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10.1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首例 法院撤銷中科四期開發許可

反對中科四期搶水毀田,民眾與農民6月間割出大大的水字,感謝莿仔埤圳百年來守護農田(圖片來源:反中科搶水自救會)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天上午針對中科四期「開發許可」一案,判決撤銷訴願決定及全案開發之許可,這是國內首宗撤銷開發許可的案例。提起訴訟的農民與律師要求「立即停工」!判決內容指出,中科四期開發案在國土利用上不適當也不合理,選址位於優良農田與地質災害區(地層下陷區)、開發許可審查卻未審酌審查委員針對農業影響及地層下陷所提的專業意見;開發使用大面積公有耕地未考量我國糧食安全及永續發展。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則說,「只會是插曲」,有信心上訴成功,無礙招商。中科管理局長楊文科也表示,園區招商不受此案影響,預計2013年上半年開始營運。營建署則表示尊重,將於收到判決書研議內容後,再決定是否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上訴。內政部李鴻源則指出這也許是轉機,可藉機重新檢討中科四期實際用地需求。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國科會:招商繼續
漫漫長路
中科四期,這件事與這些人
中科四期‧風暴從這裏開始

綠色人物|高中教師崔晟 催生綠色中原的「詩河」行動

作者:莫聞

現年41歲,音樂專業教師、在鄭州市47中高中擔任政教主任的崔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河南人,出生於洛河(和許昌距離60公里),對自己家鄉所代表的「中原文化」津津樂道,河南有古都洛陽、開封、鄭州,有許許多多古代帝王的陵墓,更重要的,有許多條出現在《詩經》和《水經注》的河流,只是,當「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的景象不再,河道萎縮,甚至乾枯消失,這些典籍中記載的人文風土與水文環境,僅能在詩詞中遙想了。

他說,這些知識來處,之一是閱讀,大量的閱讀;走到任何景點或考察點,總是能看到他找到書攤買上兩三本;之二便是走動,自己到處走,也帶著學生走動。他黃河中游或洛和大小支流,遍佈他的足跡,這些年,他也帶著學生團隊走過賈魯河、金水河、溱河、洧河、已經斷流的漳河,當然也包括鄭州市內的金水河。

精采內文

綠色電報|城市裡的小森林

作者:綠粉絲

西班牙的建築師事務所「Capella Garcia Arquitectura」在巴塞隆納完成了一面垂直的植物牆。成功的把老舊建築拆遷後、在城市遺留下的「景觀缺口」轉換成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兼具隔音功能的綠色牆面。

這個由巴塞隆納市議會推動的計畫,獲得設計師的回應後,在原本突兀的牆面上架上預製的鍍鋅鋼架。因為建築物共有21公尺,八樓高,基於結構考量,牆面為下大上小。植物可以由內部更換、維護,免除傳統植物牆只能由專業人員從外面坐著雲梯車維護的費用。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紅樹林

近日彰化的鄉親真的飽受汙染所苦,在溪州鄉焚化爐廠的煙囪,竟然排出紫紅色的煙霧,有居民還調侃,該不會是國慶加演的特別演出!而在員林鎮的員大排,有人發現河水被染紅,經調查是染整場在國慶假日排廢水,但該廠有排放廢水許可證,只能針對水汙染防治法罰1萬元,後續在查核該廠的廢水處理設備。希望工廠的設備功能完善,還給附近居民好一點的生活環境。

現在全世界正在鬧糧荒,但有許多土地被收購來種植生質燃料的作物,這些土地面積,樂施會呼籲世界銀行,終止放款給跨國燃料作物購地投資,避免帶來更嚴重的貧窮、飢餓和艱困。

上週發下宏願要去丹麥找小美人魚談「環教之愛」的綠島大象,11日回到台東,與國小學童相聚,小朋友們動手創作出100隻分身兄弟象,種下「愛物惜物」的種子。那大人懂得愛物惜物嗎?綠色和平指控,在漁業枯竭遠洋船隊過剩的情況下,漁業署竟核可興建22艘的圍網漁船,能捕魚的總噸數,是中西太平洋之冠,無疑讓台灣成為過度捕撈的頭號幫兇。綠色和平也呼籲漁業署要提出有效的方案,別讓台灣的永續宣言成為國際笑柄。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中東綠色之旅|漫步以色列、巴勒斯坦健行步道

作者:陳婉寧

此行前往中東地區,也計畫著在自然保護區內健行幾天。先找以色列南端鄰近紅海的Mt. Zefahot小試身手,登上這座山的環型步道,步行到山頭最頂端,可以將紅海一覽無遺,山腳下有著密密麻麻的海景酒店和海洋公園。

貫穿全國的步道(可以由北向南走、也可以由南往北走),所代表的步道顏色是白、藍、橘三色所組成。所以絕對不會認錯,只有貫穿全國的步道是三色組成,其他步道都只有兩色組成(例如:白藍白、白紅白、白綠白、白黑白)。此外,耶路撒冷是著名的宗教聖城,當然也少不了「耶穌路徑」,有不少信徒是衝著要走一趟耶穌之路而到以色列的,這條Jerusalem Trail比較特別,是由藍綠藍組成。

