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6.08







近期活動

2012 第三屆台灣白海豚盃路跑賽(7/31截止)
2012 彰化海岸 ● 台灣白海豚守護志工暨解說員培訓營(6/22截止)
原住民族新聞與傳播研討會(6/18截止)
2012 五木株式會社開班囉!招募勤奮好學的小小「五木工程師」!
101年度臺北市生物多樣性種子教師培訓計畫--初階培訓(第一梯次報名6/13截止)
「貓。吉他。七年級」關懷流浪動物音樂講座
低碳環保童玩日-6/9於台南市文化中心假日廣場舉行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研擬8年 原民狩獵辦法公告 動團籲設稽核員

 圖片來源:台東林管處

「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歷經8年於6日公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也選擇於7日公布自2009年至今年4月間,新 北市、花蓮縣、台東縣、高雄市及南投縣等5縣市政府依「原住民傳統文化祭儀」所需,所核准303件狩獵申請案,結果顯示依規定必須回報實際獵捕動物及數量 的件數卻不到兩成。保育團體擔心在商業誘因下,原住民狩獵及祭儀因此變調,造成台灣野生動物浩劫。

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呼籲中央主管機關應盡速辦理台灣整體野生動物生態調查,納入動物、生態、保育等專業領域專家評估,作為核准狩獵的依據。朱增宏建議主管機關效法遠洋漁業管理機制,增設「狩獵觀察稽核員」,實際監督獵捕動物的數量及種類;此外,若未依規定回報獵捕數量者,未來應禁止再提出狩獵申請。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盜獵陰影甩不掉 原民狩獵辦法仍待補強

跟著獵人上學去

國際狩獵能否保護野生動物?

2004丹大開放狩獵爭論總整理

綠色電報∣宜蘭厝:風土綠建築特輯

作者:方志豪

綠建築有很多種形式,現在可以看到新建的學校或是公共建築都使用綠建築的設計概念,綠建築有百百款,而本週要介紹的是「宜蘭厝」,宜蘭厝是筆者心目中的風土建築代表詞,是一股從1994年開始的建築力量,讓屋主能夠與建築師共同討論建造出心中的Dream House,宜蘭厝是適合環境風土、是依生活需求打造、是沒有標準樣板的建築,筆者將其稱之為有血有肉的建築。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巴西總統羅賽日前在世界環境日慶祝會上宣布成立新的國家公園與生物保護區:佔地8500公頃的Furna Feia國家公園,與面積34000公頃的Bom Jesus生物保護區。但同時她也否決了巴西國會眾議院4月份通過之新森林法規中的某些條款。那些條款放寬了伐木的限制,並讓許多地主得以逃避造林的規定,使得這份大禮蒙上了一些陰影。在台灣,也有件值得慶祝的事,藉由監測系統,證實了「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再次登陸馬祖。但牠們現在全球數量不到50隻,目前唯一確認的生殖地也只有馬祖,因此守護的責任非常重大呢。

爭議超過10年的高屏大湖開發案(舊名吉洋人工湖)最近也要重啟環差審查,水利署提出縮小開發規模、變更取水方式,但到底開發必要性何在,依然是爭論焦點。台中大里28公頃農田遭鎳、鋅等重金屬污染,監察院6日決議糾正環保署、農委會、台中市政府。監院指出,環保署與台中市政府多年來未能督導、積極取締工廠排放廢水污染,在稻作收割後才檢測,101年至少有79公噸污染稻米流入市面,嚴重影響民眾飲食安全。但全台到底還有多少土壤及地下水已經遭到了污染呢?環保署昨日公布2009年至今全台非法棄置場所清查結果,共計有15處場址有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情事,分別受到總酚、萘、苯及重金屬鉻等毒物污染,其中以彰化縣7處最多,其次為屏東縣3處,高雄市及台南市各有2處。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世界海洋日 別再破壞海洋國土

作者:孫介珩(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兼任助理、政治所研究生)

每年的6月8號是聯合國所指定之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意義在於希望全世界各政府機關、企業、個人都可以在這一天認真省思,我們過去對海洋做了甚麼?未來又可以做些甚麼?此時,美麗灣開發案是一個適時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中央政府漠視、台東縣政府包庇和美麗信集團的恣意妄為,完全與「海洋國家」的價值背道而馳。

