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事件小組]

時間,是最好的朋友
──關於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 之一 (上)

作者:高英勛 (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召集人)

  總該為地球和台灣環境,再多做一點事吧。

  朋友間不只一次的閒聊討論,都很容易會指向一些很根本的問題:關心環境,為的是什麼?得到些什麼?還有,我們做了些什麼?其實,這些都是很深層而嚴肅的問題,可能是關於環境倫理無止境的探究討論,也可能是複雜的成本效益分析。於是,透過這個機會,正好再問自己一次,關心環境,為的是什麼,得到些什麼,還有,自己做了些什麼。

  身為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最一開始的召集人,再拿出去年七月寫的成立宣言,並不是一件麻煩的事:

《台灣環境事件紀錄小組成立宣言》

  歷史,永遠都是最長的故事。

  在環境資訊電子報發行週年之際,回顧一年來全球環境新聞的點點滴滴,不免有感於台灣環境事件的發展,不論是公害抗爭、溼地及保護區的破壞消失或辛苦保育,以及許多延宕多年的重大事件,多是資料散落,缺乏整理。

  對於初接觸環境事件的人們,可能難以想像台灣的環境運動,並不是趕流行的三五年的工夫,而已經是二三十年的投入。

  對於許許多多對環保生態議題還有些陌生的人來說,在需要為環境付出些許代價之時,他們要的,更不是情感或道德的「環境至上」,而是對事情的充份理解。

  因此,要有人說故事,要有人寫歷史。

  台灣環境事件小組於是誕生。

  雄心壯志在這兒倒是昭然若揭的,任何一個比較熟知台灣環境運動史的人,自然可以大聲去質疑說,還有多少人記得當年多氯聯苯污染事件?或是反杜邦運動和李長榮化工、林園事件的圍廠抗議?更可以再去說,又有多少人知道當年查扣含多氯聯苯的米糠油,至少封存了十多年仍未被處理?二十年前的公害事件如此,十年前的RCA事件如此,未來還會有多少事件如此?理直氣壯一點都不難。理直氣壯甚至不只在悲傷哀痛,還可以是光輝喜悅。

  近年來相關團體或地方社區,透過各種方式實質參與了台灣的許多生態保育行動,並已有許多顯著成效,又有誰在功勞簿上忠實為他們喝采呢?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