精采內文

論壇|請中止毫無效益的「東河橋親水環境設施改善工程」

作者:荒野台東分會

於馬武窟溪河口進行中的「東河橋親水環境設施改善工程」,經由在地民宿業者通報,在10/8、10/9一同與關心的環境團體前往勘查。

目前正在河口興建鋼筋混凝土沉箱及攔河堰,攔河堰之構造尺寸長約60公尺,高超過2公尺,兩端各設一座沉箱,攔河堰之目的為將河水攔阻,提高水位,據當地施工工人表示,此工程預計築堤圍堰集水,讓河口近陸區域的水位保持穩定,以便提供遊客親水遊憩及划船。河口之南北河道正由挖土機挖深,於溪口中央再堆起一座假山。

精采內文

 

首例 法院撤銷中科四期開發許可

本報2012年10月11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11日)上午針對中科四期「開發許可」一案,判決撤銷訴願決定及全案開發之許可,這是國內首宗撤銷開發許可的案例。提起訴訟的農民與律師要求「立即停工」!

本案律師團,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會蔡雅瀅與環境法律人協會律師張譽尹指出,中科四期的開發許可有以下兩大法律爭點:

  1. 依《區域計畫法》第15條之2第5款,非都市土地開發用地需要取得權利證明文件,但中科四期直接以「徵收」手段取得園區土地,沒有檢附土地及建築物權利證明文件;為此法務部曾發文給內政部,清楚指出營建署有規避適用《區域計畫法》之嫌。
  2. 依《農業發展條例》第10條規定,變更農業用地應取得農委會的書面同意,但中科四期開發許可的取得僅以區域計畫審議委員會之會議上,農委會承辦人之口頭同意就算數,違反農發條例規範。

張譽尹批評,內政部面對如此重大的社會發展案件,竟有意隱瞞、忽視關鍵的法律資訊,壓下法務部之函釋公文,操作不對等、不透明的政府資訊,其處分明顯基於不充分、不正確的資訊,更讓中科四期開發滿佈幢幢黑影。

台灣農村陣線也批評,除了法律程序問題,中科四期位於地層嚴重下陷區、在環境污染、在地自然資源脆弱的爭議也持續未解;今年國科會雖然宣布中科四期調整產業配置比例,降低光電產業、調高精密機械產業比重。但國科會調整「產業比例」就稱之為「轉型」,猶如「朝三暮四、朝四暮三」,根本沒有誠意解決當地是「黃金農業地帶」,完全不適合開發科學園區的上位問題。

蔡雅瀅質疑,中科四期開發案附近還有閒置率甚高的彰濱工業區與數個科學園區基地,政府為何不積極利用,反而開發良田?他認為,除了炒作地皮、謀取暴利,實在沒有理由繼續開發中科四期。

彰化王功漁村代表、芳苑鄉反污染自救會總幹事林連宗也表示,濁水溪口是幾百年來漁民賴以為生的潮間帶,他以新竹香山綠牡蠣受到竹科廢水污染為例,憂心王功的蚵仔、蛤仔也將步上新竹後塵。林連宗以同為漁民的身分呼籲,要求中科四期儘快停工,不要污染珍貴的海洋生態與扼殺漁民生計。

彰化溪州老農謝寶元也表示,中科四期的開發不論是用水、用地、污水排放,都對農業、農民造成很大影響,政府不要呼攏人民、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針對中科四期拍板定案以來,經歷金融海嘯、光電產業衰退、科學園區開發基金債台高築,加上各種環評、搶奪農業用水的爭議;台灣農村陣線與律師共同呼籲,中科四期「立即停工」,放棄科學園區的發展神話,儘快還地於農,與地方共思永續發展的出路才是上策。

反對中科四期搶水毀田,民眾與農民6月間割出大大的水字,感謝莿仔埤圳百年來守護農田(圖片來源:反中科搶水自救會)

※ 附件:〈法務部函釋 99年8月10日,法律字第 0999031664 號〉、〈法務部函釋100年4月14日,法律字第 1000003521 號

Top

 

綠色人物|高中教師崔晟 催生綠色中原的「詩河」行動

作者:莫聞

崔晟-自然之友河南小組現年41歲,音樂專業教師、在鄭州市47中高中擔任政教主任的崔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河南人,出生於洛河(和許昌距離60公里),對自己家鄉所代表的「中原文化」津津樂道,河南有古都洛陽、開封、鄭州,有許許多多古代帝王的陵墓,更重要的,有許多條出現在《詩經》和《水經注》的河流,只是,當「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的景象不再,河道萎縮,甚至乾枯消失,這些典籍中記載的人文風土與水文環境,僅能在詩詞中遙想了。

