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讀者投書]

請不要把丹丹變成「鳥球」

作者:劉小如

  在丹頂鶴「丹丹」受傷被動物園照顧的期間,網路上的意見都是要求政府對台灣的民眾有信心,要求把這隻丹頂鶴釋放出來。沒想到一旦丹丹的健康恢復了,突然間牠變成非常不受歡迎的對象。

  日本鳥類學者在1932年首度記錄了丹頂鶴在台灣的蹤跡,其後也一直被包括在台灣鳥類成員之中,只是這種候鳥在台灣出現的頻度並不固定,或許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固定但偶然會去的地方吧?沒有人會認為我們在平常比較少去的地方是外國人吧?為什麼丹丹突然像是已經失去利用價值的外勞,被認為不屬於這塊土地?丹丹只是一隻鳥,在諸多保育議題間的重要性原不很高,但是丹丹事件的發展卻讓我們看見,台灣的保育行動在許多階層都只剩下逃避負責這一招,許多台灣的保育尖兵也已經淪落到只會批評別人的地步。

  或許幾個月來的輿論壓力把無辜的丹丹變成了燙手洋芋,讓可能接受牠的地方政府卻步,不希望這隻鳥被野放在自己的轄區內,讓自己必須擔起責任;原來打算照顧牠的單位也不再願意接受牠;平時對野生動物保育議題常常振振有詞的人,現在要不就是事不關己或裝聾作啞,要不就是主張將牠終生安養,要不就主張將牠遞解出境,要不就是放在「別的」地方。總之,只要不是野放在「我」的地盤中,「我」就沒有意見;若是要放在「我」的地盤中,「我」就反對。

  在網路上屢次發言要求釋放丹丹的朋友們,你們可能是丹丹最後的希望了。你們可願意站出來組成團隊,協助願意接受丹丹的地區,分擔野放後的監測任務?你們可願意以行動證實政府是應該對台灣的民眾有信心?

  丹丹不是垃圾場,請大家不要只想著如何把牠踢出自己的後院,請不要把丹丹變成是沒有人願意接受的「鳥球」,成為「台灣模式保育關懷」下的犧牲品。(寫在2005年3月3日「丹頂鶴何去何從」會議前夕)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