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黑潮觀點]

「超越」或是「緊追在後」,花蓮命運的抉擇點

作者:張瑋琦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港口遺址」,是百多年前清軍屠殺阿美族人、迫遷部落的歷史戰場,對東海岸阿美族而言意義獨特;這處考古遺址包含兩個文化層,又能銜接當今阿美族的歷史,學術價值亦極重要。日前,遺址因省道台11線拓寬工程而遭破壞,經學者、立委及媒體的努力搶救,終於取得暫時停工、重新評估的決議。我不知道,這件事的發展,在台灣的媒體上佔了多大的報導空間,但我很確定,錯失這次的機會,花蓮和全台灣都將在命運的抉擇點上失足。

  這樣說是因為,台灣正處於產業高度成長的極限與矛盾中,也正思索著觀光產業的發展路線。在此一階段,選擇將花蓮工業化、觀光化或其它,關係到我們對國土經營的看待。聽聽最近幾年,花蓮的政客及民眾強烈訴求的花東高速公路、大型觀光遊憩開發等等聲音,我們幾乎可以說,花蓮正試圖緊追西部的後塵。然而花蓮是否要一昧地投入大型觀光產業?這樣的發展方向可能會為花蓮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我們該如何從「超越地方」的視野來看待花蓮?

  日本的發展歷程及其反省,或許可以做為他山之石,引發我們不同的思考。

日本的產業革命

  比起西方遲了約一百年的日本產業革命,開始於明治維新時期。結束鎖國時代的日本,為了不淪為西方列強的植民地,全力推動工業強國的政策。從1868∼1900年前後發展的紡織、製鐵、和煤炭三種工業,可說是奠定日後日本工業發達的三大基礎。

  二次世界大戰後,生產力從零開始重新出發,以鋼鐵、機械、化學、水泥、食品等為中心的產業,生產額突飛猛進;到了1950年,海埔新生地區的石化重工業更成為當時的工業重心。為了復興戰後荒廢的山村地區,同時舒解臨海工業區因急速工業化所導致的人口過密、居住及交通條件惡化、公害及空氣污染等問題,而在1950年制定了「國土總合開發法」。依照此法及1959年的「工廠限制法」,大工廠開始從重工業城市向外移轉,住宅區和工廠混雜的現象也漸漸消除,朝向工業園區的方向發展。

  1962年,「全國總合開發政策-一全總」公佈,正式確立日本的重化學、工業化發展路線。在這個政策之下,日本的農業與工業的比重,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人口朝向都市集中,農山村的空洞化更加嚴重了。部份日本現今學者認為,此一政策最壞的影響是『消費成了社會的美德;日本成為公害大國。』

經濟成長與環境破壞

  進入1960年代起,日本開始發展電器產業。1969年,公佈了「新全國總合開發政策-二全總」,該政策為達成日本全國國土工業化、開發全國化的目標,而將地方自治單位(包括自然環境),重新整編。而縣、鄉、鎮等地方自治單位,也大規模開始了別墅等計畫及開發工程,這些工程幾乎佔了重要鄉鎮全面積的73%。

  1974年的石油危機,暴露了日本高度成長型政策的矛盾與極限,不得不採取低成長政策。反省過去的開發政策而於1977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國總合開發政策-三全總」,標榜了「地方的時代」、及「定住圈」的新理念;然而,這一政策卻無法扭轉社會變動的方向,隨著新幹線及交通網絡的深入山村,殘存的農山村也無法阻擋被異質化的命運。學者專家指出,1981~1983年間,連續發生的水災、山崩等等,都是因為經年累月過度開發導致環境脆弱化的証明。

  然而,1970年代也正是戰後一路發展而來的日本汽車產業大幅成長的年代。隨著這一波產業直推上去,到了1980年代後半,日本泡沬經濟時代的頂峰來臨。那是如同日本人所形容的「就算把錢像流水一樣地潑出去,也收得回來」、「錢多到沒地方花」的時代。為了替這些民間剩餘資本找尋新的出口,同時解決城鄉差距問題,日本政府決定了觀光立國的政策走向。

休閑產業路線的失敗

  1987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國總合開發政策-四總全」,及「總合保養地域整備法-休閑法」合法化了休閑開發,大型主題遊樂園、高爾夫球場、綜合性休閑遊憩中心等等,大量進入日本山村、高原地帶。開發的類型愈來愈巨大化、聯合企業化(亦即多家知名企業共同聯手、結合上百億元資金、上百公頃的開發基地,投入所謂的超國際級、超多元化的休憩產業),強調讓遊客在一個遊憩中心內即可享受各種不同形式的遊憩體驗,內容囊括滑雪場、高爾夫球場、釣魚場、網球等運動場、烤肉區、跑馬場、別墅區、高級飯店、農業體驗設施、傳統工藝館、健行步道、停車場等。當然,應環保團體的要求,且圓猾地避開與反對運動勢力相衝突,林業博物館或休閑研究中心之類文化設施的設置,也被企業在規劃過程中就考慮進去了。而各地的鄉鎮機關也配合這些大型開發,把地方稅收大量投資在道路整建、水電資源提供等公共設備上。經營之初,山村裡的遊憩中心,縱使夜間也恍如白晝,電力像無需成本似地消耗著。