2012年8月初,筆者和台灣環保團體共11人到黃河中上游進行水資源議題的環保交流與考察,這趟行程,在黃河中游、河南省境內從三門峽到洛陽、鄭州、開封與桃花峪,沿途便是由崔晟陪同導覽和介紹。從幾天的相處中,他對家鄉、對本土文化豐沛的感情和知識(此處的本土,自然是指崔晟所在的「中原」),車行到何處,他總有滿腹的歷史人文知識可說,何處是漢帝陵墓、何處是某某古代貴族之墓、或楚漢相爭之處、哪座山或哪條溪河是詩經中提到的,總能娓娓道來說上半天。

他說,這些知識來處,之一是閱讀,大量的閱讀;走到任何景點或考察點,總是能看到他找到書攤買上兩三本;之二便是走動,自己到處走,也帶著學生走動。他黃河中游或洛和大小支流,遍佈他的足跡,這些年,他也帶著學生團隊走過賈魯河、金水河、溱河、洧河、已經斷流的漳河,當然也包括鄭州市內的金水河。

看著許多河川變化,崔晟認為,除了污染,只會用水壩和河堤治水,也是造成河川萎縮的原因。在三門峽水壩的壩體上,他對我們指著一張黃河水系圖,看著黃河中上游支流繁茂,對比下游被河堤圍住的黃河主幹,激動地說:「他本來就有毛病,你現在又修壩,他才有毛病……這直觀上就能看出來了吧……黃河流域到這就是河道,就剩河堤圍著,就是個排水河了,沒有支流可以調節了……他只又崩潰,只有一次次的崩潰……沒有辦法!我們今天怎麼辦?人類一定要考慮這個問題。」

除了下游黃河「排水河化」,三門峽本身也造成黃河上游水系的大問題。

三門峽的負面作用,對其上游的省分陝西特別明顯:壩體會形成淤積,水位勢必往上漲,造成渭河「水漲船高」,只要大水一來,渭河沿岸發大水。他戲稱,每次和陝西人開會,都被指著鼻子罵「你們河南人都不做好事」,就是指三門峽。他認為,像都江堰這樣的水利工程,讓河川有自由流淌的空間,才是最好的。「我的目標這一生,三峽我拆不掉了,我希望呼籲政府把三門峽改革掉。」

詩河行動結合綠色出行

進行《詩經》中的河流調查和保護。綠色中原崔晟提供拆壩的願望,短期應是難以成真。崔晟深切地體認到,河川意識推廣與環境教育,透過下一代人的觀念改變,改變才有真的可能。

中國這幾年很流行「綠色出行」,這是一種帶著環境意識與教育目的的旅行活動,崔晟很成功的把認識河川的活動結合「綠色出行」的概念,推展「詩河計畫」──進行《詩經》中的河流調查和保護。

1990年代末期,崔晟到鄭州市47中分校擔任教師時,就很喜歡帶著學生到處認識動植物,但當時這些活動「只停留在興趣上」,到了2001年,鳳凰衛視播出一片由環保人士郭耕撰寫旁白的生態紀錄片,介紹瀕臨滅絕的動物和人類的角色;他深深地受到這部片子觸動,就此「和環保結緣了」。

他先透過郭耕介紹加入了由梁啟超之孫、全國政協委員梁從誡發起的「自然之友」,到2005年,他號召成立自然之友河南小組,當了兩任的組長,接著,再發起「綠色中原」。綠色中原的主要工作,便是帶著學生做「詩河」考察,藉著學生對中原歷史文化的自豪和興趣,啟發他們觀察河川現代樣貌的動力。

受汙染的百泉河。綠色中原崔晟提供崔晟說,《詩經》是中國幾千年中華文化的精髓,其中描寫的河流都是文化之河、歷史之河、更是生態之河。他認為,《詩經》展現了河流和先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關係,展現先民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活畫卷,更是研究古今環境變化和河流變遷的難得史料,是對比河流生態古今變化的座標和鏡子。只是,幾千年下來,《詩經》中大部分的河流仍然存在,但是多面臨斷流、乾枯、污染,有些正在消失,一些已經變成污水河。因此,透過詩經,進行河流調查和保護,進一步促成域保護,他認為是可以從高中生為目標的工作。

他不僅帶學生走河流,也帶著學生騎單車看河流,把河川教育和「無車日」行動做結合。透過無數次的行動,不少學生受他的熱忱所感動,例如一位學生在他的調查活動報告中寫道,常見他「一頂牛仔帽、一輛自行車、一個奔波忙碌的身影,一顆無私奉獻的心,這就是崔晟老師真實的寫照。」

崔晟既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環保人士;他認為,環境教育應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應該培養孩子們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重,這對孩子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大有用處。

Top

 

綠色電報|城市裡的小森林

作者:綠粉絲

big_386921_8432_01-web_Medianera_Verde_051

西班牙的建築師事務所「Capella Garcia Arquitectura」在巴塞隆納完成了一面垂直的植物牆。

成功的把老舊建築拆遷後、在城市遺留下的「景觀缺口」轉換成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兼具隔音功能的綠色牆面。

這個由巴塞隆納市議會推動的計畫,獲得設計師的回應後,在原本突兀的牆面上架上預製的鍍鋅鋼架。因為建築物共有21公尺,八樓高,基於結構考量,牆面為下大上小。植物可以由內部更換、維護,免除傳統植物牆只能由專業人員從外面坐著雲梯車維護的費用。

興建過程

big_386921_7500_08-web_Medianera_Verde_04  

big_386921_1259_06-web_Medianera_Verde_Estructura_04

big_386921_1969_03-web_Medianera_Verde_06

整棟植物牆除了有一個噴泉和望遠鏡,同時也有幫小鳥做的「家」。噴泉提供植物牆供水,望遠鏡將提供生態觀察使用(想像城市小孩,可以來這裡用望遠鏡觀察小鳥的生態,好棒啊!)

