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野生動植物保育]鯨豚展示與否Q&A

問1:展示虎鯨或其他動物真的是必要的嗎?

問2:目前國際知名博物館對待鯨豚的態度:

問3:教育的真義是什麼?

問4:除了展示之外,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解說教育?

問5:雖然失去了展示與捕鯨業,但是,我們得到了什麼?


問1:展示虎鯨或其他動物真的是必要的嗎?  (回目錄)

答:

  • 這個地方是否完全以豢養的鯨類動物娛樂大眾牟利?
  • 他們是否誠實公佈問題或一再對外界質疑辯護?
  • 有多少野生族群現況、科學根據的教育性訊息?
  • 它是否在傳達豢養 比野生更好的假象?
  • 他們如何以“教育”之名推銷自己或努力讓他們的"資產"活下去?
  • 有多少比例的盈收用於實際研究或教育大眾?
  • 有任何研究佳惠野生族群嗎?如果有,是怎麼做的?
  • 他們有政策或財務上支持自然棲息地保育的任何貢獻嗎?
  • 他們可曾讓付錢的大眾參與、關懷;這些人帶了什麼訊息回家?

問2:目前國際知名博物館對待鯨豚的態度:  (回目錄)

答:

  • 北美70座以上計畫中或營運中水族設施不展示鯨類動物。
  • 1990年以來,19座北美的海洋和娛樂公園關閉或停止海豚表演。
  • 1990年代,英國所有的海豚館關閉。

問3:教育的真義是什麼?  (回目錄)

答:良好的教育計畫可以教導尊重、關懷野生的族群,當大眾學習到真正的鯨類動物真相,對被豢養的動物產生憐憫心。

問4:除了展示之外,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解說教育?  (回目錄)

答:電視、電腦及虛擬互動程式已成為更好的教育工具,豢養動物以便展示已失去正當性。

問5:雖然失去了展示與捕鯨業,但是,我們得到了什麼?  (回目錄)

答:觀賞野生的鯨類動物是全世界蓬勃發展的產業,已替代豢養及捕鯨業,而且所帶來的利益更足以替代之。

資料提供: CETACEAN SOCIETY INTERNATIONAL 鯨與地球基金會籌備處

責任編輯:環境信託基金會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animal/issue-animal000607.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