蹤照護。

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邀請讀者們一同關注:surviving1979.blogspot.com

Top

 
 

環團評總統能源政策 綠色經濟是零分

本報2012年6月5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馬總統應環保團體之邀召開為期兩天的「全國氣候變遷會議」,而能源政策是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核心。為此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團體昨召開記者會公布政府能源政策成績單,其中針對今年環境日主題「今年聯合國主題「綠色經濟」,給予的分數是「零分!」

綠盟理事長賴偉傑說,綠色經濟還包括綠色金融、綠色所得帳等內涵,但馬政府始終只提綠能產業,「但這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國際綠色經濟是不要再以GDP來詮釋發展,總統卻以很狹隘的綠能來涵蓋全部。」如此下去,「經濟發展還是會走二十幾年來的老路線。」

他批評,馬總統是往不太正確的方向來推展這個全新的運動,「會消耗掉好的改革契機」。

主婦聯盟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指出,今年是環境日40周年,聯合國即將在巴西召開Rio+20永續發展高峰會,主題之一也是綠色經濟,但綠色經濟不能以GDP成長的數字遊戲,來表示績效。他說,在台灣可以看到很多業者以綠色產業知名合縱連橫,說穿了只是賺錢,「不敢期待這樣的綠能就是綠色經濟。」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則批評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沒有抓到最重要的精神,要訂定明確的目標和配套,「最癥結的問題:發的電究竟給誰用?如果再生能源並沒有減少燃煤、對核電的依賴,那發那麼多 風電要幹嘛?」

他主張在「用電零成長」的前提下,用天然氣、風力發電等來取代燃煤和核電,才是有意義的。如果無限制成長,「那全台灣插滿風機,也抵不過一座燃煤電廠的發電量。」

綠黨中執委潘翰聲對總統建議,改革其實是有雙贏策略的,但其前提是整個施政「要有一貫的價值觀」,以能源稅為例,如果用能源稅來讓能源價格合理化,會讓不少人受到能源價格的衝擊,但藉由稅制的配套,窮人、省能的人,可以獲得退稅、或繳交比較少的稅;但民間和政府的溝通過程中,從來沒看過財政部的參與。

他呼籲,改革確實很困難,現今政府的問題是,誤以為用半調子的改革,會讓既得利益者沒有覺得那麼痛,但是不管從油電雙漲或證所稅的例子來看,「半調子改革,一點都不會讓既得利益者感激,也無法獲得民間的認同。」

綠盟與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環保聯盟、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綠黨等團體昨提出能源政策七大關鍵指標,為馬政府過去四年的施政評分,結果三項是原地踏步、三項不及格、綠色經濟是零分。環團提供之詳細說明如下:

能源稅:馬政府於2008年競選時,既提出科徵能源稅之政見。然過去四年中,行政院從未提出能源稅草案,送交立法院審議。然而據環保團體所掌握的資訊,財政部目前研擬的能源稅版本中,並未將電力業列為科徵範圍,而且稅額過低,根本無助節能減碳。

溫減法:當墨西哥與韓國等新興工業國紛紛通過溫減法之際,台灣的溫減法仍是因為官方不願將減量目標與期程明定入法,導致立法過程原地踏步。目前規劃的溫室氣體減量法中,推動總量管制時,卻大幅將排放權免費無償分配給既有污染者,無形之中,是將國家資產轉送給耗能產業,使其無須負起環境外部成本。

核電:馬政府於去年11月提出「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政策,以回應台灣高漲的反核民意。但從核二螺栓事件,以及其面對核四工程問題叢生,但仍執意繼續投注預算的作法,均顯現其並未有讓全民免於核災風險的決心。

能源效率:政府現在提出的每年能源效率提昇2%,是極為消極的目標。在2002年~2010年的平均能源效率提昇率既已達到1.93%。且在能源政策的模範國,如德國與丹麥,均是以達成用電零成長為政策擬定原則。然而當前政府的能源效率的規劃方向,將為使台灣2020年的用電量,比2010年增加38%。

再生能源:馬政府自豪其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但其推動的再生能源發展,卻是違反永續發展的。如台電在鳥類生態豐富的永安鹽田,設置太陽能光電板,破壞棲地。更於在白海豚洄游廊道,設立離岸大型風力發電機組。

