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別再將海豚當代罪羔羊

作者:廖鴻基

  近日內連續二艘作業漁船被查獲捕殺海豚,船上查獲已大體肢解的瓶鼻海豚、花紋海豚及弗氏海豚。這兩起取締事件引發當地漁港延繩釣漁民的抗議,他們說海豚吃他們的魚餌、破壞他們的漁網、偷他們的漁獲,甚至說海豚吃了太多魚而讓他們捕不到魚。他們要求政府開放獵殺海豚。

  這種要求開放獵殺海豚的喊聲,從保育法實施禁獵海豚至今,好幾年來持續不斷不曾稍減,不禁讓人想探究其背後的原因,是真的如漁民朋友們所言?抑或只是為其他目的找理由來搪塞而已?

  根據學術單位對各種海豚「胃內含物」所作研究的資料顯示,台灣海域的各種海豚(包括上述被誤殺肢解的三種海豚),牠們的胃裡很少發現有高經濟價值的魚類。像瓶鼻海豚最常在胃裡被發現的是我們海洋裡數量不虞匱乏的「粗俗魚」,譬如「硬尾」、「赤尾」等;弗氏海豚吃的是上述粗俗魚和台灣海域漁民根本懶得捕抓的小魷魚;花紋海豚更確定從來不吃食經濟性魚類,牠的胃裡頭從來就只是沒人要的「南魷」及其他種小魷魚。

  換句話說,這些被殺的海豚和漁民的撈捕作業,尤其和延繩釣作業沒有一點關係和衝突。

  另外,海豚只會因誤觸漁網而喪失生命(這情況在台灣海域相當嚴重),海豚可能因垂死掙扎弄亂了漁網,牠們並不會主動去破壞漁民的漁網。反而,我們該思考這些漁網捕撈是否傷害海洋生態?是合法的嗎──譬如在國際間素有「死亡之牆」惡名的流刺網。

  事實上,在台灣海域會和漁撈作業衝突的,確定僅有海豚科裡的偽虎鯨(俗稱黑鯃)一種-牠們會去吃延繩釣魚餌、會從漁繩上吃食漁獲。我們確實沒有道理,只因為一種海豚妨礙了漁撈作業,就指責說所有的海豚都該殺!這好比我們一個家族裡若有人犯了錯就株其九族一樣的沒有道理。

  海豚是海洋生態系裡的高階消費群,一定的魚源供養牠們一定數量的存在。在海洋環境日愈破壞,魚類資源日愈減少的今天,海豚的數量只會跟著減少。因此沒有道理說漁獲減少是因為海豚吃掉太多的魚。若根據漁民朋友的邏輯,那早在人類還未介入魚類資源撈捕前,海洋裡應該早就剩下海豚而已---所有的魚老早就被海豚吃光了。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天然資源都是有限的,永續使用才是聰明的打算;短視近利作無度的掠奪是愚蠢的,到頭來終會因資源的衰竭而自取惡果。我們不難從台灣的漁業發展史來檢視漁業資源衰竭的最大原因----當許多國家都已認知並著手施行「責任漁業」政策:控制漁撈量以不超過該魚種的繁殖量為宗旨 ……我們的漁業政策多年來卻還停留在漁獲量的追逐。

  我們到底聰明或是愚蠢?

  我們的漁撈沒有量的限制、沒有漁獲尺寸的限制、沒有漁獲季節的限制、除了毒魚炸魚被嚴格取締外,我們沒有漁獲方法的限制……。即使有法令限制,也從無有效執行的能力。顯而易見,是我們的需索無度敗壞了海洋資源。這也就罷了,還回過頭來責怪海豚,將所有的責任推給海豚。

  海豚要吃魚就好像人必需吃飯。的確,我們是當上帝當太久了,我們至今還未學得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同生共榮的必要性,我們也並不懂得愛惜資源、尊重生命等同於自救的道裡。

  我們的漁業好像一直停留在只會怪罪、只會指責的層次。

  這樣的事件,明顯是我們錯殺了海豚,錯怪了海豚。若我們還無法從這事件中來檢討及省思我們的海洋資源問題,卻持續將海豚們當作代罪羔羊來看待,來考慮開放海豚的捕殺?那麼,我們將可以著手來悼祭我們的海洋了。

本文同步刊載於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站內轉載:http://news.ngo.org.tw/issue/animal/issue-animal001018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