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多樣性] 環境棲地的改變(下) 作者:颺如思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的改變對生物多樣性有多少影響?上週我們談到歐美的居民彷彿生活在森林中一般,自家後院就可以體會生物多樣性的美妙;七股濕地在建築了外堤之後,黑面琵鷺跟著多了起來;而每次大滅絕之後,提供了許許多多不同的生物出現在地球的機會。所以環境棲地的改變到底好不好?那就要看這個改變有多大、多久。 棲地流失 台灣位於板塊相接的地帶,是相當年輕的山系,所以山勢陡峭,本身就不易留住土壤;加上位於熱帶季風帶,高溫多雨,使得雨水大量沖刷,水土保持更是不容易。多虧了大量的原始林,阻擋雨水直接沖刷地表,並留住水份,抓住土壤,才能維持各地平原,如嘉南平原、蘭陽平原的豐沃。 但是漢人開墾之後,森林面積開始減少;日據時代,台灣森林更是日人眼中的寶藏。國民政府來台後,大肆建設,台灣的森林遭遇空前浩劫。一級良木支撐著大官巨賈的豪宅,他們眼中不值錢的樹木則砍除做為私人宅院,這個現象以大屯山區最為明顯。台灣的生物多樣性,就在這種漠視下逐漸消失。 在大量砍伐的同時,挖土填方也使得地理環境改變。許多動物失去了棲息的樹木和土地,我們的國土也因樹林的消失,漸漸的流入海洋,尤其10年來,土石流的頻率愈來愈高。回想幼年時期,從不知土石流為何物,近年不只年年有,而且每年好幾次。在中部或東部的國小,常常會遇到「有經驗」的小朋友,這是怎樣的童年啊! 棲地破碎化 大面積的濫墾濫伐,不只水土保持失調,國土流失,人民身家財產也受到威脅,因此很容易受到注目。小面積的開墾對人們影響不大,往往不受重視,但這卻是造成棲地破碎化的主因。棲地破碎化產生了邊緣效應,習慣棲息於森林隱蔽處的動植物,棲地縮小後,競爭變得激烈,數量自然減少。有些物種,如植物、小型鼠類,無法跨越開闊地,每一個族群就好像被隔在海洋中的孤島一般,遺傳基因無法互相交流,更容易一小塊一小塊的滅絕。 至於道路的開闢,那就更複雜了。除了邊緣效應外,來往的車輛,容易撞擊過路的動物,在山區小徑或鄉間小路,常會看到被撞死的鳥或輾斃的蛇,夜晚行駛於中橫,曾看到過路的白面鼯鼠呆立在馬路中間,所幸車速不快,否則又多了一條輪下冤魂。 人定勝天? 棲地改變造成了生態的改變,生物多樣性也跟著改變。早期我們一直強調人定勝天,中橫公路上還矗立著這四個大字,然而,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承受山崩落石的痛苦。許多大建設不斷稱許如何貫徹愚公移山的精神,曾文水庫的建設,鏟平了一整座小山,現在每年得編列大筆預算,去除淤沙。我們真的能「人定勝天」嗎?還是時候未到? 自然界的大滅絕,是指生物多樣性在短時間內降至最低,但是沒多久地球又充滿了飛禽走獸。然而這裡的「短時間」、「沒多久」指的是1000萬年、2000萬年(參考本專欄「生物多樣性與第六次大滅絕」一文)。所以生態改變了,不一定就是不好,而是這樣的改變經歷了多少時間?如何形成的?這些大滅絕從來都不是某種生物單獨造成的,只能說是上帝的作為。我們也是一種生物,我們卻在不到2000年的時間造成近千種生物的滅絕,許多生物甚至是已經被人們滅絕了,人們才發現它們曾經存在。人們做的事無疑的比上帝殘忍,問題是我們可以這麼做嗎?或該問,我們有權力這麼做嗎? 當你為了要更大的庭院而開墾時,是否該思考你有沒有權力剝奪別人的棲地?當你想踩死一隻蜈蚣時,是否該想想,你有沒有權力,剝奪別人的生命? ※本專欄由林務局贊助
【文章連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