「海洋環境──包括所有的洋和海,以及相鄰的沿岸地區──視為一個整體,是全球維生系統的基本組成,也是得以實現永續發展的珍貴資產」,這是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或里約地球高峰會議)所產出之「21世紀議程」(Agenda 21)中對海洋環境最基本的定義。早在20年前,國際社會就已經認識到,海岸地區的變化,不論是天然或人為,皆會直接對海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故應視為海洋的一部分。

精采內文

論壇∣恐怖垃圾海灘-豐漁社區(水尾漁港)

作者:賴心萍

不知是民眾的漠視還是政府的不重視,在豐漁社區的水尾漁港,發現這一幕幕的慘狀,於當天馬上通報金山清潔隊,金山清潔隊告知此區域是由萬理清潔隊管轄會代為轉告,由於不放心狗的屍體在沙灘上造成病媒蚊的傳播,隔天又播電話至萬里清潔隊,萬里清潔隊告知動物屍體已移除,沙灘垃圾因為數量太多會慢慢清除,隔了幾天再次到水尾漁港沿岸,確定狗的屍體已清除,垃圾也變少了一點點。看到政府用心的在幫助這塊土地,但是人力的短缺確實也是重點之一,環保一定要靠大眾的力量以及政府的支持,團結一致一起做環保,生活品質才會更加美好,希望大家一起來愛惜大自然的環境。

精采內文

 

研擬8年 原民狩獵辦法公告 動團籲設稽核員

本報2012年6月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歷經8年於6日公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也選擇於7日公布自2009年至今年4月間,新北市、花蓮縣、台東縣、高雄市及南投縣等5縣市政府依「原住民傳統文化祭儀」所需,所核准303件狩獵申請案,結果顯示依規定必須回報實際獵捕動物及數量的件數卻不到兩成。保育團體擔心在商業誘因下,原住民狩獵及祭儀因此變調,造成台灣野生動物浩劫。

303件核准的狩獵申請案中,包含山羌、長鬃山羊、水鹿、山豬、台灣獼猴、飛鼠、白鼻心、帝雉、麻雀等共20種以上共26,783隻個體,另外,苦花魚、溪蝦等上百斤(圖)。

但獵捕結束後,依規定必須回報實際獵捕動物及數量的件數卻不到兩成。動社表示,實際獵捕數量及物種,是否遠超過核准數量及種類,不得而知,若再加上每年違法盜獵的數字,恐足以讓山林淪陷。

林務局統計2009-2011年原住民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申請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案件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整理、製表
資料來源:林務局101.5.2統計「98~101年度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
申請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核准彙整清冊」

《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1-1條自2004年2月4日公告施行至今已逾8年,原應據此公告管理辦法,終於遲遲於近日公告。只是8年來社會環境已有極大的改變,再加上這幾年來,違規狩獵案件以及造成的生態損失未見評估,動保團體不得不質疑這份管理辦法能否回應社會現實。

動社質疑,台灣至今不曾有完整的全國野生動物族群量調查,林務局及各縣市政府依據什麼核准每年可供獵捕的動物數?又基於過去高達8成核准狩獵卻未回報的現象,該如何解決?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呼籲中央主管機關應盡速辦理台灣整體野生動物生態調查,納入動物、生態、保育等專業領域專家評估,以為各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原民傳統文化、祭儀所需狩獵活動之依據,同時可為修訂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之參考。

動社執行長朱增宏建議主管機關效法遠洋漁業管理機制,增設「狩獵觀察稽核員」,實際監督獵捕動物的數量及種類;此外,若未依規定回報獵捕數量者,未來應禁止再提出狩獵申請。

對此,林務局保育組野生物保育科長林國彰表示,將接受建議,持續進行野外野生動物族群監測並依據狩獵回報數量了解族群消長狀況,若證明族群數受影響,將據此調整容許狩獵的數量。此外,依據管理辦法第13條,未依核准之方式、種類、期間、區域獵捕野生動物,或獵捕數量超過核准數,可駁回申請人下次之申請。

