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黑潮觀點]

我們要自己的國家地理頻道?還是要繼續忍受膚淺的傳媒?

作者:王緒昂

  在現今的社會中,媒體似乎已深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群眾獲得資訊的重要來源。藉由持續的傳播,它逐漸改變人們的思想,也開始對社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力。在這些媒體之中,國家地理雜誌是一份為大眾所熟悉的書刊,醒目的彩色照片加上黃色邊框作成封面是它的特色,當然也讓讀者能輕易的在書店架上的各類書報中發現它。國家地理雜誌之所以能受到眾人矚目,或許是來自於編輯群對雜誌內容的要求,以及長久以來對品質的堅持所塑造出的專業形象。這份印刷精美、編輯謹慎的刊物,前些時候也在臺灣以中文版的形態出刊,無疑的對臺灣人,甚至全球華人都是個好消息。

  前些時日,有機會到中文版的編輯辦公室拜訪。才知道在中文版內的外加篇幅都必須回傳國家地理雜誌總部審核,經過詳細的評估是否具有教育意義,然後才能與臺灣的讀者見面。這意味著,中文版的編輯群必須比一般在地的中文雜誌更早完稿,而出刊內容也比我們市面上所看到的雜誌經過更嚴格的審查。

  當然,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國家地理頻道上,這些個內容充實、畫面生動並且有專業介紹的單元節目,也深受臺灣收視群的肯定。然而,臺灣仍然有著許多觀眾,對內容真實性與品質要求不高,只尋求短暫的視覺刺激或是滿足內心對新奇事物的好奇。於是,在收視壓力下,臺灣的媒體逐漸失去自我的準則,迷失在滿足收視觀眾的需求中,也就製作了許多膚淺的高收視率節目。

  關於娛樂性節目,我們自然很習慣於現有節目製作群的水準,已不再苛求商業電視台能夠創造出什麼樣的高品質綜藝節目。然而對於目前許多標榜教育的教育性與綜合性電視節目(我們姑且稱之為戶外生活節目),發現其節目內容粗糙甚至拙劣的程度,我們卻有著深深的遺憾。

  在學校的講座中與戶外的觀察裡,我時常接觸到對野外生活有存著嚮往,或是對山林生命熱愛的學生。在與這些孩子們對話的過程中,就發現學童往往從戶外生活節目內容得到了許多錯誤的資訊,因而每當有人對我講述從這些節目中的內容時,我也就必須不厭其煩的糾正一些錯誤的觀念,而且相信當他們真正能認識並了解臺灣時,一定能明白在過去的學習過程中,曾經一再的被媒體誤導。

  以蛇來說,蛇不像十二生肖的其他圖騰般,能夠用多麼正面的形象來報導。於是幾乎所有的野外休旅節目都以驚聳的角度切入,三兩集就安排毒蛇、巨蛇出場,增加貧乏節目內容的刺激性。再加上邀請到地方的代表性人物多半是民間的養殖業者,上電視等於是為自己的事業打廣告,於是整個節目就彷彿是「天方夜譚」般的敘述各自的傳奇故事。在媒體需要這些荒誕不經的題材,地方蛇王、鱷魚王之類的需要滿足個人英雄主義,於是我們的電視上輪番上演著這類荒謬的「社教節目」。

  就像今年是蛇年,電視台便以蛇類為主題製作了許多節目。而這些個關於蛇類的單元中,動輒就以在哪個山區發現「蛇窟」,或聳動的標題「萬蛇鑽動」來刺激收視率。雖然從節目開始到結束的確都有蛇類畫面,也總看到地方的「蛇王」、「蛇類專家」不顧生命的徒手擒蛇,但是幾乎所有的蛇都有鼻鱗受傷的現象,就往往令人懷疑臺灣的蛇為何鼻端都受傷。原因無他,因為無論錦蛇、眼鏡蛇或南蛇都不是「蛇窟」中的野生個體,而都是在「蛇王」、「蛇類專家」家中飼養的「寵物」,長久在圈養的環境中而導致的傷害。

  再者,節目中任「蛇類專家」快速的徒手抓眼鏡蛇、百步蛇,塑造「專業」與「英雄」的形象。這樣的畫面對於日後進行野外觀察的孩童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絕非打上字幕說明「此為危險動作」就可避免的。這些零碎卻重要的細節,難道不該是一個負責任的節目製作群該注意的嗎?

  甚至談到蛇類保育的節目裡,也只看到事先安排好的各式蛇類輪番上陣,主持人一臉驚恐的逃跑、尖叫,而後在節目結束前由蛇的慢動作特寫搭配主持人的感性旁白說著希望人們不要傷害蛇,還有對臺灣蛇類保育的期望。在續強調這些蛇多大、多兇、多毒這樣的劇情規劃後,如何能讓人不怕蛇甚至喜愛蛇?又如何能讓人感受到蛇類是需要受保護的呢?

  或許看著節目內容中動輒出現獵捕動物、炒作偏差的保育資訊也不見農委會、教育局出面制止,再加上廣播電視似乎是沒有主管機關,才會任由媒體一再作假製播荒謬的「教育性節目」。而在群眾不堅持看好節目、電視台製作人也不花心製作好節目的情況下,我們的下一代難道就要如同我們忍受現今綜藝節目般接受這類「社教節目」嗎?當然,在臺灣如此的電視節節目製作水準下,社會上有任何荒謬的事情發生也就自然不足為奇。

  我所尊崇的海洋生物學家賈福相(筆名莊稼)教授曾說過:「教育誠然貴,沒有教育一切將更貴。」高品質的教育的確是一個社會進化的原動力,也是落後國家進步的希望,以這句話用於臺灣,則似乎更為貼切。在光鮮亮麗的都市景致與人民穿著下,其實難掩我們觀念落後的實質。這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改變收視習慣,去拒絕膚淺的「大眾傳播媒體」製作的節目,並請大聲說出要有重視教育性,屬於台灣人的「國家地理頻道」!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