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植物簡介] 台灣杉、杉木、柳杉 作者/攝影:楊國禎 (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副教授) 松杉柏代表溫帶的亞洲東方常見的常綠裸子植物,杉類在中國傳統上被認定是葉子條片狀的一群,但這與西方植物學中杉科植物(Taxodiaceae)的範圍不同,如冷杉、鐵杉、雲杉、油杉等都是松科的成員。杉木(Cunninghania 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台灣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是台灣可見的主要杉科植物,世界上只零星的殘存於亞洲的東南部山區,分布狹隘,族群量不多,且大都單傳一種存活於隔離的地區,屬於孓遺的狀態。 杉木是隨著漢人引進栽植,曾經是低海拔山區重要的造林樹種,是傳統建築中重要的樑柱原料,隨著用途的衰退,逐漸被其他作物取代,殘餘的在近年則出現大量死亡的現象,它與台灣中北部中海拔山區特有的巒大杉非常的類似;柳杉則是日治時代引進台灣的主要造林樹種,栽植於中海拔山區的伐木跡地,被期待為森林永續利用、伐植循環不息的樹種,但並未發揮伐木取材的功能,遺留下來成為中海拔山區人類伐木範圍的重要人工植被景觀;而以台灣命名的台灣杉,在發現的當時曾造成轟動,是台灣最高的樹,高可達90公尺,鶴立雞群的散生於中海拔山區,大鬼湖附近有較大片的純林,種名cryptomerioides的意思是「與柳杉類似」,也是重要的造林樹種。 這3種植物在奮起湖附近都是普遍的造林樹種,容易觀察與比較,他們的主要差別如下,詳細的比較則見下表: 杉木:枝條平展,頂端休眠結束開始生長時以左右分枝為主,頂端枝條常組成十字形。葉是扁平的鐮刀狀披針形,長約3-4公分,邊緣有細的鋸齒,葉背有兩條明顯的白色氣孔帶,堅硬刺人,在枝條上螺旋狀依序著生,但扭轉排成水平平展的左右兩列。毬果球狀錐形,長約3-5公分,組成的果鱗片狀,果鱗前端突然收縮變尖,整片外表光亮。台灣特有的變種巒大杉(Cunninghania lanceolata)葉較短縮。 柳杉:枝條稍上舉,螺旋狀隨意分枝,排成圓柱狀。葉是接近針狀的鑿形,長約1公分,稍柔軟而不刺人,在枝條上螺旋狀的依序著生成條柱狀。毬果圓球形,長約2-3公分,組成的一片片果鱗盾牌狀,果鱗前端有指頭狀突起,由毬果基部的5個到頂端的1個,中央也有扁平且常彎曲的突起。 台灣杉:幼樹整株粉綠色,枝條平展,左右分枝排成兩列下垂;葉鑿刺狀,稍成四稜形,長約2公分,有4條白色氣孔帶,堅硬刺人,在枝條上螺旋狀的依序著生。超過40公尺的大樹深綠色,葉縮短成鱗片狀,長約0.5公分,先端鈍而不刺人。毬果橢圓形,長約1公分,組成的果鱗薄片狀,果鱗前端圓鈍,整片外表光滑。 台灣杉、杉木、柳杉的比較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