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題-無車日]

<汽車時代和理想城市>汽車時代的無車選擇

作者:高美鈴

無車日緣起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興嘆:為什麼老天爺老愛選放假的時候下雨,出遊計畫都泡湯了!放假下雨的機率大於平日上班時,可不是錯覺!每天早晨上班通勤的汽機車排放大量廢氣,易在空中形成懸浮物,阻擋地表蒸散作用,影響正常大氣循環,所以不易降雨。
交通引發環境改變,這只是其中一項極小的例子。車輛不斷增加所造成的噪音、空氣污染和塞車,早已譜成都會人習以為常的生活節奏,甚至以為這是都市發展的「必要之惡」。最早提出反省的是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西班牙和冰島等,開始倡導一連串不開車進城的運動。1998年在法國,更喊出「In Town, without my car!」以此來提醒眾人正視過度使用車輛所產生的污染問題,並有30多個城鎮在9月22無車日這天封街、封城,人們上班不開車,改以走路、騎自行車或搭大眾運輸到達目的地。

摘自歐洲無車日網站 http://www.22september.org/

  這樣的活動陸續激起許多國家認同,目前為止,已獲全球1448個城市熱烈響應。去年開始,歐洲更開始推動「European Mobility Week」,持續一整個星期的活動,點出大眾運輸、自行車和綠色道路三個主題,讓民眾更深刻的體認無車日的精神。

  無車日的意義並不僅於要求人們停止開車。交通運輸是貫輸城市的血脈,令其停止流動無異痴人說夢,只是如何在輸送同時保持血液流暢潔淨,以減少城市組織生病的機會──即維護城市中民眾的健康和生活品質,成就一永續生存的環境,才是此項運動的訴求目標。

汽車改寫人類生活史

  追求速度、機動和移動自由,長久以來便一直是人類的夢想。「能自動推進的移動工具」早在達文西時代已畫出了想像圖。但是世上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自動車」,要到1885年才在德國技師卡爾賓士手中完成,那是一輛以手工打造、裝有輻條的三輪木製汽車,時速只有4 英里。

  最初只有富豪買得起的汽車,在100年前,美國亨利福特以「人人都有車」為目標,第一個將汽車放上生產線,並以鋼材為車體大量生產;從此汽車工業猛然飛騰,人們的生活、工作和環境,皆圍繞汽車產生巨大改變。50年前,全球有5千萬輛汽車,10年前有3.5億輛,5年前有5億輛。如今全世界估計有7億輛汽車,機車數更是難以估算,光在台灣便直逼1200萬大關!這些機動車輛所造成的污染和道路壅塞,早已成為全球各城鎮尾大不掉的頭痛來源。 

  汽機車每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已證實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主凶之一。近日更傳出大批車潮所排放的致癌物質戴奧辛,是焚化爐的2到3倍之多!這樣嚴重的空氣污染,造成台灣每五個兒童中,就有一個罹患呼吸道疾病,深為氣喘、肺氣腫、心臟病、支氣管炎和肺癌所苦的成年與老年患者,亦大量增加。

  為汽機車開闢的道路,更是與日俱增。以美國為例,汽車最初出現時,美國只幾個大城有數百公里的硬路;到了今天,為因應全美2億4千萬輛汽車需要,已修築了635萬公里的道路,總面積達1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整個密西西比州大!在台灣,光復前公路有1萬7千多公里,到了今日已翻了兩番達3萬7千公里,公路密度直逼香港,更是美國的二倍有餘。大批農地和山林被劃為道路;公路經過之處,更把許多城市居民帶往郊區定居,致使城市不斷擴張。於是人們必須通勤上下班,花更多時間在進出城、塞車上。為解決塞車,再拓寬馬路、加開公路……如此惡性循環一再重覆。

理想城市何處覓?

摘自英國走路上學日網站 http://www.walktoschool.org.uk/site.htm  我們是否注定得無止盡的拓寬馬路以應付川流的車潮?城市中珍稀的綠地,會否被更多筆直道路切割得支離破碎?為了提高行車速率,要不要加蓋北三高、南四高,踩過更多農地?多砍些雜林,修築出林間小路供休旅車上山攬月觀星,更有利或有損於生態旅遊?

  交通是為了滿足個人行動自由的工具,只是這分自由行動的權利是否得以無限上綱?當人類行動的自由與城市生活、環境生態相碰觸,何者值得退讓?每年因棲地被道路所佔,橫屍車輪下的青蛙、蛇、小鳥、昆蟲甚至家豢寵物,是另一種逃不出「人擇」的被淘汰者?那麼人類呢?全世界每年的交通意外,至少奪去50萬條寶貴性命、造成1500多萬人受傷,增加許多社會成本和家庭悲劇。根據研究,車子開往愈郊區的道路車速愈快,肇事機率愈高,也為郊區居民帶來莫大的隱憂。

  或許,根本不用考慮這麼多,何不直接回到我們的內心自問:什麼才是我們最渴望的居所?住在一個隨時漲滿了車流的城市,擁有一輛體面拉風的車子,偶爾可載著朋友家人出城透氣,這就是我們所嚮往的生活極致?

  什麼樣的生活環境值得追求?什麼樣的城鎮可安棲一輩子?如果你撓頭遍思不著,何妨在「無車日」當天找靈感?

新選擇•新起點

摘自台北市交通局2002無車日活動照  當你在這天放棄些許自由移動的堅持,減少開汽車、騎機車出門,改步行、騎自行車、搭捷運和公車之後,你會發現城市中多了許多安全路面,可供行人、自行車和公車自由穿梭,車輛壅塞問題改善,交通效率也增加了;人們不論男女老少,都能放心在乾淨的街道旁散步、喝咖啡,悠閒品味城市風貌,增加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城市間的對話,進而產生對當地人文或環境生態相互依存的認同及尊重。

  無車日絕不在打造一個沒有車的城市,而是要眾人一同發掘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思考卸去了習以為常的汽機車之後,可以換來一個何等不同的居所,享受另一種更安全、健康、愉悅的生活。如果你想完成一分理想家園的藍圖,無車日,真的只是一個起點。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