筆者最驚訝的是,這個計畫是由巴塞隆納市議會所推動的。

在西班牙第一觀光大城裡,多了一片可以蓋房子的空地,竟然沒有被拿來重新招標,給建商蓋旅館或豪宅,只是單純的做了一片植物牆。在台北寸土寸金的環境思維下,應該很難想像吧?

請不要說,西班牙就是因為太「詩意」,所以現在才會需要別人1000億歐元的紓困方案,因為筆者始終相信:我們為環境做的,永遠不嫌多。 

參考資料:Domus

※ 本文轉載自綠粉絲 http://ecofans.pixnet.net/blog/post/45765920
       ※綠粉絲的粉絲團歡迎加入

Top

 
 

焚化爐再冒紅煙 溪州人怒

摘錄自2012年10月11日台灣時報彰化報導

彰化縣溪州鄉焚化爐廠的煙囪,10日再度又排出紫紅色煙霧,當地居民緊張的說,一個月內連續發生2起「實在太誇張了!」,甚至有民眾還調侃表示:「莫非這是國慶日特別演出?」更對日前相同情況至今還追查不出來源十分不滿;彰化縣環保局表示,應是之前積存垃圾中,混雜有含碘事業廢棄物,由於沒有清查清楚,10日焚化時才又冒出紅煙。

環保局環境工程科長黃維祥說,9月14日事發後,從冒出紅煙情況研判,應是垃圾中混雜光電、半導體廠含碘的事業廢棄物,10日的情況也相同,經過採樣化驗與空汙監測,並沒有發現毒性物質。

黃維祥表示,目前仍有8000頓積存垃圾量,存放焚化爐主坑待焚化,會繼續清查混雜其中不適合焚化的事業廢棄物,並針對新進廠垃圾徹底落地檢查,不准再有類似的廢棄物混充進來,防堵類似冒紅煙情況再發生,同時已掌握特定廠商追查事業廢棄物的處理方式。

Top

 

員大排河水染紅 染整廠疑禍首

摘錄自2012年10月11日中央社彰化報導

位於彰化員林鎮東西向快速道路下方的員大排排水溝,有人發現河水被染紅,彰縣環保局前往稽查,懷疑污水來自染整廠。

向環保局通報的鍾姓婦人說,員大排的河水不僅變成紅色,不時還飄散出惡臭味,她懷疑是有不肖工廠利用國慶日假期偷排廢水。環保局人員前往染整廠進行訪視,但由於染整廠有排放廢水許可證,負責人也否認排放廢水,只發現廠方未依規定逐日記錄排放情形。

彰縣環保局表示,目前只能依水污染防治法,針對染整廠開罰新台幣1萬元,後續將查核染整廠的廢水處理設備功能,依水污染防治法處罰。

Top

 

全球圈地奪農地 波及10億人糧食來源

樂施會呼籲:對跨國購地案斷銀根
本報2012年10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林雅玲編譯,蔡麗伶審校

2011年,巴布亞紐幾內亞農民上街反對該國史上最大的土地收購案。綠色和平組織希爾頓(Paul Hilton)攝衛報近日報導指出,跨國土地掮客和生質燃料商在全世界收購的土地,已經可以餵養將近10億人口。

英國樂施會(Oxfam)分析過去10年來數千筆土地交易案,發現其中有將近英國面積8倍大的土地,處於閒置狀態,或用來種植作物供應美國和歐洲汽車的生質燃料。

這份報告於10月4日發表,樂施會表示,全球的土地爭奪已經失控,強烈要求世界銀行凍結大規模的土地投資案,向全球的投資者傳達強烈的「停止圈地」訊號。

該報告指出,「2000年~2010年間,國外投資者投資的農地,60%以上都位於有嚴重飢荒問題的發展中國家。但是2/3的投資者都計畫出口這些土地生產的一切作物。將近60%的土地都用來種植可以製造生質燃料的作物。」

