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130電子報|回首:加入《拉姆薩公約》30年 中國濕地保育如何成形? | 環境資訊中心

230130電子報|回首:加入《拉姆薩公約》30年 中國濕地保育如何成形?

2023 年 01 月 30 日       
在伊魯利薩特的漁人碼頭,下午一艘艘漁船羅列,等著今天的第二次出航。有些老漁夫頭罩網子,抵擋蚊蠅,手指飛快將漁鉤穿過雜魚作餌。大比目魚、鱈魚、北極深海蝦,是當地最普遍的漁獲。 透過翻譯以格陵蘭語問他們:「氣候變遷對漁獲有什麼影響?」得到的答案是:「這是什麼?沒聽過。」但如果問,這幾年氣候有什麼變化,對出海、漁獲有什麼影響,他們就有許多話。 漁夫安奈・飛(...
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1.5°C內能否達成,不只減碳要給力,還得加緊腳步部署二氧化碳移除。以牛津大學史密斯企業與環境學院為首的科學家,20日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該報告是全球第一份追蹤碳移除的獨立科學評估。 《全球碳移除報告》估計,目前陸地上的移除量——例如透過植樹造林、...
格陵蘭的名字,常被世人拿來開玩笑:雖然英文名為「Greenland」,卻大雪冰封、一點也不綠;這原是一世紀時的挪威移民「紅髮艾瑞克」為誆騙同鄉同來,而謊稱的島名。但現在,氣候變遷真的讓格陵蘭變綠了;甚至在相對溫暖的南部小鎮納沙史瓦克,竟然有座小森林。 「小時候,格陵蘭南部是沒有樹的;現在我家窗外就有樹,非常高。」年過七旬的因努特委員會前格陵蘭主席亞爾瑪・...
自1992年加入 《拉姆薩公約》 (Ramsar Convention)以來,中國的濕地保護體系在履約的促進和影響下逐漸成型。 經歷推遲後,《拉姆薩公約》第14屆締約方大會(COP 14)最終於2022年11月5~13日在中國武漢與瑞士日內瓦成功舉辦,中國作為大會主席國推動了21項決議的通過,本屆大會的最終成果還包括了《2025-...
筆者曾在去年10月底時 投書評析 經濟部同年度9月發佈的「製造部門2030淨零轉型路徑」不足之處,該文已指出:主管機關應進一步說明如何使用創新的政策工具來激勵六大耗能產業,以加速執行三大減碳策略——製程改善、能源轉換以及循環經濟,而非固守於傳統的輔導或獎勵性質政策,如此才能破除過往推動減碳措施所遭逢的瓶頸。 去年12月28日,國發會協同8個部會舉辦了「...
寂靜の海:要使用共享汽車之前,請駕駛人先了解欲租車輛的相關保險細節,避免萬一發生車禍等糾紛時,自身權益受損。

          

電子報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行
對我們有任何疑問或指教歡迎利用以上連結連繫

更新資料 退訂電子報 | 我要捐款 

Copyright © 2020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