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可持續的發展]

邁向永續發展的一種可能:環境空間觀念的引介(上)

作者:李永展

一、 永續發展的不確定性

  由1960年代的成長概念轉變到1970年代的發展概念,「永續發展」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永續發展」正如民主、正義、與福祉等是一個多樣性的概念,至少目前已經累積了上百個定義在解構永續發展的實質內涵。其中最早的永續性概念當屬1915年加拿大「保育委員會」(Commission on Conservation)所倡議:「每一世代均有使用自然資本的權利,但是必須恪遵不減損自然資本的原則」(Sitarz, 1998)。而最為世界各地所引用的概念為《布蘭蓮報告》(the Brundtland Report)中「滿足當代之需要,而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機會」(WCED, 1987)。永續發展之基本意涵包含「需要」與「限制」兩項內容,不僅必須重視貧窮落後地區的基本需要,更要在目前的科技與社會組織結構下,對滿足眼前和將來的需要能力上加以限制(李永展、張曉婷,1999b)。但因環境具有延遲效果,再加上不永續發展的情況很少會反映出立即的威脅,甚至人類對這些威脅根本不瞭解,因此,這些環境危機並未能在當下得到人類的共鳴(Bossel, 1999)。

  而當這樣的議題擴大至全球性的層面時,南北半球巨大的差異,正顯現出永續性危機的詭譎多變。許多人開始思考北半球的過度消費與資源浪費可能較南半球的人口問題更為重要,例如界乎1986年至1990年五年間,相較於發展中國家,已發展國家平均每人使用9倍的化石能源和20倍的鋁;而在廢棄物方面,平均每人生產4倍的家庭廢棄物及超過11倍的二氧化碳。甚至在1991年時,美國與日本必須消耗幾乎3倍的能源才能增加1元GNP。如果帶領第三世界國家達到像北美一樣的生活水準,則需要增加5到10倍世界工業的產出,如此全世界的消費及污染均會如同北美一樣(Roseland, 1998),然而這是不可行的,除非我們再增加3個地球資源,來生產資源與吸收廢棄物(Wackernagel & Rees, 1996),才能滿足所有人達到像美國或加拿大相同的生活水平。因此,界乎南北半球之間的差異,導致全球永續發展的策略往往變得更為窒礙難行。

  再加上永續發展的規劃藍圖難以具體的描繪出來,這也是過去永續發展被批評為流於空洞化的最主要原因,無法提出實際的政治方案解決日益不永續的危機,因此,大都停留在道德意識的勸說與口號呼喊層面。所以如何將永續發展之概念轉換至實際操作項目,進而提供邁向永續發展之政策制訂選擇,已經成為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基於此亦陸續發展出各種永續性衡量工具,如永續發展指標、生態足跡、生命週期分析、及生態效率等(參見表一)。而本研究則希望藉由環境空間之估算,提供台灣邁向永續發展之實質政策建議,並以此作為民間與政府之間的對話媒介,透過現行消費量與環境空間之評估,階段性的縮減永續差距,在政策上能將生產與消費作更有效率的調整,並將永續性策略列為政府政策的討論。

二、 環境空間基本概念

  過去認為環境問題在於「貧窮是最大的污染者」者,可能低估了現今的消費形式與經濟政策力量,對於全球環境問題的重大影響。工業化國家雖然擁有全球85%收入,但是自1950年以來亦製造出佔全球80%的二氧化碳;而一個出生在北半球的孩童將會比出生在南半球的孩童多消耗30至40倍地球資源(Fjeldstad, 1997)。富裕工業國家的生產及消費規模已造成了許多嚴重的問題,縱使工業國家以進步的環境立法與執行策略管制經濟的擴張,但這些方法似乎仍然無法解決全面性的環境惡化。於是荷蘭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 Netherlands, FOEN)在1992年發表「永續荷蘭」的運動計畫,認為永續性的概念必須包括環境空間與公平兩個原則。這個概念也成為歐洲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 Europe, FOEE)與地球之友國際永續社會計畫(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s Sustainable Societies Program)的基礎。

(一)環境空間的意涵

「環境空間」係指在不危及支撐現世代及未來世代地球的容受力情況下,人類可使用的資源與可釋出的污染量。環境空間的模式基礎,在於對一個國家永續資源的使用量進行計量的評估;同時以全球或區域性觀點為基礎,強調每一個國家都應享有相等的環境空間,並透過對環境空間的實際使用量與容許使用量的比較,得出為達到永續目標的「投入減量配額」(input reduction quota),如要減少產出(如廢棄物、二氧化碳)必須靠減少相關的投入,而容許使用量的估算則以2010年作為環境空間的第一個目標年。環境空間將目標年設定為2010年之原因在於下述幾點(鄭益明、李永展譯,1999):