至於設置狩獵觀察稽核員,林國彰未排除可能,只是須克服實務上的困難,有些是考慮到人跡是否能踏及,另外,原住民每種祭儀有其特定的規定,不見得適合一般人參與。

管理辦法兼顧野動保育及原民傳統

林務局發布的新聞稿指出,6日與原住民族委員會會銜發布的「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係依野保法第21條之1規定。

條文內容包含傳統文化、祭儀之定義;適用區域;規定申請資格、期限、程序及應備文件。主管機關受理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祭儀申請獵捕野生動物案審查程序、條件及應注意事項;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祭儀執行獵捕野生動物時應辦理事項、獵捕活動結束應提出執行報告內容及獵捕所得限用於傳統文化、祭儀活動。

林務局長李桃生表示,為順利推動管理辦法,林務局與原民會及相關單位已多次召開先期工作會議,討論管理辦法申請、審核、查核標準化工作流程,也要求地方政府於公布後於原住民族地區儘速召開說明會,對於原住民族申請案給予輔導與協助。

李桃生承諾,如管理辦法施行後發現有未盡完善之處,會盡速與原民會檢討修正,以兼顧野生動物保育及符合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祭儀需求。

【延伸報導】盜獵陰影甩不掉 原民狩獵辦法仍待補強

※ 同步刊載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綠色電報∣宜蘭厝:風土綠建築特輯

作者:方志豪

綠建築有很多種形式,現在可以看到新建的學校或是公共建築都使用綠建築的設計概念,綠建築有百百款,而本週要介紹的是「宜蘭厝」,宜蘭厝是筆者心目中的風土建築代表詞,是一股從1994年開始的建築力量,讓屋主能夠與建築師共同討論建造出心中的Dream House,宜蘭厝是適合環境風土、是依生活需求打造、是沒有標準樣板的建築,豆皮將其稱之為有血有肉的建築。

筆者只非常簡易的介紹兩個案例,猶如隔靴搔癢,是無法完整呈現「宜蘭厝」的概念,所以囉~大家快快搜尋關鍵字「宜蘭厝」。近幾年雖然沒有建造新的宜蘭厝,不過這個概念適用於任何地方,就讓我們多了解宜蘭厝,未來有機會打造自己的房子時,就把家庭、產業、文化需求都融入建築之中,一同與建築師打造出心中的Dream House!!!

仰山文教基金會-「宜蘭厝」網站:http://www.youngsun.org.tw/house/

Top

 
 

慶祝環境日 巴西新設2座保護區

摘譯自2012年6月5日ENS巴西,巴西利亞報導;李子昂編譯;蔡麗伶審校

洞穴探察者正進入新成立Furna Feia國家公園內的洞穴中。(Pierre Martin洞穴探索團隊提供)巴西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日前在世界環境日慶祝會上宣布成立新的國家公園與生物保護區:佔地8500公頃的Furna Feia國家公園,位於北方的北里奥格蘭德州(Rio Grande do Norte),而面積34000公頃的Bom Jesus生物保護區則為於南方的巴拉那州(Parana)。

Furna Feia原意為「醜陋的洞穴」,是該州最大的洞穴系統,迄今已發現超過200個洞穴。約有105種植物與135種動物生存於新國家公園內,包括一些瀕危的物種。

羅賽芙同時宣布將擴大巴希亞洲(Bahia)的Descobrimento國家公園,及位於施亞拉州(Ceara)與聖埃斯皮里圖州(Espirito Santo)的Araripe-Apodi與Goytacazes 國家森林保護區的面積。

Dilma Rousseff 總統在2012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慶祝會上,宣布其自然環境的保育辦法。(巴西總統府辦公室提供)羅賽芙在會中表示,根據國家太空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自1988年起所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亞馬遜森林的砍筏率達到歷史的新低。

巴西環境部長Izabella Teixeira表示,巴西仍保有81.2%的原始森林。

但世界各地的環保人士仍然擔心巴西森林的未來。而日前羅賽芙總統已否決了巴西國會眾議院4月份通過之新森林法規中的某些條款。那些條款放寬了筏木的限制,並讓許多地主得以逃避造林的規定。