綠色經濟:即將召開的RIO+20地球高峰會議,揭櫫「綠色經濟」,但馬總統演說中的主張,以及政府的實質施政作法只是將「綠能產業發展」,等同為「綠色經濟」,真正完整的綠色經濟框架與作法卻付之闕如,且無視綠能產業潛在的環境污染與勞工權益上的缺陷,並缺乏對政府公共預算是推動綠色經濟的重要政策工具的認知。如在國發基金、勞退基金等公有基金,並未制定詳細的永續責任。

Top

 

哥倫比亞首都週日禁車 回收4倍健康效益

本報2012年6月5日綜合外電報導,莫聞編譯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節錄自BBC報導畫面)擁有700萬人口的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是南美最大的城市之一,周一到周六的街道上總是塞滿了車輛,但到了週日,街上一輛車都看不到,只剩行人,這是市政府辦理「周日無車日」的成果。

這項政策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以不同形式的持續,受到歷任市長的支持,如今在周日與假日,市中心禁車範圍已延伸到將近100公里路段。

BBC報導顯示,這項政策除了讓波哥大變安靜,也帶來健康上的好處。研究顯示,每到周日約有160萬居民上街走動,10人中有4個人步行時間超過3小時以上。對於一個有半數人口體力活動未達建議值的城市來說,週日步行有明顯的好處。

根據估計,要維持私家車禁令的費用是每年170萬美元,但也讓市民賺回約4倍的健康效益。

其他城市密切已開始注意到波哥大的成功經驗,視為促進市民環境與健康的最有效、最簡單的模範政策。

※ 參考資料:BBC報導

Top

 

綠島蟹 騎士禮讓 蘭嶼蟹 慘死輪下

摘錄自2012年6月4日聯合報報導

「來到蘭嶼請慢慢騎車與開車,給小動物們更安全的環境!」綠島一隻圓軸蟹受到機車騎士「禮讓」過馬路,蘭嶼東清國小校長溫昇勳前天環島,卻看到沿途的蟹類殘軀,期待離島遊客都能「慢走慢遊」,給小動物延續生命的機會。

日前報載一張綠島大型陸蟹毛足圓軸蟹「橫行」路中央,前後機車騎士都看見了牠,全都緊急停下,讓牠過馬路;呂姓旅遊業者將這畫面拍下,放上網路,引發網友感動,紛紛轉傳,呼籲保護離島陸蟹。

台東縣離島綠島、蘭嶼觀光旺季來臨,每天上萬輛機車在環島公路呼嘯而過,讓到海邊覓食、繁殖的陸蟹危機重重,常見路上是螃蟹屍體;騎士禮讓綠島毛足圓軸蟹先行的照片,成了遊客們的「典範」。

不過,蘭嶼東清國小校長溫昇勳表示,前天下午只是在環島公路走上一小段,延途所見卻盡是螃蟹、小蛇等小動物的殘驅。他將這些畫面拍攝後,與綠島遊客護蟹停下機車的照片對照,表示「蘭嶼這隻圓軸蟹就沒這麼幸運了!」令網友唏噓不已。

由於目前綠島設有螃蟹專行的生態路廊,路邊也設「小心蟹類」的標誌,遊客已有護蟹共識,蘭嶼遊客量相對較少,但無相關標示,不少網友提倡當地能自製標誌,為生態把關,呼籲當地人或遊客,「不要光欣賞膝蓋以上的景物,腳下也要留意一番!」

Top

 

日本一艘載百人客輪疑與鯨魚相撞

摘錄自2012年6月4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日本新聞網報導,一艘從日本九州「博多港」出發的高速客船,昨天在距離港口13公里的海面上,與一個大型不明物體相撞,導致船頭受損,還好沒有乘客受傷,日本海上保安部表示,這個不明物體很可能是鯨魚。

海上保安部表示,一艘從「博多港」出發的高速客船,船上搭載99名乘客與5名工作人員。一名乘客事後回憶說,發生碰撞時,看到一個約2到4公尺長的「黑色生物」從海裡浮了上來。海上保安部推測,船隻很可能是與鯨魚相撞,事故發生以後,這艘客船仍然堅持行駛,約45分鐘後到達目的地。

Top

 

環保賀禮 闢林地植樹數百萬株

摘錄自2012年6月4日中時電子報報導

為慶祝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鑽禧」(Diamond Jubilee),英國公益團體「林地信託基金會」(Woodland Trust)去年發起捐地闢建60座新林地計畫,獲得熱烈迴響,近日順利公布新林地地點。

