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關於我們
電子報
網站導覽
捐款
新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時事專題
當草鴞飛過
陽明山,誰的家?
原民狩獵有沒有問題?
武漢肺炎疫情總整理
追蹤縣市國土計畫
石虎專題
生物多樣性與他的7個小迷思
離岸風電時代的生態備忘錄
我們的島
午安環境
你來報報
新聞懶人包
回顧與前瞻
專欄
生物多樣性
與野共生
透視中國環境
減碳新生活
綠色影展
林里之間
從河說起
地球公民通訊
環境節日
多媒體
圖輯
攝影
手繪
綠繪本
綠遊戲
影音
懶人包
環境電影節
副刊
環境書摘
自然生命印象
享綠生活
自然人文
自然書寫
自然書訊
詩情畫意
評論
公共論壇
社論
活動
環境徵才
綠色消費
2021回顧
美氣候法案里程碑《降低通膨法案》週五最終表決 外媒報導一次看
環評過關 台電核二廠將展開25年除役工作
漁港工程毀大面積珊瑚礁 綠島百年摩艾岩斷頭、小丑魚無家可歸
年底北市飲料店率先棄塑膠杯 環團憂紙杯用量增、含塑淋膜回收更不易
1公頃小型露營場有條件合法化 學者:政府應當好國土最後的守門員
台灣新聞
南勢溪鑿山引水至石門水庫 烏來居民抗議:何必在上游「殺雞取卵」
2022/08/12
鯨豚擱淺翻倍、打樁日漁獲歸零 環團漁民舉「風場亂象」提出四大訴求
2022/08/12
稱彰化潮間帶「水鳥減少」與環委交鋒 達天、又德離岸風場環評過關
2022/08/11
為芳苑濕地候鳥增停工機制 旭風二、三號離岸風場環評過關
2022/08/11
環評過關 台電核二廠將展開25年除役工作
2022/08/11
國際新聞
美氣候法案里程碑《降低通膨法案》週五最終表決 外媒報導一次看
2022/08/11
尋「蜜」近乎絕跡的互惠傳統:鴷與獵蜜人、海豚與漁夫的奇妙合作
2022/08/10
誰是銀鮭集體死亡殺手? 研究:輪胎磨損的塑膠微粒對水生生物達「劇毒」等級
2022/08/10
環保作家獲歐威爾新聞獎 最新著作示警現代農業正在使地球凋零
2022/08/09
淨化空氣賠了海洋 船隻加裝脫硫器每年百億噸廢水入海
2022/08/08
編輯精選
「野火」燒進地中海 700種海中生物面臨浩劫
2022/08/05
今年地球自然資源已用完 7月28日起進入生態負債
2022/07/29
台北市的「涼區」在哪? 城市逃離熱浪有方法 學者:光靠公園綠地不夠!
2022/07/29
專欄
打造水霧都市、重建古老引水道⋯⋯城市抗酷暑出奇招
2022/08/12
混農林業兼顧保育和生計 尚比亞農民將砍伐的森林找回來
2022/08/11
台北市的非人類住民——城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記錄15年「生態好厝邊」
2022/08/09
時事評論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備飲料杯先漲再折? 減塑新制上路,看懂人手一杯清涼的代價
2022/07/05
湛翔智/負壓沉箱基礎真的是打樁噪音的救星嗎?
2022/06/28
湛翔智/四個提問 談離岸風場開發的累積影響效應
2022/06/14
深度報導
2021年全國一般廢棄量突破千萬噸 暫存垃圾連年飆升
2022/05/12
連兩年用電破紀錄 能源局統計:2021年工業用電史上新高
2022/05/10
離岸風電生態再把關? 環署祭水下噪音檢核表 專家憂成業者「小抄」
2022/03/28
副刊
【自然谷之星】像牛舌的蜂巢 認識變側異腹胡蜂
2022/08/12
兩年後的遠望坑溪,逆齡重現綠意
2022/08/05
【自然谷之星】熟悉的涼茶配方:梅葉冬青
2022/07/29
綠色消費
誰是銀鮭集體死亡殺手? 研究:輪胎磨損的塑膠微粒對水生生物達「劇毒」等級
2022/08/10
今年地球自然資源已用完 7月28日起進入生態負債
2022/07/29
日本大手筆補助電動車 政府幫出30萬 唯一要求是這個
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