樂施會表示,極少數的土地投資者回饋當地居民,或協助對抗飢餓。相反地,「這些土地不是因為投機者等待土地增值而被閒置,就是主要用來種植生產生質燃料的出口作物。」

過去10年來,世界銀行支援土地計畫的經費已經提高三倍,達到一年60~80億美元,不過沒有任何數據顯示有多少資金用在收購土地,或者和貸款與衝突有關的研究。

樂施會稱,自從2008年以來,有21件正式申訴案件,來自因為世界銀行投資案而受影響的社區,宣稱這些投資侵犯了他們的了土地權。樂施會執行長史塔克金(Barbara Stocking)說,「土地爭奪已經失控,而結果就是世界最貧窮的人民正蒙受飢餓、暴力和越發嚴重的貧困之中。世界銀行處在特殊地位,有可能避免圈地成為本世紀最大的醜聞。」她補充說,「投資對發展中國家應該是好消息,而不是帶來更嚴重的貧窮、飢餓和艱困。」

過去5年,賴比瑞亞已經大量讓渡將近30%的土地,而柬埔寨可耕種的土地有63%已經移交給私有公司。

世界銀行等單位辯稱,很多可耕地尚未開發利用,是因為還在規劃當中。樂施會對此反駁:「這只是個迷思,大部份收購的農地都是優良的農耕地,特別是那些正常灌溉以及和市場接軌順暢的土地。很明顯這些土地有很多已經用在小規模耕種、畜牧或者其他自然資源的利用了。」

根據世界銀行設立的監察單位「獨立評估小組」(IEG)在2010年一份研究指出,世界銀行30%的資助計畫是牽涉到「非自願性移民」。IEG估計在世界銀行的資助計畫中,有超過100萬人蒙受非自願性遷徙。

樂施會強烈要求英國政府(世界銀行最大股東之一)運用其影響力促成凍結投資,「英國政府可以利用身為明年G8高峰會主席的機會,將糧食和飢餓放進核心議題中,並帶進土地爭奪的問題。嚴格來說,這可能讓歐盟改變生物燃料的目標,這是土地爭奪的關鍵驅力。」

世界銀行附屬貸款機構「國際金融公司」(IFC)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他們「並沒有資助投機性的土地收購案。我們投資有生產力的農業和林業企業,希望土地密集的耕種方式有助於提供全世界對於食物和纖維的需求。」IFC說,「對於珍貴土地資源的競爭,激起了土地投資。這種競爭可能引發與現有土地使用者之間的衝突。世界銀行參與投資農林業必然會有風險,尤其我們是和有待改善的統治體系交涉。而目前收到的控訴案,其真實性有待確認。」

※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報導;樂施會報告下載:http://www.oxfam.org/en/grow/policy/our-land-our-lives

Top

 

綠島大象回台東 小朋友手作百隻兄弟象喜相逢

本報2012年10月12日台北訊,賴品瑀整理報導

上週發下宏願,要前進丹麥哥本哈根找小美人魚談場「環教之愛」的綠島大象,11日回到台東。台師大的大哥哥大姊姊與台東縣仁愛國小、金峰鄉嘉蘭國小的學童相聚,親手創作出100隻分身兄弟象,種下「愛物惜物」的種子。

3年前綠島大象,差點從國小校園退休,以廢棄物的身份在網路上拍賣,然而在「大象爸爸」李孟發以100元標下後,居然命運大轉彎,開始乘載著綠島小朋友的夢想,環遊全台灣各地,傳播環境教育理念。這個故事不但振奮人心,也給了推廣環境教育推廣者更多靈感,嘉蘭國小校長郭傳宏便表示,可以運用東海岸常能拾得的漂流木,創作成有用的家具或是藝術品。

台東仁愛國小學務處主任王瑞惠對這個故事就源於台東,感到親切又驕傲。他觀察到,這些國小學童們對這隻其實並不起眼的大象溜滑梯,竟然能創造那麼多的故事,都覺得驚奇不已,也給了他們勇敢築夢,實現夢想的勇氣與典範。而未來在他們丟棄物品前,想必也會想想「它」會不會是另一隻綠島大象。

仁愛國小五年甲班學童劉瑾沂深受感動,他認為綠島大象克服了所有的困難,在大家善意的幫助下,修復了它的腳,換了漂亮的衣裳,揮別憂鬱而堅強走到最後,非常勇敢,因此,他也將學習這樣的精神,把不好的回憶換成美好的未來。陳俞叡則認為大象多年來承受風吹雨淋,從沒怨言的陪伴小朋友這麼久,「我們不應該去破壞它,而是該珍惜。」五年乙班的周暐智更是決定,開始改變本來喜新厭舊的自己。

嘉蘭國小五年甲班的林岳融期待著「綠島大象」能眞的到丹麥和小美人魚當好朋友,並希望彼此都能永遠珍惜這段友誼。

綠島大象將繼續前往更多校園推廣,而這些小朋友手拿著自己作的小象開心合照,環境教育與夢想的種子也持續深植人心。

Top

 

綠色和平指控:台灣新造圍網漁船 中西太平洋第一

本報2012年10月12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綠色和平希望號今天在高雄針對全台最大遠洋漁船造船廠進行抗議,10位行動者於造船廠以身懸掛「攏嘸魚,擱造船?」布條,揭露漁業署興建新船政策說一套做一套,即使承諾過未增加漁撈能力,卻持續准許興建更具掠奪性撈捕效率的圍網船與延繩釣漁船。