表一 永續性偵測工具之比較分析

偵測工具 主要內涵 評估因子 與永續性之關連
永續發展指標sustainable indicators 經由環境、社會、與經濟三個層面之趨勢檢測,作為提供都市漫延歷程中問題預警及解決問題的偵測方向 環境向度
社會向度
經濟向度
依此整合與監測都市政策及策略研擬,作為一般居民、第三部門、及政府部門監控依據
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 以累加環境衝擊的方式,估算供養人類所需之生物物理資源及吸收廢棄物所需之儲存地面積 耕地、牧草地、森林地、海洋地、石化能源地、建成地等生態生產性用地 以生態赤字(即生態足跡與生態標竿之差距)估算人類挪用其他地區之資源存量所造成的全球不永續情形,以瞭解生態底線,促使永續性之策略更具有效性與更有價值
環境空間environmental space 以2010年為評估環境空間之使用目標年,估算人類使用之地球環境資源,並重新考慮資源分配問題 能源、不可再生資料、土地資源、森林、水等五大類 透過永續差距估計,以減少環境空間的使用量,同時又能維持人類生活環境品質
生命週期分析life cycle analysis 評估某一產品於開採、製造、使用、及廢棄的過程中,對環境所產生之衝擊 原料、污染物、廢棄物之製程 掌握產品生命週期中所有的環境影響,以產品總和分析,進行環境衝擊評估、改善評估及盤查(inventory),做為產品之環保標準與環境訴求,並且用以提供作為環境管理的參考依據
生態效率分析eco-efficiency  更有效率的使用物質或能源以減低經濟成本與環境衝擊 原料的密集度
能源的密集度
毒物的擴散
原料的可回收性
可更新資源的最大使用
產品的耐久性
商品與服務的服務強度
連結環保與經濟,以永續發展理念,提高企業競爭力;而以生態效益促使企業達到永續發展的境地

資料來源:李永展、張曉婷, 1999a

  1. 環境理由:沒有人知道生態底線的界線,但是居安思危的原則告訴我們,不能在永續策略建立前等待太久,而15年的時程是立刻展開改革行動的安全作法。
  2. 科技理由:環境空間的目的之一是要證明永續生活的可行性。這不僅應改變消費的型態,而且要用科技來達到「效率革命」。任何嚴謹的評估都僅能以現有的技術為基礎,因為2010年後,雖然現有的技術或多或少會有所窮盡,但是現在僅能模糊地預見新技術到時將會被廣泛採用,因此在此不確定的情況下,本研究以現有技術作為預估。
  3. 社會理由:雖然社會變革的速度遠較技術變革緩慢,但若是沒有文化的變遷(例如新的價值觀、足夠的能力、地緣原則 (proximity principle)),永續社會是不可能達到的。技術的進步可自文化的轉變中獲得進展,但二者卻無法相互取代,15年可視為某些社會性變革所需的最短時間。
  4. 經濟理由:雖然中歐或東歐國家已經證明經濟的結構性變革在幾年內就可達成,但它也顯示了快速變遷所造成的大量經濟損失,以及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們應及早開始改變不僅是為了環境理由,同時亦為經濟利益著想,因為我們愈晚起步,經濟受害愈大。在15年的時間內,我們應可見到重大的進展,並同時感受到新一代「綠色」創新的威力。
  5. 心理理由:2010年以後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現有人們仍活著,因此他們將親身體驗這項變革產生的益處,而不必為其他人的利益改變其生活型態,個人投資於自己所生活的環境空間,就像投資在年金的收益上一樣,當投資期滿時,生活品質終將獲得改善。

(二)環境空間的基本原則

  環境空間不僅強調人類必須在有限的地球資源下生活,而在這項資源的分配過程中,必需考量資源分配的公平性,亦即每一個人都有公平的環境空間分配額,這是環境空間所強調的基本人權,同時也是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