綠色和平組織人士在帕拉洲(Para)桑塔倫(Santarem)一處堆放著非法砍伐的林木上,貼了一張「犯罪」的標語。5月28日,羅賽芙否決該法案的12項條款。雖然她並未受到環保人士的輿論壓力而否決整個新法案,但她仍刪除了該法案最具爭議的條款,包括不再追究任何2008年7月前非法砍伐行為的法律責任。

羅賽芙重聲地主應以造林來復原非法砍伐的責任,而小農戶在這方面則可有豁免權。

在羅賽芙的最新版法案中,地主必須讓土地保有一定的森林覆蓋率下,從沿海地區的20%至亞馬遜的80%。

羅賽芙表示,行使否決權乃是為了在農業與環境利益間取得平衡。

現任與前任共10位巴西環境部長同樣反對那些條款,他們認為新法案是「背道而馳」的作法,並已上書給Rousseff總統與國會議員,希望拒絕新法案。

當國會重新審視這些法條,勢必又有一番爭論。立法者將在9月前以多數表決決定是否廢除羅賽芙的否決意見。除非國會通過,否則以行政命令方式執行之否決權,將於7月底失效。

聖保羅州(Sao Paulo)的巴拉那帕內馬河。(Alessia Michelin 攝)在世界環境日的慶祝活動中,羅賽芙為保護巴西的自然環境簽署了一道法令,以建立巴拉那帕內馬河(Paranapanema River)流域委員會。流域委員會將由州級、市府級與民間代表所組成,決定如何使用與保護環境資源、資金分配與管理、衝突仲裁與公眾教育計劃等有關的事項。 

同日,羅賽芙簽署了一項法令,建立政府採購之永續標準。她向國會說明簽署名古屋議定書(Nagoya Protocol)的過程,並說明共享遺傳資源的價值。另外,她也向國會表達了波昂公約(遷徙性野生動物保育公約,Bonn Convention of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的重要性。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n2012/2012-06-05-02.html

Top

 

拍到啦!「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5月馬祖大登陸

本報2012年6月8日台北訊,賴品瑀整理報導

保育研究又有重大突破!今年5月25日經由監測系統回傳影像,清楚拍攝到全球數量不到50隻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再次登陸馬祖燕鷗保護區的珍貴鏡頭。

1010524(8點30分)鳳頭燕鷗族群快速增加並可看出其在求偶

1010525(10點)紀錄影像傳回黑嘴端鳳頭燕鷗現身馬祖黑嘴端鳳頭燕鷗名列IUCN(世界自然保育聯盟)CR(極危)等級,全球數量已不到50隻。目前唯一確認的生殖地就僅在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林務局李桃生局長指出,黑嘴端鳳頭燕鷗是燕鷗科鳥類中最稀有罕見的一種,常混群於大鳳頭燕鷗之中,又極易受到干擾,並不容易追蹤與觀察。

自2000年於馬祖再度被發現後,每年都有許多鳥類生態學者與鳥友前往進行鳥訊調查,更有來自世界各國學界及愛鳥人士組團渡海觀測。為了避免干擾嬌客,這些年來多僅限於用望遠鏡遠看觀測,因此對於牠們在島上的繁殖行為與生態幾乎一無所知。

官學民合力科技監測

1010528(11點)自動監測紀錄傳回清晰的黑嘴端鳳頭燕鷗登島影像2010年開始林務局結合連江縣政府,由台大森林系教授袁孝維及邱祈榮、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江昭皚和莊欽龍與陳家榜兩位博士,以及台北鳥會理事長阮錦松及研究人員共同合作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建置鳥類行為及棲地自動化監測系統,並利用假鳥誘引技術達到吸引真鳥登陸繁殖,繼去年成功監測到黑嘴端鳳頭燕鷗登陸馬祖後,今年5月25日經由監測系統回傳影像,清楚拍攝到黑嘴端鳳頭燕鷗於繁殖季節再次登陸馬祖燕鷗保護區的珍貴鏡頭。

目前回傳的影像中顯示島上已有大鳳頭燕鷗正值求偶階段,有些甚至已經開始產卵孵蛋,但數量仍不多。

雲端即時守護神話之鳥棲地

林務局強調,透過「鳥類行為及棲地自動化監測系統」定時拍攝的影像資訊,可以讓研究團隊充分掌握棲息島上的鳥種現況,而隨著照片資料的累積,將來進一步整理與分析,未來民眾也可望透過網路關注神話之鳥,與研究團隊一同解開神話之鳥繁殖行為與生殖生態的眾多謎團。

