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7.03







近期活動

【森之地】社區家庭樹-工作假期
樹木褐根病防治與防治講習
2012貢寮水環境知能教師研習
「里躍龍門」暑期生態農村探索之旅
廢核,沒有捷徑!《學以所用,遍地發聲─2012廢核巡迴種籽講師培訓招募》
百鬼夜行-鬼畫符徵圖比賽(7/20截止)
反美麗灣!徵求「資訊志工」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佔領美山水壩第9天直擊 這裡沒有水的聲音

coffer dam 圍偃攔截了整個河面

反對巴西美山水壩的亞馬遜原住民持續佔領工地,記者在占領第9天終於來到現場親眼看到了水壩施工狀況。由於開發單位北方能源公司(NESA)在公路入口處設了路障,阻絕外人進入,因此要沿著原住民慣用的水路才得以抵達。亞馬遜流域位於赤道上,6月底正式雨季結束沒多久之時,這裡的空氣乾裂,日光毒辣,即便是已非常習慣的原住民,在此抗爭仍是非常辛苦。

沒到現場不知曉,這裡沒有,沒有水的聲音。圍偃西側,波光粼粼,但無流動跡象,因為圍偃已把這一段河面整個攔截了,另一面的東側,則是日益乾枯的河床。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來自地球之肺的亞馬遜戰士 排出人形圖騰反水庫

Rio+20期間 巴西美山水壩仍強硬施工

呼籲停建美山水壩 數百人佔領施工現場

亞馬遜勇士繼續佔領美山水壩工地

溪流拆除防砂壩的生態效應

作者:張顥嚴、莊怡麗、林幸助(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晚秋是楓紅的季節;也是臺灣櫻花鈎吻鮭的繁殖季節。今年鮭魚族群們不只是要期待鮭魚新血的加入,同時要迎接一個更優質的棲地環境;「更優質的棲地環境」正是今年台灣鮭魚界最熱烈討論的議題,位於武陵地區的「七家灣溪一號防砂壩壩體改善工程」。這的確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要在櫻花鈎吻鮭的棲地進行壩體改善工程,很直接讓人聯想到「破壞生態」。讓人不禁想問為什麼需要進行壩體改善工程?以及進行這樣的改善工程後到底對於溪流生態系會有甚麼影響、或是帶來甚麼效益?

時間拉回到民國60年代,當時為了避免過多的砂石進入德基水庫造成水庫壽命縮短,而在德基水庫的上游源頭溪流建造了一些防砂壩。這些防砂壩不僅攔阻了砂石傳輸到下游;同時,也阻斷了溪流水體的連續,包含水體的物理、化學性質都隨之改變。以水溫為例,過去研究指出,櫻花鈎吻鮭適合的水溫範圍為5-17℃,七家灣溪一號防砂壩下游的水溫在夏天常常會高過最適範圍,但是由於壩體的阻隔,使得壩下的鮭魚族群被迫生活在嚴峻的棲地環境中。對於溪流生物而言,防砂壩的阻隔造成防砂壩上游與下游鮭魚族群無法交流,降低基因歧異度。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林子晴

福島核災後,大飯核電廠昨天在數十萬人包圍反對下,還是啟動了,成為首座重新發電的核反應爐 ,除了核能發電,風力發電的潛力更大,世界風能協會預期,風力發電量將會超越核能廠的發電量

著名觀光景點碧潭吊橋陷入危機了!由於橋墩週遭緊鄰住宅,都更將可能影響吊橋結構。旅遊指南,新北市政府將九份打造成國際慢城,藉獨特山城半封閉遊程空間,營造在地悠閒氛圍。日式古蹟台陽礦業公司的平溪招待所在五日開放,探訪菁桐,除了車站、老街、天燈之外又多了一處新選擇!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閩江口的珍珠 恐淪為傳說!?