英國各地地主計畫種植數百萬株樹木,組成「鑽石林地」(Diamond Woods),每座林地面積至少有60英畝大,相當於30座足球場。最大的旗艦林地面積達460英畝,地點位於萊斯特郡,另外在康沃爾郡和白金漢郡等地,也將闢建大型林地。

林地捐贈者包括「國民信託組織」(National Trust)、馬場、地方議會和大專院校等。林地信託基金會表示,另外也擬在全英各地闢建逾250座面積較小的「禧福林地」(Jubilee Woods)。這是今年預定種植600萬株樹木計畫的一部分。

Top

 

論壇∣觀新藻礁 救活再說

作者:廖靜蕙

觀新藻礁美麗的夕照。(攝影:唐永洪)桃園觀音、新屋外海「觀新藻礁」怎麼救才有效、才來得及,桃園縣政府雖以新聞稿表示自籌1千萬元進行委託研究。但最近幾次對外發言都顯出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自然保留區態度游移,顯然和民間團體的認知與期待有異,對此縣府與民間團體分別論述,隔空交戰,保育藻礁仍無定論。搶救藻礁已經入分秒必爭之時,政府仍無具體行動。

自從2008年觀新藻礁依據文資法列管,3年半來,桃園縣政府不但未尋思保育策略,連最基本的污染防治、工程監測都做不到,任由傷害藻礁的事情發生,若非今年民間團體終於看不下去,追討這筆舊帳,恐怕這片藻礁只能沉默以終。

縣府不斷澄清3年多來「積極」保護藻礁,現在卻無法面對二河局蓋的堤防,桃園副縣長黃宏斌在最近一次親訪時表示,同意兩位(觀音鄉、新屋鄉)鄉長對藻礁濕地應保育的共識,但也同時接受新屋海堤缺口應補建、觀音海堤在突堤效應未解決前,存廢應審慎考量。

中油在桃園縣觀音海岸進行天然氣地下輸油管工程,直接在藻礁上開挖,挖出的土方又覆蓋在右側藻礁上。(攝影:劉靜榆)突堤效應已經讓台灣的海岸線變色,而且脆弱,現在又要以蓋堤防充當補救措施。當大潭電廠對著藻礁畫下那一刀蓋突堤時,就該想到這一連串的後果。是誰讓這件事完成,就該面對這些後果,承擔人民對於此項工程所造成的身家安全的恐慌,而非再以全民的納稅金蓋起越來越高的堤防,解決這一連串的失誤,以免只落得工程永續、未追究責任、沒有從這些事情學到教訓。

桃園縣政府新聞稿也表達縣長吳志揚的「堅定」立場:「縣府為全體縣民福祉,一定要作實事,直接劃設自然地景並非最佳最妥適保護藻礁的方法,為長遠保育,縣府堅持需有解決方案配套計畫,才能據以劃設」。

只是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能如此悠哉地討論保護藻礁這件事嗎?原本桃園縣政府可以很快以宣布暫定地景的方式,先保住藻礁,爭取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進行相關的研究調查,給藻礁一線生機,誠如4月24日公聽會上,台灣溼地學會監事陳章波所言,先保育再說;但縣政府至今仍不願宣布暫定地景,讓人懷疑積極、堅定這兩個的字義,以及縣府到底能不能保護自己縣內的國家重要資產。

再說,學者之所以主張以「自然保留區」來保護藻礁,是因為藻礁被傷害的太嚴重了,需要一段完全沒有干擾的復原期,已經不是考慮居民怎麼利用它的時候了。

即使是支持以自然保留區保護藻礁的民眾也必須接受這個事實,自然保留區是保護區等級最高的一種,目的是讓此地自然演化,完全不干預,讓它呈現原來的樣貌。因此,人類最好暫時遠離,並且控制人為的所有干擾,例如廢水排放、空氣污染,更不提工程建設了。重點是,讓這片受傷的藻礁有復原的機會。

依據文資法,保留區可以劃設,也可以解編。何不讓藻礁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之後,等救活了藻礁以及周邊的海洋生物,工廠也養成好習慣了,環境都可以了,再來談藻礁的利用以及降低保護等級,到那時候都還不遲,最急的是拿出行動來,要關心藻礁,先救活再說。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