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綠色影展]

我也想問「貢寮,你好嗎?」

作者:謝一麟
圖片提供:綠色影展主辦單位

  看著《貢寮,你好嗎?》的畫面,回憶把我從狹小的放映室拉回到兒時熟悉的場景。

  我的外婆家,就在東北角一個名為「澳底」的小漁港,小時候心裡總是殷殷期盼著寒暑假的到來,因為媽媽會帶著我們回到那個她成長的地方度假。車子在濱海公路上蜿蜒前行時,我喜歡趴在車窗上,望著婆娑無際的太平洋與景緻動人的東北角海岸線而發呆,享受著這樣的安靜與美好,當然,像「陰陽海」這樣因為工業污染而形成的“奇觀”,也同樣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與疑惑。我也喜歡跟著表哥們,到海邊釣魚抓蟹,自製簡易釣竿釣苦花魚、到港邊撈河豚、退潮時到石頭縫間抓螃蟹、在漁會看漁獲是如何拍賣、在堤岸邊看著大小漁船進出……,因為這樣的環境,讓我這在都市出生的小孩,對於漁港、對於大海、對於自然,還有一些切身的體驗與回憶。

  就在某一年回到澳底時,發現路上插了許多旗子,澳底國小也綁上布條,上面寫滿了「反核四」這類的標語,年少懵懂,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只知道大人們講到這件事,總有講不完的話題與激憤。還有,從此以後,當我介紹起我外婆家的地理位置時,我就可以多加一句,“啊!你不知道澳底在哪裡喔?就是蓋核四廠的那邊,貢仔寮(貢寮鄉)!”

  隨著年紀增長,也逐漸清楚「反核四」的意涵。幾年前,剛好得知公共電視要播放《慶塘伯的十四個夏天》紀錄片,便很高興的告訴媽媽說,“妳姑丈要上電視了!”。看完紀錄片,我只管趕緊跑到別處去擦拭眼淚,因為片子裡的慶塘伯以及其他反核的貢寮人,這些我小時候每個寒暑假會遇見的長輩,如今,我卻是透過影片來瞭解他們的堅持與可愛,這讓遠在高雄的我,感到十分羞愧,況且,我大學參與的是一個關心社會運動的社團。

  《貢寮,你好嗎?》裡面平實的紀錄著貢寮人的心聲,以及透過鏡頭讓更多人了解「1003事件」的真相。影像中,沒有多餘的激情與渲染,就只是紀錄著貢寮人而已。導演觀點與立場呢?自以為懂一點紀錄片的人以及所謂的評論家,最愛問這種問題。崔愫欣有所謂的立場、任何色彩嗎?我想,她的立場就是跟貢寮人站在一起吧!的確,我所認識的這些貢寮長輩們,就是這樣的單純與熱情,對於核能與政治,或許認識不多,但是反核的理由卻是簡單且固執,“為了後代的子孫還有美麗的海岸”,是啊!就這樣一個簡單的理由,就足夠讓人去拼命不是嗎?但是有多少人可以這樣理直氣壯的說出口?又有多少人是藉著反核的旗幟來獲取自身利益呢?

  影片中的貢寮人,對於民進黨從充滿期待到極度失望,對政治不再抱任何期望。我個人向來對於政黨、政治也不曾有所期待,只是我這樣的信念,是源於自身的論述;但是貢寮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卻是真實的生命與運動經驗所帶來的碎裂。政府重大公共工程的施作,在決策的過程中,本身即存有本質上的矛盾,簡單的說,最初在選址的時候,勢必會選擇人煙少、抵抗力小、資訊相對不足、政治利害衝突低的地方,一但選定,環境影響評估與相關的法規都通過後(這部分是可以操縱的),消息才被公開,等到學者專家發現問題,帶起相關的討論與隨之而來的運動,不管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要回到法制面、憲政體制的遊戲規則裡來解決,但是環評、法規、政治利益都不站在這邊的時候,體制面的談判籌碼失去了大半塊,還能拿什麼去談?反核四的運動,並非只是一個特例,這也不只是貢寮人所要面對的問題而已,美濃水庫、新莊的樂生療養院、邵族土地蓋觀光飯店……等等,相信這些事件大家都還記憶猶新,反核四運動成為過去式了嗎?我相信這樣的事,不只是存在於過去,現在、甚至日後都還是會繼續發生的,因為這是人跟人大量群居在這一塊小島上所要面對的必然衝突與荒謬。跟我們無關嗎?只要不是建在我家附近就好?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面對同樣的政府,我們真的絲毫沒有關係?而問題的最後,似乎都要回到政治面才有解決知道?「政治」就跟「人性」一樣,我們是不能對它抱任何期待的,最終,我們(人民)也只能靠自己。

  崔愫欣還有完成這部片的團隊,說要帶著影片,藉著一場一場的放映會,跑遍全台灣,我相信除了紀錄片影像本身的豐厚度與美學之外,這樣的行動本身更是具有運動意義。試著設想,假如現在對於核四議題舉辦公投,可能擁核的聲音會多過於反核,這樣的結果並非真正的反映民意,而是代表著資訊流通的封閉性與不對稱,以及人情之間的冷漠,就算現在有一份關於核四議題的報告放在眼前,內容詳實完整、沒有任何政治色彩、多方意見俱陳,有多少人可以仔細閱讀後,再去做公民投票的動作呢?這方面,我們也無法寄望,但「人性」還有一絲絲可以期望的,就是感情。紀錄片作為一種工具與手段,或許它無法建構出「真實」(因為「真實」是什麼?還是一個難解的問題),但它可以讓一個陌生人跟另外一個(群)陌生人產生關係,這種關係的基礎與認同來自於人類最真誠原始的情感。我解決不了你(們)的問題、我幫不上忙,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你(們)的情緒,失望、悲傷、憤怒……,不為其他原因,只因我也是一個人,情緒對情緒之間的撞擊,才可能觸動一個陌生人與另一個陌生人之間的共鳴。我們的社會病了嗎?就算是,我相信還有救,而藥方,就是像《貢寮,你好嗎?》的團隊這樣,一步一腳印的帶著紀錄片,去讓更多的陌生人與貢寮人產生關係;就像吳文通、楊貴英等等貢寮反核自救會的人這樣,不計一切的繼續走下去。他們並不傻,只是我們有太多人遺忘了「愛土地、爲子孫」這樣單純的動機,是有多麼大的力量,或許應該說,愛土地,已經幾乎成了一種政治口號被供奉起來,只剩下文宣與布條的空殼子而已。

  三月二十日,核四一號機組反應爐吊裝完成,媒體並沒有太多篇幅的報導,輿論也無聲無息。不久後的幾天,行政院版本的「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送進立法院。我不知道該以荒謬或是無奈的心情來看待時間這樣的巧妙安排。民進黨人權立國的口號言猶在耳;國民黨執政訂下的核四政策也難以忘懷,我不知道投下選票有什麼意義?我不知道政治問題是不是都只能這麼暴力的解決?我也不知道打開電視機、翻開報紙,我們還能關心什麼?相信什麼?這些都不真實!或許,關掉電視機,這樣還比較有意義,可以省電!節約用電,就是我們所能給貢寮人、給我們後代子孫最大的實際支持,一個省電的小動作,就是我們與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他人,建立關係的開始。非核家園,只有從個人節約用電的習慣開始,才是真實又切身的一種期待!

(2005-05-01)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