作者:澎湖風茹茶

看到13歲的少女寫給馬祖反賭青年召集的一封信之後,又讓我想起了三年前澎湖群島的奮戰歷程。真正敢站出來發聲,大聲說出不願意讓博弈進入澎湖親時原本生活的在地居民其實並不多,為什麼呢?因為有心人士已經把反對者貼上了「有穩定工作」、「擔心失去既有安定社經環境的退休公務員」等等的標籤。

然而,在政府與財團動用如此龐大的資源以及間接施加壓力的情況下,最後為何成功阻擋了博弈公投的提案呢?根據筆者實際的觀察,主要是有一群年輕人願意跳出來捍衛自己家鄉的權益,因為深刻地瞭解開放博弈之後的重大衝擊,他們透過各種管道,告知身邊在台灣唸書或是工作的鄉親,憑著一股傻勁,感動了旅台的澎湖年輕學子。您也許不知道他們是誰,因為大多數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擾,而隱姓埋名,默默的付出。

精采內文

 

佔領美山水壩第9天直擊 這裡沒有水的聲音

2012年7月2日巴西阿爾塔米拉訊,莫聞報導

反對巴西美山水壩的亞馬遜原住民持續佔領工地,記者在占領第9天終於來到現場親眼看到了水壩施工狀況。由於開發單位北方能源公司(NESA)在公路入口處設了路障,阻絕外人進入,因此要沿著原住民慣用的水路才得以抵達。亞馬遜流域位於赤道上,6月底正式雨季結束沒多久之時,這裡的空氣乾裂,日光毒辣,即便是已非常習慣的原住民,在此抗爭仍是非常辛苦。

photo courtesy: Marcelo Salazar

到了現場,這裡稱作Pimental,是屬於美山水壩西側的圍偃工程,上圖紫色部分便是「大彎」(Big Bend),也是建成後將乾掉又淹沒的河段(先放乾後施工,完工後再蓄水)。

Mukuka (Xhikrin)

佔領現場約數十名在此使用包商的施工營帳與發電機,並在周邊搭起帳篷或吊床,在此長期紮營。原住民不分老中青,都到場了,部分原住民會與其他支援部落、或居住在鄰近城鎮阿爾塔米拉的原住民交替前來駐守。在此的孩子最小的才一歲多,他是希克林族領袖Mukuka的兒子。24歲的Mukuka說,他從佔領行動一開始就在此地,但他一點也不累,他不曉得什麼時候才會回家,他要和老婆、兒子持續在此盯著工地。

沒到現場不知曉,這裡沒有,沒有水的聲音。圍偃西側,波光粼粼,但無流動跡象,因為圍偃已把這一段河面整個攔截了,另一面的東側,則是日益乾枯的河床。而土石污染了僅有的水域,再此紮營的族人也無法如往常般在此水域洗澡,他們必須到另一頭去。

coffer dam 圍偃攔截了整個河面圍偃東側正在乾枯的河床

阿拉拉族(Arara)25歲的行動領導人Josinei,他從16歲就開始反水壩,一開始帶領大家的,是他的祖父。

Josinei站在河邊,對著鏡頭控訴:「河流就像是血脈,」看到這樣的事情,每個族人都很生氣、很遺憾也很傷心,「這類事情,把每個人搞的亂七八糟。」「政府好像對開發計畫感覺良好、很滿意,但我們活在淹水區的人,感覺很不安。他們他們沒有得到保證可以搬到哪裡去?」「政府應該要來這邊看看,關心我們,看看我們的憤怒,看看族人怎麼受到影響?我們希望有尊嚴。」

問他到底會受到什麼影響?Josinei說,首先,「我們的船運系統會亂掉,我們真的很依賴船隻航行」,河流乾掉的話,很多族、很多村落,就真的因此枯萎了。「我們希望能用船航行到其他部落,交換我們種的花草、蔬菜,我們也會把玉米和稻米運到阿爾塔米拉市集賣,沒有河,怎麼賣?」

星谷河的特有種acari zebra他指著兩邊的河流一邊比較一邊說,如果水乾涸了,所有的魚都會死,特別是星谷河的特有種acari zebra,這種魚生活在淺水、多岩石的區域,水庫蓋成後,這種魚就有絕種的威脅。

