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附 作者:洪心容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香附又名莎草、香頭草、土香草等,屬於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是我們生活周遭常見的植物,不知道的人還當它是無用的野草呢!它無顯眼的外表,植株很小,花也很黯淡,是與禾草(通常指禾本科植物,如:水稻、牛筋草等)相近的一群,因此鮮少受人青睞。不過,其塊莖卻是著名的中藥材「香附」(圖2),且依專家統計香附藥材的使用率還很高,市售品質以粒大肥厚、質堅實、色紫紅光潤、香氣濃厚者最佳,採收期以秋季為主。
除了塊莖的使用,民間偶見取鮮莖葉洗淨搗敷,治癰疽腫毒,或貼於湧泉、關元兩穴,可治水腫、小便短少。在了解香附的藥效之餘,正確辨識其形態也是很重要的,由於莎草科與禾本科(Gramineae)的植物同屬禾草目(Poales),所以香附的外形如禾草樣,大家往往容易將其與禾本科植物混淆,區別的訣竅在於二者的莖,禾本科莖的橫切面圓形、空心有節,莎草科則呈三角形、實心無節。若您想在野地裡找尋香附時,除了依圖1鑑別外,莎草科植物莖部的特徵可別忽略囉!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unday/culture/2001/culture01102801.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