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與第六次大滅絕 (下)

作者:颺如思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早期人類的活動因為受到使用工具的限制,活動範圍不大,地球還有很多土地與資源可供大部份生物生存。隨著使用工具(包括獵捕工具)的改良,人類可以遷移的距離更長,活動範圍擴大,對生物的傷害也逐漸加大。

如「爆炸」般的工業革命

  在18世紀工業革命之前,物種因人類不當利用(不論是動物、植物或土地)的情形下,以1年1種的速度滅絕,也就是說每年會有1個物種永遠消失在地球上。工業革命後,人類發明了機器,獵捕工具也更為精良;為了居住,土地一大片一大片地開發;為了取得木材搭屋或做為燃料,森林一整片地開墾;為了取得更多的土地,湖泊整個被填平。生物的獵捕與取用,不再只是為了生存,而是人們飯後的餘興節目。

  工業革命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機器,開發的腳步也跟著加快。以前伐木要一斧一斧地砍,1天可能只砍1棵樹,現在有電動馬達,1個小時就可以砍10棵。以前整土整地,要一鏟一鏟地挖,現在只需要柴油加挖土機,1個月可以鏟平1座山。

  有一部宮崎駿的動畫──平成貍合戰(又譯作:歡喜碰碰貍),介紹的就是兩群貍貓因為人類的土地開發,造成他們的棲地減少,因而互相攻擊。後來他們認知到,人類才是他們的敵人,於是大家合作要趕走人類,無奈動物畢竟不敵人類的先進與厲害,最終放棄居住地,選擇不同的方式生存下來。其中最讓我震撼的,是描述人類對土地的開發,非常的寫實。

  物種原先是1天1種地消失,近50年來更是以1小時1種的驚人速度飛快地滅絕。工業革命就像是一場爆炸一樣,炸死了許許多多的動植物,甚至可能連人類自己都會被炸死。聽起來不只嚇人,而且非常諷刺!

  這個為了讓人類生活更舒適的「革命」,有多像「爆炸」呢?這要從全球氣候變遷開始說起。

全球氣候變遷危機步步逼近

  氣候變遷跨政府小組(IPCC)預測,下一個世紀氣溫將會升高攝氏1.4到5.8度。和上個世紀比起來,上個世紀溫度升高攝氏0.6度,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即使在1.4到5.8度這個範圍內的最低數字,其增加也將會超過上個世紀的2倍;預測最高的攝氏5.8度,將超過上個世紀大約10倍以上(註:節錄自環境資訊電子報),相信看過電影「明天過後」的人都會很有感覺。

  這樣的溫度變化,第一個受到衝擊的是不耐高溫的水生生物,櫻花鉤吻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再來就是兩極冰山融解,造成海平面升高,靠近海邊的低窪地區會首先遭殃,土地面積減少,因而壓縮到陸棲生物的生存空間。原本100個人住300坪的地,現在只剩100坪的地,但一樣是100個人,那就會打架,而且非得打個你死我活不可!因為人數變少,住得才舒服。

  也就是說,生存環境減少,生物多樣性也會跟著降低,甚至有些會滅絕,因為在有限的空間內,物種數愈少,自然資源才足以分配,這樣就算我們有100個國家公園,1000個動植物保留區都沒有用。

自然沒有懲罰,只有因果

  自然的多樣性,其實指的不僅是生物的多樣化,還包括氣候、土壤、陽光、空氣、水。經過了人類的用力破壞,地球回饋給我們的,是一次又一次怪異的天災加上無數次的人為災害。颱風、乾旱、暴雨、海嘯、水災、土石流……在在使得人們流離失所,生命遭受威脅。

  我們已經啟動了第6次大滅絕,猶如開啟定時炸彈的開關一般。現在先進的科學,已經可以模擬生物滅種的模式圖,我們可以計算出近代物種的喪失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1000倍,比物種形成速度快100萬倍,也可以算出最快將於25世紀末完全滅絕,誤差不超過100年(這樣的數字對地球的年紀而言,真的是非常精準)。也就是400年後,我們的子孫有機會親眼看見地獄來臨。

  目前世界各國不斷地破壞自然,努力加速「炸彈」的爆炸。弔詭的是,這些國家也設立了龐大的組織,負責努力拆卸「炸彈」。像國內,農委會轄下就有數個單位設有保育人員,民間團體也有不少有識之士正努力於宣導保育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這些人都需要和時間賽跑,至於是否能夠在最後1秒按下停止鍵,沒有人知道。但是,如果人們還是不停止破壞自然,那麼死亡要比生存容易得多了。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

生物多樣性

在學術上,「生物多樣性」的定義是指不同的生態系由不同的成員所組成,即使有共通的成員,成員的基因也未必相同。它涵蓋了所有從基因、物種、族群、生態系到地景等各種層次的生命形式。生物個體的表現由各式各樣的基因所掌控,各種不同的生物個體互相依賴生存,因而形成了一個複雜的生命之網。在這個網中,任何一種生物消失或加入,都會使生命網改變,甚至造成整個網的瓦解或消失。

Biodiversity

The variety of living beings in all kinds of ecosystems. Different ecosystem has different living beings, even if there are some living beings in common, their genes may not be exactly the same. It covers all levels of life forms: genes, individuals, populations, species, communities, ecosystems and landscapes. A variety of genes form many kinds of individuals, and the existence of individuals depend on each other. Which made a complex net of life? In this net, all disappear or present of any species of living beings will transform the shape of the net, or even cause the net to collapse.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