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蝸牛簡介] 向左轉․向右轉 作者:謝伯娟
一般而言,由殼頂觀察右旋殼,會發現殼呈「順時鐘」方向螺旋,而左旋殼則是呈「逆時鐘」方向螺旋。殼的螺旋方向對不同種類的蝸牛而言是固定的特徵,在蝸牛的家族裡,大部分的種類是屬於右旋殼,而左旋殼就像少數的左派份子。雖然殼的螺旋方向因蝸牛種類而異,但有些種類的蝸牛卻具有左旋與右旋兩種殼。 芝麻開門-蝸牛的殼口 殼螺旋至最後,會有一個開口,稱為「殼口」,這是蝸牛重要的門戶,是軟體伸出來的地方。由於殼口關係著蝸牛的進出活動與生命安危,因此常有許多精心的設計與複雜的構造。
殼口的形狀,也因種類而異,從寬闊的圓形、多邊形,至狹長的半月形、線形,或是不規則的梨形都有,變化極大。殼口的邊緣稱為「殼唇」,殼唇依照與螺層的相對位置,又可細分成許多部位。如在體螺層上的「內唇」,靠近殼軸處的「軸唇」,與由上至下的「上唇」、「外唇」、「底唇」等等。這些構造多依照殼口的形狀而劃分,有些形狀的殼口可以明顯區分,有些形狀的殼口則無法辨別。
※蝸牛家族小檔案 臺灣豆蝸牛Pupinella swinhoei(H. Adams, 1866) 形狀、大小像顆花生米般的「豆蝸牛」,是平地常見的蝸牛,尤其是在潮溼的樹林底層,撥開落葉或石堆,經常就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
•殼的細部形態 殼形:卵圓形
(2005-08-23) ※本文節選自遠流出版之《蝸牛不思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