而且,漁民可能有十年無法釣魚,這些捕魚的人生計怎麼辦?他們只能拿政府補助去買其他地方的魚?要蓋水壩的這些人只是賺錢,卻破壞了亞馬遜流域。「公司說會照顧環境、會保育、會減輕衝擊,但這樣的照顧有什麼用?你已經把環境破壞了,這哪是保護環境?」

關於河運,Josinei還說,這渠道是「神所賜予我們的交通線」,卻要被能源公司改變。「公司說會開路給我們,但這也會影響生活型態,道路會帶了許多人其他地方的人,改變社區。」

我知道Josinei所說的,最主要便是他們稱之為land grabber(土地虐奪者),路開了,他們就會跟著來。

就在抵達佔領行動的位置之前,間接體會到當地人面對land grabber的險惡。當時我在阿爾塔米拉市中心,邂逅一位名喚Sousa Morero的壯碩中年男子,當時他正在介紹他提煉的有機烹調油,但後來當地環保團體介紹他時,說他是一名帶領住民和小農對抗land grabber的領導人,心中不由得一凜,因為land grabber是亞馬遜地區惡名昭彰出名的某種犯罪類型,他們憑恃著資金和武裝力量,大面積砍伐森林,無論原本是否有原住民或早先移民來此的小農在此維生;若有人膽敢抵抗,會遭無情的殺害。無怪乎Morero給人精壯與機敏的感覺。

過去20多年來,估計有500人以上遭到land grabber這類型犯罪者所暗殺,前巴西環境部長Marina Silva所領導過的橡膠工人工會,其前任領導人便死於此。

Josinei說,他的部族Arara大概130全都反對水壩,就算小孩也一樣。族人的生活,本來就是在此打河裡打漁、或引河水種植些木薯、Garai(根部類似馬鈴薯的當地植物),稻米、豆子、可可、胡椒、香蕉或西瓜,自食或用來交易。

如果,河流系統改變了,就算水壩如政府所片面宣稱的「不會直接淹沒原住民部落」,但他們的「血脈」將就此失衡,不知將轉向何方。而更恐怖的,是以陸路代替水路後,跟著開發腳步來的其他強勢壓迫者,就如同land grabber這夥人。

Top

 

溪流拆除防砂壩的生態效應

作者:張顥嚴、莊怡麗、林幸助(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晚秋是楓紅的季節;也是臺灣櫻花鈎吻鮭的繁殖季節。今年鮭魚族群們不只是要期待鮭魚新血的加入,同時要迎接一個更優質的棲地環境;「更優質的棲地環境」正是今年台灣鮭魚界最熱烈討論的議題,位於武陵地區的「七家灣溪一號防砂壩壩體改善工程」。這的確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要在櫻花鈎吻鮭的棲地進行壩體改善工程,很直接讓人聯想到「破壞生態」。讓人不禁想問為什麼需要進行壩體改善工程?以及進行這樣的改善工程後到底對於溪流生態系會有甚麼影響、或是帶來甚麼效益?

時間拉回到民國60年代,當時為了避免過多的砂石進入德基水庫造成水庫壽命縮短,而在德基水庫的上游源頭溪流建造了一些防砂壩。這些防砂壩不僅攔阻了砂石傳輸到下游;同時,也阻斷了溪流水體的連續,包含水體的物理、化學性質都隨之改變。以水溫為例,過去研究指出,櫻花鈎吻鮭適合的水溫範圍為5-17℃,七家灣溪一號防砂壩下游的水溫在夏天常常會高過最適範圍,但是由於壩體的阻隔,使得壩下的鮭魚族群被迫生活在嚴峻的棲地環境中。對於溪流生物而言,防砂壩的阻隔造成防砂壩上游與下游鮭魚族群無法交流,降低基因歧異度。

