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山之旅] 水之鄉─絹絲瀑布、冷水坑之旅(三) 作者:陳世一 ◎絹絲瀑布 在清越的水聲伴奏中,我們扺達了絹絲瀑布,溪水從落差達二十餘公尺的岩壁上方崩落下來,跌成了一匹匹的雪白如絹絲光澤的瀑布,這個名稱據說是從日治時代傳下來的。 「啾─」 女兒叫道:「有鳥叫聲耶!」 「你確定是鳥嗎?再仔細聽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聲音傳來的地點。給妳一點提示,這種動物的保護色很好,很難找。」 又一聲傳了過來,女兒急忙找了過去,卻什麼也沒看到。 比了一個「噓」的手勢,我和女兒蹲著等待下一次叫聲的出現,安靜了一陣子後,果然聲音又出來了,找了一下子,終於在石縫下找到一隻青蛙。 「你看,牠的身體花花的,又是灰褐色,簡直跟旁邊的石頭一樣,難怪我們找不到牠。這叫什麼蛙呢?」女兒說。 「這叫斯文豪氏蛙,是赤蛙科的蛙類,屬於較大型的蛙,腳上有趾端膨大成的吸盤。這種蛙就是那個在1858年曾經來陽明山區魚路古道和大油坑旅行過的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首先發現的,才以他的名字命名。這種青蛙台灣各地的溪流邊都有。」 過了一會兒,又多了三、四處的叫聲,好像在彼此傳達訊息一般的有趣,好像許多鳥躲在石頭中,讓這裡的氣氛都活潑了起來。 「要是我們晚上來,就可以聽到各種不同青蛙的叫聲了。」 坐在水邊享受水氣奔騰的感覺真是自然而舒暢。 「這裡為什麼會有瀑布呢?火山爆發時,熔岩流不都是平平的覆蓋在地上嗎?」女兒開始追根究底了。 「可是,原本的地形不一定是平的,而且火山爆發也不一定只流出岩漿啊!也有可能噴發出碎屑岩,要是風向剛好都往一邊吹,就會越堆越高,而形成和其他地方有大落差的地形了,不過,這裡的斷崖也有可能是造山運動時擠壓的斷層形成的,再加上溪水經年累月的侵蝕切割,就變成這副模樣了。」 「這絹絲瀑布是那條溪的源頭呢?」女兒緊追不捨。 「妳不是去過聖人瀑布嗎?這裡就是內雙溪上源的一條支流,從這邊下去,還有許多斷崖和瀑布,可能和陽明山區中的許多大、小斷層有關,使內雙溪溪水在下降的過程中不斷碰到各種奇妙的地勢,而造就了內雙溪整條風景區的重要遊憩價值了。」 水邊的長梗紫麻長得特別高而美,青翠的葉片配上紫紅色的枝條,妖嬌地妝點在絹絲白布的旁邊,水鴨腳秋海棠那如鴨腳般的葉片也沿著瀑布兩邊步道的山壁綿展開來,夏天開花時更是美麗。 由於沒有太多人工的設施,絹絲瀑布的感覺仍很粗獷而自然,像躲在山中一片不斷揮洒光澤的玉石,水邊略帶紅色的岩石則是樸質而柔美的鑲邊飾物,調和了水花銳利刺眼而又鋒茫太露的光采。 本文轉載自「陽明山之旅」,陳世一著,晨星出版社。 |
|
|