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生活環保]

化作春泥更護花──神奇的「生物可分解塑膠」(上)

作者:朱惟君

  面對量滿為患,而又對之極度依賴,現代人幾乎片刻無法稍離的塑膠袋及其它塑膠製品,我們其實是充滿了又愛又恨的矛盾情結,恨不能就有奇蹟出現可以來為我們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

滿為患的塑膠難題

  在台灣,單是塑膠袋我們每年的使用量就有“30億個”之多,農業用的塑膠覆蓋膜每年用量也在8千公噸以上﹔將之掩埋,它其實秉性頑強、萬年不腐﹔送進焚化爐,亦常衍生世紀之毒「戴奧辛」的疑慮﹔就算有心考量資源回收,不僅許多塑膠袋使用後因油膩、髒污不利回收,塑膠袋本身亦因材質種類繁多,難以標示、分類,而有其實施上的難處。同時,塑膠無法像玻璃或金屬材質等回收後其性質仍和原材質相似,而是每經過一次再處理,其物性與機械性都會降低,並且處理過程也相當耗能。

物可分解塑膠的誕生

  事實上,自70年代塑膠工業開始蓬勃發展時,各國政府即已意識到處理廢棄塑膠製品將是一項新興且值得投資的事業。當時的科學家對研發出某種促使塑膠催化還原的技術還抱持著相當樂觀的態度。然而在歷經長時間努力後,不管是研究催化劑、光敏劑、崩解劑或還原劑等,均皆證明失敗而不可行。

  故而於70年代末期,新的研究方向就改為研發某種新的「物質」,企圖從根本取代原來的石化原料,以對抗日益惡化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不論在學術界或工業界都對生物可分解材料的開發投入大量的研究。

  這類新的材質就是生物可分解的「綠色塑膠」,材料主要取自植物,運用生化科技,經精煉、發酵、合成等程序製造而成。以目前國內所引進的一種「綠色塑膠」為例,就是取材自玉米、小麥、馬鈴薯等作物所富含之澱粉為原料,加上其他可藉由堆肥過程分解的聚合物,製成生物可分解之塑膠袋、塑膠刀叉等產品。稱其為「塑膠」,係因其物理、化學特性與傳統塑膠接近而能取代其功能使用。

  生物可分解材料在製造與使用過程中必須非常穩定,但是經廢棄後又必須在一個合理的時間之內分解成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生質能(biomass)、二氧化碳與水。生質能的形成對環境是有益的,因為此過程比焚化更能將碳固定於自然界,由於其可為植物所吸收利用,故而可以堆肥方式處理後回歸自然循環利用。

謂「生物可分解塑膠」

  生物可分解塑膠-又稱綠色塑膠,其暴露於空氣中時,並不會進行分解,但在有足夠的溼度、氧氣與適當微生物存在的自然掩埋或堆肥環境中,可被微生物所分解。其經使用丟棄後,必須於合理時間內完全分解,變成普遍存在自然界中的元素,如依照國際標準要求,需符合以下三項原則:

1.應完全崩解:需完全崩解,同時殘留碎片應崩解至無法以肉眼辨識。
2.應完全分解:應於180天內,展現與天然之生物可分解高分子具有相同之生物分解速率及程度。
3.應不具毒性:對環境中細菌、微生物與植物之生長能力不造成影響。

【文章連載】
 化作春泥更護花──神奇的「生物可分解塑膠」(上) (中) (下)

本文原刊載於環保署資源回收月刊 (九十年七月號)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surround/2001/issue-surround010712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