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地之音] 文化使命與流行音樂溝通的可能──王宏恩的音樂 引薦:張明薰 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台灣的流行音樂發展史中,有一段「民歌」的時代。受到美國民歌的影響,在1970年代,一些年輕人開始思索:什麼時候才能脫離對美國的模仿,唱屬於自己的歌。(註)這波民歌興起的風潮讓台灣的流行歌曲多了些從自身經驗出發的創作,有別於一派天真的淨化歌曲與被貶為「靡靡之音」的閩南語流行歌曲。然而,在唱片工業蓬勃發展後,流行音樂的創作者似乎很難堅持什麼理想、唱自己的歌了。 在這種音樂環境中,王宏恩卻能異軍突起,在風潮唱片公司的支持下,堅持母語創作,連續拿下金曲獎第12、13屆的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獲得許多大眾媒體的注意。除了「原住民熱」的效應之外,或多或少反映了大眾對流行音樂機械化的聲音開始厭倦、轉而尋求比較真誠的音樂吧。 王宏恩來自台東縣武陵村(布古拉夫)。他從小在長輩所唱的古調聲中長大,深深浸淫在布農族的音樂文化中。高中的時候,時常彈吉他唱歌,喜歡西洋音樂。然後他開始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以母語創作歌曲。用母語創作是為了「讓阿嬤聽得懂」,曲風結合了西洋民歌與傳統歌謠,用吉他以及簡單的打擊樂伴奏,直接呈現毫無矯飾的嗓音,還給我們清靜的聆聽空間。 事實上,大部分的民俗音樂不適用於現在大家熟悉的和絃、音階與節拍的概念,比較像流水,隨歌唱者的情緒和語言本身的旋律流動,對我們這些被定型的耳朵來說並不太容易接受。王宏恩的音樂卻可以把布農族的傳統音樂以大眾音樂的語言表達出來,讓一般聽眾容易了解。他的歌詞一方面取材自布農傳統歌謠與童話,如「獵前祭槍歌」、「賺錢歌」、「射日傳說」等,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也從生活經驗出發,講述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對部落瓦解、離鄉背井的原住民來說,更能引起深刻的共鳴。 他的第一張專輯「獵人(Biung)」中收錄的「布古拉夫」是他創作的歌,詠唱他的故鄉,用歡快的節奏引導我們進入美麗的世外桃源。他要讓大家知道,原住民不是只有悲情,不管處在什麼樣的逆境,大家都要振作,不要忘記祖先的智慧與叮嚀。他的音樂不只鼓舞原住民,也讓許多漢人欣賞,更重要的是,他也創造一個文化使命與流行音樂的溝通典範。
註:關於民歌的發展脈絡,張釗維的「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已經做了相當仔細的論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