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踏入網路世界,民間團體該留意些什麼? 作者:陳瑞賓 最近,聽聞許多大型的基金會或民間團體,也開始摩拳擦掌想跨入網路的世界裡。不論是架設自有的伺服器,或是準備發行電子報,來進行所謂e化的工作。或是動不動就號稱要進行整合非營利組織,整合民間團體,整合XXX,整合@#%的企劃。但是,整體而言,都有下列幾個特點: 一、 主其事者對網路的現況,或是使用網路世界裡的工具了解不夠,對所謂的e化充滿了過度的期待。前面也一再談過,還有相當高比例的領導者,可能是連email都還不太使用,甚至連上網都不會的。 二、 對於網路硬體設備的投入,遠比軟體的投入來的著重。通常寧可花大把錢去買台伺服器,但卻不願意花錢購買合法軟體。但是,即使是非法的軟體,也不易取得,反而造成整體的工作效能大降。 三、 忽略了專業技術人員的聘用與培養!E-mail大家都容易學,使用者增加的很快。但不代表管理一台E-mail伺服器是一下子就可以上手,尤其在出現許多問題時,如何進行故障排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就整體就業市場來看,稍有接觸的人都知道,外面的商業機構,動輒以民間團體平均薪水的兩到三倍在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尚有數萬個工作機會等著他們。例如中心的工作人員,即不斷的受到其他單位的挖角中。民間團體如何能夠吸引而且留住人才呢?在這個賣方市場裡,是必需要認真的思考的。否則,空有良好的構想,買了硬體,拉了專線,但是,卻發現掉到一個無底的深淵之中。 四、 沒有警覺到,沒有專業人員,也就表示沒有執行企畫的能力。之前曾跟朋友開過玩笑,有專職工作人員,不代表有專業人員。與個例子來說,已經有數個友人的公司,花了上百萬的經費,請資訊公司撰寫電子商務程式,或是電子報的發報系統。但是,這些缺乏專業人員的公司,如何能夠針對所購買的程式進行驗收作業呢?而資訊公司,也挾著技術的優勢,以及接不完的專案,根本是吃定了這些花大錢,但是,又沒有專業就想踏足網路世界的公司。資源有限的民間團體,更是要提高驚覺才行。 有人也提到,可以找找義工來維護網站,找義工來寫寫程式啊!其實,靜下心來想想,如果您願意花錢聘請專職來編輯您的月刊或會務簡訊,願意花錢請外面的美術公司進行美編及印刷,那麼何以會去找義工來做網站?何以會去找義工來寫程式?這並非單純是經費的問題,而是長久下來,我們已習慣了,印刷是要花錢的!美編可能也是要花錢才會有好作品的!但是,可能連一個茲事體大的資料庫,卻還在想找義工來撰寫?!這是一種資源投入與重視程度的反思! 環境資訊網絡中心的建立,目的並不只是在支援環境資訊網絡電子報的發行作業,還致力於進行環境資訊資料庫的建立,及種種程式的開發,也提供許多民間團體的網站空間或電子郵件帳號等服務。這些服務,所展現的,並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量的成果,隱含在後頭的管理和維護,才是最重要,也最不被人知道的工作。中心總監高英勛及其他工作人員的目標,也不只是侷限於基金會本身,而是企圖發展成為支援非營利組織的一個網路技術及支援中心。 其實,想踏入網路的世界,並非難事。最大的困難,是要把當他當做一件「正事」來看待。所有在幫民間組織維護網站的站長們,大概是最能體會我的這句話了。我們準備再次來招開「環保網路風雲會」吧!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viewer/being/re-being00100301.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