時間回到現代,七家灣溪的防砂壩已失去當初建造的功能,淤滿的壩體加上掏空的壩體基部,增加了潰壩的危機。潰壩是無法評估何時會發生以及潰壩洪水可能的破壞規模,這對於臺灣櫻花鈎吻鮭的保育來說是一個潛在的隱憂。透過人為部分壩體移除的工程,可為鮭魚提供一條暢通的生態廊道,增加壩體上游與下游的族群的交流;同時,可降低自然潰壩不可預期的隱憂,對於溪流生態系或是櫻花鈎吻鮭的干擾也降到最低。

武陵地區七家灣溪已於2011年5月下旬進行一號防砂壩壩體拆除工程,我們也在拆除前、後詳細地監測及分析了生物以及環境的變化。利用歸群(cluster)的方法,我們可以將相似生物組成的月別歸群在一起;同時,也可以將相似月別組成的生物類群歸群在一起。

調查結果發現,今年的生物類群與去年的生物類群組成很相似,顯示壩體拆除工程對於溪流生物的類群組成而言干擾不大。這說明工程開始的時機很重要,如果工程開始的時機配合生物類群的季節性變化,對於溪流中的生物而言,工程就好像經歷一場颱風洪水一樣的干擾。而群聚的分析結果也顯示,臺灣櫻花鈎吻鮭在一號防砂壩上游以及下游的月別組成越來越相似,這也說明了壩體改善工程後一條暢通的生態廊道已形成。就上述的結果來看,壩體拆除工程的結果對於鮭魚或是溪流生物來說是好的。

圖一、七家灣溪一號防砂壩壩體改善工程後,生物與非生物因子恢復時間軸

圖一、七家灣溪一號防砂壩壩體改善工程後,生物與非生物因子恢復時間軸

但是,畢竟還是以工程手段來進行保育的工作,到底壩體拆除工程對於生態系有甚麼影響?從圖1. 可以看到,工程結束後,濁度大約在1-2週內即可恢復,顯示拆除工程所帶來的濁度與颱風洪水所帶來的濁度相差不遠,但如果進一步分析工程期間水中懸浮顆粒的有機物含量可以發現,受到工程影響的下游測站,有機物含量明顯降低。古人有云:「水至清則無魚」,是說以前人們觀察自然發現,有魚棲息的水域通常水體比較混濁。但是這種混濁大部分是由懸浮細顆粒有機物或是浮游藻類所組成,對於水域食物網來說是重要的食物來源;再則,古代文明皆在大河的沿岸發源,而經常氾濫的河川所帶來肥沃的氾濫平原是農業的基礎。這是一種河川作用的自然過程,透過洪水將平時蓄積在沿岸的有機物沖刷進入水中,可為下游的氾濫平原帶來豐富的有機物質(圖2.)。

圖二、溪流流域細顆粒有機物傳輸示意圖

圖二、溪流流域細顆粒有機物傳輸示意圖

相較而言,拆除工程對於水生生物干擾的規模雖然與颱風洪水相差不遠,但是工程所導致的水體濁度升高對於水生生物是不利的。這種全是由砂石所組成的「混濁」,除了會遮蔽光線影響附生藻類行光合作用;同時,細砂的刮石作用,也會限制附生藻類生長。對於濾食者而言,平時是以濾食水中的懸浮細顆粒有機物為生;工程期間,高濃度的砂石,可能直接覆蓋水生生物造成窒息死亡,而倖存下來的生物也可能因為食物來源減少而挨餓。因此,工程持續的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因子,如果工程持續時間拉長,對於水生生物而言是百害而無益的。

整體而言,此次壩體拆除工程是一個值得作為溪流保育經營管理的典範,未來在進行相關的河川橫向結構物拆除工程時,此次結果可提供以下建議:1) 工程應選擇適宜的時機,例如春夏季節交替時,以避開各類水生生物數量最多的時期;2) 工程進行時間應儘量縮短至一個星期;(3) 具敏感性與保育類物種可事先妥善安置,可將工程可能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本文轉載自雪霸國家公園網站保育專欄

了解更多:

  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
  雪霸拆壩還魚 櫻花鉤吻鮭溯溪破紀錄 2012.03.08  
  確保櫻花鉤吻鮭基因多樣性 雪管處再拆壩 2011.05.19
 