另外,該系統並裝有聲音同步傳輸設備,若有漁船或不法人士侵入保護區內的島嶼,在臺灣端就可以將訊息立刻通報馬祖端進行危機處理。

Top

 

爭議10年 高屏大湖重啟環差審查 開發必要性成爭論焦點

「環境報導」2012年6月8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爭議超過10年的高屏大湖開發案(舊名吉洋人工湖)6日在環保署重啟環評差異分析審查。經過10年,在供水壓力下,水利署未放棄開發計畫,但縮小開發規模、變更取水方式,希望取得社會支持。

高屏大湖重啟環評差異分析審查 第一期工程在最左邊的E區。 完工後每日供水10萬噸,但被質疑開發必要性不足。

然而在這10年當中歷經八八水災等環境變遷,社會對於水資源運用已有不同想法,對於一個土地、水資源都有限的地區,是否還要繼續無限制用水成長?是否有其他更有效的替代水源方式去取代開發?

這些思維的改變反映在幾項政策變更。例如2011年5月總統馬英九宣示提高糧食自給率,同年底通過的土地徵收條例修正案也明訂,除非重大建設否則不應徵收優良農地。而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生變,國科會也在今年5月提出低耗水的產業轉型方向,民間團體更提出自來水減漏、汙水回收、海水淡化等替代水源方案。

種種氛圍下,水利署因應南部科學園需求預估未來用水量持續成長,而且要用台糖187公頃優良農地,農業產值減少,還可能導致附近淹水風險。然後再投入90億元,最後希望增加供水每日10萬噸。種種決策難免受到社會挑戰。

政府的水資源政策不能說一個、做一個,中科四期做不下去了,就提出一個低耗水產業方向,那同樣的思維為何不用到南科?全民也要付出節水行動,從源頭減少一點供水壓力,社會才有餘裕去理性討論水資源的未來。否則台灣還有多少農地、政府還有多少錢可以這樣一直蓋水庫?

「開發必要性」成為主要爭議點

審查會中包括環保團體、環評委員都質疑投入90億元,每天只能取10萬噸水是否符合效益,建議其他較經濟可行的替代方案能否取代。另外當地地下水位高,人工湖卻要挖12米,引發搶奪地下水疑慮等等。

水利署南水局局長賴建信強調,大高雄地區每日需用水163萬噸水,2021年成長到194萬噸、2031年再成長到199萬噸。但目前每天只能供水141萬噸,主要來自鳳山水庫、阿公店水庫、區域地下水、南化水庫與高屏溪攔河堰聯合運用,不足的水量要移撥農業用水。

高屏大湖E區面積183公頃,有效蓄水量1500萬噸、常態每日供水10萬噸、當高屏溪颱風來濁度增高時每天提供60萬噸,有助於穩定供水。

綜上兩方說法,環評小組專家委員無法做出專業決定,於是召集人、成大地球科學所教授林慶偉決議,在下次環評會前先開一場「專家會議」,邀請「真正的水專家」來討論開發必要性、人工湖與地下水的交互影響。

興建人工湖必要性何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楊俊朗表示,過去6年高雄自來水用量零成長,不明白為何南水局的預估卻是成長。

高屏大湖預定地是楠梓仙溪、荖濃溪、隘寮溪沖積散平原的交會口,地下水源充沛,當地多處被偷挖砂石成巨大坑洞(俗稱大峽谷)後即注滿成水池。南化水庫的溢流只有7到10月,其他時間南化水庫根本裝不滿,那有剩的水還能引入高屏大湖?(意思是到時會不抽地下水嗎)

溪北聯盟陳雅晶說,乾季時高美堰引荖濃溪水進高屏大湖會嚴重搶奪美濃、里港地區農業用水。南方水盟呂翊齊說,有很多替代方案可以解決問題。高雄自來水漏水率達26.2%,遠高於上海10%、新加坡5%、東京3%。換算成每天漏掉47萬噸。