綠色和平提供

據統計,漁業署7年來共核可興建22艘大型圍網船,總噸數達38988噸,居中西太平洋之冠,遠高於第二名日本的5倍、第三名中國的14倍、第四名韓國的38倍;而以總數來說,台籍或台灣人投資經營的大型圍網船數量共72艘,噸位是全區之冠,延繩釣漁船數量1600艘亦居冠。

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提供

依照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的規定,《諾魯協議》國家為有效控管圍網船漁撈能力,改變過去以漁船總數205艘做為核發執照上限,改行以總作業天數進行控管,並依漁船長度收費,漁業署因此在2008年修正《諾魯協議》漁業作業天數詳細說明;但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高于棻指出,「漁業署大開後門,鑽中西太平洋漁業管理組織漏洞,使圍網漁船毋須遵守一噸舊船換一噸新船的規定,對國際與台灣社會的永續承諾全是空言,應立即檢討。」他批評,在遠洋船隊過剩、全球鮪類資源枯竭的情況下,漁業署作法無疑讓台灣成過度捕撈的幫兇。

去年8月漁業署副署長蔡日耀接受苦勞網採訪時曾說,減船措施是「一噸換一噸,換掉的舊船沉到海裡去做漁礁,就算是小船換大船,也絕不可能愈換總噸數愈多……」。

但事實上根據2008年修訂《漁船建造許可及漁業證照核發準則》,若圍網舊船長度介於50到80公尺,即使原先噸數較小,仍可興建達兩千噸;汰舊超過80公尺以上的舊圍網漁船,在準則中則無噸位上限規定。換句話說,「一噸換一噸」僅規範延繩釣漁船,大型破壞性的圍網漁船則不在此限。

高于棻指出,中西太平洋是全球6成以上鮪魚來源的主要漁場,主要四種鮪魚已有三種列於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面臨絕種危機。全球鮪類區域性聯合漁業管理組織2011年建議已發展國家暫停新建圍網漁船,停止增加漁撈能力,漁業署卻繼續扶植破壞性產業,「鮪魚佔台灣遠洋漁業產值的九成以上,將來若無魚可抓,這些新造的漁船靠港閒置,但生態系崩潰的惡果卻是小漁民和所有子孫共同承擔。」

※ 自2007到2012年,台灣已興建22艘圍網船,總計近3萬公噸(綠色和平提供)

※ 台灣近六年建造的圍網船位總噸數(綠色和平提供)

Top

 

中東綠色之旅|漫步以色列、巴勒斯坦健行步道

作者:陳婉寧

跟著顏色走絕對不迷路!

此行前往中東地區,也計畫著在自然保護區內健行幾天。先找以色列南端鄰近紅海的Mt. Zefahot小試身手,登上這座山的環型步道,步行到山頭最頂端,可以將紅海一覽無遺,山腳下有著密密麻麻的海景酒店和海洋公園。

從Mt.Zefahot眺望紅海。

我是和青年旅社室友,一位比利時女孩一起上路的。出發前,我們先到山腳下民間環境組織SPNI(American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ure in Israel)的field school報到,察看官網後我才理解,以色列國家步道地圖的建置、印刷、出版都是由SPNI一手掌握,SPNI內部也有許多戶外運動的專業人員。我們出發前還到field school辦公室確認健行路線、所需時間、要沿著哪種顏色的標記走、其他注意事項…等等細節。

以色列步道標示,有清楚的顏色路徑及三種語言辨識貫穿全國的步道(可以由北向南走、也可以由南往北走),所代表的步道顏色是白、藍、橘三色所組成。所以絕對不會認錯,只有貫穿全國的步道是三色組成,其他步道都只有兩色組成(例如:白藍白、白紅白、白綠白、白黑白)。此外,耶路撒冷是著名的宗教聖城,當然也少不了「耶穌路徑」,有不少信徒是衝著要走一趟耶穌之路而到以色列的,這條Jerusalem Trail比較特別,是由藍綠藍組成。

Jerusalem Trail是穿越市區和郊區的,所以行走在耶路撒冷城區內也會看到健行步道的標記,你可以沿著標記走上一小段暫時進入大樹與岩塊的世界,也可以做好事前準備走完全程,這種宗教性質的健行活動也已構成十分熱門的旅遊生意,從網路上就可搜尋到相關行程。就我此趟中東之旅到過的城市,從南邊以拉特(Eilat)、Ein Gedi、耶路撒冷、台拉維夫、海法、Akko到Tiberias…等地,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步道網絡開始健行。

健行在以色列來說是一項平常的生活運動,更有不少年輕人喜歡把一次走完(或分段走完)貫穿國家南北步道,當做成年禮。簡言之,對像我這樣的外來旅行者,這種不需要靠文字閱讀的顏色指標,同時也有統一的識別性,而不是混亂的指標系統,或因為跨越城市就又換一套指標系統…等等。實在是方便又安全,只要跟著顏色走就會心安也絕不迷路。