  七家灣溪壩體改善工程
  拆壩?建壩?美國拆壩新思維、兼顧生態復育、安全經濟

※更多濕地新聞與文章,請見臺灣濕地網 http://wetland.e-info.org.tw/

Top

 
 

大飯核電廠2日晚啟動 核洩漏後首座核發電

摘錄自2012年7月2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日本福井縣的大飯核電廠第3號核反應爐,將在2日晚間九點重新啟動。這是2011年3月日本發生核子洩漏事故以來,第一座重新發電的核反應爐。

大飯核電廠屬於關西電力公司,這座核電站的三號核反應爐,在2011年3月18日進行定期檢查而停止運轉。

日本政府是徵得福井縣政府的同意,在6月中旬決定重新啟動這一座核能電廠機組,但是遭到不少反核團體的抗議。從昨日開始,就有不少抗議人士封鎖了核電廠前的道路,並與警察機動部隊發生衝突。

2日晚,在日本經濟產業副大臣牧野聖修的主持下,大飯核電廠三號反應爐重新啟動。預計明天上午6點,可以達到核裂變的臨界狀態,然後實施實驗性發電。順利的話,在4日與外部電網並聯,8日可以達到完全正常的運轉發電狀態。

Top

 

風力發電潛力大 將超越核電

摘錄自2012年7月2日中央社柏林報導

全球各地愈來愈多國家開發風力發電,估計風力發電已供應全球電力需求的3%。世界風能協會(World Wind Energy Association)預期,風力發電量將會超越核能廠的發電量。

世界風能協會的資料顯示,2011年底全球風力發電量達2億3800萬千瓦,相當於280座核電廠的發電量。

目前全球有380座核電廠,由於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將逐步廢核,核能發電量會漸漸減少,而更多新建的風能設施加入發電會使風力發電量大幅增加,預期到了2020年會增加到目前的4倍。

中國大陸、美國、德國、丹麥和西班牙發展風力發電最為積極。協會的資料顯示,除了大規模的風力發電場,有不少村落和工業區引進小型風力發電設施,供應住戶或是工廠用電。全球各地有超過百萬個這樣的設施,在美國和中國大陸最為風行。

小型風力發電設施的技術不斷精進。協會指出,對於供電困難的偏遠地區,可供應社區的小型風力發電設施是非常好的解決方案。不過,風力發電設施的投資還是偏高,所以在一些低度開發的國家仍難普及。

世界風能協會將於7月3日至5日在波昂召開國際會議,討論如何推廣風力發電,特別是供應社區的發電設施。

Top

 

都更影響結構 碧潭吊橋陷危機

立報2012年7月2日台北訊,記者呂苡榕報導

在碧潭吊橋飽覽山光水色,是許多遊客的必備行程,這座70多年的碧潭吊橋,如今可能因為都市更新而出現傾倒危機。立委田秋堇與民間工程師王偉民2日舉行記者會,指出都市更新對吊橋橋墩造成的威脅,建議必須在橋墩周遭保留至少6.2公尺安全距離,避免施工震動影響橋墩。
碧潭吊橋興建於日治時期,雖然新北市政府多次修復纜線和纜線鋼座,不過深埋地底的橋墩卻一直沒有進行檢驗和維修。這次新店區碧潭段130地號等29筆土地都市更新案,外界質疑工程將對橋墩造成影響。

施工恐影響吊橋安全

王偉民指出,都市更新後新大樓的連續壁緊鄰橋墩不到1公尺,且會向下開挖15公尺深,「實施者提出的計畫書中表示,開挖後土壤將滑移2至3公分、下陷1到1.5公分,導致地質鬆動而讓橋墩傾斜。」另外連續壁在施工期間,將會使用高頻震動工法,但這樣的施工方式可能破壞基座與周邊卵石層的固著力,導致基座附近土壤鬆動,對吊橋橋墩有不良影響。