台北市之前曾補助55億改善漏水率4.17%,增加每日15.8萬噸水。為何還要花大錢做水利設施?他建議把這筆錢用來補助減漏工程。(水利署另提出資料顯示高雄市漏水率是17.82%)

屏東縣長室機要秘書鄭文山表示,這區域的地下水位約2.6~4.7米,希望未來高屏大湖取水能保持這個水位,對地下水就不會有影響。但水利署的規畫是挖12米深,湖水與地下水交換迅速可想而知。

環評小組委員陳莉表示,興建成本高、效益不高,開發究竟有多重要,應比較其他替代方案的成本效益。環評小組委員李培芬也質疑開發必要性不足,另質疑包括生態調查、風災前後衝擊評估不足。

環評小組委員歐陽嶠暉表示,15年前的水資源方案著重在開發,現在是強調效率化管理跟調度利用,思想不一樣了。應先檢討調度利用是否可替代,如果可以就不一定要開發。例如依水利署提供資料,到106年自來水公司預計漏水率要降到15%,每天約可增加供水18萬噸,是否可替代?

水利署:開發確有必要性

水利署南水局長賴建信回應,減漏工作持續在做,而減漏的水還是要有蓄水設施存水。E區取水方式是利用南化高屏聯通管輸送南化水庫的溢流水量(南化水庫的水由甲仙堰引入)。而南化水庫之所以有溢流量,是淤積導致庫容從1.5億噸降到1億噸,把這些溢流水引入高屏大湖,並不是抽地下水。

人工湖會做不透水布或土堤隔離地下水,減少與地下水的交互作用。他承諾不會抽用地下水,也不會用到獅子頭圳的灌溉用水。

 高屏大湖小檔案

高屏大湖前身為吉洋人工湖,1990年代環保人士反美濃水庫,後來水利署提吉洋人工湖替代方案,2002年7月通過環評、2004年12月行政院核訂,但因民眾、環保團體反對,預算年年被立法院刪除,一直未開發。

八八水災後水利署在「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特別條例」中的「穩定南部地區供水計畫」,夾帶161.53億預算建吉洋人工湖,而且在條例中以「開發新水源」或「人工湖」,並未寫明興建「吉洋人工湖」,這種資訊不公開的做法讓民眾很反感。(特別條例需在2016年前完成)

有了預算後,水利署重啟開發計畫(更名高屏大湖),依環評法規定核定超過三年未開發應重新審理。針對變更事項,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2012年2月13日只送「變更內容對照表」,環評委員認為變更內容與原方案差異太大,應送「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6日首度審理。

高屏大湖案經多年變更,開發計畫與當年已大不相同,原本規畫五個湖區(A、B、C、D、E),面積697公頃。後又修正成分3期施工,第1期工程先建C、D湖區、第二期A、B湖區,第三期E區。

最後定案先建183公頃的E區,有效蓄水量1500萬噸、常態每日供水10萬噸、當高屏溪颱風來濁度增高時每天提供60萬噸。(E區開發位於屏東縣內台糖土庫農場,ABCD區在高雄市的台糖手巾寮農場)

不過,完整的高屏大湖開發案計畫還是包含ABCDE五個湖區,目前預算有161.53億(南水區已將E區開發預算減到90億),其他ABCD四區如要開發需另找預算,南水局對未來開發計畫也尚無定論。(立委田秋堇助理曾瑾珮今提到,據她了解ABCD區高雄市已規畫做為美濃新市鎮用地)

 註:環評程序

依「環評法16條之1」規定,一個開發案核發許可後三年未開發,應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而這樣的變更涉及環保事項時該如何處理,依「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37條」規定有四個等級。

  1. 「重做環評」,等於環評程序重頭來(細則38條另有規定那些情況要重做環評)。
  2. 做「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
  3. 「變更內容對照表」,但前提是「計畫產能或規模降低、基地內設施局部調整位置、提昇環保設施之處理等級或效率、既有設備提昇產能而汙染總量未增加、變更內容對環境品質維護有利者、屬環境監測計畫者或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者」。
  4. 只做「備查」。

