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自然與倫理]

一生的探索與堅持──李奧波《沙郡年記》寫作過程介紹(三)

作者:陳慈美 (生態關懷者協會)

親愛的李奧波教授:

  我們在這兒討論過您寄來的文章了。雖然大家都很喜歡您所寫的東西,但以它目前的形式,我們認為並不適合出版。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文章的主題太過分散了,而且,我們也認為每篇文章不但在觀點上彼此不一致,風格也都不一樣。有些只有一、兩頁的短文也很不適合放進書裡頭,還有,您所寄來的幾篇文章,只夠編出一本很小的冊子,不過,我們相信這些文章應該只是全書的一小部分而已。

  我們不知道您是否考慮寫一本純屬自然觀察的書,把您目前文稿裡所包含的生態觀念的比重減少一些?要把這些生態觀念成功地灌輸給業餘人士的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然而,在書裡頭每一篇不斷重覆必須保持生態平衡的觀念,最後必定導致單調無趣。假若您在書裡多放進像《大產業》或《綠色潟湖》文中所敘述的野生生物觀察,並以故事性的筆法寫出,然後,另外用一章專門來解釋生態觀念,這樣是否比較理想?

  我們認為這樣的一本書,應該以您個人的經驗為基礎,而且,可能的話,應該把範圍限制在某一個單獨的地區。但在目前的文集中,我們卻可以看到中西部與西南部各地截然不同的環境,這兩個地區的狀況,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我們認為,這類書籍一定要有一個統合性的主題或原則才行,因此,我們相信,若您能夠只把重點放在一個單獨的地區,各篇文章的內容會比較容易連貫在一起。

  另外,我們認為您並沒有很成功地在文章裡呈現出大自然的平衡這個觀念,因而極有可能會引起讀者的混淆。因為,有時候您好像希望能夠作出更明智的規劃,但您又指出文明的干預會破壞大自然的平衡,同時,您也的確不歡迎時下流行的保育人士或政府機關保育人員的作風。我想,一般的讀者一定會對您的提議感到無所適從。因此,我們建議您把這些基本觀念集中在同一篇處理,或許會清楚些。

  我們必須讓您知道,我們對您所寫的東西感到印象深刻,包括文章裡所反映出來非常清新脫俗的觀察以及純熟的寫作能力。我們相信,所有喜愛大自然的讀者會欣賞這樣的作品,因此,我們非常希望能夠與您合作,順利地完成這本書的出版計劃。我們非常希望能夠聽到您對上述意見所作的回應,我們也會保留這些文章,直到您告訴我們要如何處理它們。

柯林頓辛普森 敬上

七、最後的堅持

  3天之後,7月27日,李奧波在回信中表示,他所想要寫的是一本適用於整個美洲大陸的保育作品,並不是要為一個特定的地點而寫。8月24日,在參考兩位不具名的專業作家的建議之後,出版社再寫一封信給他,表示他們可以接受文稿內容不必限於某個特定地點,但是,在上一封信裡其他各項建議則仍然維持不變。

  賀克保在這時候也鼓勵他把整本書的內容環繞在小木屋的生活經驗,李奧波向賀克保表示,小木屋生活經驗的散文,與他所寫的其他文章,確是兩類完全不同的作品,但他表示願意嘗試照賀克保以及出版社的建議再寫稿。

  1946年1月31日,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在給李奧波的拒絕信中說:「你的論文有太多關於你自己的介紹了,以致於你個人的經驗成為貫穿全書的主軸。」同時期,亞飛諾普出版社仍繼續不斷詢問進度,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把幾篇哲學性的論文寄給出版社,再次被辛普森拒絕。

  李奧波在回信中表示:「我完全同意你信中的建議,但是,我實在很難找到你所要求哲學性論文與描述性散文之間的連貫與一致性。」問題的癥結可能就出在他們的觀點完全不一樣,例如:李奧波認為《小野花》與《土地倫理》可以放在同一篇,出版社則無法接受。

  從1947年9月5日李奧波以《大產業》為書名再寄給出版社的文稿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在1946—47年之間所做的努力。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沙郡年記》,是後來又經過一些小地方的修改,書名與次序的變動之後才呈現給讀者的,以後我們再以另一篇專文來介紹。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李奧波已經做出最大的努力,才使得這本書終於能夠以接近他最後整理出來的方式出版,新的中譯本把原著的序文刪除,又沒有交待原作者的寫作動機和目的,在原著出版50週年的1999年歲末,筆者以此文作為對這個缺失的補充,希望能夠讓讀者更了解李奧波的堅持與其不朽的貢獻。(本文連載結束)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