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關懷事件] 【左右看】口蹄疫恐慌 【左看】牲畜的疾病和社會的疾病 作者:鄭谷雨 (社運工作者) 繼狂牛症之後,口蹄疫又襲擊歐洲。如同當年的台灣,過去幾周以來,歐美的媒體都是焚燒病畜的恐怖圖片,有記者說活像末日景象。這次的疫情遠超過1967年,原因何在?無它,市場使然! 在市場競爭壓力下,牲畜被大規模集中飼養於極其污穢的環境,並被長時間長途運輸,這都「有助於」疾病的發生與散播。骯髒的諾森柏蘭郡農場被認為是此次疫情的「震源」,半年來被檢查單位查了5次卻無須關閉,為避免損害到大型農企業的利益,食品法規更是極不完備。 連病畜的「處理」都依循著利潤原則,「O」型口蹄疫根本不會致命,就像人類的流行性感冒一樣須待其自然痊癒或是種痘,而無須屠殺牲畜,但這對企業來說損失就大了!對大企業來說屠殺病畜並要求政府補償,花的是納稅人的錢,若是種痘,掏的卻是自己的腰包!更可怕的狂牛病,其源頭則和為謀取大量利潤而採的新飼養法脫不了干係,早在十多年前專家就指出狂牛病對人類的影響,卻被政府和大企業聯手掩蓋! 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一直被視為純「科學」的領域,但歷史不斷證明,疾病的發生和社會因素密不可分。讓全歐陷入恐慌的口蹄疫再度說明了這一點。不醫治社會的疾病是不可能根治生物的疫病的! 【右看】加強控管 刻不容緩 作者:林國斌 二月底以來,從英國到歐陸,口蹄疫猛烈襲擊,造成各國農牧產品出口極大的損失,當然也影響農民的生計。 在這全球化的時代,交通、貿易的發達,使得疫情擴散飛速,狂牛症發生在英國及歐洲,雖然撲殺幾十萬頭牛,但是仍擴散到韓國及泰國。 亞洲各國缺乏守法精神,疫區的可疑病畜,仍偷偷私宰販售。加上遼闊的國境和海域,走私猖獗,防疫工作實在不易。所以狂牛症一到亞洲,要徹底消滅是難上加難了。 我國加入WTO,以及與中國大陸小三通、大三通後,貨物流通更為頻繁,在市場更開放,進口貨品繁多的情況下,最迫切的,就是不能讓危害健康的產品進來。這就急需海岸部隊緝私組織和衛生局、防檢局、獸醫等公共衛生、食品衛生、動物檢疫系統聯合起來。當務之急,就是儘速擴大防檢局、家畜防治所、家畜衛生試驗所、食品檢驗局等等機構,增加預算,強化效力,以資因應。 除此而外,食品安全衛生觀念的宣導、行政效率的加強,人民守法精神的提高都是不容擱延的配套措施。防範於未然,莫待星火燎原,此乃上上之策!(自由撰稿人) 本文摘錄自【台灣立報】http://www.lihpao.com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against/2001/against-01032301.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