※ 同步刊載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大里農地重金屬污染 糾正三機關

摘錄自2012年6月7日自由時報台中報導

台中大里28公頃農田遭鎳、鋅等重金屬污染,監察院6日決議糾正環保署、農委會、台中市政府。監院指出,環保署與台中市政府多年來未能督導、積極取締工廠排放廢水污染,在稻作收割後才檢測,101年至少有79公噸污染稻米流入市面,嚴重影響民眾飲食安全。

監院指出,大里地區有100多家電鍍業等工廠,經農田水利會核准放流至灌溉渠道的「搭排戶」僅有4家,但多數工廠都將污水放流至灌溉溝渠,農委會從未主動調查,也未積極監測大里區搭排戶放流水重金屬含量,顯示農委會漠視問題,也未善盡對台中農田水利會監督、輔導責任,導致農地糧源安全難以確保,也有疏失。

對於監察院糾正,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一得知檢測結果,立即採取因應措施,問題出在檢測與報告出來的時間差,等看到公文再研議後續處置。

大里區夏田里長胡金鍊認為,首要之務是揪出排放污染的工廠,否則投入再多的錢整治農田都是做白工;何姓農民則抱怨,農田上的芋頭等作物被銷毀,農田也被迫休耕,補償金至今還沒領到,「如果短命一點根本領不到」。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如須改善,會盡力配合。農委會農田水利處長張敬昌表示,還沒有收到糾正文,無從回應。

Top

 

歷時4年清查 全台15處高污染 彰屏最多

本報2012年6月8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環保署昨(7日)公布2009年至今全台非法棄置場所清查結果,共計有15處場址有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情事,分別受到總酚、萘、苯及重金屬鉻等毒物污染。依行政區域來看,彰化縣7處最多,其次為屏東縣3處,高雄市及台南市各有2處。

污染場地中多是廢棄的農田或漁塭。而其中,台南市歸仁區沙崙一處緊鄰農地處鉛污染超標314倍,屏東縣長治鄉基督墓園的鉻污染超標184倍、高雄市仁武區仁福村一處山谷傾倒處,場址鉻污染也超標達151倍,最為誇張。

環保署土污基管會執行秘書蔡鴻德指出,將請各縣市政府豎立告示標誌或設置圍籬,提醒民眾注意,並同時依廢棄物清理法第71條規定,命相關責任人(土地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儘速清除廢棄物。另外,也已針對場址周遭民井地下水及農地土壤展開調查,以確保民眾健康。

該單位自1999年起全面清查全國非法棄置情形,其中棄置高危害性廢棄物場址均已清除完畢,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於2000年通過後,為了解其餘經評估判定之低危害性場址長期堆置對附近土壤及地下水之影響,於2009年至2012年期間展開全面調查,發現其中45處有影響土壤及地下水疑慮,隨即進行查證確認,共計查出15處場址有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15處場址中,有6處土壤受重金屬污染,4處地下水則為總酚、萘、苯及重金屬鉻污染,棄置之廢棄物包括一般廢棄物、營建剩餘土石方、及事業廢棄物等,其中7處場址發現有害事業廢棄物。

由於部分污染場址附近有農漁作及灌溉水道,環保署雖已初步確認各場周遭地下水及農地表土未受污染,但將對污染地提升列管層級、設立警告標示,並做周圍水井及地下水定期監測,避免污染擴散。

長期追蹤土壤毒物污染的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指出,這顯示許多事業廢棄物沒有地方可去,隨處亂竄,有待加強管理。

 15處場址調查結果彙整表(環保署提供)

Top

 

論壇∣世界海洋日 別再破壞海洋國土

作者:孫介珩(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兼任助理、政治所研究生)

每年的6月8號是聯合國所指定之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意義在於希望全世界各政府機關、企業、個人都可以在這一天認真省思,我們過去對海洋做了甚麼?未來又可以做些甚麼?此時,美麗灣開發案是一個適時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中央政府漠視、台東縣政府包庇和美麗信集團的恣意妄為,完全與「海洋國家」的價值背道而馳。

「海洋環境──包括所有的洋和海,以及相鄰的沿岸地區──視為一個整體,是全球維生系統的基本組成,也是得以實現永續發展的珍貴資產」,這是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或里約地球高峰會議)所產出之「21世紀議程」(Agenda 21)中對海洋環境最基本的定義。早在20年前,國際社會就已經認識到,海岸地區的變化,不論是天然或人為,皆會直接對海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故應視為海洋的一部分。