民間環境組織SPNI  協助步道網絡建置

步道標示也清楚地警示進入步道的時間,以免因天候臨時改變或日落時間而困在步道內。在旅行中期時造訪了SPNI位於耶路撒冷的辦公室,就發現分部在各城市的辦公室都設有小販賣部,專售各種自然商品及健行地圖(僅有希伯來文版本)。爾後才理解,原來SPNI內設有Israel Trails Committee(ITC),負責各種步道大小事,而以色列之所以興起建置全國步道網的念頭,也是受到美國阿帕拉契山徑啟蒙。

簡言之,Israel Trails Committee(ITC)主要業務如下:需要時時維護和標註、補強長達10,000km全國步道網(其中有950km是貫穿南北的縱走步道)的路標顏色、提供協助健行者相關諮詢及緊急救難協助、不定期開設相關健行及戶外學習課程。

ITC由許多相關民間組織及政府機構代表組成,例如:猶太國家基金會(JNF)、以色列公園管理處(Israel's Nature & Parks Authority)、以色列旅遊部(the Ministry of Tourism)、以色列教育部(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以色列調查中心(the Israel Survey Center)、以色列青年旅社協會(youth hostels association)。SPNI機構本身和ITC共同協助例如:維護及新設立步道指標號誌、豎立永久性(用水泥製成的)的指標,提供清楚明顯的指標與相關訊息和地圖、出版英語版的健行步道地圖與指南,便利外籍健行者參考、在以色列南方因終年乾燥及屬沙漠型氣候,所以需要在步道途間設立飲水補管線、在步道沿途設計避難小屋或簡易遮風避雨空間、將步道網全面漆上英語、阿拉伯語及希伯來語,便利來自各地的健行者..等等。

漆在石頭上的步道標示,可以清楚看見的白綠白步道維護與為步道標誌上漆是一項耗時費力的工作,每當ITC的員工提著漆統在步道上補漆時,總會有健行者要求在背包、帽子、衣服上漆上該步道的顏色標記以做紀念。

ITC的工作成員及理事會有年度會議討論與步道相關的議題,例如:如何讓步道無障礙化、如何將步道網建置地更便利,讓人人走出家門就可以來一趟步道之旅…等等。ITC工作成員薪資來自地圖、步道指南、相關周邊商品的販售收入與捐贈。為了讓大家走起步道更帶勁及具有里程碑性質的完成,ITC還出了一本步道護照(Israel National Trail Passport),讓健行者走到一些主要節點時可以登錄及蓋上紀念戳章,該步道護照附有全程步道路網圖及22個戳章點及每一戳章點背後的小故事。

實用的以色列健行步道指南:Israel National Trail

實用的以色列健行步道指南:Israel National Trail筆者在以色列旅行將近尾聲時,無意中在書店發現一本實用性高的步道指南:Israel National Trail。很難得找到英語版本的步道指南,該書的好處就是將南北貫穿的Israel National Trail做了詳細的路徑描述、彩版地圖、里程表及高度表、建議行程、氣候、水文、緊急救助訊息、沿途住宿訊息…等。書中安排走完全程由北到南需費時49天,由南往北走則需30天。除了長程的健行,書中還附有許多單日來回的短程健行,例如在任何一座城市,就會發現沿著全程的健行步道,還有延伸出來的許多短程步道,供一日或三五天的短程健行,換言之,步道的可及性與選擇是非常多元的,可以隨時踏上或離開步道系統,有很大的彈性選擇。

以色列面積有20,777平方公里,比台灣土地面積稍小一些,大概也因為國土面積狹小,步道路網的密集度高,建置也很完善。像我,只要參照著地圖和指標走,基本上要迷路根本不可能,加上英語是以色列的第二官方語言,七、八成的民眾都懂英文,溝通上十分容易。

路上遇見準備走完950km全程步道的健行者。這讓我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一名外籍旅行者到台灣健行,在不花費請嚮導或訂購英語服務的健行行程的前提下,我可以按圖索驥精準地探索台灣嗎?我能夠跨越語言障礙看到建置完善並且統一的步道指標,讓人不懂中文也能夠順利辨識步道方向嗎?我可以在台灣各地得到相應的英語步道指南或英語健行地圖嗎?答案似乎不是那麼令人滿意,這也代表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巴勒斯坦將步道、生態旅遊及環境議題串成Neighbors Path

Al-Auja小城附近的貝多因游牧民族聚落。後期筆者到巴勒斯坦地區旅行兼見學,也發現不少在地草根型的環境組織,有創意地將步道、環境教育、水資源和平研究結合起來,讓步道對健行者的意義又上上昇華,步道也不是健行者的專利,而是歡迎闔家大小一同透過步道來探索環境。將步道沿途所經過的村落、古建築區、歷史事件點、水源地、生物紀錄…等等訊息串連成一趟精實的健行之旅。

這樣的小旅行模式受到許多社區、學校、健行愛好者、團體的歡迎,透過實地田野之旅來認識巴勒斯坦,既實際又不枯燥。

這樣的計畫是由中東地球之友在2001年開始發想執行,希望將環境議題和中東地區最難解的和平問題、資源分配問題一併考慮進去,向這種結合在地與健行步道的案例已有25條步道地區,並且每條健行步道就有一張簡易摺頁介紹。

