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生物多樣性]

環境棲地的改變(下)

作者:颺如思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的改變對生物多樣性有多少影響?上週我們談到歐美的居民彷彿生活在森林中一般,自家後院就可以體會生物多樣性的美妙;七股濕地在建築了外堤之後,黑面琵鷺跟著多了起來;而每次大滅絕之後,提供了許許多多不同的生物出現在地球的機會。所以環境棲地的改變到底好不好?那就要看這個改變有多大、多久。

  以台灣而言,所有的環境破壞集中在短短50年間,而且人口密度遠遠高於歐美各國,生物多樣性一旦破壞,恢復相當不易。歐美雖也曾經歷過大破壞,但是他們的人口從來沒有像台灣這麼密集過,所以他們有足夠的時間、空間來換取自然的恢復,但歐美各國依然苦於物種消失的快速。由此看來,台灣面臨的問題,顯然更為困難複雜。

棲地流失

  台灣位於板塊相接的地帶,是相當年輕的山系,所以山勢陡峭,本身就不易留住土壤;加上位於熱帶季風帶,高溫多雨,使得雨水大量沖刷,水土保持更是不容易。多虧了大量的原始林,阻擋雨水直接沖刷地表,並留住水份,抓住土壤,才能維持各地平原,如嘉南平原、蘭陽平原的豐沃。

  但是漢人開墾之後,森林面積開始減少;日據時代,台灣森林更是日人眼中的寶藏。國民政府來台後,大肆建設,台灣的森林遭遇空前浩劫。一級良木支撐著大官巨賈的豪宅,他們眼中不值錢的樹木則砍除做為私人宅院,這個現象以大屯山區最為明顯。台灣的生物多樣性,就在這種漠視下逐漸消失。

  在大量砍伐的同時,挖土填方也使得地理環境改變。許多動物失去了棲息的樹木和土地,我們的國土也因樹林的消失,漸漸的流入海洋,尤其10年來,土石流的頻率愈來愈高。回想幼年時期,從不知土石流為何物,近年不只年年有,而且每年好幾次。在中部或東部的國小,常常會遇到「有經驗」的小朋友,這是怎樣的童年啊!

棲地破碎化

  大面積的濫墾濫伐,不只水土保持失調,國土流失,人民身家財產也受到威脅,因此很容易受到注目。小面積的開墾對人們影響不大,往往不受重視,但這卻是造成棲地破碎化的主因。棲地破碎化產生了邊緣效應,習慣棲息於森林隱蔽處的動植物,棲地縮小後,競爭變得激烈,數量自然減少。有些物種,如植物、小型鼠類,無法跨越開闊地,每一個族群就好像被隔在海洋中的孤島一般,遺傳基因無法互相交流,更容易一小塊一小塊的滅絕。

城市與道路的開闢,造成了森林棲地的破碎化。(攝影:颺如思)

  至於道路的開闢,那就更複雜了。除了邊緣效應外,來往的車輛,容易撞擊過路的動物,在山區小徑或鄉間小路,常會看到被撞死的鳥或輾斃的蛇,夜晚行駛於中橫,曾看到過路的白面鼯鼠呆立在馬路中間,所幸車速不快,否則又多了一條輪下冤魂。

人定勝天?

  棲地改變造成了生態的改變,生物多樣性也跟著改變。早期我們一直強調人定勝天,中橫公路上還矗立著這四個大字,然而,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承受山崩落石的痛苦。許多大建設不斷稱許如何貫徹愚公移山的精神,曾文水庫的建設,鏟平了一整座小山,現在每年得編列大筆預算,去除淤沙。我們真的能「人定勝天」嗎?還是時候未到?

  自然界的大滅絕,是指生物多樣性在短時間內降至最低,但是沒多久地球又充滿了飛禽走獸。然而這裡的「短時間」、「沒多久」指的是1000萬年、2000萬年(參考本專欄「生物多樣性與第六次大滅絕」一文)。所以生態改變了,不一定就是不好,而是這樣的改變經歷了多少時間?如何形成的?這些大滅絕從來都不是某種生物單獨造成的,只能說是上帝的作為。我們也是一種生物,我們卻在不到2000年的時間造成近千種生物的滅絕,許多生物甚至是已經被人們滅絕了,人們才發現它們曾經存在。人們做的事無疑的比上帝殘忍,問題是我們可以這麼做嗎?或該問,我們有權力這麼做嗎?

  當你為了要更大的庭院而開墾時,是否該思考你有沒有權力剝奪別人的棲地?當你想踩死一隻蜈蚣時,是否該想想,你有沒有權力,剝奪別人的生命?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

島嶼生物地理學

樹林因為農田的開墾,只剩下樹叢,生活在樹叢中的螞蟻、蝸牛,很難在各樹叢間遷徙,好像大海中一座座的島嶼。攝影:颺如思  「島嶼生物地理學」是1967年由E.O.Wilson和R. MacArthur發展出來的。他們認為島嶼內物種的數目,會因物種滅絕的速度和出現的速度而影響。在一個全新的島嶼,物種會不斷從最近的大陸遷徙過來;到島嶼呈現飽和狀態時,每加入一個新物種就會造成一次生態變動,有些先驅種(先到的種類)逐漸被後到者取代,這種先驅者滅絕,後到者取代的模式,會漸趨緩和,最後形成穩定的動態平衡。

島嶼生物學的兩個重點是:

1.距離大陸愈近,島嶼上的生物就愈多,因為遷入的物種會比滅絕的物種多。

2.島嶼愈大,島上生物愈多,因為可供生物棲息的地方多。

  島嶼生態地理可以用來比較兩個大小不同,但與大陸相同距離的島嶼;或是大小相同,但距離不同的島嶼。經由比較可以推測島嶼的形成年齡、遭受破壞的程度等。

   島嶼生態地理學不只是應用在真正的島嶼,在陸地上的大小湖泊,甚至不同海拔的山峰都可以套用來計算生物多樣性。

Island Biogeography

Two eminent ecologists, the late Robert MacArthur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and E. 0. Wilson of Harvard, developed a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to explain such uneven distributions in 1967. They proposed that the number of species on any island reflects a balance between the rate at which new species colonize it and the rate at which populations of established species become extinct. If a new volcanic island were to rise out of the ocean off the coast of a mainland inhabited by 100 species of birds, some birds would begin to immigrate across the gap and establish populations on the empty, but habitable, island. The rate at which these immigrant species could become established, however, would inevitably decline, for each species that successfully invaded the island would diminish by one the pool of possible future invaders (the same 100 species continue to live on the mainland, but those which have already become residents of the island can no longer be classed as potential invaders).

The two main predictions of Island Biogeography are:
1. Islands close to a source area should have a higher number of species than islands further from the source area for islands of equivalent areas.
2. Larger islands should have more species than smaller islands for islands located at similar distances from the source area.

Island biogeography applies not only to islands, but can also be adapted to any series of discontinuous habitats such as forest fragments. Of course 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has been expanded and refined since its earliest theoretical beginnings as outlined above.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