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關懷事件]

許一個花蓮的未來

作者:杜文苓

  壯碩的海、充滿野性活力的溪流、滿坑滿谷的蝶,是印象中花蓮。曾幾何時,花蓮溪流已逐漸被溝渠化,喪失自生自淨能力的溪流,只能嗚咽的流過商街背後溝渠暗巷,周圍覆蓋著冰冷的水泥,淹沒其悲泣顏貌。山林間坑坑洞洞的水泥挖採,呼應人定勝天的產業建設;生產過量的水泥,化作硬生生的堤防,消波塊,阻隔了水與岸,也阻斷了原住民文化祭祀的延續。繼伐木、大理石礦採後,水泥業是花蓮壯麗容顏上新而深刻的疤痕。

  縱使花蓮的山水因不當的開採破壞,在在地人的心中已經逐漸變調,對一個偶然來之的外地人,花蓮,仍具有無可抗拒的美:美在那浩瀚的海洋、成群的鯨豚、鰾魚勇士的身段、晨曦中的紅霞、巍峨的山脈、山海間的縱谷溪流,與山谷間的蛙叫蟲鳴。不同族群的移民生根,使花蓮文化呈現多元面貌;不同時期的開墾痕跡,使花蓮本身即是一部活的歷史教材。渾然天成的美景是花蓮得天獨厚的資本,原住民神話訴說著地方生命的傳承。

  這樣的花蓮,該何去何從?新的願景指向生態觀光。觀賞世界級的峽谷公園,享受鯨豚恣躍的自然盛宴,體驗原住民豐富的文化意像,感受日治時代,國府時期所遺留的開墾風貌,呼應著明年生態旅遊年的到來,生態觀光是花蓮朝野各界熟悉的口號,努力的方向。

  然而,生態觀光是否能為振興花蓮產業,為當地居民帶來實質上的收益,實賴花蓮朝野對生態觀光的共識與實踐。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可以使生態旅遊為花蓮人帶來經濟利益,但不當的觀光規劃,卻可能為花蓮帶來垃圾,破壞與剝削。缺乏對環境整體評估考量,只著重開路通車帶來的人潮,忽略結合文化特色的旅遊發展,而重商業利益的大型休閒遊憩開發,沒有前瞻性的點狀觀光規劃,非但無法達到生態旅遊著重知性與感性體驗的效果,更可能耗盡自然觀光資源,扼殺商機,將花蓮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生態旅遊的發展,應首重全面性的生態文化評估,由面而線而點的規劃,以環境保護與文化維護為基調,制定區域計劃,並針對區域內產業引進與道路開發作環境政策面通盤檢討。生態觀光的重點是自然的維護,環境的教育,從而創造商業就業機會,產業發展的衝突與相容性,與生態旅遊能否在地落實密切相關。以花蓮為例,在以生態旅遊做為縣政基調的同時,水泥業與各種工業區的進駐是否與應重視生態保育的施政目標相容,值得深思。花蓮要發展生態旅遊,競爭與結盟的對象當然不是台灣西部城市,而是同樣擁有豐沛自然資源的環太平洋著名景點,如無此視野與全力投入的決心,漠視產業之間的衝突性,空有世界級好山好水的花蓮,將在環太平洋區域內生態旅遊市場提前出局。

  其次,觀光動線的規劃,應在即有基礎上,選擇對生態環境影響最小的方案,並在景點連結上作客流量,旅遊消費型態等各種評估,對不同旅客的需求,層次性的發展各種配套作業。讓喜愛自然野趣,鄉間民宿文化,或高級飯店服務的旅客都能在優雅的環境中找到歸屬。目前花蓮觀光發展看不到整體的細緻規劃,工商旅遊局所散發的花蓮旅遊指南,僅有景點介紹與公路交通圖,而觀光促進面則著重大型遊覽巴士,機車客車動線。沒有河流山林的觀光地圖,沒有生態友善的交通動線配合(如火車站與自行車路線的配合,徒步區規劃,甚至重要景點連結的輕軌列車設施等),所帶來的只能是貧乏廉價的消費旅遊。而動輒兩三百公頃以上的休閒旅遊度假村開發案,只求師法外國風光面貌,無視在地風土人情特色,顯然是推展「生態旅遊」的一大反諷。

  事實上,花蓮以其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有絕佳的條件發展生態觀光。但如上所述,現行的國道建設計劃、水泥業的發展、焚化爐的興建、港口不當設置、消波塊的濫用,以及大型度假村的開發,卻使這塊深具生態旅遊發展潛力的寶地充滿危機。生態旅遊在台灣需要觀念性的革命,更需要不存任何僥倖心態全心全力的投入。政府如能善用對生態景觀文化具有極大殺傷力的一千五百億國道建設經費,轉而購買搖擺式列車,縮短台北花蓮交通時間,並細膩規劃因應生態旅遊發展基礎設施,評列目前區域內重大投資建設的優劣,停止破壞性建設,增進環境品質,在以生態保育為施政目標前提下,才能有效開展國際級的旅遊產業。

  一向被稱為後山的花蓮,能否在二十一世紀成為帶領台灣航向海洋的前頭堡?歷史更替中一向以大陸為中心思考的台灣,如何開創以海洋思考的主體性,追尋南島民族的脈絡根基,認知島嶼生態的脆弱與潛力,建立適合島嶼發展的制度規劃,花蓮的未來,無疑地,試煉著島民對海洋的認同與歸屬。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