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黑潮觀點]

看見我們的海洋

作者:廖鴻基

老天恩賜的海洋

  古代人類的發展重心在地中海,幾個世紀來已挪至大西洋,未來,人類的發展重心被預期將落在太平洋上。

  台灣位於北太平洋西岸,以1,140公里海岸線為海洋所包圍,北連琉球島弧、南接呂宋火山島弧,面對深邃、寬闊的太平洋西岸海盆,連手形成恢宏的大洋氣勢。無論戰略地位、海運交通或海域資源,台灣都算是處於關鍵樞紐的地位。

  台灣這座大島受北赤道洋流(黑潮)、大陸沿岸流(親潮)及西南季風吹送流(南中國海洋流)三股主要洋流交互作用,又位居全球最大的大陸棚東緣及海洋生物資源最豐富的東印度群島北緣,台灣海域可說是擁有全球一流的海洋資源。數據資料顯示,台灣海域被記錄魚類種類佔全球十分之一強、至少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鯨類動物在台灣海域出沒,至少一半以上的海龜種類曾在台灣海域被看到。無論物種的多樣性及物種數量,台灣海域都曾像是熱帶花園般豐碩。

  面對老天的恩賜,或是面對未來全球發展重心的挪移,台灣即將面對一個向海洋發展的機會。先天地理優勢及優渥天然資源,台灣曾經擁有一等一的發展條件及潛力。

飽受糟蹋的海洋

  可惜過去台灣受長期政治戒嚴及傳統大陸型意識型態的影響,我們不親海、不懂海、甚至畏怯海。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資源,近百年來在不知不覺中受盡了我們的蹂躪與荼毒。

  濫採濫捕--從最小的勿魚仔魚吃到最大的鯨鯊,從淺海珊瑚礁魚類抓到深海底棲魚類,我們無知無覺地扼殺了我們的海洋生機。

  從島嶼源源不絕排放有毒的液態及固態廢棄物--我們的污水處理率才百分之三點六,相較於印尼的百分之四十、菲律賓及泰國的百分之四十二、馬來西亞的百分之二十五,從污水處理這件事上,可以窺見我們對於海洋永續命脈的思考,還遠遠落後東南亞許多國家。

  從沿海漁獲量、長期潛水研究者的觀察資料、或是海濱四處堆累可見的固態垃圾……我們已經毀掉了一流的海洋資源。面對海洋,我們的確還是野蠻國家、我們的確愧對老天的恩賜、愧對未來子孫。

  當太平洋的時代真的來臨,我們是否來得及搭上這波幸運的潮水?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邁向海洋、跨入海洋,做好海洋的發展政策與發展規劃了?

  以目前狀況看來,顯然是不樂觀的。今年初,阿瑪高斯號貨輪在墾丁擱淺漏油事件,突顯了我們徒具海洋國家的美名,卻少了海洋國家處理海洋事務的能量與機制。海洋學者專家在此事件中曾被要求對油料污染狀況做出生態影響評估,專家們撒手無策,因為該地原有的海洋生態資料竟然是貧乏到無以比對的地步。我們能掌握的海岸資料如此闕如,我們對海洋的了解確是更為形同陌路吧。

  一個對海洋認知如此匱乏的國家,將何以期待能夠對海洋資源做出合理的規劃及運用。

  我們的海洋啊,像明珠蒙塵;我們海洋子民啊,像坐擁一室寶藏卻不懂得如何珍惜。

海洋文藝創作的使命

  如何挽回我們的海洋,如何在發展的時機來臨前做好我們的準備,這是我們當今必須面對的問題。

  除了加緊對海洋環境、生態的研究調查、及有關海洋整體政策的研究及擬定……等功課以外;我們曉得,一個和海洋長久冷漠隔閡的社會,若只有官方和學術界的努力、但民間拖拉在後跟不上的話,那一切努力都將枉然。

  社會大眾對海洋的認知及態度,是決定我們是否能夠成為名符其實海洋國家的關鍵。

  許多我們的祖先是渡海而來,這些海洋移民的後裔迄今還有許多人口是臨海而居,從台灣大多數城鎮要抵達海濱頂多幾小時車程;台灣在一年當中有十二分之七的時間受海洋濕熱氣團所籠罩,氣候型態深受此影響;我們長時以來食用各種各樣的海洋魚類……。有些生物學家主張,台灣島上的一草一木、包括所有生命的存在,都和海洋有著密切的關係。

  我們的血脈裡應該都還留存著藍澄澄的海洋因子。對於海洋,我們不是不曾擁有而只是遺忘罷了。

  在政府、學術單位及民間的環境、生態團體多年努力下,環保觀念及生態意識已經在台灣萌芽;遺憾的是,我們所關懷的領域甚少踏出我們的海岸線、延伸到我們的海域。

  如何喚起大眾血液裡的海洋因子?如何喚起民眾將關懷鄉土的視野延伸出海?

  海洋文學或海洋藝術創作,或許提供了嚴肅課題外的另一扇窗口。

  透過文字或藝術創作,一來引介大眾向海的心靈--人有愛美的天性,海洋文藝創作將海洋的恢宏、海洋的寬闊、海洋的浪漫、海洋生命的驕傲做了美感的詮釋,比起嚴肅的課題,海洋創作將更容易拉近大眾和海洋的距離。

  關於海洋的文藝創作,扮演了轉介官方及學術界海洋研究資料與大眾間的橋樑角色。台灣近幾年來興起的生態文學、自然寫作、及其它生態創作方式,確實有效推廣了台灣大眾的環境及生態關懷。

  面對滿目瘡痍的海洋,現階段的海洋文學或海洋藝術創作將不是光環,而是使命。

  珍古德博士講過一句名言--唯有接觸才得以認識,唯有認識才能有所關懷。創作者透過作品引領大眾對海洋感到興趣、並願意親近海洋--作品是一座橋樑,讓大眾走過這座橋樑,看見我們的海洋。

  海是那麼近。海洋是那麼貼近我們的生活、文化。

  當更多人能夠超越陸封的視界,看見我們的海洋,然後我們的心能夠感受到海洋脈動、進而能在思考方式和價值觀中加入一些海洋觀點,重新看見被淡忘的海洋歷史,鑑往知來,我們過往與海洋的惡質關係才有可能改善,台灣也才有可能與海洋共生共存而不是無知掠奪終致毀滅我們的海洋──同時也毀滅了我們自己。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504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