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欄作家]

『被喚醒的河流』一書有感

作者:余國信

  在一次由永續台灣雲嘉聯盟所舉辦的西海岸永續發展工作研討會中,我很驚訝的聽到來自高雄荖濃溪的原住民朋友:張志誠(海舒勒)先生,講述原住民與河流的關係;其中提及布農人稱呼荖濃溪為公河,稱楠梓仙溪為母河。

  從原住民對溪流的尊敬與稱謂,相對於今天台灣人對家園鄰近溪流的粗暴對待法,台灣人已漠視溪流與人之間的溪流文化與靈魂。正當台灣人即將與河流切斷臍帶關係之際,透過曾貴海醫師的參與和記憶,匯集而成的『被喚醒的河流』一書,讓我們知悉南台灣有著一群令人尊敬的知識份子,透過不斷的理性協調與抗爭,喚醒政府及更多人民注重高屏溪的問題。

  書中記載著九O年代知識份子如何與野蠻的政客周旋,如何透過分工,齊心努力說服更多人來參與;這是一本環境運動的記錄書,記載著和高屏溪極為密切的反美濃水庫的奮鬥史,以及台南七股的反濱南工業區開發案,還有顛覆政府的價值思考...;從書中我們得以知道要保護一條高屏溪,已不是單一地區的問題,更不是單一層面的思考。

  保護高屏溪綠色聯盟在一連串的行動後,進行籌備拍攝兩集記錄片的工作;第一集的片尾有一段曾貴海醫師的談話,迄今仍迴盪於筆者的腦海:『我們不能接受河流從地圖上消失,才向子孫認錯,向歷史流淚,為子孫流淚!為什麼一個親水的民族,變成惡水的民族?如果人民對河流失去了感情,還有誰會介意豬鴨人的屎尿流入河川?』 

  台灣過往從高山到平地所有族群的生活均與溪流產生密切的關係;然而,為什麼台灣人將變成一個惡水的民族?透過這本『被喚醒的河流』你即可清晰了解高屏溪污染的脈絡,為什麼要蓋一個危險的水庫給一個高污染的工業來用,為什麼要截斷高屏溪的一處源水呢??

  從這一本運動記實書,可以尋覓到愛鄉愛土的土地兒女們走過的足跡與經驗,雖然高屏溪尚未完全復活,反水庫運動還在努力中,七股的濱南工業區環評也已被通過~~;但套用書中周克任先生所言,來一同勉勵:『前路荊棘仍多,但希望仍在。希望藉由曾醫師這本歷史記錄,讓更多愛河的種子甦醒,真正復活養育我們的高屏溪。』

  讓我們一同藉由這本書來找尋你我心中的一條河流吧!!

註:『被喚醒的河流』一書由晨星出版社出版,作者:曾貴海。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viewer/hoanya/re-hoanya001110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