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脆枝的枝幹-「被閹過公羊皮膚」的感覺
作者:楊宗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冬末或是初春到蘭嶼,或許並不是個好時機,不過體會一下與台灣完全不同的氣候,蘭嶼倒是個好地方。蘭嶼的陽光,在冬天及春天都算溫暖,甚至還有些熱,這時候如果您有個兩三天假期到蘭嶼走一遭,可能就會看到一串串暗紫紅色發亮的果實。樹不高,您也可以搆得到,不過請不要看它似乎很可口就吃了喔!當地人可是不吃的。它就是「青脆枝」(圖1)。請您一定要摸一下它的枝幹,了解是什麼樣的觸感。 青脆枝(Nothapodytes nimmoniana(Graham)Mablerley)是屬於茶茱萸科(Icacinaceae)鷹紫花樹屬(Nothapodyes Blume)的常綠性小喬木,往往可以長到2、3公尺高。它的葉片呈螺旋狀生長(也算是互生),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是長橢圓披針形(圖2),約8.5~20公分長,4.5~10公分寬,上下表面摸起來幾乎都是光滑無毛且質感是屬於薄薄的紙質;葉柄頗長約有2~4公分。青脆枝的花都是長在枝條頂端(即頂生花),主要是聚繖花序或是繖房花序,所以遠遠就很容易看到(圖3、4)。它的花呈輻射對稱(亦即整齊花);花萼呈5裂的杯狀,外面有被毛;花瓣5枚,長橢圓形,約3~5公厘長,1.3~1.8公厘寬,內外均有被毛,呈淺黃色或淺黃綠色;雄蕊也是5枚,約與花瓣等長,且彼此呈互生狀態(圖5);子房上位、被毛,花柱短而柱頭膨大。青脆枝的果實呈卵形或橢圓形,約0.8~1.6公分長,直徑則約0.7~1.2公分寬,像桃、李一樣是屬於「核果」;在剛結果時多為淺黃綠色,漸漸轉為紅色,而一直要到呈現暗紫紅色時,才表示果實已經完全成熟了(圖6、7);其內的種子,一般只有一枚。
青脆枝除了在台灣有分布外,南印度、錫蘭、寮國、中國大陸的華南地區及琉球等地,也都有它的蹤跡;不過在台灣地區,卻只有綠島和蘭嶼,才是青脆枝的原生地。 青脆枝的枝幹,在蘭嶼當地被拿來當作圍籬或是砍來做薪柴,而它的果實,則常常被當作小孩子的玩具(不過是不可吃的)。最有意思的是它的名字,青脆枝的達悟話(雅美語),意思是說青脆枝的樹皮摸起來像「被閹過公羊的皮膚」一樣!?當然現代人或是在城裡長大的人很難想像「被閹過公羊的皮膚」與「沒被閹過公羊的皮膚」摸起來有何不同,但可以想見達悟先民對自然界的觀察入微。所以下次前往蘭嶼在路邊看到青脆枝時,請一定要摸一下它的樹幹,親身體會什麼叫做「被閹過公羊皮膚」的感覺。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plant/Nothapodytes-nimmoniana/Nothapodytes-nimmoniana.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