王偉民質疑,更新後,吊橋橋墩周遭雖被設計成公共空間,實施者也認為留下的空間已足夠維修,當橋墩到達使用年限時,留下的公共空間是否足夠進行橋墩更新,「如果無法更換橋墩,那碧潭吊橋將得走入死亡。」他強調,實施者應該在橋墩周圍保留至少6.2公尺的安全範圍,避免工程危害橋墩。

新北市都更處代理處長黃秀源表示,如果工程有疑慮,新北市政府會召開外審機制,審議後認為對安全有疑慮,新北市政府會要求改變工法。黃秀源強調,目前纜線穿過居民住家上方,因為住宅錯落難以整理,希望趁著都市更新時,將纜線、橋墩等一併做檢查。立委田秋堇痛批,都市更新是為了改善生活環境,現在卻可能造成公共安全,失去意義。王偉民質疑,新北市政府說針對工程可由外審機制確定安全性,但明明都更案已不合乎法規的精神,怎麼會是讓他通過後再去變更工法做補救,本末倒置。

當地支持都市更新的住戶認為,都更後才能改善當地環境,住戶趙小姐表示,過去新北市政府從來沒對吊橋的橋墩監測,沒有資料又怎麼知道怎樣的施工行為將對橋墩造成影響。「現在進行更新,實施者也說會瞭解吊橋的安全狀況和橋墩的堅固程度,全面檢修對吊橋不是比較好嗎?」

盼改善瑠公圳惡臭問題

纜線橫越居民趙小姐屋頂,而鋼座也位於他們家的土地上,她認為如果有安全疑慮,政府應該徵收土地來管理維修。可是,新北市政府甚至放任旁邊的瑠公圳成為臭水溝,十多年來都沒有整治,頂多在上方加蓋子,減少惡臭影響居民生活。而這31戶人家都同意都市更新,因為大家希望改善生活。
另一位反對都更的居民林小姐拿出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指出,瑠公圳不在都市更新範圍內,實施者並不會協助改善。目前的橋墩所在地屬於私人土地,而吊橋卻是由新北市政府管理,當初新北市政府沒有徵收橋墩周圍一併管理,放任私人土地買賣。居民認為,建商打算更新後,把吊橋橋墩鄰近土地規劃成公共空間,向新北市政府申請公共空間容積獎勵,新北市政府也通過了申請,建商可獲得1552.21平方公尺容積。

她指出,橋墩與纜線這塊區域本來就不能蓋房子,當然只能做成公共區域,結果新北市政府還給予獎勵。且在建商提供的事業計畫中,未來更新後橋墩屬於162戶住戶共同擁有,但約定交由新北市政府專用。居民認為,吊橋是新北市管理,橋墩卻屬於住戶共有,這麼荒謬的規劃居然通過審查,不可思議。居民質疑,如果未來住戶共同決議不要橋墩,吊橋又該怎麼辦?

上週都市更新權利變換的審查會議上,有媒體注意到橋墩共有、新北市約定專用的問題,新北市政府也提出橋墩附近土地徵收作為公有地的可能性。這些都牽涉到建商申請的容積獎勵大小,及權利變換的計算,新北市是否會要求變更設計將橋墩畫出都更範圍,並將附近收為公有也還未可知。只是原本應該連同橋墩與土地都由地方政府一併管理的碧潭吊橋,卻始終沒有整體管理,也讓住戶感嘆新北市政府的不作為。

Top

 

城市革命 九份打造國際慢城

摘錄自2012年7月2日中央社新北報導

義大利發起「慢城(Slow City)」城市革命運動,從一切「慢半拍」來審視城市傳統價值;新北市政府提出「新北市區域計畫」,也擬推動城市再造,把九份打造成「慢城」。

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擬定「新北市區域計畫」,建立新北市發展願景及策略,以北北基為「首都圈」作機能分工,發展北都曼哈頓三核心,預定2040年前把新北市打造成為「國際嚮居之都」。

