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黑潮觀點]

黑  潮

作者:廖鴻基

  黑潮有兩股,一股在海洋裡,一股在陸地上。

  黑潮是默默流經台灣東側的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另一股黑潮是設立於花蓮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黑潮主流約一百公里寬,由南往北,流向穩定,其溫暖海水近岸旁流過台灣東側海域。黑潮在台灣東部沿岸釋放熱能,在我們的海面上形成濕熱的海洋性氣團,這股溼熱的海洋氣團受東南季風吹送,使得台灣每年有超過七個月的天候受該氣團的籠罩及影響,台灣因而濕熱多雨,蘊育了茂密的森林及多種多樣的生物……台灣深受黑潮的影響。

  地球環境包括四個生態圈──由海洋圈源起,進而大氣圈,而陸地圈,而生物圈,最後又回歸到海洋圈──四個生態圈相互循環作用。

  從源起到承受,海洋仿如地球的母親,默默支撐著地球的環境系統。

  台灣以一千一百四十公里海岸線為海洋所包圍,是個島嶼國家、海洋國家。台灣島上無論是哪個族群,我們的祖先都渡海而來,長久以來我們也都依海而生。無論從生態、環境、人文或歷史的觀點來看,台灣島上的每一種生物、每一個人,都和海洋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因為長期戒嚴,因為漢人主導的大陸型意識形態影響,使得大部份台灣民眾並不親海,甚至於畏懼海洋,而和海洋產生疏遠的隔閡。因而,近幾年來台灣社會興起的環境關懷及生態意識風潮並未踏出海岸線普及到海洋這個領域。一個無法充分定位自己的社會、國家,必然無法充分開創自我。

  多麼可惜!我們曾經擁有一流的海洋資源(魚類種類佔全球十分之一、鯨類佔四分之一以上、海龜類至少佔二分之一……),而這樣的一流資源因為我們的漠視和隔閡,我們的海洋嚴重受創、失血。

  身為海洋國家、海洋子民,我們沒有道理再讓我們的海洋默默哭泣──如何讓我們的視野擴及海洋?如何喚回我們血液裡沉埋已久的海洋因子?如何讓我們的思維不再侷限於陸地島嶼?如何恢復及合理地永續使用我們的海洋資源?

  這是黑潮觀點,亦是黑潮的心情。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溫暖的黑潮海域裡誕生。

  1996年夏天,我們組成海上工作團隊「台灣尋鯨小組」,選擇海洋裡最耀眼的生物、也是最具海洋生態指標意義的高階消費者──鯨類──作為我們的工作目標。台灣尋鯨小組開始在黑潮流域裡從事鯨類生態的調查與記錄。

  愈貼近海洋,我們愈覺得對海洋的關懷面不能單只放在「鯨類」這個範圍,相對於海洋的寬廣,我們的工作面不能淪為重點式的偏狹。因此,我們以台灣尋鯨小組的工作成績為基礎,擴大關懷面及參與面,募集基金,並邀請喜歡海洋、關心海洋的專家及朋友們共同籌設基金會。

  1998年四月,基金會設立,我們臨摹黑潮之名及其對台灣默默付出的精神,「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與那年的春天一起到來。

  黑潮默默流著……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默默走了三年……除了持續花蓮海域鯨類的研究調查,也在墾丁海域從事鯨類生態調查;我們還展開漁村的村史工作;推動「海灘廢棄物監測計畫」,關懷海洋環境;我們不忘以海洋生態教育推廣工作來突破「陸封」的社會教育意志,透過各種青少年營隊、海岸體驗行旅,引領更多人瞭解海洋、親近海洋、航向海洋,也著手編撰海洋鄉土教材,進一步組成「黑潮觀點」寫作群,以文字為台灣的海洋環境、生態、與海洋文化而努力,並開設「海洋創作坊」,嘗試推廣海洋文化創作。

  黑潮默默流過三年……

  經過政府、學術單位及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我們樂於見到,海洋意識在台灣島上悄悄萌芽,我們看到海洋議題頻繁的在媒體出現,我們看到鯨豚熱在台灣島上發燒……

  多麼欣喜見到,每年超過十萬人次的台灣民眾願意為賞鯨而踏出錮封已久的海岸線。這幾年來,黑潮致力於海上自然解說工作,期望讓出海的民眾在海上看到鯨豚的同時,也能夠經由解說指引與分享看見我們的海洋──我們明白:台灣目前再也沒有第二種管道能夠讓如此大量人口投入、如此親身接觸面臨現場的海洋生態教室。我們不貼標語、不呼口號,我們贊成並實踐經由接觸而喜歡、因為喜歡而關懷我們的海洋,這樣的途徑。我們也逐步透過生態觀點,與賞鯨業者、賞鯨船船長溝通海洋資源保護及資源永續使用的賞鯨自律規範。

  黑潮是一股流速、流量都相當穩定的溫暖海水,黑潮一向是勇往直前。

  我們臨摹黑潮之名,學習她對台灣的影響力,學習她默默耕耘的精神,我們願意扮演台灣島上的暖流,我們願意搭起島嶼和海洋之間的橋樑……我們自許是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我們自我期許,能為台灣重新建立和海洋的親善關係盡一分力量。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323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