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書寫] 四分溪底的野台戲 作者:馬藍 位在南港的中研院院區內有條小小的四分溪流經,她原是一條有著自然風貌的野溪,許多年前,在台灣全島野溪整治的政策下,也被迫穿上醜陋無比的水泥護堤,幸而在中研院這段,因為流經寬廣的院區,而且一旁有南港山系支脈的護衛,讓她稍稍保有幾分可人的姿色,並不時引來小白鷺的造訪,倒也為她回復幾許自然的野趣。 寬約十餘公尺的四分溪,平日溪水或涓涓細流,或潺潺繞繞,總是不能覆滿整個溪面,唯有豪雨過後才會出現滾滾黃流的景象。小溪在流經活動中心前有個大轉彎,就是這個彎道,使得溪水在流經此地時,因內側流速減慢之故,讓自上游攜帶而下的泥砂逐漸淤積,加上上游帶來的營養鹽,時日一久,便形成一道“小肥沃月彎”,不請自來的野花就在這裡隨著水量的盈虧上演一場場即興式的野花秀,像大花咸豐草、非洲鳳仙花、紫花酢醬草、龍葵、黃鵪菜、藿香薊和紫花藿香薊都是經常出現的演員。 小溪和野花的關係十分耐人尋味,有時似爭奪地盤,此消彼長,有時像共譜圓舞曲,此進彼退。特別吸引人注意的是,這些野花個個想爭做主角,有時是大花咸豐草拔得頭籌,快速占領大片舞台,即時搬演一場白與黃的戲碼,有時是藿香薊的天下,改演一齣紫白相爭的劇碼,而有時布幕才剛拉起,所有的演員才換上一身綠色勁裝,一切尚未就緒,身著火紅舞衣的非洲鳳仙花卻早已展開笑顏,頓時搶盡了風頭。就像今天,占滿河面約三分之二的偌大舞台上,僅有三、兩叢鳳仙花開著鮮紅豔橙的花朵;這些平日略顯俗豔的外來種,在大小石礫為背景、陰沈天空為布幕的搭配下,竟顯得格外耀眼突出,讓一旁才長出鮮嫩綠葉的大花咸豐草、龍葵和藿香薊,似乎只為襯托鳳仙花當下的絕豔之美而存在。 冷眼旁觀這些野花野草,一點都不在乎生命的長短,一心只想在短暫的生命舞台燦爛演出,完全漠視丟棄一旁的寶特瓶和塑膠袋,努力擺出最嬌媚的姿態以招蜂引蝶。而儘管是利用有限時空所演出的劇碼,總能邀來懂得賞識的蝴蝶入座觀賞,順便為她完成傳宗接代的大事,使得野花能夠在這個場地不佳的舞台持續演出,也讓我這個只能袖手旁觀的觀眾,隨時有不同且免費的“野台戲”可以觀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