  然而,泡沬經濟卻在不久後迅速崩壞,這些大型遊憩區一夕間從門庭若市跌至門可羅雀。不過十年光景,幾乎全數關門大吉,留給山村的只有空蕩蕩的高爾夫球場、廢墟般的休憩中心、已被破壞難以回復的故鄉環境、和虛擲在大而無當的公共工程上的百姓稅收。

  休閑產業路線至此宣告失敗!

環境保健產業的省思

  受到高齡化、經濟破敗、全球化經濟(包括WTO)等危機環抱下的日本,近年開始強調環保路線,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其包括環境的保健(保護)與人的保健(老人介護等福祉相關事業)二部份。然而事實上,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省思開始得更早。早在1950年,英國政府就認為,糧食的自給率降低,對於一個國家的生存是相當不利的,於是重新恢復牧草種作,提升自給率,同時強調「田園是國家美麗景觀的所在」。今天的日本,也希望如50年前的英國一般,為了保護國家美麗的景觀,而努力地把農業振興起來。日本農漁山村的振興,並非如我國將農業休閑化或觀光化此類的「淺根化」的振興策略,而是本質性的觀念的轉變。「為了保護農村的存續,就算是由中國進口的大蒜五個只賣100元日幣,我們也寧可買本國產一個100元的大蒜」,這是大多數日本國民共同的信念。

  農業不只是糧食的生產,它還具有多樣性的機能,它是國家美景的所在、文化傳承的基地,並且對自然災害的減低也有相當的作用。由於日本的大部份國民,對於環境及農村的保護都有了深切的體認,在觀念轉變的影響下,日本農業學者十分有信心地說:『面對WTO,就算是不做任何限制,也不會帶來太大的負面影響。』

回看我們的後花園-花蓮

  讓我們把時空拉回花蓮──東台灣縣境最大、海岸線最長、最受中央山脈屏障、也就是自古以來交通最難以抵達──人稱「後山」之處。在台灣發展現代化的過程中,「後山」代表著交通、資訊、技術等等的落後。因此,若問花蓮人要什麼,答案很簡單,就是「要和西部一樣」!

  如果我們以「搶救港口遺址」事件為起點簡單回顧,將會發現,在此之前的短短六、七年間,花蓮還有各式各樣的「搶救」:「反台11線拓寬工程」、「搶救堆滿肉粽的東海岸線」、「反水璉火力發電廠」、「反台泥」、「搶救鳥踏石漁村舊址」......。這些由在地環保/學術團體所發起的搶救行動,多被地方政府認為企圖阻礙地方發展,是花蓮無法成為「和西部一樣」「進步」的罪魁禍首之一。在花蓮人民和政府的眼中,花蓮不是「後花園」,而是「後巷」。後花園美麗、充滿驚奇與魅力,令人神往;而後巷卻破落阻滯,除了「拓寬」無法改變它的命運......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當全球經濟開始走下坡、台灣經濟也連帶不景氣,花蓮還要冒險式地投資大型觀光產業嗎?或者,當今世界各地已充斥著巨型綜合遊憩中心,且這種遊憩方式已漸漸走到發展的極點,花蓮還要緊追在後嗎?花蓮未來的進路,真的要重覆歐美國家、日本甚或西台灣走過的路,從工業化到觀光化然後......後悔了,再來重拾田園與體無完膚的地域文化嗎?

  在歐美日本,許多人覺得每一個家都要有一個院子,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在狹小的台灣,大家都羨慕陽明山深宅大院的別墅。『就像家一定要有院子一樣,國家也不能沒有院子』,我的日本朋友告訴我。從全國的尺度來看,花蓮是全台灣人的自家院子,不只是花蓮人,全台灣人都有權要求我們要有美麗的後花園,它代表台灣人的生活品味和品質。從花蓮的角度來看,「追逐」代表著永遠的落後,與其「緊追在後」不如「超越」。

  我不認為,「進步」的進路只有緊緊跟隨而無法超越,進步的觀點是隨時代改變的。擁有峻山碧海的自然景觀、珍貴的人類遺址、多元的族群文化的花蓮,有足夠的本錢超越從工業化到觀光化的發展邏輯,直接躍昇為國內環保及保健產業的重心。讓我們搶救我們的後花園吧,讓它成為足以代表我國景緻優美、文化豐富的璀璨花園,不要讓它真的淪為後巷!

日文參考資料:

1.信州大學地域開發與環境問題研究班編,<高爾夫球場,休閑開發為地區帶來了什麼>信山社出版
2.產業共和國網站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511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