城鄉局表示,人口5萬人以下是慢城的適當規模,從人口到擁有自給自足「慢經濟」及「慢半拍」的悠閒自在生活態度來看,瑞芳、平溪、雙溪及貢寮等地都有成為國際慢城的潛力。

因此,市府選定九份,透過城市再造,將九份打造成為新北首座「慢城」,藉獨特山城半封閉遊程空間,營造在地悠閒氛圍,未來將結合特有金工文化工藝、美食主題及在地農產進行國際觀光行銷。

城鄉局長張璠表示,這是新北市升格後首次提出的都市發展計畫,屬滾動式規劃,依首都圈空間格局發展黃金雙子城、大河三都心、山水五軸帶、環城六珠鍊及策略七分區,確立發展軸線後再做細部規劃。

Top

 

日式古建築 平溪招待所將開放

摘錄自2012年7月2日中央社新北報導

臺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於5日開放、營運,探訪菁桐除了日式車站、懸掛祈福竹筒與菁桐老街、天燈、火車外,多了一處悠閒的去處,可體驗日本平房,廊道式建築之美。

臺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屬於新北市市定古蹟,是台灣罕見大型書院造型建築,興建於西元1939年。過去因不同使用目的,有「石底俱樂部」、「渠蓮精舍」等多個名稱,甚至一度媒體誤撰為「菁桐太子賓館」,至2003年才正名,其實都是指同一棟建築。建築物主要是台陽礦業株式會社招待貴賓、官員、舉行會報的場所。

招待所位於平溪區菁桐街,是佔地寬廣的日式平房,設置成山字形的廊道式建築,因為空間、建材考究,包括庭園內的「關守石」、建築上梁典禮的「棟札」等,傳達日本民居建築的風味。市府於民國92年9月指定公告為市定古蹟。

有70餘年歷史的全木造日式建築,一度遭白蟻蛀蝕,經過2年整修後,將古蹟修復活化再利用,5日對外開放,期待修復過後,重新站上炫麗的舞台。讓遊客透過深度的空間體驗,取代走馬看花的淺顯遊覽。

透過修復古蹟前後的影像對比,遊客可以瞭解古蹟主建築工藝、庭院風格、室內擺設、窗飾雕刻、庭園之美。

Top

 

論壇∣閩江口的珍珠 恐淪為傳說!?

作者:澎湖風茹茶

圖片來源:公視我們的島看到13歲的少女寫給馬祖反賭青年召集的一封信之後,又讓我想起了三年前澎湖群島的奮戰歷程。真正敢站出來發聲,大聲說出不願意讓博弈進入澎湖親時原本生活的在地居民其實並不多,為什麼呢?因為有心人士已經把反對者貼上了「有穩定工作」、「擔心失去既有安定社經環境的退休公務員」等等的標籤。

澎湖反賭時的文宣品之一然而,在政府與財團動用如此龐大的資源以及間接施加壓力的情況下,最後為何成功阻擋了博弈公投的提案呢?根據筆者實際的觀察,主要是有一群年輕人願意跳出來捍衛自己家鄉的權益,因為深刻地瞭解開放博弈之後的重大衝擊,他們透過各種管道,告知身邊在台灣唸書或是工作的鄉親,憑著一股傻勁,感動了旅台的澎湖年輕學子。您也許不知道他們是誰,因為大多數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擾,而隱姓埋名,默默的付出。

筆者深信「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是那些強權者想盡辦法塑造出來要嚇唬我們這些沒權、沒勢的市井小民,讓我們感到希望渺茫而慢慢退卻。年輕人勇敢站出來吧!保護我們自己那美麗純樸的故鄉,別讓她淪為後代子孫的傳說。不論您身在何處,這顆掉落在閩江口的珍珠,都曾陪伴過我們且一直在我的的記憶中,不是嗎?或許我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可以出來登高一呼,但是您只要投下那珍貴又無記名的反對票,財團統治接收我們家鄉的腳步就又退了一步!所以,請記得:您的一票關係著馬祖的未來!千萬不要再猶豫了,趕快拿起電話訂機票,回家跟親朋好友聚一聚,想想故鄉的美好吧!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