1. 不超過地球生態的界線

  人類生活必須依靠健康的生態系統,以供應維生資源及吸收廢棄物。然而,人類成長的趨勢與消費的型態已經大量施壓在生態系統的運轉與再生系統中,如森林的消失、物種的消滅、土壤的流失等。而容受力就是瞭解地球生態有限性的一個重要概念,所謂容受力係指在未永久減損某個集居地人口賴以為生的生態系統之生產力下,該集居地所能永久支持的最大人口數(李永展,1996)。雖然透過農業與科技的進步而增加某一地區的容受力,但是容受力的增加必須支付生態多樣性的銳減或生態系統的瓦解等成本代價(IUCN, UNEP, WWF, 1993)。再加上每人的消費函數往往大於人口的成長率,因此,我們的消費量已經接近生態底線而不自知。環境空間的基本原則之一,即是必須在地球的生態界線下生活,首先必須減少資源的投入量與污染物的產出,如此才能在不損及生活品質的狀況下達到此一目標。

2. 公平原則

  永續性必須植基於社會與環境的平衡,公平性與社會正義原則必須反應在每人可使用的環境空間中。環境空間公平原則主張每一個人都會被賦予公平的環境空間。整體而言,要把目前的污染與廢棄物、或是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費降低到永續標準,就必須將目前全球經濟的投入減少近50%。而環境空間計算將可以作為全球政治協商的起點,或成為永續消費和生產協商的基本參考。如果大家能接受公平原則,最明顯也是最迫切必須進行的就是富國的主要資源使用量必須大量的減少,例如化石燃料的環境空間大約是每人每年排放1.7噸二氧化碳,而歐洲(7.3噸)或是美國(19噸)等國,均是超出可允許的排放量甚多(Carley & Spapens, 1998)。

3. 生產和消費必須為提昇生活品質而服務

  永續發展的兩極在於生態穩定度與人類生活環境品質。生態永續性在於人類必須學習、瞭解自然法則之運行。而社會永續性最基本的目的在於使每一個人都能獲得舒適生活;而所謂的「舒適」,最基本的意涵係指生活環境而言,其中包含許多市場價格無法量化的評估因素(李永展,1998)。然現今的生活模式已經漸為擴張的消費模式所取代,人們從消費中得到生活上的滿足,所得的增加是為了滿足更多的消費行為。Veenhoven(1993)曾經將世界各國的每人平均年所得與其他「快樂指數」相比較發現(參見圖一),越富有的國家,所得水準與快樂程度的相關程度就越低,甚至在國民所得到達一定程度以後,快樂程度將視其他的非物質條件而定。一項針對美國人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對於「快樂」的定義是: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但事實上,我們一直試圖用物質商品去滿足我們的非物質需求。在現行的生產與消費模式下,生活品質反而反其道而行。

資料來源:Veenhoven, 1993 (cited from Carley & Spapens, 1998)
圖一 所得與快樂程度分佈圖

(三)環境空間的分析項目

  環境空間的分析項目包括能源、不可再生資源、土地資源、森林、以及水資源等五大類永續性生產與消費的關鍵領域,在這些範疇中涵蓋了90%的物質流量、大部分的工業製程及各種的資源消費。而上述五大類型資源的分析項目包含 2010年平均每人的環境空間、 2010年平均每國的環境空間(將每人可使用的環境空間乘未來人口數)、 平均每國的實際使用量、及平均每人的實際使用量等四個分析項目。

  而環境空間的計算是以投入/使用導向(Input/use oriented )為準則,但有些用來估計使用限制的計算則是以計算產出/土地廢棄物的涵容能力(output/sink capacity)為基礎。現代經濟發展不僅使用國內資源,更建構在國際貿易的流通上,所以計算一國所可使用的環境空間,必須盡可能把全球提供的資源估算進來。而環境空間採用上述五類指標作為分析架構的原因,茲分述如下(鄭益明、李永展譯,1999;Carley & Spapens, 1998):

1. 能源:這是現代經濟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它使得大部分的消費和生產過程變得更為方便,但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卻是造成許多環境問題的來源,包括全球氣候變遷、森林和湖泊酸化等。

2. 不可再生資源:並非將所有的不可再生資源全部含括進來,主要包括生鐵、鋁、水泥、及氯等。生鐵是建築工程的重要成分;鋁的使用量日漸成長,然而卻是高耗能的金屬,幾乎耗掉全世界1%的能源;水泥佔全球非能源物質的產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亦大約造成全世界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氯是一種複合物,它是現代經濟最常使用的化學原料,它造成了臭氧層破洞、戴奧辛污染、及有機氯化物汙染等。

3. 土地資源:土地資源不僅提供我們生活空間,同時也是可再生資源的泉源,它支撐全球98%的食物生產和自然生態,但是經濟成長已使得大量土地的都市化,危及土地資源的有效使用。