民國19年土地法立法先賢在該法第14條規定「海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不得為私有」,其目的即在保護海岸免於落入私人手中,而產生違背公利益之行為。法律或國民將海岸地區信託於政府,相信政府可運用其規劃及統籌之能力,對海岸地區做出最有利於國家整體發展及符合國民利益的保護或使用。但,今日所見卻非如此。

內政部(地政司)不以全國土地最高保護者自居,反而藉其所發布之「土地法第14條第1項第1款標準作業程序」,授予地方政府擬訂計畫界定土地法第14條所謂「一定限度」之權利,造成連續之自然生態環境,受到人為不當之法律切割。另,根據財政部國有財產局發布之「國有非公用海岸土地放租辦法」第3條規定「本辦法所稱海岸土地,除其他法令另有規定外,指低潮線至土地法第14條第1項第1款規定海岸一定限度內而尚無特定用途之土地」,可見,我國低潮線以上包含潮間帶在內之海岸地區皆可藉由放租,而使私人取得使用之權利。

台東美麗灣開發案,不僅凸顯我國環境影響評估程序的瑕疵,及中央與地方政府環保機關權責不當切割所產生的管轄權模糊,更荒謬的是,政府一開始便將國民信託予國家的海岸地區放租給財團,在沙灘上設立永久建物,已失其正當性,再以BOT為由將錯誤行為合法化,更為可惡。

美麗的杉原灣,是我們大人與小孩的共同回憶。攝影:林國勳,刺桐部落提供。

台東杉原周邊海域及珍貴海洋資源,難道不是國有財產的一部分?內政部與財政部難道不應該保護國有財產?國民將海岸信託給政府,不是讓政府變相賤賣海洋國土,圖利開發商。在響應世界海洋日的同時,期待中央政府拿出魄力與實際作為,保護我們的海洋與海岸。

簡版刊載於六月七號聯合報民意論壇

Top

 

論壇∣恐怖垃圾海灘-豐漁社區(水尾漁港)

作者:賴心萍

「你我用心做環保 生活品質會更好」清楚的標示在上橋的正前方,樓下的風光讓人看了瞠目結舌、驚心動魄。

image003image005image007

一包包的垃圾,看起來像似家用垃圾掩埋造成的,塑膠袋埋在海灘裡,要經過幾百年才會腐化,這是政府的垃圾不落地政策,造成的污染,還是少數人的愚昧,造成的傷害。美麗的自然,不該存在垃圾,美好的環境,需要靠大家的努力,政府應結合村民的力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將環境淨化,讓村民免於毒害。

往生的狗,身上怖滿了蠅蟲,讓人瞠目結舌、驚心動魄,居民們是習以為常,還是,覺得這些垃圾跟本與他們無關,人類!真的真的要覺醒,拒絕垃圾、拒絕髒亂,不要與垃圾為伍,不要讓垃圾毒害眾生。

image013image015

紅色屋頂的後方看起來是一包包的垃圾,整個水池旁邊看起來油膩膩的,希望政府要介入讓這一塊美麗的大地,不要再有人為的破壞。

不知是民眾的漠視還是政府的不重視,在豐漁社區的水尾漁港,發現這一幕幕的慘狀,於當天馬上通報金山清潔隊,金山清潔隊告知此區域是由萬理清潔隊管轄會代為轉告,由於不放心狗的屍體在沙灘上造成病媒蚊的傳播,隔天又播電話至萬里清潔隊,萬里清潔隊告知動物屍體已移除,沙灘垃圾因為數量太多會慢慢清除,隔了幾天再次到水尾漁港沿岸,確定狗的屍體已清除,垃圾也變少了一點點。看到政府用心的在幫助這塊土地,但是人力的短缺確實也是重點之一,環保一定要靠大眾的力量以及政府的支持,團結一致一起做環保,生活品質才會更加美好,希望大家一起來愛惜大自然的環境。

    image029image027
讓這美麗的天堂,拍鳥的勝地,恢復該有的美麗與自然,敬邀大家一起來努力共同維護環境的清潔與自然生態的保育。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