中東地球之友期待透過這些步道小旅行的模式達到以下幾個目的:提升在地社區居民的水資源及環境意識、透過參與者來自以色列、約旦或巴勒斯坦等地的合作小隊模式,促進彼此的認識及合作、發展在地的生態旅遊機制。

Neighbors Path健行摺頁。我在以色列已久聞此計畫,也有不少朋友跟我推薦,於是牽引我來到巴勒斯坦的Al-Auja小城,可惜適逢辦公室主任正熱火朝天地忙辦公,於是由辦公室的建築工人帶我走一趟自行車之旅,途經貝多因游牧民族聚落、以色列屯墾區、水源地…等。對一位外來者而言,這實在是一場很棒戶外體驗,沿途都是第一手的感官體驗,翻轉了旅行的意義,而這不也正是台灣各地正在流行「小旅行」的模式之一。

點進去Neighbors Path網站,可以發現有十分充足豐富的資料,健行手冊都已即時翻譯為三種語言,十分友善不同國家的使用者。

※ 參考資料:
SPNI Israel Trail
出版以色列健行步道指南Israel National Trail的論壇,隨時都有網友提供路況更新
中東地球之友Neighbors Path網站

Top

 

論壇|馬武窟溪河口美景遭威脅!請中止毫無效益的「東河橋親水環境設施改善工程」

作者:荒野台東分會

於馬武窟溪河口進行中的「東河橋親水環境設施改善工程」,經由在地民宿業者通報,在10/8、10/9一同與關心的環境團體前往勘查。

目前正在河口興建鋼筋混凝土沉箱及攔河堰,攔河堰之構造尺寸長約60公尺,高超過2公尺,兩端各設一座沉箱,攔河堰之目的為將河水攔阻,提高水位,據當地施工工人表示,此工程預計築堤圍堰集水,讓河口近陸區域的水位保持穩定,以便提供遊客親水遊憩及划船。河口之南北河道正由挖土機挖深,於溪口中央再堆起一座假山。


東河鄉公所為提升當地觀光就業機會建此工程,用意雖然良善,但是對此地真、善、美的觀念實有不足,此工程應立刻停工,並恢復溪口原貌。此工程毫無效益且將毀壞觀光及生態資源,詳見以下分析。

溪口淤積反而無法遊憩

此工程的實質功能不彰,東部河川的特色就是颱風暴雨時流量大,輸砂量高;建於溪口的攔河堰明顯的將在一次暴雨之就後將變為攔砂壩,填滿砂石,河中央的假山當然也將被夷平,河面提高對兩側河岸也可能造成衝擊。屆時溪口將淤積嚴重,反而無法提供划船遊憩之用,每年還需花費許多經費來清淤疏濬,連帶對當地的竹筏生態旅遊造成干擾。攔河堰也很有可能因颱風而毀壞,成為海岸影響景觀的廢棄物。

影響河海交界洄游魚類資源

30.6km的馬武窟溪流域中,就紀錄了51科132種魚類,4科22種蝦類和9科35種的蟹類,其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值得珍視與保護。河口區域的環境特殊,從純淡水性魚類到海洋性的魚類都可在此捕獲,故馬武窟溪流域的魚類以河口地區的種類最多,紀錄到46科125種,此區的魚類大都為河海洄游魚類,攔河堰的興建將阻斷這些魚類的迴游,使得流域的魚類資源大幅減少。

棲地改變造成外來種入侵

設堰蓄水後,因流速減緩水質可能更差,溶氧不足將造成魚類死亡問題,對於親水空間的營造反而不利。當河段成為靜止的水體,在積蓄生活及農業污水的同時,將可能讓喜歡流速慢的吳郭魚等外來種大量繁殖入侵,成為「復育」吳郭魚的最好方法。

自然河口才是國際級觀光資源

先進國家皆以推動壩堰除役、恢復河川自然性為目標,是為世界潮流。新北市政府在2011年為增進觀光休憩效益,提出興建秀朗攔河堰的計畫,規畫於新店溪秀朗橋下游100公尺處興建2.5公尺的攔河堰,即遭市民轟為「死水新首都」,鬧國際笑話,不得不中止計畫。台東環境給人的最大印象就是好山好水的自然風光,馬武窟溪口的自然風貌是這片土地最好的無價資產,流水、沙洲、淺灘、太平洋...每年無數國際衝浪客來此徜徉,馬武窟溪河口又是其中最美麗、遊客量最多的一段,工程攔砂對海岸地形和敏感的浪點,將產生無法預測的影響,我們不希望此工程成為大眾及觀光客眼中獨特的東海岸「死水堰塞湖」。

※關心朋友可投書東河鄉公所信箱superboss@donghe.gov.tw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信箱http://www.eastcoast-nsa.gov.tw/Portal/Content.aspx?lang=0&p=007040101
台東縣府縣民信箱http://1999.taitung.gov.tw/24HR.asp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