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題-缺水不缺水誰之過2]

人造雨的迷思

作者:鄭先佑 (看守台灣協會理事)

  一般而言,所謂的人造雨,可能較適用於大陸型的,較平坦的地區。因為沒有高山可以攔截雲系,所以使用人為的方法迫使其改變降雨的地區。然而,有高山屏障的台灣,不僅理應不需要人造雨,而且更不應隨意進行人造雨。

  所謂的人造雨,其實只是改變自然雨量的分布。於地面燃燒碘化銀,或是高空灑食鹽水,這些所謂人造雨的方法,都如同空氣污染物,影響雨量的分布,而不是增加雨量。

  鋒面帶來的雲系,往往當其碰到山區時,因為山區冷卻的效應,較容易落雨或起霧。這些雨量就可以補注山區的水庫。倘若雲系尚未到達山區,中途就被攔截,這些雨量可能就會落在平地。這幾天北部雖然有落雨,但可惜多是落在平地,而落在集水區的量卻不多。空氣中的污染物,懸浮粒子,可能就是中途攔截雲系的主要禍首。

  隨著空氣中懸浮粒子的增加,雨量落在平地的機率即因而增加。相對的,減少山區的降雨量。反過來說,倘若我們可以減少空氣的污染量,降落於集水區的雨量將可望增多。

  請不要再進行所謂的人造雨,讓台灣的高山自然捕捉雲系,讓雨量可以在山區匯集。如此才是廣大蒼生之福,我們人類才可保有較多的水量。若執意要人造雨,或許\可以考慮到澎湖地區進行試驗。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