4. 森林:森林不只是用來做造紙原料或建材,更重要地在氧氣循環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水循環的管理員。它也是許多森林生物的棲息地,土地的保護植被和更新的創造者。

5. 水資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也沒有食物和飲料、更沒有生產和消費,乾淨的飲水是健康的根本,但是現在供水卻漸漸短缺,甚至為水源發生爭端,可見下一個世紀水資源的重要性。

  其中,能源及不可再生的資源被視為是全球性的貨品,故宜以全球的角度來看全球可擷取的資源、全球累積的廢棄物以及所造成的環境問題。雖然各國使用程度會因使用資源的先後與技術而不同,但其範圍仍不可超出全球環境空間的平均最大值──也就是全球每人的平均量。例如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為每人每年4噸,若要維持在環境空間內,限制值為每人每年2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就是國際氣候變遷小組所設定的目標值)。若將全球人口成長列入考慮的因素,則2050年我們應該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到每人每年1.7 噸的水準。目前歐洲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每人每年7.3 噸 (不包括新興工業國),由於不太可能在2050年達到每人每年1.7 噸的目標,故必須制定近期目標值,也就是說在2010年時須減量77%,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為每人5.4t/a(參見表二)。

表二 歐洲環境空間

資 源

目前每人的用量(環境空間)

(人)

所需的變動

(%)

 

2010年目標

2010年目標(%)

 

 

 

二氧化碳的排放

7.3 t/a

1.7 t/a

- 77

5.4t/a*cap

- 26

初級能源的使用

123 GJ/a

60 GJ/a

- 50

56.5 EJ/a

- 21

 化石燃料

100 GJ/a

25 GJ/a

- 75

45.0 EJ/a

- 22

 核能

16 GJ/a

0 GJ/a

- 100

0 EJ/a

+ 74

 可再生能源

7 GJ/a

35 GJ/a

+ 400

11.5 EJ/a

+ 74

 

不可再生原料

 

 

 

 

 水泥

536 kg

80 kg

- 85

423 kg

- 21

 生鐵

273 kg

36 kg

- 87

213 kg

- 22

 鋁

12 kg

1.2 kg

- 90

9.2 kg

- 23

 氯

23 kg

0 kg

- 100

17.2 kg

- 25

 

土地的使用

0.726 ha

-

-

0.64 ha/cap

- 12

 建成地

0.053 ha

0.0513 ha

- 3.2

0.0513 ha/cap

- 3.2

 內陸水域

0.009 ha

-

-

0.009 ha/cap

0

 保護區

0.003 ha

0.061 ha

+ 1933

0.064 ha/cap

+2000 52

 非保護林地

0.164 ha

0.138 ha

- 16

0.138 ha/cap

- 16

 可耕地53

0.237 ha

0.10 ha

- 58

0.15 ha/cap

- 37

 牧草地

0.167 ha

0.09 ha

- 47

0.133 ha/cap

- 32

 

木材

0.66 m3

0.56 m3

- 15

0.56 m3

- 15

 

歐洲的資料無法提供,需做區域/國家的估計

       

資料來源:鄭益明、李永展譯,1999

  土地資源與森林屬於大陸性資源,歐洲應只能使用其邊界內的土地(這並非是反對貿易,而是指出每一個大陸的生產與消耗應該平衡,不該永久地侵佔外國豐饒的土地),在計算歐洲的環境空間時預設了平均每人的消費水準。例如目前歐洲每人的建成地消費面積為0.053公頃,而根據德國全球環境變遷審議會(Wissenchaftlicher Beirat fur Umweltverandergen, (German Advisory Council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WBGU, 1992; 引自鄭益明、李永展譯,1999)的計算數據指出,未來歐洲的交通及住宅等平均用地的需求為每人0.057平方公尺。假設目前建成地的絕對成長量已趨近於飽和點,在考慮到目前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及需要作為自然保護區的網絡均予以計算,則2010年歐洲建成地所需的環境空間為每人0.057 公頃減掉10%,因此未來歐洲每人建成地面積為0.0513公頃。

  水是地區性資源,因此其可及率及可使用率依照地區性基礎來計算,這必須與當地實際使用情形進行比較。因為所有關於水資源的資料都很缺乏,且可信度不高,尤其是在全歐洲或全球的層級,年抽取量的統計差異可達50%。因此根據不同國家所研究的短期趨勢與比較資料,可信度令人相當質疑。所以歐洲水資源的環境空間是設定在目前地區性的用量,如果有增加就會違反預警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sustain/sustain-001027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